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银子缺口

  “十万两不够啊,我这次南下要带上5500余名官兵,还准备购买一批火药和布匹,二十万两都是很紧张了”郑国辉皱着眉头说道
  李鹤章双手一摊,耐心的解释说道;
  “军门大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南洋过来的收益都有清楚的账目,每月铜钱冶炼多少,瓜果售卖如何?这通通都入了账
  开支也非常明晰,加上船队南下一直要采购货物,如今的难民收集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财政难以支撑
  每个月3万人,这就是极限了
  军门大人临时要筹措一笔20万两银子,仙侪只能从船工的月俸中挤一下,延迟一个月发放薪饷
  要不……军中的薪饷也挪用一下,凑凑差不多就够了”
  “不行,江宁镇官兵之所以士气高涨,就是本官从不拖欠薪饷,按时度支,这才上下齐心”
  “那怎么办?10万两银子的缺口可不小,抑或再去查处一两个盐商?”
  “我考虑一下吧,上一次查处郑王两家盐商影响不小,在朝廷里引起了各种非议,好不容易才压了下去非到万不得已,不去捅这个马蜂窝”
  “那就让崇明岛加快铸造铜钱的速度,到下个月能增加二万两银子左右的入息,可缺口依然很大”李鹤章皱着眉头想一下,建议说道;“若是急需的话,京师那边能否停止拨付?先把银子转过来用”
  “嗯,这也是个办法,付给万国通宝洋行的定金不急,先紧着眼面前再说”郑国辉终于同意了,这是个可行的办法
  郑国辉对日常的开支基本有数,每个月赚到的银子,基本贴补到运输下南洋的移民船队中去了
  这个账很好算,难民从归纳汇集到崇明岛开始,吃喝拉撒就要花银子,在居留营等于养了起来,停留2~4个月不等
  这期间,哪怕每个人一个月花一两银子,那也是钱
  这些银子是以粮食的方式体现,由崇明岛定居的屯民缴纳的粮税支应,基本能够维持崇明岛上4~5万难民日常口粮所需
  从这个角度看
  崇明岛屯民缴纳的粮税,就补贴在下南洋难民身上了
  郑国辉虽然不需要额外支出,但这笔账是要算的,至少每一石粮食从仓库调运出去,去向用途清清楚楚
  这一部分开支,并没有加注于难民头上,事实上,这些抵达崇明岛的难民两手空空,压根也无银子支付
  难民下南洋的船票钱,每人合计99两白银,是以债务的形式存在,在抵达南洋后便产生利息,即年息6.5
  实际上的船票钱,下南洋船队成本在38两~40两之间,若运输的难民人口更多,成本还能进一步摊薄
  这部分的收入,就覆盖了在崇明岛安置难民,以及抵达南洋后,持续接济难民粮食至少三个月以上的成本支出
  合计到每个难民身上,就是至少要补助粮食六个月以上,直到这些难民在南洋分到了田地,收获了第一茬庄稼或者蔬菜,拥有了独立生存能力为止
  尤其是在棉兰老岛,对刚抵达难民的粮食补助扩大到难民本人和其土著妻子,这明显是额外增加的开支,但却很有必要
  华人移民的开枝散叶,是殖民南洋的基础,这样的成本必须投入
  合计下来,每个难民又要增加十两银子以上的成本
  完成难民汇集,运输到南洋,及到最后支持其能独立生活为止,在每个难民身上补贴花销超过五十两白银
  船票价值99两白银,组织下南洋能够赚一半,确实是长远的暴利生意
  更妙的是
  背负债务的难民将会在今后的5~7年里,持续不断的偿还欠款银子的本息,为郑国辉势力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这样的好处已经逐渐显现,雪球越滚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财务压力
  南洋钱庄后续借贷给难民个人的银两,用于购置土著女人,农业生产工具,合买耕牛,种子,针头线脑,改建房屋等等用途,借贷的银子都记录在难民的个人账户上
  这部分同样有利息,一般是8~12%不等,视具体用途而定
  用于生计的贷款银子利息就低,用于扩大生产的贷款银子利息就高,比如开设店铺,购买耕牛,猪崽等等
  随着南下移民的数量迅速增多,截止5月份,移民总数已近22万人
  南洋钱庄发放的贷款银子数字已经膨胀到三千四百余万两级别,难民人均欠款150余两银子,年收贷款利息超过三百万两
  南洋钱庄本身没有那么多银子,发放给难民的贷款多以实物折算
  比如土著妇女购买值多少银子?
