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浦东是一块风水宝地

  第790章浦东是一块风水宝地
  云逍要视察浦东,别说是松江府的富绅,就连李标、毕自严等官员,也都是困惑不解
  第二天早上,云逍踏上浦东的土地
  随员除了李标、毕自严、张国维等官员,夏允彝、黄宗羲等人,还有外地以及松江府本地的官绅、富商
  唯独只有上海县的潘家,不曾派人前来,显然是昨天潘云凤挨了板子,潘家觉得丢了面子,不打算继续掺和了
  众人乘船来到浦东
  放眼望去,除了盐碱地,就是烂泥塘
  几乎看不到人烟,宛如不曾有人涉足过的荒野众人纷纷看向云逍
  就这么一个烂地方,能看出什么花来?
  “这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云逍想到后世浦东的繁华景象
  再对比此时的状况,不由得心生感慨
  “那是,云真人说的极是”上海县的王县令在一旁唯唯诺诺地说道
  他的右眼昨天被潘云凤打成了熊猫眼,看上去颇为滑稽
  云逍摇了摇头
  这个王县令,是个没什么能力的
  放在上海县这个位置,显然是不合适
  “浦东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确算是一块风水宝地”
  夏允彝对上海县十分熟悉,于是给云逍当起了讲解员“由于江堤失修,每到汛期,洪水就会流向地势低洼的浦东,大半个浦东都会被淹没等大水退走,又变成了沼泽之地”
  “再加上涨潮时,海水顺着河道倒灌,海水会漫过河道,使浦东的土地盐碱化,根本无法耕种”
  “因此浦东这地方,空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却一半盐碱地,一半烂泥塘,素有‘荒村野水十八浦’之称,能耕种的土地极少,自然鲜有人烟”
  “浦东虽然也属于上海县治下,却无人把浦东当成是上海县的一部分,甚至连官差都不会到这边来”
  云逍点点头
  别说是现在的浦东
  就是后世,在浦东被开发之前,浦东当地人都不把自己当成是上海人,去浦西会说‘到上海去’
  自己若不好好利用浦东这块风水宝地,未免太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
  云逍用力跺跺脚,跺掉叫上的污泥,笑道:“我说这地方有黄金宝藏,你们信不信?”
  众人都是一阵笑
  不过都把云逍的话当成是笑话
  黄金宝藏?
  这破地方,送给自己都不要
  除非是云真人施展仙法,将这片盐碱地、烂泥塘,全都变成黄金
  张国维若有所思,正要开口,被云逍以眼神阻止
  云逍看向徐孚远等人,“浦东沿江的一亩地,换你们在华亭等处一百亩地这笔生意做不做?”松江府的富绅们神色讪讪,都不敢搭茬
  你这是日鬼弄棒槌,糊弄女鬼呢!
  都不是傻子,凭你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想忽悠咱们的良田?
  拿良田换上海港,这样的生意肯定是抢着做
  可拿来换这种鬼都不来的地方,真当咱们傻啊!
  徐孚远陪着笑说道:“徐家愿意拿出万亩良田,捐献给云真人,不,捐给官府”
  云逍又问了一遍:“确定不换?”
  众人都不做声
  不见兔子,谁肯撒鹰?
  除非你施法,把这地方变成遍地黄金
  董祖和犹豫了一下,咬牙说道:“董家愿意拿出五万亩良田,换取浦东五百亩地”不指望靠这个发财
  就当作是拿五万亩良田,买云逍子的欢心,免得以后老是盯着董家
  众多松江府的士绅、富商,看董祖和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白痴
  徐孚远想到昨天华允诚、唐麟祥的话,心中一动,果断地说道:“徐家也拿出五万亩地”
  “很好”
  云逍点点头
  然后他向张国维问道:“张抚台有什么想法?”
  “若是修缮江堤,再修建起拦海塘坝,浦东这万顷泽国,不出十年,就会变成一方沃土”
  张国维不愧是当世水利专家,一语道中要害
  毕自严眼睛一亮,振奋地说道:“张抚台所言极是,没有了水患,浦东可得良田数百万亩!”
  “还不止!”
  夏允彝的思路也开阔起来
  “长江带来的泥沙,会不断向海面延伸,浦东的土地面积会逐年扩增,何止数百万亩良田?”
  李标拍了一下额头,摇头苦笑道:“老夫也是老糊涂了,怎么又把水泥给忘了?”
  松江府的富绅们,却远没有官员们这么兴奋
  增加的田地再多,与咱们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再说了
  即使盐碱地、烂泥塘全都变成了良田,它也是田,不至于达到百亩换一亩的地步云逍继续启发:“好处可不仅只有多出的良田,继续想想”
  夏允彝不假思索地说道:“浦东沿江,可以建码头、货栈”
  董祖和忍不住泼冷水:“建码头、货栈,货物从何而来?”
  众人不由得全都笑了
  浦东啥都没有
  建个码头、货栈,有个毛的用处?
  云逍摇摇头,问道:“诸位可曾记得,我昨天说过,要把上海县建成大明航运之枢纽,纺织业之中心”
  “上海港,将士航运枢纽,纺织中心又在哪里?”
  毕自严不解地问道:“云真人的意思,是打算在浦东建纺织作坊?”“正是!”
  “松江棉布享有‘衣被天下’之称,每年的产量2000万匹,占据全大明年产量六成”
  云逍指了指前方的盐碱地
  随即以笃定的语气说道:“先定个小目标,三年内,产自这里的棉布,达到两万万匹,行销大明、东洋、南洋,乃至西洋!”
  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震得众人瞠目结舌
  半晌
  张国维苦笑道:“云真人,这,这不大可能吧!”
  不是质疑云真人
  不可能,这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
  众多松江富绅心中一阵冷笑
  何止是不可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大明如今棉布年产量,才是4000多万匹
  小小的浦东之地,年产棉布两万万匹
  那可是全大明年产量的五倍啊!
  这又怎么可能?
  原材料棉花从哪里来?
  又哪里来那么多的织工,那么高的效率?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