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筑基中期
花朝节过后
李默通过黑市渠道,顺利地获得了所需的千年炽炎花
“接下来,就可以炼制流火凝灵丹了”
他回到了百安城后,从此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似乎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城市,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彻底扎根于此,汲取着这里红尘世俗的精神面貌,并融入自己的心境之中
百安县因为全方位的大规模开发,百姓生活愈发富足,各地治安愈发良好,已经很少再出现需要筑基期修士出动的大案
以至于人们逐渐习惯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稳生活
……
《灵照剑谱》法器篇,一共有百余种铸剑之法
上古修士的炼器术与当今修士的炼器术,既有同理,又有区分
当今修士的各种法器,往往是仿照高阶修士的法宝炼制得来,很少会有特立独行的创新
因此几乎所有法器,都能从高阶修士的法宝中,找到仿照身影
而上古修士的法器,似乎都是精心设计,单独铸造
即使是低阶修士的法器,也需要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冥冥中的机缘造化、天人合一
因此同为法器,上古修士的法器,威力要超出当今修士的法器许多
至于法宝层次,还不是李默能够评论
“但也不能说是绝对”
李默取出了江飞燕交给他的《六脉云霄剑》
江飞燕之所以要给他这本功法,倒不是让他修行,而是修行了此功法的修士,必须要按照法诀上的方式铸剑
可惜江飞燕虽然是剑痴,但除了精于剑术外,其他的一无所成
这根本不像是灵目门弟子
李默在仔细研究了《六脉云霄剑》当中的铸剑之法后,立即收起了对现代修士的轻视之心
尤其当他看到六柄飞剑,竟然都有独立命名,分工各不相同,必须要成套铸造,每柄飞剑要与六脉对应,达成人剑合一,顿时醍醐灌顶
相较于上古修士,注重于天地自然,现代修士更注重于自身
至于天人合一、人剑合一的优劣,不是李默区区一个筑基期修士能够妄加评论
同时李默也对《六脉云霄剑》功法进行了评判
毫无疑问
《六脉云霄剑》是一本相当优秀的剑术功法,注重于剑光犀利、所向披靡,但并不适用于李默,他所需要的乃是理性精密,《剑心诀》就相当适用,只不过这并非主修功法,只能算是灵目门取其精华改进后的一本秘术
胡思乱想过后
李默放下手中《六脉云霄剑》,看向了面前的大量炼器材料
这些炼器材料中,有他自己的,也有江飞燕的,但两个玉盒中所盛放的物品却是一样,乃是两块已经硬化的淡金色的金属,里面蕴含了大量未知的材料残渣
这些材料用于铸造法宝的话,因为不知道究竟融合了怎样属性的材料,即使本身的性能优秀,却也无法发挥出来
但炼制法器的话,却是绰绰有余了
“还是先炼制自己的飞剑吧”
在炼制天成华金剑与六脉灵剑中,李默最终选择先炼制自己的天成华金剑
所谓天成华金剑,乃是他在《灵照剑谱》中,所选出的铸剑之法,需要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等待机缘造化
炼制江飞燕的成套飞剑,难度明显要高出不少,他需要在今后修行的时间里,尽可能地谨慎对待……
春去秋来
不知不觉,又是三年时间过去
这已经是李默在百安县天命司任职的第七个年头,他对于时间的观念,正在愈发淡薄
这天
寝室内的氤氲灵气,正在迅速向中央的人影汇聚过去,形成了一股稍纵即逝的灵压
“恩……”
人影身形轻颤,忍不住发出一声愉悦的轻吟
附近的天地灵气,隐隐有所波动,持续了半刻钟后,逐渐归于平静
“筑基中期了”
李默缓缓睁开双眼,感受着自己的种种变化,兴奋地喃喃自语道
首先是寿元方面的提升
李默虽然无法形容具体的提升程度,但他能够确认自己的寿元,的确因此而获得了些许提升,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二三十年,他实在太年轻了,难以具体判定
其次是神念、法力方面的提升
如今李默的神念,在七窍归元术的加持下,甚至要比一些筑基后期修士强上半分,法力则是因为造化丹强韧丹田经络的效果,此刻的他,仿佛已经晋升筑基中期多年,法力较之筑基初期至少提升了五六成之多
