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 章 想要上岸,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历朝历代看到黎先生如此孝顺的发言,纷纷对黎老先生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孝,太孝了
古代老师们纷纷干笑两声,干巴巴道:“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众人的目光看向评论区,后世网友们对这位张老师也颇为尊敬
这是一位劝人读书的老师
劝人读书,能粗糙到哪里去呢?
“我喜欢张老师骂我牲口”
“没错,我就是张老师口中的牲口”
“张老师说的没错,但现在过分的是,数学写“解”写不成了,人家给你印上去了”
“巧了,我运气好赶上了我就是当年只写解的人”
“高中都是解陪我度过”
“解是我最后的尊严”
……
历朝历代的古人跟着黎洛又刷了几个视频,他们终于弄懂了后世的学习体系
原来后世学习体系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大学
而考研,就是完成4年大学学业后,为了进入更高等的学府深造而进行的考试
“黎先生的朋友老秦真是一个至诚至善、踏实做学问的人”
对于爱学习的人,各个位面的老师都很喜欢,他们瞬间对这个憨憨胖胖,心无旁骛备考的老秦多了几分喜爱
黎洛将张雪峰的视频全部打包发送给了老秦
“老秦,希望张老师的视频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还有,祝你心想事成”
发完信息,黎洛突然茫然起来
“连老秦这条咸鱼都开始考研了”
“我要不要也考个公?”
说着,黎洛开始搜索考公的相关信息
然而下一条视频,却让黎洛大吃一惊
【考公是在选取有助于国运的人】
【国考和省考那天诸事不宜】
【这是国家精挑细选的日子】
【能在这种诸事不宜日子里冲出来的人都是天命之人】
【是气运之子,运气爆棚之人】
【最离谱的是,精确到的考试具体时段】
【其他时段还有宜嫁娶、宜搬家】
【而考试的那段时间宜:无,忌:诸事不宜】
……
黎洛感觉下巴都惊掉了
“咱妈,你让我好陌生啊”
同样被惊掉下巴的,还有历朝历代的古人
……
大秦位面
嬴政看着天幕难以置信
“大秦和后世华夏,到底谁封建?”
“寡人从未想过,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
大唐位面
李世民更是哭笑不得
科举的重要性不必言说,是国家选举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极其庄重、神圣的事
大唐科考的日子,一定会选择诸事皆宜的时候,以求科考能够顺利进行
而后世这波操作,着实让李世民大开眼界
李世民眉头一挑,突然有点心动
“如果朝堂之上,群臣皆是有利于大唐国运之人”
“那大唐的江山……岂不是可以传承千载万载?”
群臣看着李世民心动的神情,眼皮狠狠一跳,纷纷站了出来,企图让李世民停止这种可怕的思想
为首的长孙无忌施施然走了出来,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劝道:
“陛下不可啊”
“大唐的情况和后世华夏不一样啊”
“如今我大唐学子人数多少?后世华夏学子人数多少?”
“两者怎可同日而语”
“后世华夏人人可读书,然让我大唐的学子人数何其少也”
“容微臣说句难听的,我大唐学子人数比不上华夏读书人的零头”
“照这样选下去,恐怕得全军覆没”
长孙无极的话虽然不好听,但说的却是实话,大唐读书人多是世家子弟,而世家关系错综复杂,选用不吉利的日子举行科考并不实际
“可惜了这么好的点子”
李世民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终归还是大唐的读书人还是太少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神色开始晦暗不明
学问、知识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寒门学子想要读书求学何其困难
终有一天,世家……呵呵……
群臣:怎么感觉到一股寒意……
……
黎洛瞪大了双眼,嘴里喃喃道:
“考公就是在筛掉运气不好的人”
他突然就理解了考公里面一些奇奇怪怪的题目了
“别的考试,你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思维逻辑”
“而考公,你只需要不停的猜猜猜”
黎洛翻出了以往考题,很快天幕上的画面开始改变,往年的考题出现在天幕上
【我国现在的文学家大部分出生在()】
a.华夏
b.社会
c.家庭
d.产房
面对如此奇葩的考题,历朝历代的人全都蒙圈了
……
大清位面
乾隆又得瑟起来,他指着天幕,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这都是些什么题目?”
“比一行征燕向南飞还要离谱”
后人嘲笑他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这题目不比他的诗,更无厘头
乾隆看向纪晓岚,高傲地抬了抬下巴
“纪晓岚,你觉得应该选哪个选项?”
被点名的纪晓岚小心翼翼出列,看着天幕微微皱起了眉头
众所周知,妇人产子皆在家里生产
但题目上说的是文学家,想必就是后世的文学家吧
想通了这一点,纪晓岚笑着开口说道:“微臣觉得应该选华夏”
“后世华夏的文学家应该出生在华夏”
乾隆点了点头
这话好像没毛病
“那就选华夏”
……
大明位面
朱元璋感觉的题目实在是太简单了
随随便便拉出一个三岁小孩都能选对
朱元璋面带微笑,直接说出了答案:“咱觉得应该是家庭”
……
大唐位面
李世民脑子还在琢磨着国运一事
对天幕上展现的题目慎之又慎
“辅机,你觉得答案会那么简单吗?”
原本想选家庭的长孙无忌,话到嘴边立马拐了个弯儿
他望着天幕有些犯难,到底该选个什么?
突然长孙无忌灵机一动
“排除一切不可能,最不可能的那个就是正确答案”
“陛下,微臣觉得应该是社会”
……
大秦位面
群臣一致选家庭,但嬴政有不同的看法
“这题目出的就跟玩儿似的”
“那一定不能以常理度之”
嬴政闭了闭眼,随意猜了一个答案,“寡人觉得是产房”
……
很快,天幕上传出了黎洛的惊呼
“竟然是产房”
“怎么是产房呢?”
历朝历代:是啊,产房,逻辑在哪?
又听黎洛念道:
“苍蝇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酸味,甜味,苦味,臭味”
历朝历代百姓:谁没事儿吃苍蝇?
历朝历代的帝王:emmm?苍蝇的味道?没吃过,这都能答对的人,果然是天命之子
历朝历代的学子:妈耶,幸好我朝科举,不考这些,书上没写这个,难道要尝一尝,呕,要命额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