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我可不是软柿子

  某种程度上布里亚托利跟奥德托有着同样的观念,亦或者说在围场内呆了几十年的老登,都有着同样的理解
  那就是不怕有人骂,就怕没人提
  用后世饭圈词汇来形容,黑红也是红!
  只不过两者区别在于,奥德托是被动选择让陈向北出风头,他很清楚一位来自中国的赛车新人,如果没有热度拉来投资跟赞助的话,跨不过f1那道门槛
  就拿超级驾照举例,能达到标准的接近百人,达不到的更是不计其数
  可在大多数时候,f1围场只有十支车队,二十名车手
  那些跨不过门槛的车手,要么选择转型其他赛事,要么就是坐在p房里面看饮水机
  这里面确实实力稍逊的占据大多数,却依然存在很多有资格跟f1中下游车手竞争的潜力股,差的就是那个坐进赛车座舱里面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
  只是这个机会,一辈子都等不到!
  布里亚托利理念则是完全不同,他纯粹为了名气带来的收益回报,车手能不能开上赛车压根无所谓
  至于后果,更关他屁事
  这就是为什么,陈向北进入f1达成目标之后,奥德托反倒变得谨慎许多,不再强硬的要求去冒险博取出头机会
  就在于他很清楚,有些时候会得不偿失
  花布有“得”就行,不在乎失
  真“失”了就换下一个车手,他照样能赢
  面对观众的强烈反响,布里亚托利非常满意,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这也能恭喜吗?”
  陈向北有些哭笑不得的反问了一句
  “当然,你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想想看同为新人的佩特洛夫、迪格拉西什么现状?”
  “就连小塞纳,他都比不上中国新人的关注度!”
  花布在p房里面说的唾沫横飞,对自己的炒作手段非常满意
  要知道他在f1围场最心仪的新秀车手,始终是来自于巴西的车神塞纳侄子——布鲁诺·塞纳!
  本来四名新秀车手里面,身为“星二代”的小塞纳,属于无可争议的关注目标,围场内外都期待他能继承叔叔的车神意志,扛起南美洲赛车的大旗
  结果在花布操作之下,硬生生被中国小子抢了风头
  “好吧,挺不错”
  陈向北无奈的回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适应了意大利老流氓的操作,他感觉花布整出什么活都不意外
  亦或者说,这就是一种另类的pua成功?
  “可以提速了,开启赛车测试!”
  “收到”
  交代完这句话,布里亚托利就转身朝着身边奥德托说道:“中国小子心理素质不错,没有被场外因素影响,能抗压”
  整活归整活,陈向北的情绪稳定,还是让布里亚托利很欣赏
  “他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奥德托很平淡回了一句,身为中国赛车的开拓者,陈向北遭受过太多的冷眼跟嘲笑
  相比较起来,现在已经不算什么了
  “good,我喜欢这样的车手!”
  花布对此十分满意,他还有很多骚操作,乃至于违反体育道德的操作没有使出来
  中国小子要是经得起折腾,老流氓就能彻底放开手
  “布里亚托利经理,北只是好说话,不代表他好控制”
  双方毕竟是“红蓝大战”时期的老对手,奥德托对布里亚托利秉性还算了解
  这是个十分喜欢得寸进尺的家伙,并且手段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相比较之下,陈向北有着自己坚守的底线
  至少曾经的“撞车门”玩法,不可能在陈向北身上出现
  “奥德托,我跟北会双赢”
  布里亚托利非常自信的回了一句,他知道对方暗示什么
  无所谓,就好比舒马赫跟阿隆索,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降低他们在车坛的伟大!
  另一边陈向北开始进行赛车跟赛道测试,他选择了比较保守的开法,单圈速度稳定在1分40秒开外,相比较其他车队老牌正式车手,有着两到三秒的差距
  就算放在新秀跟“半新秀”里面,陈向北同样最慢
  所谓的“半新秀”,就是去年中途替补加入车队的车手,他们开过几场f1大奖赛,却没有开过完整的赛季,对巴林萨基尔赛道同样充斥着陌生
  红牛二队的杰米·阿古尔苏拉里,索伯车队的小林可梦伟都属于这种类型
  “实战练习赛就这种速度,中国佬也敢说自己将是下一个巨星车手?”
  “就这实力去挑战莱科宁,能看到车尾灯吗?”
  “中国菜鸟赶紧回家吧,f1这种赛车不适合你!”
