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狐假虎威

  “唳——”
  湛蓝的天幕下,一只苍鹰翱翔空中,时不时发出鹰唳之声
  在它锋利的目光中,皑皑雪山之间的谷道内似乎爬行着一条慢悠悠的长蛇
  对于它而言,这条慢悠悠爬行的长蛇无疑是当下最适合捕猎的食物
  然而当它准备向下扑击时,那长蛇身上竟然射出了一道残影,吓得苍鹰扑腾翅膀飞离
  “直贼娘!”
  “哈哈,给钱给钱!”
  谷道上,苍鹰眼中的长蛇并非动物,而是从山丹前往鄯城的队伍
  鄯州与山丹所组成的八百精骑护卫着一千多辆挽马车,而车上除了驾车的鄯州轻骑兵外,还有一袋袋沉重的粮食与豆料、帐篷
  距离他们出发已经过了四天,如今是四月初五
  “四天才赶了一百八十里,按照这个速度,起码还要走九天才能到鄯城”
  马背上,张昶将硬弓收起来,不顾身旁李骥给钱的调侃,向刘继隆抱怨着此行路程的漫长
  塘骑已经放出二十余里,因此他们的甲胄纷纷放在运粮的挽马车上,每个人都是轻装简行
  饶是如此,但赶路的无聊却还是让他们想着法玩闹
  对此只要不是太过分,刘继隆也不会呵斥他们
  见张昶抱怨,刘继隆看一眼前方的马车,随后扫视谷道
  三斜道全长五百余里,从祁连城直通鄯州治所的鄯城,宽处不过百余步,窄处仅有十余步
  往上看去,山体上还堆积着皑皑白雪,沿途道路鲜少能见到灌木,想要生火都十分困难
  好在谷道内有溪流可以提供用水,加上刘继隆他们准备了足够的煤炭来生火,不然此行还真是难熬
  “忍忍吧,这才十几天的路程你们都叫苦,日后大军动辄数十日的路程,你们怕不是要造反”
  刘继隆给他们打了针预防,结果听得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搭话
  见状,刘继隆也沉下心来,警惕着四周变化
  虽然他不认为拓跋怀光敢于和尚婢婢撕破脸,但以防万一,他还是令张昶他们将塘骑放到了三十里开外
  行军的这几日,刘继隆与尚婢婢交流了不少,其中有几条信息让他格外关注
  河渭二州南部的岷州是昔日吐蕃的硫磺开采地,每年能开采数千斤硫磺来充作药材
  这算是刘继隆这些年所知道的第一个硫磺开采地点,因此他将岷州产硫磺这件事牢记于心
  河西、陇西并不缺乏优质的硝石,而木炭想要获取更是简单,唯有硫磺寻找起来十分困难
  如果刘继隆能集全这三样材料,那么攻打凉州五城便会容易很多
  这个时代的城墙,大部分都是夯土夯实的,因此只需要足够的黑火药,就可以将城墙炸塌
  刘继隆没有记错的话,火药是在唐末开始运用于战争中,宋代就演变出许多火器
  正因如此,宋代许多坚城都开始采取夯土包砖的方式建造
  到了明代,威力更大的火炮出现,因此明代城墙在夯土包砖的情况下,尽量将城墙加厚,使得火炮也无法轻易破开城墙
  后世的许多包砖古城,便是明代遗留的杰作
  刘继隆不知道炸开一道豁口需要多少火药,但只要硫磺足够,他就能生产出足够的黑火药
  他自己去购买硫磺不现实,可如果通过尚婢婢去购买硫磺,那就问题不大了
  在他这般想着的同时,整支队伍也在沿着谷道前往鄯城的路程中越走越远
  从四月初二结束春耕并出发算起,一直到四月十三,他们才走出了三斜道
  正午的烈阳融化了祁连山上的皑皑白雪,白雪化作雪水,沿着往年形成的沟壑流入河道
  在此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河西走廊上的河西诸城,也包括紧邻湟水的鄯城
  鄯州下辖三县,分别为治所所在的湟水县及鄯城县,龙支县
  眼下三县都被拓跋怀光收复,但早在战前,尚婢婢就将湟水、龙支两县的人口、粮食迁往了鄯城
  之后眼看鄯城守不住,尚婢婢这才率领三千轻骑开始逃亡,因此在论恐热的杀戮中,鄯州百姓的死伤不算多,只是城外那些墙头草的部落被屠戮殆尽
  随着队伍走出谷道,十余里外便是河湟门户的鄯城县
  两方塘骑已然交涉,并将消息分别传递给了鄯城与鄯州军
  “回禀节度使,拓跋都护率鄯州官员、兵卒在鄯城北门外列阵欢迎”
  河谷平原上,尚铎罗行礼禀告,而刘继隆却看向了身旁的马车
  马车内,尚婢婢闻言也与刘继隆对视起来
  “确定是列阵欢迎,而不是耀武扬威?”
