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有点吃撑了

  万隆是爪哇岛的第二大城市,常住人口约26万人,在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期间,曾经一度暴涨至接近五十万,有很多是各地涌来的难民
  这座城市没有经历战火,其周边村镇保持的都较为完好
  大楚皇帝御驾抵达时,万隆城市内已经完成了清洗和部份重建,重建大多以推倒棚户区为主,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万隆城内约有二十七八万华人居民,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甚至犹有过之
  这座城市中的华裔人口原本比例就较高,占据城市人口的四成左右,精力清洗和后期的华人移民进入,城市工商业恢复的较好
  每一天,都有为数不少的商行和企业建立起来,给这座群山中的城市带来新的变化与活力
  万隆地处群山环绕的盆地,地势较高,全年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年平均气温为23c,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这里景色秀丽,清静幽雅,四季如春,被誉为爪哇岛最美丽的城市
  万隆行宫位于地势较高的台地上,这里有著名的温泉,可以居高临下的俯瞰整个万隆城,视野非常开阔
  “范爱卿,接下来的行程,你就不必跟着朕一起走了,可以自便吧”大楚皇帝郑国辉沐浴过后,一身清爽的坐在敞开的凉亭里,对首相范知城说道
  从他们所处的高处,能够一览无余的看到整个城市,山风徐徐吹来,鸟鸣声回荡在峡谷中,当真极为惬意
  首相范知城欠身施了一礼,回禀说道;
  “微臣万分荣幸,能够随同陛下身边聆听教诲,日有进益,当愈发的谨慎施政
  此次爪哇岛之行
  着重在于推广落实大楚帝国行政设置,考量各地州府县镇设置,力求就近决策,现场解决疑难问题
  想来……要在爪哇岛留滞四五个月
  微臣此行带来了大量精兵强将,都是熟悉殖民事务的老手
  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两地有大量繁杂事务要去做,单是勘察厘清州、府、县的边界,制成行政图,就是一项大工程
  受俗务拖累,不能随侍在陛下身边,实乃知城一大憾事也”
  大楚皇帝郑国辉颌首应道;“还是公事紧要,众卿之努力,朕心甚慰”
  “微臣愧不敢当,原本就是应当应份的差事,有劳陛下过问,已然失职了”范知城答道
  在荷兰殖民时期
  从没有清楚的厘清各州、府、县、镇、村边界,眉毛胡子一把抓,反正是一笔糊涂账,没人关心这些事儿
  就连日常的税收和社会治理一应事务,都交由华人甲必丹和土著王公贵族署理,白人殖民者只管收税即可
  彼时的殖民地事务,都是粗放管理
  到了大楚帝国治理时期,可就不能这么马虎了
  华人移民安置和新的行政边界划定,要落实大楚帝国的各项行政部门设置,要推广帝国政策,从工商到教育文化,那可真是一大堆事务
  正因为这样
  帝国首相范知城索性亲自坐镇,带来了各部署副职高官及一众殖民官员,并且从大专院校抽调数千名应届毕业生,用于补充基层官吏队伍
  这是一个浩大繁杂的事务,也是从军事管制过渡到正常社会秩序的过程
  当前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下去了
  相比较新晋纳入囊中的澳洲,业已经历长时间军管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需求更迫切
  澳洲刚刚纳入大楚帝国领土范畴,目前正在实施军管,一切以安定为主,不宜大动干戈
  在英国与楚国达成的《澳洲过渡条约》中,英方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这些有大量白人居民的地方,都派遣了观察团
  其目的,就是监督楚国方面保障白人居民能够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其财产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承诺的具体落实
  每过半年,英方观察团将会形成一份报告,送交英国议会审议
  说白了这就是个制衡手段,让大楚帝国不能肆意的欺压白人民众,随意没收白人金矿场主和牧场主的财产,抢掠贩卖白人妇女,草菅人命,肆无忌惮的欺凌白人民众
  所谓的“过渡期”
  就是英方这个老的澳大利亚宗主国,逐步向大楚帝国过渡领土权益时期,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从这个角度理解
  英方的举动也没有侵犯到大楚帝国的领土权益,因为澳大利亚原本就是英属殖民地,虽然独立了,可还是宗主国
  这也是英国人的条件之一,虽有点儿涉嫌侵犯了大楚帝国主权,可英方坚持要怎么做,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不信任
  毕竟大楚帝国一直以来,在对待异族和殖民事务中的粗暴直接做法,口碑可不咋地
  这只是过渡期安排,英方观察团最长时限是6年
  仅在这个时限问题上,英、楚两国在密谈中就反复较量了几个轮次,可谓是反复拉锯,每一步推行的都很艰难
  最初,英方不愿设置观察团时限
  楚国方面态度则相反,不同意搞个什么劳什子观察团,做起事来缩手缩脚,感觉不爽利
  双方立场迴异,根本谈不拢
  后来互相妥协,英方观察团的时限从20年缩减到15年,又进一步缩减到10年,7年,最后达成协议的是6年
  就像切香肠一样,一点点的讨价还价
  楚国方面不断的退让,从原本的两年增加到三年,然后4年,5年,最后达成一致协议的是6年
  要说英国人难搞,能够最终达成《澳洲过渡条约》是一项重大外交胜利,外交部方面付出了无数心血,那是半点没有水分
  外交部大臣潘裕臣就感慨的说道;
  “这次谈判过程之艰难,曲折,时间跨度之长,都是我数十年外交生涯所仅见感觉是在攀爬永不见顶的高山,实在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基于多方面考虑
  澳洲现在的行政治理和区划,暂时都遵循英属殖民时期的旧例,轻易没有做改变
  至于什么时候改变?
