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宁使架上药生尘

  临近年关
  社会效率明显降低
  很多企业都进入了半停工的状态,外地的员工纷纷回来,准备过年了
  这也就为稽映阳的狩猎创造了空间
  然后,就找到了猎物
  腊月二十九的这天,稽映阳把周浩然叫出来,告诉他销售副总已经选好,让他过来看看
  相约在红楼茶馆见面
  “你先看下”
  稽映阳递过来了一份简历
  “嗯,罗敬……第九制药厂西南大区销售经理……卖药的?”
  周浩然没想到,阳阳姐的选材范围这么野
  稽映阳点了点头,“嗯,卖药的我本来敲定了两个目标,另一个是做直销的……你知道直销吧?”
  “跟传销差不多”
  周浩然不禁失笑
  稽映阳轻声道:“我跟他谈了半个月,见了七八次时间长了,就越来越觉得他那一套话术和销售理论,很像传销,就放弃了这个罗敬不一样,他是正经的国营单位的销售”
  周浩然问:“医药销售,都是什么模式?”
  稽映阳笑道:“把药卖给医院和药店呗,要不就跟地方的卫生局合作,统一安排这是普遍做法不过罗敬不一样,他的销售方法更直接、更锐利”
  “跟医生对接?直接给返点?”
  周浩然想也不想的脱口而出
  “啊?”稽映阳微微一怔,“你怎么知道?”
  周浩然很平常的说:“销售产业要下沉,就得触达最后的利益参与者”
  稽映阳抿嘴道:“你要是去当医药销售,你肯定也能做到全国最好!”
  周浩然有些惊奇,“这个罗敬,做到全国第一了?”
  “至少海港的医药产业里,他是最有名的”稽映阳顿了一下,补充道,“第九制药厂的业绩本来很不好,西南区的市场都快失去了两年前,任命了26岁的罗敬担任西南区的销售经理然后,西南区就起飞了”
  “又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周浩然也不能小瞧天下英雄
  “嗯,很传奇第一年,西南区成了九厂销售最多的大区过去这一年,西南大区的销售额,占了九厂销售额的40%!”
  稽映阳对这样的数据也很吃惊
  周浩然很担心的说:“这么好的数据,制药厂那边保准对他无比重视,能挖过来吗?”
  稽映阳轻轻一甩秀发,“有机会”
  这时,刘正月老爷子泡好茶,端了过来
  连忙道谢
  稽映阳轻笑着说:“这是国营制药厂,罗敬虽然创造了销售奇迹,但他的收入并不高我问了几次,他都没说不过我感觉去年他的收入,应该不会超过50万”
  “那也不少了”
  周浩然扯了扯嘴角,去年他的销售提成,也才十几万
  稽映阳道:“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公平”
  “哦?”
  周浩然眼睛一亮,这是攻破普通人心关的常用手段
  之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意气用事,而不是利益主导经常会为了所谓的“尊严”、“面子”、“公平”,而放弃了眼前的巨大利益
  稽映阳低声道:“这个罗敬,今年才28岁以他的业绩,完全可以获得晋升,提拔为九厂的副总经理,主管销售可他没资历没背景没关系”
  周浩然点了点头,“国营单位跟民办企业的确有着巨大的不同,业绩不是第一考虑”
  稽映阳笑道:“制药厂可能要提拔一个样样都不如他的人去主管销售,罗敬自然就很不甘心……有了跳槽的心思”
  这种做销售的,都没什么编制的概念
  有编制反而是累赘
  没编制,是临时工,赚的都是劳务报酬……更灵活不说,税率也可以更低
  周浩然道:“所以他有主观性”
  稽映阳“嗯”了一声,“要不是他有意离开,我都很难跟他接触上不过,他可能要跳到民营的制药厂里,那才是他的舒适区”
  “一辈子卖药,能有什么前途?”
  周浩然很反感这种医药代表的体系
  稽映阳笑着说:“对的,我也是这么考虑的,用这个策略把他挖过来就像乔布斯挖斯卡利似的……你知道乔布斯吧?”
  周浩然又好气又好笑,“阳阳姐,我比你更懂硅谷!别忘了,我可是技术专家,我的论文都在顶级杂志上发表了!”
  “那你说说呀,怎么回事?”