  “付费车手能买来门票,却买不来实力!”
  各种阴阳怪气的声音接连响起,陈向北在赛道上的表现跟速度简直突破下限
  看来所谓的冬测第二,不过是hrt车队牺牲引擎寿命,特调用来给中国新人炒作
  “他妈的,这嘲讽的有些难听了,难道不知道练习赛圈速没意义?”
  听着从维修站对面看台传来的谩骂声,正在整理轮胎的阿勇有些忍不住
  低级别方程式也就嘲讽实力,这里更多是种族歧视跟国家攻击
  要真是北哥菜也就算了
  区区一个一练,不知道叫什么叫!
  “他们当然知道没有意义,无非就是为了展现优越感罢了”
  站在旁边的泽野弘树满脸嘲弄回了一句,这种场面曾经日本车手身上没少出现过
  十几年前中岛悟就是顶着这样的压力,站上了f1的领奖台,打破了当时“亚洲人不适合驾驶f1赛车”的种族歧视言论,成为日本的国民英雄
  历史很多时候是螺旋上升的轮回,现在该轮到陈向北站出来,证明中国车手同样配屹立在f1围场
  “哼,我相信北哥一定会让他们优越不起来!”
  阿勇狠狠吐出这句话,脸上神情充斥着不服气
  “我也相信”
  泽野弘树笑了笑
  “还有我”
  “我也是”
  跟随陈向北一路走来的维修技师团队,每个人都给出了同样坚定的答案
  陈向北一定会成为那个颠覆观念的车手!
  “地面温度很高导致后轮胎耗很大,必须使用中等偏低调校方案降低尾部下压力”
  “前翼使用中等角度方案,用来确保高速弯前轮抓地力”
  “可调襟翼向下偏转,进一步增加直道尾速”
  “刹车导管角度增加,利用更多冷空气来降温”
  陈向北“喋喋不休”的反馈着赛车调校信息,主要方向放在了冷却降温上面
  原因就在于巴林赛道地表温度,最夸张的情况下能高达60c,热熔胎的表层就如同融化的冰淇淋一样,很容易就快速脱落
  同时高温带来的高热空气,会极大降低赛车空气冷却效率
  谁的调教方案能冷却赛车,谁就能掌控巴林赛道!
  “很好,进站换胎更改设定”
  奥德托回应了一句,转身向技师团队下达准备指令
  与此同时,特鲁利也向车队工程师团队进行赛车反馈
  他的调校方向,则放在了机械性能上面
  要知道赛车调校常规就两大类,分别是空力跟机械
  空力方面主要靠尾翼、鼻翼、襟翼的角度变化,来引导气流走向优化赛车的下压力表现
  机械则是悬架软硬、四轮定位角度、刹车散热调整、以及引擎功率输出等等,来对赛车进行机械性能的提升
  两大类里面的每一个小项目,都会根据赛道特点、天气情况、轮胎情况进行更改,需要车手不断一次次进站反馈调整,才能得出一个最优的答案
  并且这个最优还不止一个,排位赛跟正赛的取舍方向完全不同,意味着同样的测试流程要走两遍!
  单一车手很难完成,需要同车队两位车手通力协作
  否则就只能使用未经测试的调校,去赌一把运气!
  这就是为什么,f1队友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充斥着“相爱相杀”
  既是战友讲究团队精神,又是敌人互相竞争
  特别在争夺席位的时候,那更是必须“死”一个
  “前悬调软来吸引路肩振动,同时提高转向响应”
  “后悬要调硬来增强出弯牵引力,以及减少后轮跟地面的接触面过热”
  “差速器锁止率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减少打滑”
  “前轮倾角调整到-3.5°至-4.0°”
  特鲁利同样有条不紊的反馈信息,水谷翔等人数据工程师,立马记录下来且匹配调校方案
  整支hrt车队,这时候就如同上了发条的时钟,各个车组跟系统之间精密无比的运转,两辆赛车不断的重复着进站跟出站的动作
  “换胎速度再快点,3.1秒不及格!”