  那自然是合适的契机,楚国方面没有具体的承诺,英国也没有死追着不放,双方默契的忽视了这一点
  否则又是立场南辕北辙,成为谈判中的又一个难点,要达成共同认知遥遥无期
  包括新西兰独立建国,没有包含在澳洲范围内,这也是大楚皇帝郑国辉亲自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退让,以求早日缔结条约
  这个小小的新西兰,大楚皇帝郑国辉绝不会放过
  以后逐渐移民掺沙子就是了,反正那块儿白人也不多,地方也不大
  等到合适的时机收回来就行,不必急于一时
  一口吃不下,那就分两口吃
  在大楚皇帝郑国会的规划版图中
  南洋大一统是最终的目标,也涵盖了苏门答腊岛对面的新加坡,槟榔屿,柔佛和西马来亚地区,包括缅甸南部细长的半岛地区
  现在嘛,真不着急!
  由于楚国和英国亲密的全球伙伴关系,来自大楚帝国的华商足迹遍布整个南洋和中南半岛,包括英属海峡殖民地和法属西贡殖民地,当地华商都是掌控经济支柱的重要存在
  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有大楚帝国公民身份
  在上述地区
  华裔人口普遍在二至三成以上,新加坡高达九成,槟榔屿在6成以上,西马来亚地区华裔人口占比过半
  在暹罗王国的曼谷等大城市,华裔移民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两成以上,西贡超过了三成,垄断了当地工商业
  通过皇室联姻,有很多西马来亚王公贵族迎娶了大楚帝国的公主,也有些土著公主嫁入了大楚帝国皇室,成为一些皇子的正室夫人,令互相间关系密切了许多
  这些土著王室抢着与大楚王室联姻,首先求的就是一个心安
  在大楚帝国这个巨人身边,一不小心翻身就被压死了,或者张口吞掉了,那真是危险的很
  现实非常残酷,仅在南洋地区
  大楚帝国的崛起,就先后消灭了十几个土著王国,曾经辉煌的亚齐王国,丹戎甲王国,达伊里王国,兰芳大公国,砂捞越王国,文莱苏丹国,古晋王国,巴厘王国和加里曼丹岛上的众多土著王国,都是这么没的
  王室传承断绝,宗嗣灰飞烟灭,短短几十年甚至连土著部族传承都断了,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就问怕不怕?
  能够与大楚帝国皇室联姻,求的是个心理安慰,至少不会被一口吞了
  最鲜明的例子是北方的琉球王国,现任国王尚德身上,就流淌着一半大楚皇室的血脉,乃是大楚皇室公主所出
  琉球国王尚德的妻子,是大楚帝国九皇子的长公主,两人是表兄妹的关系,算得上亲上加亲
  琉球王国因此纳入大楚帝国的保护范畴内,就连新晋崛起的扶桑国,也不敢轻易打琉球王国的主意
  王室联姻的好处实实在在,简直太香了
  这种情形在周边很普遍,暹罗王国朱拉隆功国王为二王子求娶了大楚帝国的七公主,两人诞下了一儿二女
  这位二王子,就是暹罗王国的王储,今后要继位为国王的显赫存在
  安排了这桩王室联姻,就能抱上大粗腿
  这桩典型的政治联姻,暹罗王国求取的就是一个依靠,至少与大楚帝国是儿女亲家,英法两国在入侵前都得考虑一下
  有了这层关系
  大楚帝国也不好随意的攻打暹罗王国,瓜分暹罗王国的领土,至少保证不挨揍
  当然了
  若暹罗王国二王子瓦栖拉兀被废黜了王储身份,不能够继承王位,贬黜成了边缘角色
  那么,这可是赤裸裸的打脸,暹罗王国要考虑到能不能承受大楚帝国的怒火,有可能招致王权覆灭
  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真会出人命的
  靠着娘家的势力登上王位,那么必然对华裔抱有亲切友好态度
  相应的当地的华裔移民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甚至高于国民待遇,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这一切,将会引发华人更大的移民热情,就如同1+1=2那么顺理成章
  对于这些地区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并不一定强求非要纳入到帝国范畴里,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鸠占雀巢,让皇子皇孙们异地做王,方法非常灵活
  时至今日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终于体会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曾经的感觉,那就是吃饱了,还有点儿吃撑了,就是再上一个五香大肘子也不香
  对于帝国疆域范围的扩大,不再那么执着
  在也门和阿拉伯半岛的中西部地区,即吉达以南地区,是楚国和英国默契的双方势力分割线,这里属于楚国势力范畴
  大楚帝国在此经营二十多年了,当地华裔人口占比也超过了三成,多集中在城镇中,以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为主
  对于该区域的考量
  大楚皇帝郑国辉并非一定要纳入到领土范畴内,可以派遣几个看中的皇子皇孙过去,建立附从于大楚帝国的小王国
  规模也不求多大,地盘也不求多广,能够独立发展就行
  实在差那么点儿意思,反正大楚帝国才雄势大,随便补贴些就是了
  那也不打紧,顺手而为的小事
  从也门到阿拉伯岛中部,至少可以建立4~5个小王国,包含后世阿拉伯半岛盛产石油的吉达以南地区
  后世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爆发冲突,也门发射导弹去炸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炼厂和仓储中心,就是位于该地区
  楚国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范围,比后世也门领土要广阔的多,向西南部推进了上千公里远
  当然了
  这不包括波斯湾沿海地区,英国人非常鸡贼,将楚国的势力限制在波斯湾以外,严禁染指
  必须得承认,在这个没有发现阿拉伯半岛石油资源的时代
  仅从地缘战略角度考虑,英国人便刻意限制了楚国势力踏入波斯湾,以免楚国将影响力向波斯湾周边国家辐射,绝对是眼光深远
  这方面,必须要点一个赞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