  稽映阳挽了挽耳边的秀发
  现在信息沟通很不发达,大部分的人甚至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没听说过
  周浩然道:“那就是一段很传奇的故事了,当时,乔布斯就是个二十来岁的神经小伙约翰·斯卡利是百事可乐的总裁,年纪四五十岁百事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可以对齐可口可乐的世界级巨头就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把斯卡利挖到了苹果”
  稽映阳竖起一根大拇指,“厉害”
  周浩然笑道:“乔布斯的一句话最有杀伤力,‘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跟我改变世界?’”
  稽映阳轻轻颔首,“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要策略!”
  “别急”周浩然指了指摆在茶馆里的几扇屏风,“你先带他了解下红楼茶馆的历史,请老爷子再讲讲红楼当年威震江南工商业的风采”
  等罗敬找了一大圈,终于来到了红楼茶馆
  周浩然就跑楼上换衣服去了
  换上了长袍马褂
  很有民国风范
  就是衣服不太得体
  这是刘正月老爷子的衣服,偏小了点,好在就是长袍马褂对尺寸的要求不那么严
  刘正月就说:“回头请本帮老手艺人,过来做几套大先生的衣服”
  话说当年的黄浦滩,有两类做衣服的手艺人
  一类是红帮,是从江浙那边过来的
  跟红楼是同样的来历
  红帮裁缝,做的是西装海港头头脑脑,都是请红帮裁缝做西服
  还有一类,就是本帮裁缝
  都是海港本地人,做的都是长袍马褂的本土服饰
  这么多年过去
  红帮裁缝还在第一线,海港本地还有很多手工制衣作坊
  本帮裁缝基本就没了
  剩下的一些本帮裁缝手艺人,传承都转型去做寿衣了……又过了二十年,汉服文化兴起了,这些做寿衣的本帮裁缝,看到了机会,就都纷纷关掉了寿衣店,改头换面去做汉服了
  另一边,罗敬在认真的了解红楼茶馆的历史
  很感兴趣
  等看到周浩然穿着严肃整齐的长袍马褂,单手背在身后,款款下楼……罗敬就有些按捺不住,似乎陷在了历史的漩涡里,朝他深深的拱手鞠躬
  周浩然跟他一拱手,笑道:“你就是罗敬先生?”
  “不敢称‘先生’”
  罗敬连忙自谦
  要么说环境影响人呢,简直是立竿见影就像一个人在大街上乱扔垃圾,可去了窗明几净的大商场里,他下意识的就会把垃圾揣进裤兜里
  有了这样的环境,接下来的挖人行动,就容易多了
  “古语有云,‘宁使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仁者医心,在赚钱和愿景面前,如果想要有更尊严的道德判断,就一定得是愿景优先”
  周浩然一句话,就奠定了基调
  “是啊”
  罗敬就是局中人,他也感同身受
  他对此前的药品销售模式,做出了一些改变过去是直接跟卫生局、医院和药店对接,这销售策略就太粗放了
  只能被动等待医生开药
  主动权都在医生手里
  所以罗敬开辟了一条新路径,那就是直接跟医生对接通过跟医生的私下接触,承诺给予一定的返点……建立了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医生就会大量的开具他的药
  他的销售额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可这种模式也有缺点
  他的收入不高,他把原本属于个人的返点都转给医生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良心不安,这种勾当实在见不得道德和法律的光
  稽映阳笑道:“来中博书局吧,中博书局卖的是书,这是文化产业,是文化推广也可以采取你的模式,跟全国的学校、老师去对接不过,书和药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周浩然总结道:“书是教育,书卖的越多,教育的普及度就越高卖书,是一种责任与荣誉,可以稳稳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哪怕你把一本10块钱的书以20块钱的价格卖出去了,仍然可以问心无愧,因为知识无价!”
  “过去的那种,你只能存在于道德的阴影里来中博书局不一样,你是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你可以大大方方的出现在各种大舞台里,大大方方的讲出你的成绩!这是文化推广,这是百年大计!”
  稽映阳这话,可以说是直击罗敬的内心
  因为他的业绩太好
  所以很多同行都跟他请教,单位里还特意举办了讲座,为兄弟单位做指导
  这就很尴尬
  讲座很严格
  讲座信息严禁泄露,严禁外人到场、严禁外传……当时的场面,就跟一群见不得光的地下老鼠的聚会似的
  加入了中博书局
  就可以拥抱阳光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