  “奥莱尔,千斤顶要卡到位,否则赛车抬起来很容易摇晃”
  “托尼,下一次进站进行更换前鼻翼演练”
  f1赛车的空气套件除了能调节之外,有些时候还会在规则允许之下,使用不同的零部件,最常见的便是更换前鼻翼
  “御三家”级别的大车队,拥有足够的资金吹风洞,他们就会根据赛道的特征,专门设计出来不同的空气套件进行更换
  比如说后世的红牛车队,奥地利跟巴塞罗那大奖赛,就会更换前鼻翼
  只不过hrt车队的更换演练,不是准备了两套鼻翼
  而是赛车轻微碰撞事故之中,前鼻翼是最容易受损的零部件,并且没有之一
  进行更换演练,就是未雨绸缪
  九十分钟的一练很快就过去,陈向北简单吃了点东西,没有太长的休息时间,下午三点的二练随之而来
  相比较上午,此刻巴林萨基尔赛道温度更高,已经达到了“炽热”的程度
  车手里面穿着防火内衣,外面还有一套厚厚的防火赛车服,头上戴着密不透风的全盔,再搭配f1赛车开放式的座舱,放在高温环境里面简直跟铁板烧没什么区别
  陈向北以往面临的高温赛道,最多也就是二十度出头的样子,现在空气温度已经超过了三十度!
  正因如此,巴林萨基尔赛道在14年后,就直接改为了夜间赛道,白天的高温不仅仅是对赛车的考验,更是对车手的一种挑战
  “北,多喝点水,有什么不适就说出来”
  利用赛车进站的短暂时刻,陆晓曼拿着水杯通过一根吸管,把功能饮料送到陈向北嘴中
  其实f1赛车有内置饮水系统,只不过在天气跟引擎温度双重作用之下升温很快,短短十几分钟就会变成热水
  除非比赛期间没得选择,否则车手们更愿意外置饮水
  “我没问题”
  陈向北点头应了一句,脸上实则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同样的高温情况在f1赛事中并不少见,23年卡塔尔大奖赛直接演变成为了大型中暑现场,哪怕夜间比赛温度依然高达31度
  几位车手没能抗住高温退赛,斯托尔、萨金特、阿尔本三人,更是直接在赛后送到了医疗中心
  不过练习赛存在缓冲休息时间,强度也远远没正赛那么夸张,陈向北觉得自己状态还行
  “绿灯,准备出站”
  奥德托的提醒声音传来,陈向北朝陆晓曼示意了下,就放下了头盔面罩一脚油门出站
  一练主要内容是找寻赛车的基础调校设定,二练则是模拟正赛的重载油长距离测试
  相比较一练,二练赛道上飞驰的圈数会更多一些,同时会尽可能的用到多种轮胎,来收集赛车在不同轮胎配方下的长距离表现
  “北,长距离差不多了,准备结束进站”
  得到了想要的赛道数据,奥德托对陈向北下达收车指令
  没有哪支车队就真开满九十分钟练习赛,特别是有过基础调校的二练
  重载油跑个二十圈得到模拟数据,就会收车进行检修避免损耗动力单元寿命
  “奥德托,我旧红胎还能推一圈吗?”
  “你想跑个计时圈?”
  奥德托跟陈向北搭档了一年,双方已经非常了解对方的秉性
  这小子安安分分测试了一天,按捺不住想提速了
  “嗯,可以吗?”
  陈向北试探性询问了一句,f1不存在肆意妄为
  “进站换胎”
  奥德托非常干脆的给出回答,就当提前进行三练
  没有任何迟疑,陈向北驶入维修通道,车队技师组成员已经全员就位,直接把他在一练中使用过的一套旧红胎给他换上
  虽然这套轮胎有过磨损,但不算太严重,可以尝试着推一个计时圈
  这一次出站的陈向北,没有了之前那种慢悠悠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锋芒!
  经过起跑线的那一刻,hrt赛车引擎就发出全力的咆哮,仿佛是在回应之前观众的质疑跟嘲讽
  经过两轮调校的赛车,已经匹配了巴林赛道的特性,以及陈向北的驾驶风格,可以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哪怕大荧幕上没有出现陈向北的分段计时,现场观众依旧能从暴增的过弯速度,感受到陈向北与之前测试圈那截然不同的状态
  “好快,陈向北速度比之前快多了”
  “这就是中国车手北的真正实力吗?”
  “什么中国菜鸟,他是我们中国新一代的车神北!”
  “哈哈,我看过陈向北低级别赛事,他要开始发力了!”
  看台上不多的陈向北粉丝以及中国观众,已经开始激动跟兴奋起来
  中国车手绝对不是逆来顺受的软柿子,调校完成该到陈向北挑战赛道的时刻了!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