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 章 国人的殉道精神

  赵括满脸羞愧,几乎无地自容,他想起了天幕上提过的长平之战
  “投降啊,这个词说起来都有屈辱的感觉”
  “长平之战,我因急于求成,中了秦军的奸计,最后因粮尽弹绝而被迫投降”
  “白起只是背负了人屠的千古骂名”
  “而我赵阔,却实实在在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40万赵卒啊,只生还了数百人,白起这个屠夫,下手真黑啊”
  “早知如此,投降是绝不可能投降的”
  “但凡我能殊死一搏,历史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悔啊……”
  ……
  天幕上,无数弹幕飞进飞出
  “我的钱可以当军费,但不能当赔款我的身体可以做掩体,但不能填入万人坑”
  “因为我们试过了,投降必死,四个日寇,杀害了两千多名投降的南京督察”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在华夏,为国捐躯是最崇高的死法”
  “是我,我也会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
  “孤注一掷,也要殊死一搏,七尺男儿,有战无降”
  “我永远记得那句:孩儿刘谌,誓死不降,最终他以身殉国,自尽于刘备庙前”
  “我的尸体可以是战友的掩体,但我这个人,绝对不能成为敌人威胁战友的筹码”
  “当一个华夏人说,列祖列宗在上,孩儿不孝,以及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就是慷慨赴死的时候了”
  “干了这碗酒,烈士陵园见”
  “烈士陵园和军事法庭,总归要去一个的”
  “真到了那一刻,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
  大清位面
  雍正看着天幕上一条条飞过的弹幕,手都颤抖了起来
  “这么多有志之士,这么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忠勇之辈”
  “清政府怎么会走到那一步?”
  “西方国家士兵毫无气节可言,一旦兵败,便会树倒猢狲散八国联军入侵,但凡清政府英勇一点,这仗如何还能败?”
  “纵有武器之差,归根到底,还是政府无能与腐败,后代无能啊”
  雍正牙齿都快咬碎了,气得在大殿之上来回踱步
  “窝囊,实在是太窝囊了”
  雍正内心那叫一个憋屈,恨不得直接在百年后诈尸,给不争气的后代们一点点教训
  敌人坚船利炮固然可怕,可自家后辈不争气,窝囊,废物,更加让人痛心疾首
  想起退位的末代皇帝,雍正更加难过了
  “但凡末代帝王能学明朝崇祯皇帝煤山自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史书上高低得给他一个清烈帝”
  “也好过后世人提起清王朝满脸不屑啊”
  雍正总算体会到了,一把好牌,打的稀烂是什么感觉?
  他看了看自己年迈的身躯,又瞧了瞧自己仅剩的几个歪瓜裂枣皇子,悔不当初
  早知道,学他皇阿玛,多生几个,也好过在一群矮子里精挑细选,挑出了一个好大喜功的无能之辈
  “朕是造了什么孽啊”
  “后代一个比一个不争气”
  雍正暗戳戳地想:难道是皇阿玛生的太多,九龙夺嫡,耗尽了大清王朝的气运?
  否则,帝王熊,还能熊一窝?一个争气的,都没有?
  ……
  大秦位面
  嬴政勾了勾唇角,被天幕视频说得热血沸腾,整个人都燃起来了
  “很难理解华夏人的玉石俱焚吗?”
  “因为我泱泱华夏,骨子里就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气节和血性”
  “自古皆重大义而轻生死”
  ……
  三国位面
  关羽败走麦城,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还是那句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宁愿站着死,也不愿意跪着生”
  “一个用鲜血和生命托起来的民族,怎么可能会匍匐在敌人的脚下摇尾乞怜”
  ……
  看着纷飞的弹幕,黎洛激动得狂拍大腿
  “宁可战死失社稷”
  “绝不拱手让江山”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传承”
  黎洛想起了抗美援朝中幸存的漂亮国大兵,永远记得,他面对镜头痛哭流涕的画面
  他说:“冲锋号就是他这一辈子的噩梦”
  “华夏军人不是来战斗的,而是用来以命换命的”
  各个位面的古人无不激动万分
  就在激动人心的时候,黎洛的一声叹息,却让历朝历代的古人们为之懵逼
  我们情绪正激动着呢?
  黎先生,你叹什么气?
  黎洛声音低沉,嘴里默念着气节,似是陷入了某种苦恼之中
  “那为何抗日战争时期,伪军的数量多于樱花国侵略军”
  想起《受降报告》里面的数字,黎洛忍不住心惊
  “伪军总数应当在三到四百万人之间”
  “可抗战期间,樱花国总兵力才448万人”
  “这些人的气节呢?”
  ……
  抗战位面
  所有战士发出愤怒的怒吼
  伪军,你大爷的
  我们在前线流血牺牲,你们在后面库库投敌,一不小心,被偷家了
  伪军数量竟然还比对面的小日子还多
  国贼不除,更待何时?
  他们大声喊着:“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这就带敌人下去见你们”
  “不是把他们送下去见列祖列宗,就是自己去见列祖列宗”
  “这场战争,只有你死我活”
  ……
  大明位面
  朱元璋想起了那场残酷的抗日战争,瞬间怒不可遏
  “咱竟然不知道,国难当头,还有这么多的软骨头”
  “伪军、汉奸数量比敌人还多”
  几百万人软骨头,朱元璋想都不敢想
  朱元璋气得将案桌上的奏折横扫在地,想起此种场景,他便忍不住头皮发麻
  敌人往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内部瓦解
  内忧外患,后世华夏,在天崩开局的情况下,还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牺牲实在是太大了
  朱棣同样头皮发麻,站在一旁不敢吭声
  后世子孙虽然有崇祯皇帝这种殉国之人,但也有朱祁镇这种投降瓦纳的留学生
  朱棣简直快要哭了
  朱祁镇怎么是自己的子孙呢?
  大明的风骨和气节,他是一点没有学到啊
  咱爹会不会突然想起朱祁镇这个好大曾曾孙?
  咱爹会不会一剑劈了他?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