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残酷的内部竞争

  “确实如此,北的适应能力很强”
  又一道声音从舒马赫跟罗斯·布朗身后传来,他就是梅奔车队的测试工程师菲尔德
  就在几个月之前,菲尔德陪同陈向北在加泰赛道,完成了两千多公里的新秀试车
  那时候这个中国新人,就如同今天一样直接上手ra108赛车,完全感受不到一丝生疏的感觉,并且同样在第一圈就开始推进
  菲尔德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无师自通”的天才!
  “那到底有多强?”
  舒马赫饶有兴趣的反问一句
  陈向北这个中国小子,确实勾起了他的好奇
  “新秀试车第一圈,北开着ra108赛车,干掉了迈凯轮的银箭”
  冬测之前舒马赫还是退役阶段,他自然不会关注什么新秀试车成绩
  就连对陈向北的了解,还是在roc国家杯之后,通过罗斯·布朗的渠道,得知了这个中国新秀的不凡之处
  菲尔德的这句回答,着实是有些超乎他的意料
  ra108可是堪称垫底的赛车,它能跑过迈凯轮的冠军车银箭?
  哪怕对手也同为试车的新秀,依旧无法抹平赛车性能之间的差距,意味着陈向北至少比同期“一年级生”快1秒!
  舒马赫能预感到陈向北不错,却没想到他能这么强
  “菲尔德,你觉得北能超过罗斯伯格吗?”
  罗斯·布朗开口询问了一句,车队里面要论谁对陈向北车技最为熟悉
  恐怕没谁能超过菲尔德
  “不好说”
  菲尔德摇了摇头
  梅奔车队签约罗斯伯格,虽然主要原因是看重他的德国户口本
  但这并不意味着罗斯伯格只有户口本
  要知道这个家伙,硬生生打断了汉密尔顿的连冠势头,从他手中抢下一个世界总冠军头衔
  如果没有罗斯伯格,说不定汉密尔顿就八冠王了
  罗斯伯格的职业履历跟现役梅奔车手拉塞尔很相似,同样是在威廉姆斯车队起步
  相比较一般车手接受车队测试,更多是展现自己天才般的车技罗斯伯格剑走偏锋,他在工程能力测试这方面,创造了威廉姆斯车队有史以来的最高分
  这项测试考验的是车手对f1赛车机械,以及车辆工程知识的了解程度
  意味着罗斯伯格是个顶级学霸,天然拥有调车的能力
  事实证明,这个长相酷似莱昂纳多的德国年轻车手,确实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职业生涯首战就拿分,第二场排位赛就力压老将队友马克·韦伯
  身为世界冠军的儿子,罗斯伯格驾驶功底极其扎实,属于那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类型
  可能他不会给你一鸣惊人的惊艳,却永远值得车队去信赖
  虽然这仅仅是冬测试车,场上车手不会按照比赛状态那样推极限但恰恰就是这种长距离的稳定性,属于罗斯伯格的强项,陈向北想要比他快很难
  “菲尔德,当你无法给出回答的时候,就意味着在内心里面,已经把北跟罗斯伯格摆在了同一位置”
  “冬测表现,将验证你是否高估了”
  舒马赫笑着回了一句
  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他,什么陈向北、罗斯伯格,放在舒马赫眼中都是小朋友之间的“打闹”,可以用一种超然世外的态度去看待
  亦或者换一种方式形容,此刻的舒马赫还没有进入自己的“车王”比赛状态,队内竞争没有激起他的胜负欲望
  三年退役生涯,确实有点太长了
  哪怕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舒马赫,如今也显得云淡风轻
  相比较梅奔车队几位“熟人”基于经验的讨论,hrt车队的策略组跟工程师团队,更多是紧盯着监控屏幕上的各种赛车数据
  上面不仅仅显示着陈向北的过弯速度,还有着转速变化、换挡时机、油门跟刹车力度
  他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陈向北驾驶着tf110原型车,对比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完美圈”差距有多大
  同时在布里亚托利面前,还有着陈向北的车载监控画面,他可以直观看到走线过程是否出现失误,又是否把路肩吃到了极限
  布里亚托利之前没有看过陈向北任何比赛,亦或者更为直白点说,他压根就没有关注过这位中国菜鸟
  今天,算是他第一次正式观察陈向北的驾驶技术!
