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两不相扰

  整个吕宋群岛
  佩德罗少将掌控的军团约有20个连,分为两个营,每个营各十个连,每连总计100人(注;1名上尉连长、1名中尉副连长、1名少尉、4名军士、6名一级下士、6名二级下士、2名鼓手和82名士兵)
  由于缺少人员,这些连队实际上从来没有满编过
  人数最少的连队,只有40多人
  总督佩德罗少将调动的4个连队情况还可以,是驻扎在马尼拉和甲米地军港的连队,4个连总人数352人
  分属于一个掷弹兵连,三个燧发枪连
  马尼拉港口
  佛郎机士兵的聚集兴师动众,每一个连队来到码头都敲着鼓,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官兵们穿的像公鸡一样骄傲
  在港口,早就有很多白人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们,乘坐马车抵达这里,似乎是召开一场盛大的派对
  白人绅士们神气活现的高谈阔论,卖弄着自己的见识,甚至连总督佩德罗少将向国王陛下请求援兵的事儿,也一并说了出来
  其目的,就是吸引那些打扮高贵的淑女们注意,要是能勾搭到一个,那就爽翻天了
  在这些白人绅士的字典中,就没有“保密”两个字
  一个身穿浅色短袄的汉子,站在距离这些白人绅士不远的地方,将对方的话完全听了下来,便低头走出了人群
  此人正是侦揖秘使汪海狗,受命在马尼拉建立谍探据点,带着精挑细选的10多个人,早已在这里落下了脚
  他谨慎的看了看左右无人注意,便走进了一家茶社,这家距离港口不远的茶社,就是他的老巢
  其他的人手,大多在炮台和总督府附近,找了这样那样的掩护营生
  走进租来的茶社,汪海狗的神色严肃,对店伙计暗中使了个眼色,便脚步不停的掀开门帘,走到后方去了
  今天得到的情报非常重要,必须要立刻汇报给将军大人
  正好这些日子
  汪海狗从各种渠道收集了不少信息,有关于人口,社会,佛郎机人推行语言教育,白人势力分布等等情报,涉及的面非常杂且多,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要不说,有人天生具有很强的情报嗅觉,适合干这一行
  约摸一炷香功夫
  汪海狗拿着一个布袋子从后面出来,走到街口叫了一个黄包车,坐上了车后,迅速向马尼拉老城方向行去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马尼拉本地姓汪的海商,此人是他发展的下线,敲开门后,便一头钻了进去
  半个多时辰后
  汪海狗这才离开了姓汪的海商宅子,他得到对方的承诺;今天晚上就出海,将以最快的速度把情报送到达沃城将军手上
  到这个时候
  王海狗一颗心才放了下来,他悠哉的重新又回到马尼拉港口,见到这些佛郎机白人还在码头上,看样子是某个长官在训话
  港口停了4艘风帆战舰,这已经是佛朗基人多少年未见的大动作了,引来了很多当地华人议论纷纷
  这些西班牙军队前往卡加延不是什么秘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由于当今社会消息的闭塞,本地的华人不知道棉兰老岛发生的变化
  从这些弗朗基白人口中,得知是去对付一些华人叛军势力,免不了猜测起来
  汪海狗冷哼一声,神情极是不屑;
  就这区区三百多人,也想去对付将军大人的数万大军,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是很早就被郑守中招揽,第一批跟随南下的移民之一,对华人移民军队的实力和拓殖政策非常清楚,不会盲目迷信鬼佬的战斗力
  在他看来
  即便弗朗基人派出数万大军,不打的尸山血海,天崩地裂,绝无可能撼动将军大人在棉兰老岛的统治地位
  两天后
  郑国辉就接到了来自马尼拉的紧急密报,内容说的非常详尽,这让郑国辉终于放下心来
  由于跨洋航行的路途实在遥远,弗朗基总督向国王陛下请求的援军,没有一两年功夫,压根毛都看不到
  拿出4个连的兵力占据卡加延,那么弗朗基在吕宋群岛和宿雾群岛上的兵力,就剩下16个连
  当然了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弗朗基人还可以动员白人殖民者力量,协同防守重要地区,这是另外一码事儿
  最起码目前
  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明年六月份,吕宋群岛上的佛郎机人,还没有和自己死磕到底的打算,这就是“拖”字诀了
  行,时间在有利于我的一方
  卡加延愿意去占领就占领吧,郑国辉现在也不好过分强势,从而引发双方热战,现在时机还不到
  为此,他专门召开了最高军政会议,通报了弗朗基人的举动,定下了“两不相扰”政策
  何谓两不相扰?
