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五龙同朝

  “永乐大帝平定草原,迁都顺天,通运河,编撰永乐大典,他当皇帝比朱允炆强多了”
  “朱允炆当皇帝,几年就把朱元璋打下的江山玩完”
  “可不是嘛,朱允炆一上位就削藩,手段之残忍,不然也不会逼得朱棣反了”
  “要削藩,他的叔叔们也不会不同意,可是他完全不给叔叔们活路”
  “登基一年,连废五个叔叔,还逼死湘王,朱棣没法了不得不反”
  大明位面
  朱元璋与朱标满眼惊骇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皆能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惊
  “咱死后,是允炆继位”
  “咱的雄英呢?”
  朱标身子晃了晃,想起了某种可能,他脸色惨白,嘴唇开始哆哆嗦嗦
  “父亲,允炆继位,那就意味着雄英不在了”
  朱标看着天幕,恍恍惚惚,仍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英年早逝,儿子朱允炆继位,继位之后立刻削藩,逼死自己亲叔叔,害的老四不得不反
  “老四,是我这个做大哥的对不起你”
  鼻青脸肿的燕王朱棣被内侍带了回去,刚到门口,他就听到了大哥的话,他内心并不平静
  朱允炆继位,逼死湘王
  湘王可是他最疼爱的弟弟
  燕王红着眼眶,咬牙切齿道:“大哥,他怎么敢”
  朱元璋感觉眼前一阵一阵发黑,他看好的大孙子没了,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没了,继位不到一年的朱允炆,用残酷的手段削藩
  他前脚一走,朱允炆就对他的叔叔辈下手了
  朱元璋痛心疾首,捂着胸口不断哀嚎
  “咱的老十二啊,被逼自杀,他的心怎么这么狠,咱前脚刚走,他就对自己的亲叔叔痛下杀手”
  朱标眼里满是愧疚,他宠爱吕氏,同样喜欢朱允炆乖巧仁爱
  可是没想到朱允炆内里如此不堪,心狠手辣,莫不是往日模样都是装出来的
  “父亲,老四,我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
  朱标咬咬牙,狠心道:
  “就让朱允炆回凤阳吧”
  ……
  大明建文位面
  他看着天幕上后世之人对四叔朱棣的赞扬,和对他的辱骂,恨得咬牙切齿
  “削藩有什么不对?”
  “朕的叔叔们位高权重,不削藩怎么维护朕的统治”
  “为帝王者,怎么可以心慈手软,他们乖乖削藩,朕也不会动他们”
  这一刻,朱允炆的心乱了
  ……
  画面一转,一个胖胖的皇帝缓缓走向皇位
  【我一生做事光明正大,老天爷让我当一个月的皇帝,一天的皇帝,我也要让天下人知道】
  【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把天下、众生,看得比自己重要】
  弹幕:
  “永乐盛世有一半功劳是仁宗的,仁宣之治的基础也是朱高炽奠定的,虽然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吗,但是实际上当了几十年”
  “说句不好听的,永乐就是仁宗的征北大将军”
  “朱棣在外打仗,朝政国事都是朱高炽负责”
  “没毛病,小时候就跟着打仗了”
  “朱高炽监国11年,仁宗可是最好的谥号”
  “老二老三只有大将之才,没有元帅之风,如果朱高炽个人武力再强点,就是第二个李世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高炽掌控帝国的程度比朱棣深,朱棣是清楚的”
  “没有朱高炽,朱棣早就玩崩了,五征漠北和永乐大典,哪个不要钱”
  “从靖难开始,大将军朱棣就一次次冲锋陷阵,为主公朱高炽开疆拓土,南征北伐几十年”
  “朱棣打着皇帝的名义去打仗,朱高炽打着太子的名义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
  ……
  大明位面
  朱棣看着天幕上肥肥胖胖的太子,眼底闪过一丝满意
  他一直以来不喜欢肥胖的太子,甚至一度动过废太子的念头,可是太子一直做的很好,他没有抓到错处
  没想到,这个让他不看好的儿子,竟然做的这么好
  后世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快赶上他爹和他了
  朱棣指着朱高炽对皇太孙说道:
  “瞧瞧,后世之人评价朕是你太子的征北大将军”
  “大明最有实力的,恐怕就是你这个太子爷了”
  朱高炽听不出朱棣话里的好赖,他连忙跪地叩首
  “我一没有雄才大略,二没有老二老三带兵打仗的本事”
  “我就是想让天底下的人都吃上饭,穿上衣服,别有谋逆之心”
  “当皇帝,要以天下百姓为重”
  ……
  画面一转,一个身披战甲的男子持剑高呼冲锋
  【大丈夫怎能死于榻上,要死也应该死于社稷】
  【跟随军旗,手握长矛,挥舞刀剑,至死方休】
  【国家受辱,外敌入侵,那我就是大将】
  【爷爷把他们打疼了,我要把他们打服,彻底铲除】
  【君王死社稷,天经地义】
  画面中,千军万马视死如归,带着一往无前的意志,向前冲锋!
  弹幕:
  “朱瞻基但凡能多活十年,培养一下大明战神,那可就真是大明战神了”
  “他一生的污点就是生了大明战神,而且还把皇位传给他了”
  “六边形战士,唯独生孩子这块,差了点”
  “大明的遗憾就是开创仁宣之治的两个帝王活得太短了”
  “但凡朱高炽和朱瞻基能活得久一点,大明的寿命都会长一点”
  ……
  画面一转,朱瞻基躺在床上,身形消瘦
  【日月山河还在,莫哭,诸位慢行】
  天幕之上旁白起:
  “他是大明王朝的六边形战士,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开创了仁宣之治”
  “让大明的势力达到顶峰”
  “后因为喜欢逗蛐蛐,常被人调侃为蛐蛐天子”
  “公元1398年,朱瞻基出生于燕王府邸,是朱高炽和张氏的长子”
  “也正是朱瞻基的出生,才让朱棣彻底下决心发动靖难”
  “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朱高炽则是在第二年指定为皇太子”
  “永乐九年,朱瞻基被册封为皇太孙”
  弹幕: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放在各个朝代都是当皇帝的料”
  “明无汉唐之强盛,但气节之强甚于汉唐”
  “大明高光时刻,五龙同朝”
  大明位面
  历任帝王心头震颤,他们迫切想要知道,什么是五龙同朝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