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因地制宜

  “混账!!”
  满山秋意间,木门谷外搭起了一片帐篷
  牙帐内,张璘正在为刘继隆夺走盐井而不忿,而脸被打肿的王魁却委屈道:
  “刺史,这刘继隆狡诈如狐,他煽动那数百甲兵杀了黎壊,不然我们肯定能坚守到刺史您到来”
  闻言,梁赞也忍不住起身作揖:
  “刺史!我们应该去盐井教训下刘继隆!”
  “好了!”高骈眉宇间透露着不喜,呵斥众人住口
  “他的退路还在我们手上,慌乱什么?!”
  经过高骈提醒,众人这才想到,他们派一千精骑截断了刘继隆返回渭州的洛门道
  眼见众人冷静下来,高骈这才看向王魁:“他们有多少兵马?”
  闻言王魁急忙解释道:“下官只见到精骑数百,甲兵两千左右,但当时城内还有更多的甲兵,所以恐怕不会低于四千”
  “此外他受降了当时在衙门内的数百番兵,数量不低于六百人”
  王魁说罢,高骈这才沉住气道:“刘继隆若是不想与我们直接发生冲突,只有走宕州,经岷州绕回渭州”
  “我们退回上邽,派甲兵增加洛门道的兵力,决不能让他走洛门道回渭州”
  “此外,派出轻骑把消息送往长安、山南道、剑南道,请两道出兵收复武州与宕州!”
  “来得及吗?”梁赞忍不住询问,而高骈闻声道:“这不重要,只要让长安知道这件事就足够”
  高骈话音落下,鲁褥月连忙献媚作揖:“刺史的意思是,让朝廷知道我们阻断了刘继隆返回渭州的退路,将另一条退路的消息告诉长安和剑南道”
  “若是剑南道无法出兵收复宕州,阻断刘继隆返回秦州,那便是剑南道的问题了”
  高骈瞥了一眼鲁褥月,颔首承认了他的想法
  把水搅浑,以此彰显自己截断洛门道的功绩
  如此一来,即便成州被刘继隆占据,自己也不会受到什么惩处
  想到这里,高骈下令拔营退往上邽,而盐井县内的刘继隆却是才刚刚起床
  一夜鏖战,虽说他精力异于常人,但昨夜因为点清账目和账本却持续到了天明才睡
  “笃笃!”
  “刺史,您醒了吗?”
  卧房外的护卫听到内里动静,轻声敲门询问
  “起了,让人把城内商贾都召到衙门正堂,另外让人准备饭食”
  “是……”
  刘继隆交代着门外护卫,而门外的几名护卫也一分为二
  几人为刘继隆准备洗漱用品,另一人则是去通知耿明
  不多时,房门被推开,一名护卫端着木盆和热水,另一人拿着牙刷和毛巾、木碳粉,还有一人端着木盘,木盘里放着一套衣裳
  刘继隆先后洗脸刷牙,最后穿上了那绢帛所制的常服
  不得不说,穿习惯了粗麻材质的衣服后,这绢帛的衣服还真是舒服
  也不知道那些纱绫锦缎的衣裳又是什么感觉,日后陇西富足了,自己也派人去剑南道买一些试试
  这么想着,刘继隆看了看铜镜中的自己,整理整理后对身旁护卫询问道:“如何?可还精神?”