  刘继隆一句话让尚婢婢面露尴尬,不过他正是担心这种情况发生,才会特意邀请刘继隆护送他前来
  因此尴尬过后,尚婢婢还是对刘继隆作揖道:“有劳刘果毅了”
  “张昶、李骥、耿明……下令穿甲!”
  刘继隆没有回应尚婢婢,而是用军令告诉了他,自己的态度是什么
  拓跋怀光耀武扬威,那他刘继隆也不好畏畏缩缩
  鄯州的情况,尚婢婢已经告诉了刘继隆,总之拓跋怀光是不可能拉出八百精骑与他们对峙的,更别提鄯州的救命粮还在他们手里
  “窸窸窣窣……”
  在窸窣的穿甲声中,鄯州与山丹的精骑纷纷穿上扎甲,而后方的鄯州轻骑只需要驾好马车就行
  整个穿甲的过程,山丹军互相帮助,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就整装待发
  相比较之下,三百余鄯州精骑却磨磨蹭蹭,耗费了一刻钟的时间才穿戴好甲胄
  单从一个简单的着甲问题,就可以看出两方的水平如何
  好在尚婢婢时常前往山丹,早就知道了山丹军的精锐,对此倒也不觉得脸红
  “出发!”
  随着刘继隆一声令下,八百余名精骑开道向南而去
  鄯城附近的谷地十分宽阔,因此开辟了不少耕地
  只可惜,这些耕地都被论恐热的骑兵祸害不浅,虽然已经过去半年,可这片耕地却没有种植作物,想来是被生粪污染了耕地,不休耕照顾一年是好不起来了
  “城西、城南的耕地有多少亩?”
  刘继隆侧目看向马车内的尚婢婢,尚婢婢倒也不藏着掖着:“八九万亩”
  闻言刘继隆没说什么,只是埋头赶路
  在他的指挥下,南边的鄯城开始依稀可见
  直到申时(15点),他们距离鄯城不过二三里,已经能遥遥看见大批骑兵严阵以待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来攻城呢……”
  张昶不耐烦开口,耿明与李骥也脸色不太好看
  刘继隆一言不发,只是率领八百精骑一步步靠近鄯城
  他们身上的扎甲在阳光下明光闪闪,而鄯城能穿扎甲者寥寥无几
  刘继隆目力惊人,只是仔细看了看,便判断出拓跋怀光麾下甲兵不会超过五百
  五百甲兵身后是身穿皮袄的数千轻兵,不足为虑
  见此情况,刘继隆也算知道尚婢婢为什么要跑了
  相比较论恐热聚甲兵万余人的规模,就鄯城这点甲兵不跑才奇怪
  只是谁也没想到,拓跋怀光竟然顶住了论恐热的强攻,而且还趁机收复了湟水、龙支二城
  “都护,那是唐军?”
