第559章 李自成:飞黄腾达,稳了!
第559章李自成:飞黄腾达,稳了!
李自成跑到京城来了,
并且还抓住了建奴刺客?
云逍满脑子都是荒诞
前面有个与黄得功齐名的猛将乙邦才,拼着性命救自己,到现在还在抢救
这次连李自成都冒出来了,居然还抓住了建奴残余的刺客
云真人不得不怀疑,自己就是那传说中的……主角?
久久不见云逍出声,外面的王承恩十分困惑,问道:“云真人,莫非这个李自成有什么不妥?”
云逍叹道:“老王,你来之前没喝酒吧?”
王承恩答道:“这两天为了抓刺客,小人连觉都没有睡,哪里还敢喝酒?”
“没喝酒,你怎么就糊涂成这个样子?”
“那人叫李自成,你再仔细想想!”
云逍十分无奈地摇摇头
那次喝醉酒,提到过李自成攻破京城的事情,当时王承恩也在场
这个老王,当了东厂厂督,怎么记性变差了?
“李自成……啊啊啊!”
王承恩终于回想起来了
当初云真人透漏天机,造反杀进京城的那个反贼,不正是叫李自成吗?
自己也真是糊涂透顶了!一直以为那个李自成,是个流寇
并且还专门让东厂四处打探,西北的流寇当中有没有一个叫李自成的
却怎么也没有把这个边军把总,同那个李自成联想到一块儿
“小人该死!”
“小人这就去抓了那李自成,将他千刀万剐!”
王承恩杀气腾腾地说道
逼万岁爷和自己上吊,这样的大反贼,不杀掉,难道还留着过年不成?
云逍道:“糊涂,这事情是你能做主的?”
“在下的确是糊涂透顶了,若非云真人提醒,险些铸下大错!”
王承恩一愣,随即使劲拍了一下脑门
如何处置李自成,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做主该由吊友,不,万岁爷来做主才是啊!
云逍陷入沉思中
怎么处置李自成,是个难题
柳如是和董小宛气呼呼地看着他
想事情就想事情吧,你手在干什么?
许久
云逍说道:“让李自成来清华园,把陛……大云昊也请过来,暂时不要告诉他这个事情”
“是”
王承恩领命匆匆而去
……
崇祯刚刚起身,就有内侍来报王承恩求见
由于惦记着刺客的事情,崇祯不敢怠慢,顾不得洗漱,让王承恩立即觐见
听到剩下的刺客全部落网,连为首的汉奸宁完我都被生擒,崇祯顿时大喜
王承恩接着说道:“云真人请万岁爷移驾清华园,有要事相商”
崇祯心中颇为诧异,“何事?”
“云真人不让奴婢说”
王承恩老老实实地说道……这不算欺君,也没违背云真人的吩咐
崇祯越发好奇,却不再追问
草草洗漱之后,崇祯微服出宫,来到清华园
云逍已经准备好了早点等着他
崇祯耐着性子,陪着云逍吃完早点
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叔父有何要事?”
“等会儿见一个人,正是抓住建奴刺客的功臣”
云逍淡淡地说了句,然后示意王承恩去把人叫来
崇祯越发的困惑了
“仔细看看这个”
云逍将宁完我写给皇太极的密信,交给崇祯
崇祯接过密信,仔细阅读起来
……
清华园外
李自成与李过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等候着召见
叔侄俩的心里,都是按捺不住的狂喜
富贵险中求!
这话说的果然是没错!
昨晚上,二人摸黑找到那座小庙,果然发现了建奴刺客的踪迹叔侄俩都是胆大心细之辈,知道稍有不慎,就会送掉性命
因此二人并未贸然行动
而是如同猎人一般,在庙外守了一个多时辰
最终二人发现了隐藏的两处暗哨,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解决掉
接下来又足足等了将近两个时辰,一直等到寅时
这个时辰,是人睡的最沉的时候
二人翻墙潜入小庙,将那些沉睡的建奴刺客,挨个抹了脖子
也多亏这些刺客,是宁完我从蒙古带来的
若是在战场上厮杀,这些蒙古勇士能以一当十
却不是合格的刺客,比那些真正的死士差远了
以至于还在睡梦中,就被李自成和李过解决掉
整个过程,顺利的让叔侄俩简直都不敢相信
然后李自成循着灯光,找到了宁完我,轻而易举将其制伏
叔侄二人押着宁完我,刚出小庙,上千锦衣卫、东厂番子,还有京营的官兵蜂窝而至
二人的大功,这次肯定是逃不掉的
出乎李自成预料,而又让他惊喜万分的是,云真人竟然要亲自召见!
这次赌对了,飞黄腾达,稳了!
“不知道云真人会封我个什么官儿?”
“不管是什么官儿,以前的罪名,足以洗清了”“等有了官身,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回米脂,这叫……衣锦还乡!”
“当初折磨我的那个狗官,看我怎么收拾你!”
“还有艾家的人,以及睡了我婆姨的盖虎,老子全都不会放过!”
李自成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
这时从园中走出一个白净男子来,用尖细的声音问道:“你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恭敬地答道:“在下正是李自成!”
白净男子用阴冷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李自成
李自成感觉浑身凉飕飕的,心中不禁困惑不已
这人是谁,为何用如此怪异的眼神看着我?
那白净男子‘嘿嘿’一笑,说道:“记好了,咱家王承恩,东厂提督便是咱家”
李自成顿时一个激灵,忙陪着笑说道:“原来是厂公当面,在下失礼了!”
“走吧,就你一个人,随咱家去见云真人”
王承恩心中一声冷笑,转身朝园中走去
李自成慌忙跟上
……
花厅内
崇祯看了密信
“好一个数典忘祖的无耻汉奸!”
看到宁完我在字里行间,都是谄媚之词,崇祯顿时大怒
随即又是一阵感慨
奴酋皇太极的心腹汉臣,将叔父视作建奴的心腹大患多亏有叔父啊!
若非是天降叔父于朕……想到煤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崇祯一阵不寒而栗
这时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人带来了”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