  耕牛,种子,农具,针头线脑各值多少银子?
  建房材料价值多少银子?
  这些花销合计后,计入难民个人欠款账户,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偿还
  下南洋难民的数量越多,南洋钱庄的贷款余额就越大
  但这个收益暂时拿不出来,前期难民偿还的贷款银子及本金,一部分会交付北上船队
  用于在神州大陆购买各种可用之物,比如瓷器碗碟,茶叶,针头线脑,牛犊子,猪仔等应用之物,随船南下后再度以实物发放给新难民,计入难民个人欠款账户中
  另一部分用于岛上生产,比如铁矿山和即将建设的钢铁厂,造船厂,农具厂等等还有一部分用于进口英国人的棉布料,这都是必须之物
  所以,南洋钱庄虽然现在年入息超过三百万两银子,可实际上看不到多少现钱,只是贷款规模越滚越大
  日常所需的银两,是由郑国辉势力经营的私盐,热带水果和私铸铜钱几项暴利的生意支撑起来,维持基本的运转
  一旦遇到大的开销,必然会出现缺口
  就像郑国辉这次准备率领5500余兵卒下南洋,一应开支皆由他一力承担,那是见不到回头银子的
  麾下官兵下南洋就不谈船票钱了,所需物资补给和弹药全都是净的开支,必须要筹措出银子来,这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
  在与李鹤章商量过,郑国辉回到了府邸,心中一直还想着这个事儿
  二十万两只是基础,若能多筹措一些,那么就要宽松许多
  5500人的大军人吃马嚼,每日的耗费惊人,绝不能够将银子算的卡卡的,必须要留出宽裕地方来,应对不时之需
  夫人郑李氏看他一直眉头不展,便关心的询问道;“老爷,您这是为何烦恼?”
  “哦,没什么”郑国辉挥了挥手,他不想将外面的事情带到家里来
  此时已用过了晚饭,夫妻两人在后宅的厅堂里叙话,丫鬟下人全都离开了,暂时不用伺候
  郑李氏莞尔一笑,将桂花冰糖莲子羹递了过去,见老爷吃用起来,这才温柔的说道;
  “老爷,夫妻本是一体,您在外面的军政大事,贱妾不宜多问
  但若有什么难处,比如银子不凑手,贱妾倒是能够帮得上一些忙
  这段时间收上来几万两银子,贱妾出嫁时还有些体已钱,总计2万两银子,是母亲给我留着压箱底的
  凑一凑,能有6万两银子左右
  若到下个月底,还能再凑两三万两银子,老爷看够用吗?”
  “夫人,你怎知夫君缺银子?”郑国辉眉头一挑,有些疑惑的问道
  “老爷近来一直筹办的都是下南洋事宜,人不缺,船不缺,东西也不缺想来缺的只有银子了,贱妾猜的对吗?”
  看着郑李氏明目皓齿的精致脸庞上,浮现出来的温柔笑容,郑国辉心中一片暖洋洋的感觉
  对这个冰雪聪明又善解人意的夫人,任何的话语都是多余
  他轻舒猿臂,将夫人揽入怀中,吻着她额头的鬓发说道;“雁荷吾妻,夫君谢谢你有心了”
  郑国辉唤起了闺名,直把郑李氏羞的双颊飞起红云
  她匆忙左右看了看,用手抵住了郑国辉,含羞带嗔的说道;“这本就是妾身应当应份,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何谈一个谢字,却生分了呢?”
  “好一个身外之物,夫君愧受了”
  “老爷是做大事的人,而不是拿着银子去挥霍耍钱,妾身有何舍不得?不拘多少,尽管花用便是妾身嫁妆中还有一些珠宝,折算下来能值个万把两银子……”
  “夫人不可,动了夫人的压箱底银子,为夫已是愧不敢当这些珠宝首饰万万不可,为了南下已经筹了二十万两,加上这些就够了”
  “那行,银子放在西署那边,随时可以取用”
  郑国辉没有再多说话,而是牵着夫人的手走向寝室,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那就是满满的疼爱
  已经用过了晚餐,虽然现在就寝嫌早了些,倒也说得过去
  郑李氏走在身后,神情有些羞怯,小声的说道;“老爷,要不……叫上如琴吧”
  “不,为夫今天要独宠爱妻”郑国辉霸气的拒绝了
  他回身抱起来夫人轻盈的身子,在郑李氏的一声惊叫中,哈哈大笑着走向床榻
  红烛摇曳,又是一番狂风暴雨的不眠夜……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