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囤版权
中博书局进行了人事调整
李长兴不再担任长兴印刷厂总经理,由韩航接任
他的工作重心,将会放在中博地产
韩航上任后,第一条政策就是提价
市场已经改变了
长兴印刷厂的价格过低,已经不合适了
这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
印刷产业开始公平化的竞争,除了个别特殊部门,出于保密性质必须要把订单交给国营印刷厂之外,绝大部分的官府部门、国营企业、事业单位,都允许自由的和民营印刷厂合作
不必像过去那样,只能给国营印刷厂下单了
这样一来,民间就拥有了巨大的需求量
民营印刷厂的春天就来了
去年还不是呢,政策没放开,民营印刷厂普遍只能接到民间的订单……可民间的订单量很有限,尤其是出版行业,民间没权限,必须要挂靠在国营出版社名下
这就进一步的压制了民间印刷厂的生存空间
民间的订单量极少!
所以之前长兴印刷厂的报价很低,就可以把大部分民间最优质的订单都吸引过来,对同行形成强大的竞争威慑
现在不一样了
民间订单大幅度的提升
长兴印刷厂的产能低,根本吃不下那么多订单,无法形成垄断的格局,还是会有大量的优质订单流失到同行那里去,低价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所以韩航要提价
提价后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才可以不断的扩大产能,兼并更多的印刷厂
周浩然同意,“不过,教材、教辅的印刷,价格上还是要有竞争力,这是中博书局的战略争取把海港地区,所有的教辅订单都抢过来”
韩航笑着说:“周总,经过你的牵线,我们刚刚跟复旦出版社签约了复旦的教材出版,会优先跟我们合作”
“别的都可以放弃,教辅、教材这个领域,必须牢牢抓在手里!”
周浩然再次重申他的理念
图书产业不好做
但教辅是例外
哪怕是二十年后,图书产业全国总产值也就只有2000亿,其中教材、教辅领域就占去了1000亿
姜雄也给出了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说已经跟海港18家从事教辅的文化公司展开合作,把他们捆绑在了中博书局的战车上
不过,会后姜雄还是主动找了过来,感慨着说:“大先生,中博书局作为一家民营的出版社,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周浩然点了点头,“慢慢来吧!”
姜雄道:“上半年,我们的教辅项目做的很好自营项目里,一共销售了206万本书,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元其中170万本,是教辅相关”
周浩然之前看过这样的报表,笑着说:“这说明‘中博状元’这个品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可是其他领域,我们很难跟老牌的国营出版社竞争,”姜雄顿了一下,叹息着说,“差距非常大!”
“哪方面的差距?”
周浩然并不觉得意外
姜雄道:“品牌和信任吧……就比余华的作品,谁都知道他的书好卖,只要印了就能赚钱可他都是跟几家知名的国营出版社合作,我们没有任何机会”
周浩然笑道:“《长恨歌》不是签下来了嘛”
“是签下来了,却不是独家版权如果是一家国营出版社,慧眼识珠发现了一部还没冒头的文学,一定会签下独家版权《活着》没拍电影之前,余华的作品也是被长江文艺出版社拥有独家版权”
姜雄对此就深表无力
中博书局发现了《长恨歌》,也顺利出版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销量超过5万册堪称是中博书局现有的除教辅之外最成功的一个项目
可是,没有独家出版权
人家作家看不上一家民营的出版社,不愿意签独家
这就导致《长恨歌》火了之后,别的出版社也会跟进,就会大大的侵蚀属于中博书局的利润
没有签独家资格,“慧眼识珠”的价值就会大大缩水
周浩然对此并不意外,“中博书局的品牌还是不足,没法跟国营出版社相提并论”
“是啊!”姜雄又叹了口气,觉得好可惜,“不仅是大作家签不下来,很多优质的好项目,他们也是优先选择国营出版社合作,哪怕我们开出的条件更好”
周浩然笑道:“所以,新概念作文大赛一定要办好!那些成熟的顶级作家,目前我们的确拿不到独家可是一些刚冒头的新人作家,还是可以签独家的,并且长期合作”
“这……”
姜雄对此没什么信心
一个作文大赛,真的能捧出来一批国民级的作家吗?
要是一个作家的销量就几千本,都不够费劲的!
周浩然鼓励道:“老姜,中博书局现在还是起步阶段,有困难都正常可只要中博书局捧出来了一批优秀作家、优质作品,就可以积累出口碑,形成行业内的影响力,就可以在一些优质的内容上形成竞争力”
姜雄道:“得大先生提供一个思路”
“市场竞争嘛,策略都是一样的既然跟主流竞争不过,那就先从市场的空白区开始”
周浩然不太懂文化产业
但他懂商业
“空白区?”姜雄微微一愣,眯起眼睛,“就像作文大赛这样?”
