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还真是一对

  体育报业总社,会议楼
  牛小丽看上去比程红要年长三四岁,身材不算高大,但身形还是很壮实的,不知道是不是练体育出身的
  她跟许晨、程红打招呼认识,热情却也没有太多刻意的寒暄
  而听她一开口的地道“京片子”便知道,这是皇城根下的京城土著
  李越这边完成了“交接”,便直接道别离开了
  牛小丽则引着许晨和程红朝电梯间走
  “小许总、程指导,咱们先上楼
  还有其他领导和老师正在过来路上,但会议应该马上开始了
  今天我都会陪同二位,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和不妥的话,尤其是不适宜公开讲的,都可以先私下跟我沟通”
  许晨和程红互相看了眼,都在心想搞得还真是神神秘秘
  ……
  牛小丽带着许晨和陈红,进了二楼一间硕大的会议室
  装修很有京城新闻事业单位的调性,异常的规矩和板正
  三人是最先到的,会议中没有别人
  牛小丽带着许晨和程红,在后排最角落的三把椅子上坐了,然后便是安静等候
  接下去的十来分钟,会议室中陆续来了些人
  但各自都没有打招呼,而是各自寻座位都先就坐了
  许晨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场合,觉得有些怪异和新奇
  转头看了眼身旁的程红教练,她也是眼珠子乱转瞧着陆续进来的人,一脸好奇的模样
  大约也就九点四十五分左右,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大概十几人
  有男有女,大多都是一本正经的中年人,穿着也非常“体制内”
  许晨和程红两人虽然坐在角落,但却看上去有些突兀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清了清嗓子起身:
  “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
  背景和议题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就不做赘述
  今天受邀的各位,都是体育界、传媒界、广告界的资深专家,也还有总局的几位领导列席
  时间有限,且议题敏感
  咱们暂时不做太详细的互相介绍和认识,大家互称‘老师’即可”
  与此同时,两位工作人员进了会议室,在大会议室桌上,摆好了一个个的名字牌
  上书“张韩亚老师”、“陈辉老师”、“李光万老师”云云
  自然也有“许晨老师”、“程红老师”
  似乎是各有默契,众人纷纷起身,在大会议室桌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并挨着坐了下去
  许晨和程红并排就坐,又互相看了眼
  感觉奇奇怪怪的体验又增加了
  而与此同时,不少人也忍不住朝“许晨老师”打量起来
  在场多数都是中年人,许晨一个“半大小子”,实在是显得异常突兀……
  那位主持会议的斯斯文文的“领导”,面前的名字牌上写着“黎旭老师”
  他见众人就坐,又清了清嗓子:
  “各位都是领导和各方面的专家,但今天与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会议纪律
  需要先把手机收一下,也不能有任何录音录像设备”
  ……
  ……
  会议室中,很快就烟雾缭绕起来
  这群凑在一起的“专家”,不少都是大烟枪,手里还都捧着浓茶
  程红似乎不太适应这种满是二手烟的场合,自顾自走到窗边,把窗户给推开了……
  会议在“黎旭老师”的主导下展开,按部就班的先拉通信息和共识,确定工作的目标和总体部署
  虽然各位“专家”都没有主动做各自单位介绍,但开场讨论的过程中,还是基本上都袒露了各自的单位或专业背景
  而其中有些人,明显也是原本就认识的
  许晨还是觉得非常意外,这群“专家”来自不同领域,还真的算是藏龙卧虎
  比如某位“陈老师”,明显是来自某家央媒,甚至可能是体育板块的主编、副主编之类
  那位花白头发的“李老师”,则是北大的传播学教授,同时参与了奥运会总体的公关和传播方案……
  许晨忍不住感慨,还是冰哥本事大,毕竟这群人能凑在一起,都是因为谢冰冉的关系
  ……
  会议中,许晨和程红也第一次得知了详细的问询和调查真相
  一份针对一众队员、教练员、队医,甚至是保洁阿姨的问询记录,详细还原了事实
  确如前天李越主任同步的,以陈兰为主的几个京城老队员,对刚到京城的外省小队员,确实有各种态度、言语甚至是肢体上的冒犯动作
  而谢冰冉卷入的具体事件中,董佳佳和另外两个小队员的遭遇,甚至刚好有休息室的监控录像
  许晨其实不太能理解,像陈兰已经算是“名将”了,何况也早就过了青春中二的年纪,为何还能做出这些幼稚、出格、嚣张的举动
  程红却叹了口气,低声说了句:
  “队员每天都是在高竞争状态,成绩又是等级森严的
  还有各种省队、宿舍的小圈子……
  又都是一群女孩子”
  她顿了顿,“我们这些体育生嘛,终究不像你们认真读过大学的人”
  “……”
  黎旭老师同步了目前的处置
  上头已经明令,拦下了所有官方性质、媒体性质的讨论
  包括所有事业性媒体、新闻单位的报道和讨论,国家队、各省队队员、教练员的讨论和发声等等
  所以这一两天里,在网络上明显已经看不到任何媒体和正经记者参与讨论了,多是网民在争论
  而先前站出来发声、明里暗里抨击谢冰冉的京城教练孟庆丰、退役队员季佳慧,也都已经被总局“严肃谈话”了
  而汶省和黄华老校长没跟总局打招呼便主动发声,也还是被总局这边“严肃沟通”
  但许晨猜想,以黄华老校长的功勋地位、快八十岁的年纪,以及火烈直接的脾气,估计谁去谈都是再挨一顿臭骂
  ……
  会议的核心内容,是讨论后续的舆论处置举措
  目标是明确的,化解当前针对谢冰冉和国家田径队的负面舆论