  赛道上面陈向北依旧在飞驰,全油门通过t3弯道之后,紧接着利用顺时针赛道的惯性去到外侧,以确保出弯的加速度
  整个过程显得丝滑无比,展现出他对于加泰赛道的熟练度
  与此同时,赛道密布的监控设备,已经计算出陈向北s1计时段的用时
  23秒798!
  要知道相比较低级别方程式赛事,以及陈向北之前那种缩水版的试车
  真正的f1赛事跟冬测,整条赛道以及车队的设备拉满,并且全程呈现开启状态,意味着将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车队设备会高达数百吨的原因
  此时赛道上面的计时,不止是单纯的一个整体圈速,而是整条赛道分为了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的分段计时,车组成员跟观众能更直观的看到,车手在哪个位置跑的快,亦或者跑得慢
  如果这个计时段车手全场最快,那么就称之为“刷紫”
  如果是比自己上一圈更快,职业术语就称之为“刷绿”
  要是没跑好特别慢,就会用“黄色”来标记,也能称之为“刷黄”
  陈向北s1计时段用时刷紫,他暂时领先于罗斯伯格的车速,拿到了目前全场最快!
  “布里亚托利,北没有让你失望吧”
  奥德托双手环抱胸前,用着略显骄傲的语气,朝着花布询问一句
  名义上是询问,更多是一种“炫耀”!
  意大利老流氓总以为车手的成功,是来自于他培养的功劳
  奥德托更想要告诉花布,陈向北本身就是一个天才!
  “还不错”
  布里亚托利从来不在乎什么打脸,陈向北表现的越好,就代表着他的价值越高
  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贝尔,赛车数据怎么样?”
  既然陈向北表现达到预期,花布就把目标转到赛车上面
  车队维修站这么多台屏幕,显示车手数据的其实没几台,更多是用来监控赛车的数据变化
  比如说引擎功率、油液、温度、甚至于气流走向
  现在的hrt车队某种程度上跟历史相似,哪怕有着中国资本的入股,他们成立的时间太短依旧缺少很多研发设备,特别是最重要的风洞
  身为设计总监的鲍伯·贝尔,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只能靠着尾流耙收集来的赛车数据,然后再通过计算机的仿真模拟,对赛车空动套件进行优化
  “目前跟计算机模拟数据很接近,不过轮胎温度上升的有些过快,另外感觉北他方向盘角度很大,不知道是车手习惯还是赛车转向不足”
  转向不足的根本原因,出在赛车前部缺乏足够的抓地力,导致行驶轨迹偏移
  反之转向过度,则在于赛车尾部抓地力不足,很容易出现甩尾的迹象
  10年后的f1职业车手,大多数更适应转向过度的跑法
  原因在于转向过度,相比较转向不足的操控难度更低,同时简化过弯过程
  当然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随着赛车模拟器的技术提升,车手们可以无损的进行高速过弯尝试,转向过度的成功率要更高
  久而久之,就开成了习惯
  相反老一辈车手,诸如阿隆索、韦伯这种,就更适应转向不足的开法
  他们的职业生涯初期往往赛道实车练习,更相信自己的操控技术以及对车速的把控,而不是交给命运的“甩尾”
  “奥德托,北是什么风格的车手?”
  “没有特殊偏向”
  奥德托摇了摇头,这一年来各种赛车调校,陈向北从来没有强调过自己的操控习惯
  “赛车有问题,注意废气扩散器”
  得到这个回答,布里亚托利第一时间就下达指令
  他并不是一个专业的赛车工程人员,甚至可以说早期连赛车从业人员都算不上,纯粹的半路出家
  可是布里亚托利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让他有着异常敏锐的判断
  直觉告诉花布,问题出在废气扩散器上面
  紧接着花布又转向另一支车组道:“特鲁利,上场进行测试”
  虽然奥德托非常肯定陈向北的反馈跟调校能力,并且强调这个中国小子在训练之余,还一直在学习着空气动力跟赛车工程相关学科
  但用中国一句俗语形容,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布里亚托利不会完全信任一位新人,他需要一位老将进行对比测试
  “嗯”
  特鲁利点头应了一声,拿上头盔就准备坐进赛车
  公是公,私是私,这点特鲁利分的很清楚
  只要是正式f1测试或者比赛期间,布里亚托利就是车队经理,他的指令车手需要执行
  “对了,特鲁利,你担任丰田车手好几年,按理说应该更适应tf110的风格”
  “该不会比中国新人慢吧?”