  只要弗朗基人不大举来犯三宝颜与达沃两地,双方就“两不相扰”,军方也不会派兵前往卡加延,从而激化矛盾
  现在是一门心思的发展,眼看着年底之前,来自崇明岛的移民船队将再次抵达,妥善安置这些华人移民是当前头等大事
  这段时间以来
  躲藏在山林中的多股土著反叛力量,对移民新村先后发动了十几次袭击,结果都是踢上铁板,损兵折将的逃了回去
  有些被骑兵围剿,杀了个干干净净
  山林中的土著反叛力量缺衣少穿,时间一长,那是怎么也捱不住,被逼的只有出来拼命
  这恰恰说明,“腾笼换鸟”的移民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
  无论三宝颜半岛还是达沃地区,失去了土著村落的支持,这些土著反叛势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飘萍,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
  在最高军政会议上
  郑国辉着重部署了新的铜矿,煤矿和铁矿选址,钢铁厂选址,相应的厂房设施建设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总不能炼铁高炉设备抵达后,这里什么都没准备,完全一片空白,那必然会大大耽搁炼钢设备的投产时间
  如今一切都坐在前面,铁矿和煤矿的开采,预先就囤积了大量生产原料,设备安装调试后,便可以全力开动生产
  钢铁厂房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同样如此,力争把准备工作提在前面
  早一天炼钢高炉投产,就早一天见到效益,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的理念
  开完了会以后
  郑国辉带领众人再次来到了河边要塞工地,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紧张建设,如今的河边要塞呈现出了雏形
  主要塞的城墙建设到了3米多高,初步具备了防御能力
  而在主要塞的周围,苦役犯们依然在挖着护城河,一圈没有合拢,前后两端留着6米多宽的进出道路
  必须要等河边主要塞建设完毕,才能将进出道路彻底挖断,形成环绕一周的护城河,再引入河水灌满
  达沃地区是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温在20~23度左右,温差非常小,气候凉爽宜人
  这里没有春夏秋冬的季节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区别
  现在正值雨季的末尾,那种突兀倾盆大雨的降水已经很少了,持续时间也不长
  郑国辉来到要塞高处,看着土著苦役犯在阳光下辛苦劳作,几千人的工地井然有序,心中还是相当满意的
  这里追加了人手,苦役犯已经达到7000余人
  其中河边主要塞近五千,副要塞二千多,分成两班日夜赶工,晚上也不停歇
  可以看到
  苦役犯们将黏土与茅草混合,然后用糯米浆浸湿摔打,最后盛入竹筐中,顺着上行的道路一步一步来到城墙工地
  将粘土倒下后,还要用3~4人合力的石夯,抬起来用力的砸下去,一层层的夯实,砸硬,形成城墙的主体
  砌筑主体的苦役犯超过二千人,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城墙各处
  在城墙下方
  还有数百个石匠挥舞的铁锤和铁纤子,将运来的石块,凿成大块的石砖
  在城墙两侧
  苦役犯用石块砌筑墙体,使用的是贝壳粉,粘土和糯米浆加鸡蛋清调制的泥浆灰料,一层层砌筑起来
  等到材料干硬后,当真比石头还硬
  几百人一起动手砌筑,速度是相当的快,进度喜人
  这个要塞主堡采纳了韦霍斯特神父的意见,在一南一北的两翼,各又增建了一座棱堡,这能极大的增强防御能力
  当然了,工程量又增加了不少
  郑国辉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他站在高处宛如神邸,俯视着自己的臣民
  皮鞭驱赶下的苦役犯们,全都神情畏惧低头干活儿,不敢抬眼去看这个站在高处的将军大人,如同畏惧魔鬼一般
  闲暇时间的苦役营中
  经常会传来凄凉哀婉的民谣歌声,充斥着对昔日自由岁月的怀念,歌词中“可怕的一天降临”,就是指这位将军大人带着残暴军队杀进来的日子
  郑国辉也知道土著人是如何看他,可惜在征服的道路上,他没有选择
  当今世界
  在欧洲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觉醒,用不了多少年,这股发源于欧洲的民族意识觉醒浪潮,就会席卷全世界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重新塑造版图的机会也不多了,必须要紧紧抓住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