  尤其是需要还谢冰冉清白形象,消解她的负面信息
  许晨已经心中有数,有这群“专家”在,至少在媒介资源、发声渠道上是不用有任何担心的
  国内最核心、最重要的媒体,如果方案合适的话,都可以沟通为此事做发声和站台……
  但事情也并非容易,否则就不会征召这么多“专家”过来了
  黎旭老师直言不讳:
  “这个事情的关键点和困难点在于,除了还谢冰冉以真相,还要维护国家队的整体形象”
  他不用多说,在场所有人也都明白了
  要“还谢冰冉以真相”,最直接的就是把陈兰等人的行径公之于众,袒露冰哥“过激操作”的真实缘由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还是对国家队的形象有很不好的影响
  毕竟陈兰也是国家队的“名将”,还是亚运会的银牌得主
  现场的“专家”都还是非常理性且沉得住气的,你一嘴我一嘴开始讨论
  而讨论来讨论去,还是那个很核心关键的问题,不揭露陈兰等人的问题,谢冰冉的声誉就没法完美修复
  而即使隐去了陈兰的名字,也终究袒露了国家队内部,有老队员欺凌小队员的事情发生
  而更为关键的是,省队之间还为这件事情在“撕”着呢
  总局虽然是主管和上层单位,但终究还是要照顾各省队的意见
  ……
  午饭之后,黎旭从外面打了个电话回来,开口说道:
  “请示过领导了,我们做两套方案出来
  一套就是按照上午核心讨论的那个,还民众以真相
  另一套,则需要是安全、平衡、稳妥的方案,尽量消解事情的后续影响”
  有人想要开口询问,黎旭接着道:
  “两套方案我们都做出来,具体用哪一套,领导还需要看到方案之后再决定”
  “……”
  ……
  ……
  许晨也是没料到,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快要十点钟
  会议室里的烟灰缸不知道被清了多少轮,程红教练则一有空闲就躲到窗边去
  其实程红被“征召”过来,也没有太多的事情
  后续会有一些跟队员和教练员的沟通只能程红去做,所以她才进了这个“特殊工作小组”
  如今明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程红也便安心下来
  方案基本已经聊完,众位专家老师也大有“如释重负”的感受,三三两两开始闲聊
  程红站在窗户边呼吸新鲜空气,发现一堆人朝着“许晨老师”围了过去
  自然是跟他攀谈认识,态度也都是格外的客气
  这场面其实有些怪异,一群一看就很资深的中年领导、专家等等,围着许晨这个看上去“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主动结识
  程红想了想白天讨论方案的场景,忽然摇头笑了笑
  好吧……跟冰哥还真是一对
  今天讨论的一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到传播、新闻、公关的专业领域,程红大部分是听不明白的
  但任她再不明白也能看出,“许晨老师”是把现场的一众专家给拿捏了
  许晨提出的几个具体方案策划,几乎都原封不动放到了最终的方案里
  而包括那位北大教授在内的几个“大佬”,明显也是对“小许总”赞不绝口
  程红忍不住感慨,小许总和冰哥,都是让人无话可说的强人类型
  ……
  今天的讨论,“许晨老师”的出现确实是个巨大惊喜
  许晨作为重生回来的人,早就见过经历过后世数个所谓“危机公关”的案例,也有一整套的大道理和执行手段
  随便抛几个听上去很“高大上”的概念,便足够忽悠住一帮2007年的大专家了
  而除了方案的输入之外,许晨还提供了两个至关重要的资源,便是他旗下的两家公司“燃冰体育”和“东晨广告”
  谢冰冉这件事情,是缺一个合适的“主体身份”的
  最直接的,便是谢冰冉直接出来发声,接受媒体采访
  但这样在传播上却有巨大的坏处,从公关传播的角度,这在受众心理上,会有强烈的“当事人狡辩”的联想
  但完全不用谢冰冉的主体,纯粹用第三方的声音,又缺乏了一个完美的舆论收尾
  而“燃冰体育”却成为了恰到好处、完美无缺的发声主体
  “燃冰体育”是谢冰冉绑定很深的自主品牌,本身就带有谢冰冉“官方”的属性
  同时“燃冰体育”又不是一个“个人”,在发声上也就灵活自由了好多
  而这,同时也是对谢冰冉的一层保护
  与此同时,以许晨对冰哥的了解,让她对着镜头谈论这件事情,估计冰哥是万分抵触甚至直接不干的……
  而“东晨广告”,也是许晨给到“工作组”的一个重要资源
  一些需要专门策划的传播物料,“东晨广告”都可以直接承接了,无需再找其他外部的供应商
  这自然可以满足项目保密的需求,同时以“东晨广告”的出品,也足以保证素材出品的品质
  而聚在一起的这群学究、专家、大佬,对于年纪轻轻的许晨有两家公司这件事,都还是惊讶不已
  “燃冰体育”的名气已经起来了,在场的人自然都知道
  可谁都没想到,“燃冰体育”竟是面前这位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许晨老师”做出来的
  而现场也有几位传播界、新闻界的专家和老师,对于“东晨广告”的一些案例,诸如“怕上火”、“一言难尽”、“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等等还是听过的
  而听到这些案例都是出自“许晨老师”的公司,也当真是讶异到不行
  早就料到今天会见到些“奇人”,但也没想到这位小许总如此“神奇”……
  当然,许晨把“燃冰体育”和“东晨广告”拉出来,也还是有点私心在里面的
  最主要的是,用“燃冰体育”来发声,可以顺势借上这一波的热度,有机会把“燃冰”的品牌力再向上推一推
  与此同时,这几天里“燃冰体育”受到的误解和攻击,以及线上店铺那些差评等负面声音,都可以借机做一下修补
  ……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