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点对点的交易

  这年头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
  高考状元,那更是天之骄子中的天之骄子
  同样是跑销售,这可比周浩然为电视台拉跑销售拉订单容易多了
  在电视台跑销售,你见个小领导,人家都爱答不理的
  在莘格中学这样的著名高中,过去之后,恨不得校领导们都跑过来热烈欢迎
  这待遇可真是天差万别!
  尤其这位张校长可不是一般人,五十多岁的年纪,是本地知名的教育家他本身也是交通大学数学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还有市里委员的政治身份
  比那些企业主有牌面多了!
  即便这样,他也分外热情,对待登门拜访搞销售的这些孩子们足够的友好和亲切甚至还让办公室主任,把其他的几位校领导也给叫过来了
  主要就是想跟这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们好好交流
  莘格中学也是海港的著名高中
  优秀学子不计其数
  张校长会这么重视,周浩然也有自己的分析
  大概也就是两点
  第一,高考状元
  莘格中学虽然也很优秀,可毕竟还没培养出全市的高考状元
  第二,生意
  莘格中学的优秀学生也很多,可谁有这样的生意头脑?
  高中毕业后,卖书的同学很多
  大部分都是把自己高中时期用过的书,都收集起来在学校里摆摊,卖给同校的学弟学妹们
  眼前的这些高中生可不一样
  他们这是在向外校推销!
  而且还是印刷品!
  看这印刷质量……
  张校长一看就明白,他也出过几本书,知道真正的印刷厂和办公室的复印机的区别手里的这套《状元手册》,根本不是普通复印机能做出来的
  这就跟周浩然预测的一样
  没一会儿,就来了好几位校领导
  他们对这些有生意头脑的学生很感兴趣,都有一种爱才心切的心情,有一种一代新人换旧人的美好期待
  那位刘姓的副校长是个女士,赞许道:“现在的年轻人脑子活、胆子大,敢打敢拼,想我年轻的时候,这种事情根本不敢想”
  周浩然没说话,捅了捅东方朗的腰
  东方朗内心紧张,却还是硬着头皮笑道:“国家政策是要发展经济,多次下文号召各界下海经商,我想我们学生群体,也要响应国家政策”
  “嗯,有想法”
  刘副校长笑盈盈的上下打量他,意识到了他是主事的
  那两个高考状元,不过是陪衬
  张校长缓缓道:“对,现在的确有这样的支持政策教育部出台了明文规定,大学生录取后,可以申请休学一年理由可以是病假、兵役、家庭变故,也可以是创业”
  周浩然也注意到了这样的政策
  也是他想利用的一点
  他不想去上大学
  以他的计算机水平,只论互联网技术,别说复旦的那些教授、老师了,就算是那些享受津贴的院士也不行啊,硅谷的那些世界精英也不行啊!
  他随便拿出来点七八年后的开源算法,随便搞点十几年后烂大街的互联网技术,放在现如今的互联网行业里,都是世界级的
  让他回学校里当学生,他没那个心气
  可他又不想放弃复旦的毕业证
  申请休学就是很好的选择
  张校长接着说:“国家规定新生可以休学一年不过很多名校,也都有自己的校规,可以再休学一年也就是说,最多可以休学两年”
  东方朗正色道:“张校长,我们卖书,只是一次暑期的社会实践我们是学生,还是会以学业为主创业的事情……可能要等大学毕业以后再去做我们不会休学,卖书只是我们的一次活动”
  张校长本就是试探的意思,听他这么一说,就老怀大悦:“好!这样好!”
  东方朗笑道:“我们这次的暑期实践,是想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锻炼自己高中三年就顾着学习了,跟社会发展有些脱节借着这次卖书的机会,都被补偿回来”
  张校长赞许道:“有想法”
  东方朗接着说:“外国人都说我们国内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书呆子,没有夏令营没有社团活动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成为那样的人,所以这次暑期的社会实践一定少不了莘格中学只是第一站,接下来我们还要去更多的中学去卖书”
  张校长暗暗点头,笑着说:“也能顺便把大学四年的费用给赚出来,是吧?”
  东方朗道:“赚钱都是次要的,我们追求的是这次卖书实践中的过程和成长”
  “好!”
  张校长愈发觉得这小子有思想有见地
  感觉比那两个高考状元更有出息
  周浩然也暗自满意
  觉得这小子靠谱
  可是,等到真正的交易谈判环节,他经验不足的稚嫩弱点马上就展现出来了
  这套书命名为《状元手册》
  一共四册
  两册是理科,两册是文科
  东方朗冒充主事人,说起了价格:“每册的定价是15元,多买会有折扣订购数量超过4000册,可以打六折;订购数量超过3000册,可以打七折;订购数量超过2000册,可以打八折订购数量不足2000册,不打折”
  教导主任质问起来:“这《状元手册》的印刷质量是挺好,可成本应该不会超过5块钱吧?为什么要卖这么贵?”