  “刺史自然是精神的!”几名护卫笑呵呵的说着,刘继隆闻言笑道:
  “你们守了一夜也累了,等会让庖厨炒菜的时候给你们分个小灶,吃完了再去休息,别空着肚子睡觉”
  “诶!”几名护卫连忙点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好了,去庖厨盯着吧,吃完就去休息”
  刘继隆交代一声,随后便往衙门正堂走去
  盐井城不大,周长不过三里多一些,因此在刘继隆洗漱更衣的时候,城内的商贾便应征来到了衙门正堂
  随着刘继隆走出,尚铎罗与耿明、斛斯光、李骥、王思奉等人与十余名商贾先后起身
  “你们不用紧张,我今日设宴,主要是想说说井盐生意的事情”
  刘继隆抬手安抚众人,随后走到主桌主位入座
  见他入座,众人先后入座,而刘继隆也开口道:
  “你们和黎壊的生意往来,我都看过了,没什么问题”
  “如今我来了,生意还是照做,此外我们之间的生意,我希望不仅仅局限在井盐上”
  刘继隆开诚布公的交谈,这让诸多商贾面面相觑,似乎没想到刘继隆竟然这么讲规矩
  若是换做河朔、两淮和关内道的那些牙将、节度使,恐怕早就趁机威逼,压根没有利诱这一说
  “使君是想让我们做陇西的牙商?”
  一名商贾小心翼翼询问刘继隆,而他的这话让诸多商贾精神一振
  自安史之乱开始,朝廷钱粮不足,不得已让各镇“回易获利”,自谋军饷
  正因如此,各镇为了自谋军饷,只能自己着手做生意
  一开始,各镇负责商贸活动以及邸店经营的是一些低级军将,即所谓“回易小将”“回图军将”等
  他们拥有相应的职衔,并在回图务长官指挥下逐利而动,足迹遍布饭藩镇辖境内外
  如昭义军较为知名的军将“青陟霞”,其人在大中年间被昭义军使府委任“回图军将”,先后负责昭义军在淮南、两浙、剑南等道贸易
  这种情况,一开始主要在北方,但随着时间推移,南方各镇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只是军将毕竟是军将,做生意毕竟不是他们的本行,因此盈亏是很难保证的
  许多军将因为经营不善,亏损了本镇钱粮,还未返回本镇,便遭到拘捕
  正因军将理财的能力不行,因此许多藩镇另辟蹊径,从民间招募、署任善于做生意的商贾,授以本镇军职后,派遣他们前往本镇境外经营生意
  刘继隆想做的,就是招募这些私盐贩子,为陇西军经营生意
  尽管他已经任命陈瑛在秋收结束后,北上关内道贩卖麻布,但陈瑛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单薄,远不如拉拢这些私盐贩子来的实际
  “承蒙使君不嫌弃,山南西道俞从晖愿为使君分忧!”
  “剑南道王焘,愿为使君分忧!”
  “山南东道任泽,愿为使君分忧!”
  “山南东道吴……”
  一时间,这些私盐贩子先后表态,皆愿意在刘继隆麾下担任军职,成为陇西军的“回易小将”
  闻言,刘继隆颔首道:“诸位放心,凡是愿意在我军中任职者,我军中所有生意都能接触,井盐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冰山一角?”诸多商贾偶然听到这个新词,不免觉得新奇
  虽然他们从未接触过冰洋,更不知道海上冰山,但他们将刘继隆口中的冰山一角理解为雪山一角
  “明年开始,我军中的挽马、乘马、羊群及麻布、炒茶等生意都会陆续授予诸位经营”
  “眼下我们先促成盐井城中那两千余担的井盐生意,随后我会授予诸位陇西军的鱼符,以此来证明诸位身份,免得被地方不长眼的小吏盘剥”
  刘继隆说着,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便目光看向李骥:“李骥,把我们带来的炒茶拿出来些,给诸位看看”
