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再落孙山
“……”
自张昶将战损情况说罢,帐内气氛不禁沉重起来
毕竟摆在陇右军眼前的,还有姑臧、嘉麟、番和三座城池
即便回鹘出逃,嘉麟和番和能兵不血刃拿下,但姑臧是始终要打的
拿下姑臧后,他们又将死伤多少?
如今已经阵没超过二成弟兄,临州凤凰山上也将多出二千余八十七座墓碑
“此役阵没者,烈属搬入狄道城居住,让州衙派人修建砖瓦院落,另授烈属抚恤田百亩,牛五头,粮五十石及麻布十匹,伤残者同样标准”
“参与此役者,除承诺的破阵、夺旗等拔擢外,另授钱十贯,牛二头,布十匹”
刘继隆承诺下达后,张昶等人纷纷作揖:“节帅高义!”
“赏功罚过,本是如此”刘继隆沉声道:
“此间抚恤及犒赏,明日传告三军,莫要让人污了抚恤及犒赏!”
他此言,显然是担心有人喝兵血,吃绝户
哪怕曹茂麾下的都察院不断巡察各州,但刘继隆还是不放心
唯有把烈属接到临州,在他眼皮底下,他才能放下心来
思绪此处,刘继隆也想到了那姑臧城
他迫切想要拿下姑臧,但与将士的性命相比,姑臧还能往后放
“曹茂、李商隐,你二人率一千精骑,两千甲兵驰往嘉麟、番和”
“贼若遁走,你等入驻城池回禀即可,贼若停留,自当包围城池,等到我攻破姑臧”
“至于姑臧如何攻打,暂且用投石机进攻,大军包围”
刘继隆说罢,李商隐与曹茂、张昶纷纷作揖
不过事后张昶又询问道:“节帅,如果杜噶支要投降,那怎么办?”
城内嗢末部众不少,如何处置他们,成了摆在众人眼前的问题
凉州虽然有六七十万亩耕地,但那都是刘继隆留给移民此地汉口的
昌松那边已经有胡番四万余口,而姑臧城内人口在此前阵上观,恐不低于十万
这么多人口,光养活他们,就足够消耗七八成耕地,更别提后续的移民了
对此,刘继隆也开口道:“此间事,我自然也十分困扰”
“不过嗢末毕竟是放牧的,只要他们无甚闹事者,衙门便可将俘获牧群交给他们放牧”
刘继隆自然也痛恨那些杀死自己麾下将士的敌军,但他也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河陇的环境,注定不可能物理消灭一个民族
这并非说做不到,而是没有必要
十万嗢末人固然很多,可只要把他们打散到各州,想要同化他们并不难
同化之后,陇右会获得十万人力,每年能多开垦十几二十万亩荒地
如今陇右有二十余万口汉人,即便收容这十万嗢末人,也能稳住他们
待到自己掠夺西川人口的计划成功,这点嗢末人就更不算什么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便沉声道:“先行攻城,待拿下姑臧再论也不迟”
“是!”三人作揖应下,而此时兵马们也端来了膳食
张昶拿着那装满四两米酒的酒壶,小心翼翼的浅尝着
刘继隆三人面前则是各自摆放着炙烤好的羊排、羊腿,以及羊骨汤泡出的饭食
这羊肉比较柴,显然是野外的黄羊
时间不过半个时辰,刘继隆他们便解决了桌前饭食,三人各自退下休息,而刘继隆则是饭饱过后,回到床榻前假寐了两个时辰
待到卯时,军营内开始响起了窸窸窣窣的着甲声,刘继隆也起床来到军营某块空地上磨炼起了武艺
李商隐与曹茂率军离营,朝着嘉麟城行军而去
他们离去后,陇右军在姑臧便只剩九百余精骑,两千八百甲兵和一千伤兵了
当然,还有随军的一万八千多民夫
这些民夫在城西打扫战场,将俘获的甲胄收集清洗,尸首焚毁
陇右军阵没将士的尸首被装入骨灰坛中,回鹘人的死守则是就地焚毁
时至正午,刘继隆没有等来曹茂和李商隐的消息,反倒是等来了张淮深的消息
“禀告刘节帅,张使君在三泉眼子驻兵,昨夜嘉麟、番和方向有胡杂北上,被我军截杀甚众”
“两万余番口被截下,我军所俘回鹘人近四万,甲兵不少五百,但仍有余者逃亡居延海”
“张使君传令凯旋,命标下传此书信于节帅您……”
牙帐内,眼看着河西军的塘兵向自己汇报军情,并趁机呈上一封书信,刘继隆当即示意张昶接下
张昶将书信接下后拆开,确认没有问题后,转呈给了刘继隆
其中内容则是张淮深写给刘继隆的邀请信,邀请他入秋后出兵居延海,将逃亡居延海的回鹘残部清扫干净
那两万番口和四万回鹘人,他大概是要带回甘州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也不意外,只是提笔写下一封书信,答应了张淮深的邀请,并说自己会出精骑两千配合他
“把这封信带给张使君,另外还请告诉张使君,此间事,某必当回报”
“标下领命!”