  东方朗硬着头皮说:“成本很高的”
  教导主任皱眉,“你们还是孩子,才高中毕业,想赚点大学的生活费,我也都理解可是这定价是不是太高了?你们赚这么多钱干什么?”
  东方朗道:“徐主任,一本教辅书,像这种厚度的,也要15块钱呢”
  教导主任道:“那是正经出版社里出版的图书,可你们这只是复印品,能一样吗?”
  东方朗冷汗都下来了,转头看向了周浩然
  还是稚嫩了点
  至于其他那些人,更不用想,都太缺乏社会经验了
  没办法,只能是幕后大佬出马了
  周浩然咳了咳嗓子
  他今天没穿正装,跟其他人一样,看起来都像个普通的高中生
  可这么一咳嗓子
  加上东方朗转头看他
  挺直身板之后,这气场一下就显现出来了,马上就被在场的几位校领导都迅速的意识到,原来这个学生才是真正主事的那位!
  这气质这感觉就不一样!
  周浩然笑着说:“徐主任,我认为,书的价值不在于包装、不在于新旧,而在于其中的内容这套《状元手册》,是今年海港的两位高考状元在高中三年里记录下来的学习笔记、高分秘籍这样的书,书店里可买不到”
  教导主任摇摇头,“那一册定价15块钱,也太贵了”
  周浩然沉声道:“的确,这个定价很高不过徐主任,我们只是学生,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套《状元手册》一共四册,文科两册理科两册,虽然是复印品,但这也是一个大工程,不是我们几个高中生就能做好的”
  “哦?”
  教导主任听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定价不是他们搞的
  周浩然道:“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是书商那边提供的清单这套书,不是在外面的复印店里复印的,而是在正规的出版社里由大型的印刷设备印出来的印刷质量和装订效果,跟外面的那些复印品不一样”
  教导主任直言问:“这一套书,你们能赚多少?”
  “我不知道”周浩然才不会轻易上当,这种问题就不能正面回答,“印刷厂那边的成本核算很复杂,印刷数量越大,均摊到每册书的成本就低如果小规模印刷,成本就会很高到底能赚多少,我还真不太清楚,要看书商那边的核算”
  “书商?”
  教导主任有些惊讶
  “是的,这是个大工程”周浩然得上点价值,不能只纠缠在钱上,“我们的想法是尽可能的把《状元手册》发到所有的高三学子手中,明年高考的时候,让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想把这么大的事做成,还真得有专业的图书行业的人士来操办”
  张校长出过几本书,他很有经验,认同道:“的确是这样,一本书的运作很复杂不说别的,把书从印刷厂里运出来,按照数量发到学校,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物流工程”
  周浩然恍然大悟的说:“校长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怪不得书商那边说做书不挣钱,图的是文化的推广和知识的普及原来卖书的门道这么深啊!”
  要不是提前交底,东方朗也都差点信了
  图书不赚钱,这的确是常识
  可实际上,周浩然接触到这行之后,知道这里面的一些利润分配之后,才知道图书其实是一个很暴利的行业,比服装行业也差不了多少
  图书的利润分配,会围绕着一个数据展开
  就是书后封面的标注的“定价”
  通常来讲,一本书的定价里,10%是印刷厂成本,10%是印刷厂利润,10%-20%是出版社的利润
  书商基本是以3-4折的价格,从出版社那里购书
  然后以5-6折的价格,卖给书店
  也就是说,书商的利润是20%
  而这20%的利润里,如果是运作有版权的图书,还要支付大约10%的版税
  所以大部分的书商如果想单干,一般都会选择没版税没版权的书来运作如果是一些有版税的书,那一般就是出版社干了书商的活,吞掉书商这个中间商的利润,就可以支付版税了
  书店可以占出图书利润的40%,是最大头
  可书店的开销也大,有场地费、水电费、装修费和库存积压,也有大量的图书导购员
  平均下来,图书的确不赚钱
  每一个环节都不赚钱
  可是,周浩然现在搞的这个卖书生意,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模式,是“点对点”的交易
  直接把印刷厂和学校对接!
  取消了所有参与分享利润的中间环节,最多给两位高考状元象征性的支付些“版税”
  这样的生意,怎么会不赚钱?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