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多尔衮,孺子可教也

  第1353章多尔衮,孺子可教也
  大明,朝鲜承宣布政使司,汉城
  与㹻国的末日景象不同,此刻的汉城秩序井然
  只不过,这份秩序,是建立在血与火之上的
  宽阔的街道,刚刚被雨水冲刷过,但依然无法洗净石板缝隙中那暗红色的血迹
  道路两旁,悬挂着上百颗还在滴血的人头,全都是昨日参与叛乱的朝鲜贵族余孽
  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朝鲜、左副都御史卢象升,正站在总督府的庭院中,用一块白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他佩刀上的血迹
  他身后,一名跟随他多年的副将,看着城中这地狱般的景象,终究于心不忍,低声劝谏道:“督宪大人,这些朝鲜人,杀得是不是太狠了些?如此酷烈,恐失民心,况且督宪大人是文官,如此大开杀戒,有碍官声啊!”
  “民心?”卢象升擦刀的动作停了下来,头也不回地冷笑一声
  “对一群畏威而不怀德的贱类,谈何民心?”
  卢象升缓缓转过身,眼神中透着杀气,哪里还像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
  “朝廷把本官放在朝鲜,用意是什么?”
  “国师曾言,‘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
  “其性,狡诈而自大,其行,剽窃而寡恩你对他们越是仁慈,他们越觉得你软弱可欺;你越是退让,他们越是得寸进尺”
  “这群人的骨头,比他们的嘴还硬唯有刀子,锋利的刀子,才能让他们真正长记性,才能让他们明白,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卢象升的一番话,让那副将无语苦笑
  瞅瞅看,这就是卢阎王,比武将的杀气还重
  自李氏王朝与五姓贵族,被云逍借多尔衮之手铲除,大明正式将朝鲜纳入版图
  随后周王朱恭枵等三位宗藩移藩朝鲜
  大明藩王是什么德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何况这里是朝鲜,统治的是异族
  朱恭枵在河南的时候,还算是爱惜名声、体恤百姓
  到了朝鲜之后就开始自我放飞,疯狂压榨朝鲜的民脂民膏
  这自然激起了朝鲜人此起彼伏的作乱
  但都被卢象升用最血腥、最残酷的手段,一次又一次地镇压了下去
  久而久之,朝鲜人私底下,送了这位煞神一个雅称……卢阎王!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入庭院,禀报道:“启禀督宪大人,有自称㹻国幕府使臣求见”
  “㹻国的使臣?看来是多尔衮在那边闹出大乱子了”
  卢象升眉毛一挑,“让他们在正堂等着”
  半个时辰后
  风尘仆仆、历经九死一生才抵达汉城的上床稳,终于被带到总督府正堂
  “你就是㹻国使臣?”
  卢象升甚至没有正眼看他,只是把玩着手中的茶杯,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
  “正是!外臣上床稳,拜见总督大人!”
  上床稳被对方那如同实质般的杀气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哪里敢有丝毫怠慢,当即跪倒在地,行五体投地大礼
  “起来吧”
  卢象升淡淡地说道,“说吧,你们的猴子山,出了什么事,竟要跑到我大明来哭鼻子?”
  “猴子山……”
  这般羞辱的称呼,让上床稳的身体屈辱地一抖
  但他不敢有任何不满,只能将德川幕府的危局,一五一十地详细道来
  从多尔衮的登陆,到大阪的屠城,再到如今攻占京都,上床稳说得声泪俱下,将㹻国的惨状描绘得淋漓尽致
  卢象升起初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当他听到多尔衮竟用万人,便全歼了本多忠政的十万大军时,他的脸色终于彻底凝重了起来
  他知道,这可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师大计的大事
  “多尔衮,不愧是国师都赞许过的,居然在弹丸小国折腾出这么大的风浪”
  卢象升一阵感慨
  多亏国师妙计,把多尔衮赶到了㹻国
  否则收服朝鲜的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大明将士战死
  上床稳跪求道:“恳请督宪大人,派兵护送㹻国使团,即刻前往神京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卢象升笑道:“陛下和国师如今正南巡江南,你即使赶到京城,也要等上数月”
  上床稳大惊失色
  再过半年,怕是江户城都落在多尔衮的手里“你也不必担心,国师有一神器,可将消息瞬息送达千里之外你在朝鲜等个一两天,陛下就会有圣谕回复了!”
  卢象升的话,让上床稳神色大变,敬畏之情如黄河之水般在心中泛滥
  卢象升不敢怠慢,立刻总督府内的电报机,将此事呈报内阁,再有内阁转呈正在南巡的崇祯
  如今大明的电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电报线路架设到各地,朝鲜也不例外,因此大大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上海,浦东
  董记纱厂议事堂
  屋内的气氛庄重而诡异
  工厂东家董祖和坐在主位的一侧,脸色十分复杂另一侧,则是坐着一个略显紧张的白面书生
  此人名为柳敬亭,是一名正儿八经的举人
  他是陈子龙的同年,由于屡试不第,被陈子龙推荐给夏允彝,在上海县衙当幕僚
  此时他还多出了另外一个身份,董记纱厂的厂长
  可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厂长那么简单
  夏允彝一再叮嘱过他,出任厂长,是对国师各种理念的践行
  无数商家都看着呢,要是搞砸了,丢的可是国师的脸面
  长桌的另一头,坐着三个穿着干净却打着补丁的工人
  他们正是由全厂工人投票选出的第一届工人代表为首的工人,名叫张铁牛
  今天他们聚集在这里,准备商议一起劳资纠纷
  此时,在议事堂的后堂,云逍正端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品着茶
  之前提出的工厂管理理念,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摸索践行
  董祖和名下的董记织厂,有幸成为新式工厂试点之一
  云逍身为国师,自然不会亲自下场管理
  他只需提出一个理念,自然会有无数人争着去实践
  今天之所以亲自到这里旁听,就是看看落实的情况
  这时王承恩急匆匆地进来,递给云逍一封电报云逍看了一眼,不由得笑了起来:“多尔衮,孺子可教也!”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