  “是!”李骥应下,随后派人去取炒茶
  河临渭三州虽然不适合种茶,但河州凤林县却有数十亩茶园
  产量虽少,但足够陇西军中将领日常饮用
  当然,刘继隆若是要以炒茶为卖点,那自然要获取产茶地的,而这个地方就是岷州、宕州和武州等地
  这其中,岷州产茶最多,品质最高,其次是宕州和武州
  吐蕃自从获得三州后,便有了稳定的茶叶来源,而如今他们将是刘继隆的囊中之物
  在他思考的同时,李骥也将他们带来的炒茶分给了这十余名商贾
  这些商贾倒是不曾见过这种茶制品,他们放在口中咀嚼,片刻后又在李骥行云流水的泡茶动作中,见到了炒茶变为茶水的过程
  炒茶的萌芽在唐代,可完整的制茶手艺却要等到明代才能完善
  对于陇西的炒茶,商贾们大多抱以新奇的态度来品尝
  当苦涩的茶水进入口腔,众人眉头微皱,直到茶水回甘,他们的眉头才慢慢舒展,随后眼前一亮
  “不错,这炒茶别有一番滋味”
  “若是作为商货流入山南、剑南等道,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贵品”
  任何一种商品流入市场,前期都需要大量的宣传的投入,但这群人恰好有钱又有人脉
  对于他们来说,推广炒茶并非是什么难事,而挽马、乘马和羊群更不用说,都是山南道和剑南道紧俏的货物
  只要刘继隆出售,他有多少,他们就能收多少
  “诸位既然满意,那我们便定下时间和地点”
  刘继隆面对众人商量道:“井盐依旧在成州买卖,而炒茶却是需要到武州买卖”
  “至于挽马、乘马和牧群,则是需要前往临州买卖”
  “不过请诸位放心,武州不出一个月便是我的囊中之物,届时我治下的河临渭兰成武等六州之地,官道必然畅通无阻,不存在有番贼、草寇对诸位造成威胁”
  “除此之外,诸位但凡要出发,我都会派甲兵礼送出境”
  他与诸多牙商讲好条件,随后继续说道:“诸位这次来成州,有的生意做成了,有的没有”
  “今日我既然摆宴,那就先把生意敲定”
  刘继隆从身旁军吏手中接过文册,随后开口道:“成州尚有二千四百六十六担盐,按照此前价格,每担百斤,每担八千三百钱,诸位看看能吃下多少?”
  “我要五百担!”的山南西道俞从晖率先开口要走了五百担
  见状,剑南道的王焘,山南东道的任泽,吴俊等人先后将剩下的一千九百余担瓜分
  不多时,刘继隆手中便多了两万四百六十余贯钱
  生意敲定,庖厨也准备好了菜肴,刘继隆当即命人传菜
  很快,正堂内四张桌子摆满了炒菜,而诱人的香味与炒菜的口感,无疑让这些走南闯北的商贾拍案叫绝
  刘继隆见状,也干脆说道:“我需要在外经营酒肆,若是诸位愿意合作,我出庖厨,诸位出人脉和钱粮,我们将酒肆开满剑南、山南等道如何?”
  在座的都是心思活络之人,眼见刘继隆提出合作,他们自然不敢拒绝,何况这些菜肴味道确实不错
  见状,众人纷纷叫好,而刘继隆也提出了七三分利
  七成归出钱的诸商,三成归出人的刘继隆
  对于酒肆,刘继隆并不指望它们赚钱,他要的只是一张情报网
  有这些商贾帮衬,即便每个州只有一家酒肆,自己也能知道剑南、山南等道每个州的情报
  商贾们倒是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藩将,先后朝刘继隆敬酒
  刘继隆举杯陪饮,席间气氛无比热闹
  只是这种热闹很快被急匆匆走入衙门的甲兵打断,而李骥见状立马起身,前去询问发生何事
  不多时,李骥皱眉听完甲兵所言,连忙快走来到刘继隆身旁,躬身低语道:“刺史,洛门道有急报”
  “好”刘继隆心里一沉,但面上不露山水,笑呵呵的起身举杯道:“诸位吃的尽心,我有些军务需要处理,便由我家成州耿刺史陪诸位吧!”
  “使君哪里的话!”
  “使君军务繁忙,若是有用得着我们的,尽请吩咐”
  “我先敬耿刺史一杯!”