周浩然笑道:“没错,通过作文大赛培养青年作家,这就是市场里的一个空白国营出版社还没有关注,甚至不屑参与我们把这件事运作起来,就可以近水楼台”
“嗯”
姜雄坚定了要把作文大赛办好的信念
周浩然接着说:“又比如,现在是武侠热可我们这种民营出版社,就不可能运作顶流武侠作品只能是依靠着印刷厂的业务,从国营出版社那里接到印刷单”
如果是接印刷单,那就只能赚印刷业务的钱
只有中博书局立项,才可以真正的完成“生产-销售”的商业流程,这才有更丰厚的利润空间
只不过国家有政策,民营出版社没有书号,中博书局还是得挂靠在国营出版社名下,向他们支付一笔费用,以国营出版社的名义出版
难点就是在立项
顶流作家、顶级作品,才不跟民间书商合作呢
万一销量造假,侵吞版税怎么办?
万一版税延期,或者找各种理由拒不支付怎么办?
还是国营的靠谱!
姜雄痛心疾首的说:“民间书商的骗子太多了,只要有选择权,谁都不愿意跟民间书商合作”
周浩然笑道:“所以要找没什么选择权的空白市场,武侠的项目不好做,可是科幻呢?我看《科幻世界》杂志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小说”
“科幻小说?”姜雄连连摇头,“这可没市场”
周浩然凛然道:“正因为没市场,咱们才有机会!如果签约科幻小说,那可能就不是签下5年、10年的独家出版权了,而是永久性的版权买断!”
姜雄不这么认为,“有市场,哪怕是部分版权,也能赚钱没有市场,哪怕是买断了版权,也没有任何价值”
“没人能认清市场”
周浩然觉得他的观念过于保守
“嗯?”
姜雄微微费解
周浩然道:“现在科幻不热门,说不定二十年后就热门了呢?现在是武侠热,说不定十年后就过气了老姜,市场是变化的,我们需要抓住不变的东西!”
“是什么?”
“版权!”
“啊?”
姜雄还是不理解
周浩然淡淡地说:“买断后的版权!老姜,我提议中博书局每年要拿出利润的10%出来,在市场中采购优秀文学作品的版权不管是爱情小说、科幻小说、青春小说,还是武侠小说、地摊文学只有一个要求,得是全买断!”
“投资文学作品的版权?”姜雄这下听懂了,大吃一惊,“提前下手,把一些优质的作品版权买下来然后等待市场机会的出现”
“对,这就是囤版权!”
周浩然知道中博书局发展困难,那就只能得来点先知先觉的手段了
“囤版权”的潮流兴起,要等到十年以后才开始流行,即ip的概念
国外的起因,是漫威电影的风靡全球
国内的起因,是《三体》版权被作者以10万块钱卖掉了全部版权后,后来的版权辗转几手的各个持有方,都成了亿万富翁……哪怕是小说的出版版税,国内外加在一起也有几亿美元
姜雄总结道:“十年不开张,开张吃百年这就是囤版权的意义”
周浩然笑道:“就是这个意思很多作家,写出来的东西都卖不上钱,个人生活拮据用很小的代价,就可永久买断他的作品版权,然后慢慢等待时机的出现就行”
姜雄欣喜的说:“我们去买版权,对很多拮据的不知名作家来说,短期内就有了一笔过日子的钱,对他们来说,既可以解燃眉之急,也可以坚定他们的文学创作之路,算是一种鼓励这就等于中博书局培养了一批嫡系作家”
“文化产业我是不太懂了,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做”周浩然又重申了一遍,“《科幻世界》那本杂志不错,可以跟他们签署战略协议”
姜雄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就像我们做教辅书一样,我们能做的这么成功,就是因为这是个冷门赛道,国营印刷厂都没做”
周浩然掷地有声的说:“避开国营出版社的竞争,在小众市场和空白市场里,创造属于中博书局的产业帝国!”
当然,中博书局的出路还不止这些
民营书商,在国内受歧视
不认可
可是去了海外,那就反过来了
老外歧视的是国企,最青睐跟私企合作
在国外寻找优质作品,签下来在国内翻译出版,中博书局就可以形成竞争优势
周浩然已经订好了机票
甲骨文报销
一共三张
一张公务舱,两张经济舱
周浩然自然不能让婉姨和姜老师都去经济舱,自费升舱,去美国!姜老师是语文老师,可以找个翻译,让她去美国的书店里挑一挑
把国外的书带回国内出版,就可以摆脱掉中博书局旗下没有优质项目的尴尬境地!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