  话说到最后的时候,花布语气充斥着一股讨打的嘲弄
  意大利老流氓可不在乎什么公私分明,他还记得特鲁利跳槽到丰田车队之后,面对媒体采访说过的一段对话
  那时候记者提问特鲁利,驾驶雷诺赛车的阿隆索赢得了世界冠军,是否后悔跳槽前往丰田车队?
  特鲁利回答自己绝不后悔!
  布里亚托利这个吊毛,别说不把自己当一号车手,甚至就连二号车手都没份,直接给他“三号车手”的待遇
  用后世国内网络流行语来形容,这何止是不当自己车手,简直把老子当日本人搞
  特鲁利这种撕破脸皮的回答,让本来就声名狼藉的花布,再度遭遇外界的口诛笔伐
  现在特鲁利又回到自己麾下,当然得找回场子
  对此特鲁利仅是冷哼一声,没有回应
  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叫丰田车队退出了呢
  只不过花布在嘲弄完了之后,转而换了一种语气说道:“特鲁利,你不是一直想要一号车手待遇吗?”
  “八天测试只要你能跑赢中国小子,我让你当一号车手”
  随着布里亚托利这句话出来,维修站众人都用着意外眼神看向他,特别是陈向北的车组成员
  要知道陈向北在正式签约的时候,车队老板卡拉班特看在中国资本的面子上,曾询问过他是否需要明确车手顺位,以及补充僚机协议
  当时陈向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更看重纯粹的体育竞技精神
  不想利用国内赞助的入股,强行为自己确认一号车手地位,巴里切罗就是最好的例子
  法拉利车队如果正常竞争的话,巴里切罗不可能是舒马赫的对手,他大概率会在一次次失败中心服口服
  结果凭借着僚机协议,搞出什么“让车门”
  舒马赫赢的不光彩,巴里切罗输的不甘心
  以至于担任法拉利二号车手的这些年,巴里切罗面对媒体参访的时候,经常怨言满满跟阴阳怪气
  并且外界舆论还对舒马赫的实力产生很多争议,认为他就靠着压榨队友获胜
  事实上那一年舒马赫车手积分,接近于“倍杀”巴里切罗,让车仅仅是为了连冠好看而已
  要不是舒马赫七冠成绩着实太硬了,搞不好得像维特尔那样,同样安个“水”字号排名
  这就是为什么,陈向北不愿意用车手合同的方式,强制车手顺位以及明确僚机
  就在于他不想如同舒马赫“让车门”这样
  自己赢的不光彩,队友输的不甘心!
  “布里亚托利,你确认?”
  特鲁利有些意外的反问一句,花布还能让自己担任一号车手,太阳简直打西边出来了
  “当然,我从不食言”
  布里亚托利肯定的回了一句
  还是那句老话,人品不行,不代表着能力不行,更不代表着信誉不行
  相反布里亚托利是真拿钱办事的那种人,哪怕千夫所指都毫不在乎
  “好,那就一言为定”
  特鲁利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没有人愿意甘居人下,一号车手享受的车队资源要远超二号车手
  测试、调校、维修、新升级部件……
  这些车队资源,全部都要优先供应一号车手
  正常升级有效的情况下,一号车手往往自带0.2秒领先
  特鲁利不知道花布发什么疯,反正白捡的好处谁不要?
  更别说特鲁利无比想要打脸花布,他要证明当年车队偏帮阿隆索是个错误决定!
  伴随着特鲁利赛车驶出维修站,这时候奥德托才按捺不住的问道:“布里亚托利,你这是在挑起车队内部争端吗?”
  虽然对于f1车手而言,最大的对手,往往就是你的队友
  但时候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保持着表面和谐,至少别出现两败俱伤的内部斗争
  布里亚托利的言语,很明显就是主动挑起队内竞争,这对于一支“新军”车队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面对奥德托的职责,布里亚托利神情很平静
  “奥德托,你认为一支车队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当然是争夺世界冠军”
  奥德托毫不犹豫给出回答,没有哪一支车队不是为了冠军而努力
  “那就对了”
  “平庸的车队,可以接受两位车手公平竞争”
  “争冠的车队,必须明确划分一二号车手!”
  说罢,花布转身看向奥德托道:“你待过大车队,应该很清楚只有明确地位,才能真正的减少内部损耗”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