最后则是元神灵魂感悟
陆岐曾说过,筑基期修士结丹,乃是三魂七魄的升华,会涉及到红尘感悟,颇有一丝仙凡有别,心境升华的意思
若是准备不足,便会遭遇心魔
“念头通达、问心无愧,并非是正邪的区分,而是身心意念如一,只要坚持自我,始终如一即可”
李默喃喃过后,从蒲团上缓缓起身
霎时间
筑基中期修为境界带来的更充实法力神念,让他充满了自信,一举一动间,竟是隐隐有种磅礴大气之感
“筑基中期了,今天又恰巧是端午节,该出剑了”
这三年来,他除了每天去天命司上班外,便是在府邸中潜修铸剑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三年时间,他先后炼制好了天成华金剑、六脉云霄剑
天成华金剑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在静等酝酿,六脉云霄剑则在铸造完毕后,已经被送到了江飞燕手中,这位师姐可谓是相当满意,一声声的好师弟叫了许久
心中这般想着,李默心中计算着时间,随着端午节欢喜热闹的人群,来到了正午大街,朝着钟鼓楼方向走去
李默身着便装,散步于正阳大街的人群中
街道两侧的叫卖声络绎不绝
天空除了每天一次航班的大型公共飞舟外,偶尔还会有灵禽出租任务,一道道阴影投落,城中的人对此早已适应
街道上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庆祝着端午节的到来,喝黄酒、贴门神、佩戴香囊
如今的百安城,已经有了些许大城市的影子,却要比各郡城生活更加安逸
正午时分
李默来到了钟鼓楼上,士兵们纷纷行礼
“总旗大人”
“总旗大人……”
他示意众人不必多礼,他看向这把历经三年风吹日晒、冰霜雨雪的宝剑
这柄天成华金剑,似乎与李默一样,都深深地扎根于这座城市,汲取着这个城市人民们焕发出的精神面貌,内在心境取得了长足成长
它的光华相较于三年前,明显有所内敛,呈现出暗金色泽
“天时,三年风霜,端午时节,正午时分,晋升出关”
“地利,百安城内,妖邪退避,锦绣山河,地灵人杰”
“人合,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李默看向宝剑,一声大喝
“开光,剑起!”
天成华金剑有所感应,骤然冲天而起,在空中轻灵盘旋后,落在李默的手中
李默伸出右手,以食指、中指,聚集自己的气息在剑身上划过,双方在这一瞬间,似乎获得了某种认同,灵力相互交织
一人一剑,就仿佛多年未见却心有灵犀的好友,诉说轻轻细语
李默情不自禁流露出一抹微笑
“好剑!”
他豪迈大笑,一跃而起,御剑离去,引得钟鼓楼上的步卒们发出惊叹
李默很快便来到了天命司,巡查使们见到李默后,纷纷微笑着打招呼
“李总旗”
“李总旗……
李默纷纷点头后,来到了办公室,片刻后,赵晓楠敲门进入,为李默送上喜帖
“这是?”
他心中隐隐有所猜测
赵晓楠面露羞涩
“再过二十天,五月二十六号,我和王盼将在华安镇上完婚,还请总旗大人作为证婚人,主持我们二人的婚礼”
“好,好,好!”
李默激动地站了起来,发自肺腑大笑
“晚上叫王盼来我家,我们几个喝一点儿”
二十天时间,一晃而过
李默回到华安镇,亲自为两人亲自主持了婚礼
王父、王母笑得合不拢嘴,王盼的弟弟、妹妹,也都兴高采烈,济民堂的师兄们,能来的全都来了
“李默师弟,你还是这么年轻啊”
李默与众人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他实在太高兴了,七分醉意之中,他隐隐听到丁解师兄这般说道,不由得看向了这位曾经的济民堂师兄
头发花白,目浊耳聩,皮肤松弛、皱纹显现,这是精元流失的体现
“丁解师兄成为主诊大夫后,明显长出了不少白发,左术师兄也不再是当初的英俊浪子,王奔师兄突发重疾而亡……”
大醉朦胧中的李默,突然觉得周围似乎突然安静下来了
酒桌上的人们,动作越来越慢
他转头看向窗外细柳
在他的记忆中,外面本该是枝繁叶茂,如今却已经化为枯枝朽木,仅剩下几根柳条随风飘摇
“爷爷,我要糖糖”
紧接着他又看到了解师兄旁,外孙正在缠着他要糖
丁解开怀大笑
头上的银发,眼角鱼尾纹,既是他的沧桑岁月,也是他的人生体悟
当李默再转过头时,醉意朦胧之中,看到窗外的枯株朽木上,隐隐间竟是长出了新嫩,几只春鸟落在上面,相互追逐求偶飞过
他一时之间,似乎若有所悟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