  “嗯……”
  鄯州旌旗下,一名节儿试探询问拓跋怀光,拓跋怀光应了一声后,便抖动马缰向着山丹精骑走去
  在他身后的数百甲兵与数千轻兵紧紧跟随着他,而他们对面的山丹军也毫不退让
  一刻钟后,两军相距不过五十步,拓跋怀光率先驻牧举鞭,数千鄯州兵卒纷纷停下脚步
  刘继隆带着尚铎罗等百余精骑拱卫尚婢婢的马车前进,最终停在了拓跋怀光面前
  在此期间,拓跋怀光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刘继隆,因为刘继隆不论是相貌还是身姿都十分惹眼
  当然,最令拓跋怀光注意的,还是刘继隆扫视他们的眼神
  他眼神平静,仿佛自己这几千人在他面前根本构不成威胁
  “这位便是山丹刘果毅了吧?”
  拓跋怀光翻身下马,对马背上的刘继隆抱胸行礼,刘继隆也颔首打量了一眼他
  拓跋怀光身材不算高大,但胜在健壮,看得出是一名优秀的骑将,也难怪历史上他敢率五百精骑突袭论恐热
  打量过后,刘继隆转头看向尚婢婢,只见他刚刚走下马车,目光扫视了一眼鄯城的兵马
  他眼底露出一丝诧异,显然是没想到鄯城会有这么多兵马,而这一切毫无疑问是拓跋怀光的杰作
  “末将参见节度使,幸不辱命!”
  拓跋怀光毫不犹豫的对尚婢婢行礼,尚婢婢见状也连忙笑着上前扶起他:“怀光,看来我并未看错你,鄯城果然被你守住了”
  “听闻你收复了湟水、龙支二城,当记大功!”
  说罢,尚婢婢转头看向自己的长子尚摩鄢,尚摩鄢则是从马车上取下一方木盒
  见到那木盒,拓跋怀光双眼瞪大
  当着他的面,尚婢婢双手接过木盒后走到他身前,笑着道:“这是鄯州节度使之印,今日起你便是鄯州的节度使了!”
  “这……”拓跋怀光很想要鄯州节度使的印章,可他却迟迟不敢接过
  挣扎片刻后,他这才行礼道:“节度使,唯有您才是鄯州的节度使,末将怎么敢逾越呢?”
  他并非不想要,只是鄯州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粮食问题,而粮食问题只有尚婢婢能解决
  拓跋怀光不瞎,刘继隆那八百精骑身后便是一车车粮食
  这些粮食不止他看见了,他身后的鄯城兵马也看见了
  他是想做鄯州节度使,但他更清楚,自己无法带来粮食,而尚婢婢可以
  只要尚婢婢能一直带来粮食,那自己身后的这群人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自己,投向尚婢婢的麾下
  既然如此,他便只能忍下野心,继续在尚婢婢麾下任职
  若是尚婢婢容不下他,他则是可以率麾下死忠投向大唐
  “呵呵……怀光你误会了”
  尚婢婢轻笑着扶起他,同时将印章送入他怀中
  “我不日将向大唐上表,请大唐册封我为河湟节度使,并出兵收复廓州”
  “届时我往返鄯、廓之地,鄯州便交给你做主了”
  尚婢婢还是一如既往的画着饼,要知道即便他拿回鄯州三城,他麾下也不过就八九百甲兵,三四千轻兵罢了
  这点兵力想要收复廓州,和痴心妄想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为了安抚拓跋怀光,尚婢婢还是先把饼给画出来了
  反正他现在有河西做靠山,根本不怕拓跋怀光对自己下手
  “这……这……”
  拓跋怀光想接又不敢接,最后还是尚婢婢强行塞他怀里,他这才接下了印章
  “那末将便接下了……”
  “这就对了,怀光!”
  尚婢婢明明心里十分不舍,却面上装作十分大度
  “好了”他转头看向刘继隆:“刘果毅,请命贵部兵马送粮入城吧”
  刘继隆未曾说话,只是颔首之后示意张昶
  张昶心领神会,他先率一百精骑入鄯城查探情况,直到确认没有埋伏后,这才返回阵前,眼神回应刘继隆
  见状,刘继隆便命尚铎罗押运他们身后那不足一万石的粮食入城
  这些日子他们消耗不少粮食,原本起运的一万石粮食,如今恐怕就剩九千四五百石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不是所有粮食,因为刘继隆还要护送六千口汉民前往山丹,因此他只运了八千石粮食进城,剩下一千五百石作为大军返程的粮食
  这点他和尚婢婢早就商量过,因此尚婢婢也没有反对
  “驾!”