  “耿刺史……”
  刘继隆将耿明介绍给了众人认识,随后起身带着李骥往内堂走去
  几个呼吸后,二人远离正堂,李骥沉声开口道:“那高骈派蔺茹真将率精骑一千截断了通往陇西的旧道”
  “……”刘继隆闻言皱眉,呼吸间很快冷静下来
  “我此前就想过这次可能会截断退路,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刺史,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李骥有些担心,可刘继隆却安抚道:
  “无碍,高骈虽然截断我军后路,但这陇南之地又不是只有一条路”
  “我本以为收复成州会死伤不少兄弟,好在局面没有我预想的那么糟糕”
  “昨夜军中伤亡多少弟兄,可曾统计好了?”
  他询问李骥,李骥也不假思索的回应道:“阵亡三十二名弟兄,伤残二百一十七人,其中一百八十二名弟兄只是轻伤,不碍事”
  “此外,那一千番兵中也有二十五人阵亡,重伤残疾八十二人”
  闻言,刘继隆略微皱眉
  这些番兵不过跟在陇西军身后打打顺风仗,结果伤亡都快接近百人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道:“阵亡与伤残的将士,不论汉兵还是番兵,统一按照正常的抚恤发放”
  “此外,留下此次随军出征的渭州镇两团兵马,与伤兵一起驻扎成州,供耿明调遣”
  “成州那些投降、俘获的一千五百多名番兵,让耿明自己挑选,裁汰老弱与偷奸耍滑之辈,只留下六百人即可”
  “另外留下六百套甲胄,命耿明再募六百汉兵,设成州镇,其余甲胄等我打通返回河渭官道再处置”
  “末将领命!”
  刘继隆三言两语便设立了成州镇,而镇中驻兵依旧是一镇三军九团,一千八百人的编制
  以成州两万人口的情况,养甲兵一千八百人,百姓负担不免有些沉重
  但好在成州有井盐之利,加上钱粮充足,养兵一千八不成问题
  简单吩咐过后,刘继隆这才继续说道:
  “我们要返回渭州,唯有走宕州、岷州这条官道,而武州又是必须收复的地方,所以我准备集中主力进攻宕州,走宕州攻取岷州,而武州则是交给你和王思奉,你有没有信心?”
  闻言,李骥连忙挺直脊背:“请刺史放心,若无法收复武州,末将自斩头颅谢罪!”
  “你要多少兵马?”刘继隆询问李骥,李骥思考过后才道:
  “末将看过狄道衙门里的《元和郡县图志》,那武州辖三县,在开元年间不过一万五千余口人,而今遭番贼祸害,人口更少”
  “虽说当地有擢茶之利,但茶田不多,主要以蜡烛、椒(花椒)、布为贡赋,能养兵马不多”
  “末将只需要二十台投石机,二百精骑及五百甲兵,一千五百民夫即可!”
  李骥做出许诺,刘继隆闻言颔首:“你现驰往上禄,那里有五百精骑和五百甲兵”
  “我准你带走二百精骑与五百甲兵离去,再在当地募民夫一千五百人”
  “至于十五台投石机,准你率三百番兵从此地驭挽马车而去”
  刘继隆一前一后给了李骥一千汉番甲兵精骑,民夫一千五百人
  这等实力,拿下武州问题不大
  “刺史,我拿下武州后,应该如何?”
  李骥作揖询问,他可是记得他是岷州刺史,而今刘继隆收复岷州,可他却不能随从,自然要询问清楚
  催次,刘继隆沉吟道:“王思奉虽然自山丹便跟随我们,但毕竟经历不多”
  “你若是收复武州,暂且与他镇守武州,待我返回渭州,再行考虑”
  “末将领命!”李骥作揖应下,刘继隆也颔首道:
  “好了,你先去把耿明唤来,随后便与王思奉调动番兵,护送投石机往上禄而去吧”
  在刘继隆的交代下,李骥急匆匆向外走去,不多时便消失在了长廊尽头……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