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缅佃不打了?

  第1194章缅佃不打了?
  翌日,早朝
  崇祯升座后,看向群臣,不由得一怔
  多数大臣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红的跟兔子似的
  更为怪异的是,大臣们一个个神情亢奋,有如打了鸡血,随时要跟人大干一架
  这是受了什么刺激?
  又或是集体吃了福寿丹?
  “众卿莫非都熬了通宵?”
  “国师常对朕说,身体是报国的本钱,众卿忠君体国,为国事操劳,鞠躬尽瘁,可也要爱惜自己的身子才好”崇祯关切地说道
  众臣如沐春风,心中却满是羞愧
  神的个为国事操劳!
  分明是看到勋贵们从缅佃赚……不,抢了那么多的宝贝,全都眼红了,一晚上没睡好觉而已
  那么多的金子、宝石,还有翡翠
  有人当场大致估摸了一下,平均下来一船的货物,至少值三十万两银子
  整整二十船的货物啊!
  那帮勋贵家的纨绔子弟,去缅佃也才是半年多的光景
  这一回来,就是六百万两银子进账!
  这怎能不让人眼红?
  怎能让人晚上睡得着觉?
  尤其可气的是,勋贵们为了炫富,装模作样地把各种宝贝洒落一地
  这一套,都是国师玩儿不要的,谁还不清楚勋贵的心思?
  炫耀,赤裸裸的炫耀!
  他娘的,居然还说只是赚了点小钱!
  昨天整个京城都炸开了国
  就连青楼女子,在跟客人交流的时候,谈论的都是缅佃,是金子、鸽血红以及翡翠
  大臣们个个都是羡慕嫉妒恨,一夜难眠,眼睛不红才是怪事
  绝对不能让勋贵们吃独食!
  当然了,文官们毕竟还是要脸面的
  心里再怎么着急,也不会直接在朝堂上说出来,得讲策略
  崇祯叹了一声,开口说道:“缅佃本是我大明藩属,却藐视天朝,悍然入侵云南”“多亏文武同心,朝野协力,文臣在朝堂上运筹帷幄,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这才一举歼灭缅佃叛军,有了楚雄大捷!”
  听崇祯这么说,文武大臣们个个脸上有光,纷纷开口称颂皇帝圣明
  崇祯摆摆手,接着说道:“前几日,朕主张乘胜征讨缅佃,有大臣犯颜直谏,劝阻朕这么做”
  “朕这几日细细思索,觉得众卿言之有理云南战事刚定,的确不宜再动兵戈,因此征讨缅佃一事,就此作罢了吧!”
  朝堂上寂静了片刻,随即一片哗然
  以前劝谏皇帝打缅佃,那是因为在众人的心目中,缅佃就是穷山恶水,没油水可捞
  如今都知道穷山恶水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宝贝,那还能坐得住?
  缅佃那么多的宝贝放在那里,就等着咱们去抢……赚
  你现在却说不去了?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臣,争先恐后地站出来发声
  “陛下,万万不可!”
  “缅佃,撮尔藩属小国,胆敢犯我大明,必诛之!”
  “臣向陛下请命,赴西南军中效力,征讨缅佃,哪怕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
  ……
  张维贤等勋贵冷眼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官,心中大骂不已
  不要脸,太不要脸了,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温体仁、薛国观等人心中雪亮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不正是国师常用的手段吗?
  如今陛下也跟着国师学坏……越来越英明了啊!
  崇祯冷哼一声,喧闹的朝堂顿时寂静了下来
  “说朕穷兵黩武,劝谏不征缅佃的,是你们”
  “如今劝朕出兵的,也是你们”
  “你们到底让朕如何做,才能心满意足?”
  崇祯满脸威严,心中却是暗笑不止
  还是叔父说得好,强按牛头不喝水
  也只有利益驱动,才会让大臣们趋之若鹜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勋贵们这次赚得盆盈钵满,日后还会赚得更多
  朕,要不要也参上一股?大臣们被崇祯一通训斥,个个面红耳赤
  然而大明的文官,向来是铮铮铁骨,敢于犯颜直谏
  又岂会因为皇帝动怒,而轻易改变初心?
  当即就有一名御史上前奏道:“陛下胸怀四海,有秦皇汉武之志,如今大明,更有征服八方的国力”
  “臣等鼠目寸光,这才劝阻陛下这几日臣在家中悉心领悟,这才明白陛下宏图大志”
  “因此臣斗胆力谏陛下,即刻出兵缅佃,为我大明开疆扩土!”
  这御史声音一落,其他大臣纷纷附议
  有的大臣甚至撸起袖子,大有崇祯不答应,就要死谏的架势
  面对沸腾的大臣,崇祯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也罢,既然众卿众口一词,朕也不得不纳谏”
  “着内阁、五军都督府及兵部等,立即筹划出兵缅佃一事”
  文武百官纷纷开口,盛赞天子圣明,从谏如流,堪比唐太宗李世民
  大臣们虽然不可能跟勋贵们一样亲自下场,组织商团进入缅佃做生意
  却可以支持那些商贾,去开发缅佃,寻找商机啊!
  崇祯接着开口道:“如今云南战事虽然已经平定,然而西南土司之患,却依然未平众卿可有治理西南之良策?”
  大臣们顿时闭上嘴巴
  西南就是个烂摊子,即使是朱燮元这种底定西南的大能臣,也是按下胡芦浮起瓢
  稍有不慎,就会捅大篓子崇祯看了站在文官末尾的王家桢一眼
  王家桢整了一下衣冠,昂首走了出来,朗声说道:“陛下,臣有根治西南,乃至边疆土司之患的良策!”
  众臣无不诧然
  之前王家桢被罢免了官职,却又没有个处置结果,一直拖到现在
  今天他怎么主动站出来,置喙西南土司的事情
  温体仁看着堂中的王家桢,心中艳羡不已
  昨天国师让人给他传过话,皇帝也跟他透了个风,让他在朝堂上支持王家桢
  很显然,王家桢入了国师的法眼,同时也简在帝心,不光是要被起用,并且还是大用
  崇祯露出意外惊喜,“哦,王卿家详细奏来!”“臣的法子,叫做……改土归流!”
  王家桢当堂大声奏道,心中情不自禁地生出感激
  国师有治国良策,却交给了自己
  知遇提携之恩,日后必当结草衔环相报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