  “唏律律……”
  眼看着一车车粮食进城,鄯州的兵卒纷纷伸长了脖子,生怕那些粮食脱离自己视线后便会消失
  在此期间,刘继隆一直观察着鄯州兵卒的举动,因此在看到他们死盯着粮食的时候,他便知道鄯州粮食不足了
  知道鄯州缺粮后,刘继隆便不再担心尚婢婢安危了
  八千石粮食虽然多,但也不过就够鄯州两万多百姓省着吃一个月罢了
  一个月后,如果没有尚婢婢弄来新的粮食,这群人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这么想着,刘继隆也策马跟着尚婢婢马车进入了鄯城
  对于鄯城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街道上满是牲畜与人的粪便,沿街的屋舍不是废墟就是破破烂烂的
  看到好好的鄯城被拓跋怀光治理成这样子,刘继隆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但凡他治下有两万多百姓,还不用考虑民族问题,他早就玩“高筑墙、广积粮”那一套了
  “吁……”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鄯州节度衙门前
  山丹军与鄯州军将衙门包围起来,生怕自家将军遭遇不测
  刘继隆与尚婢婢等人走入衙门中,尚婢婢当仁不让坐在主位
  轮到次位的时候,拓跋怀光却对刘继隆做出请的手势
  刘继隆倒是没有谦虚,一屁股坐了上去,而拓跋怀光则是坐在了左首第一位
  尚摩鄢坐在右首第一位,依次往后便是他弟弟尚摩曳和尚铎罗、张昶等人
  拓跋怀光那边也坐了一排的人,这其中有他从各州招降而来的人,也有守卫鄯州立功之人
  “怀光,城中还有多少粮草和牲畜?”
  尚婢婢入座后,便毫不遮掩的询问起了拓跋怀光
  若是旁人,这个时候肯定会示意有外人在而支支吾吾,但拓跋怀光没有
  他很清楚尚婢婢身后站着的是河西,所以他干脆道:
  “城中粮草不足八百石,尚有耕牛三千余头,牧牛五百余头,马匹二千余匹,羊四百余只……”
  鄯州的情况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尚婢婢带粮前来,恐怕距离分崩离析也不过一两个月了
  刘继隆不知道历史上的拓跋怀光是怎么撑过这段时间的,但他知道鄯州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附河西了
  “城南和城西,秋收能收获多少粮食?”
  尚婢婢没有怪罪拓跋怀光,而是继续笑呵呵询问,似乎局势尚可控制
  见状,拓跋怀光也舒缓了一口气,将情况都交代了出来
  城南和城西的粮食,秋收后顶多收获八万石,顶多支撑鄯州二万六千多军民吃八个月罢了,根本撑不到来年秋收
  闻言,尚婢婢果然看向了刘继隆:“刘果毅,此前借粮二万的约定还算数吗?”
  “自然”刘继隆瞬间明了尚婢婢的想法,无非就是利用自己可以和河西借粮的优势,保持自己在鄯州的地位罢了
  论起心计手段,这尚婢婢还真是名不虚传
  若不是行军布阵差了些,论恐热恐怕早就成他刀下之鬼了
  “那我军借粮二万石,算上此前的一万石,合计三万石”
  “三日后,我令尚摩鄢、尚铎罗率精骑八百,二千马步兵护送贵部与城中汉民前往山丹,将三万石粮食押运来鄯城”
  “此外,城中两方互市还得请刘果毅你拿拿主意,回去后与张甘州说说”
  尚婢婢在扯河西的大旗,刘继隆也乐意让他扯大旗,所以爽快点头:“好!”
  闻言,拓跋怀光及其身后的将领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批粮食,他们节省些,还是能撑到秋收的
  见气氛舒缓,尚婢婢便笑着令尚摩鄢去宰羊准备饭食了
  至于刘继隆他们,自然也要留下来参加宴会……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