塘报从刘继隆手中接过书信,随后被张昶派人礼送出帐
待他走后,张昶看向刘继隆:“节帅,您准备怎么回报张使君?”
刘继隆闻言深吸口气道:“河西所缺,无非粮食与人口”
“人口我们也缺,自然不可能给他们”
“昔年他借我粮食,如今又来助我,我便送些粮食助他收复西州吧!”
粮食对于陇右而言,虽然需求很大,但可获取的地方太多了
山南西道和剑南道都产粮食,有钱就能买到粮食
反正凉州收复后,凉州官道便会成为河西与陇右的主要贸易路线,届时无数香料都将通过此地贩往他处,陇右也能从中获利
买卖几万石粮食送给张淮深,这并非什么难事
这般想着,刘继隆看向张昶:“姑臧情况如何?”
“今早他们眼见我军分兵,试图从北门突围,但被北门守桥兵卒所阻,未能成功”
张昶回应一声,随后便沉默下来
与此同时,投石机却在不断进攻,而阵上的投石机数量也来到了四十台之多,并且还在不断搭建
刘继隆与张昶来到阵上,但见姑臧东城城墙上的不少墙砖碎裂脱落,但整体依旧无恙
“倒是可以借此机会,看看我们的城防是否需要加强”
刘继隆眺望姑臧城墙说着,张昶自然点头附和
夯土包砖的方式都大差不多,论坚固程度,姑臧城与陇右境内那几座坚城差不多
借助进攻姑臧的机会,倒是可以看看陇右自己城防的缺陷
二人如此作响,同时南边也不断有回鹘、嗢末等小部落带着牧群北上
由于突围匆忙,黠利根本没来得及带走太多牧群
他们从居延海带来的牧群,大多便宜了陇右军
时至黄昏,西边也传来了消息
嘉麟、昌松两城空无一人,李商隐已经带精骑五百入主嘉麟,曹茂率另五百精骑往番和赶去
两千甲兵休整一夜,明日返回姑臧
如此一来,整个凉州仅有姑臧没有被拿下了
刘继隆并不着急,而是依旧陈兵包围姑臧,没有贸然强攻
在他陈兵包围姑臧的同时,东边的大唐也动乱渐大
时间进入三月后,浙东的裘甫与官军几次交战,接连取得胜利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心有不甘,不断募集壮勇,派沈君纵、张公署等将领率军三千,主动出击
三月初十,双方大战于剡县之西
彼时剡县城西有三条溪水,裘甫在三溪之北布阵,却在三溪之南暗设伏兵,并在溪水上游加以壅塞,使溪流浅可涉渡
双方开战不久,农民军便佯败引唐军追击
唐军渡河过半时,裘甫派人挖断壅塞,三溪水汹涌而来,以至唐军甲兵漂没,溺死者无算
沈君纵、张公署等唐军将领急忙指挥大军后撤,裘甫趁机指挥在溪南埋伏的农民军及时出动
浙东唐军被围歼,唐将沈君纵、张公署仅以身免
三溪大捷以后,农民军威风大震,附近的流民和小股农民军,纷纷参加裘甫领导的义军,裘甫麾下兵马达三万余人
三月十二,裘甫发布檄文,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建年号罗平,以刘胜为谋主,刘庆、刘从简为副帅,积极屯储粮食、制造器械,准备夺取两浙
得知此事后,观察使郑祗德仓皇派出轻骑,请长安派浙西镇海军、宣歙宣州军、福建威武军出兵驰援
消息传至长安,李忱不得不紧急召开常朝
“两浙是朝廷赋税命门,此贼竟敢建元,定不能饶!”
“当发镇海、宣州、威武等军入浙西围剿此贼!”
“是极是极!”
面对裘甫造反,不论南衙北司,都一致认为应该镇压
毕竟对他们来说,百姓叛乱这种事情是绝不容许的,更别提叛乱的地方还是大唐的钱袋子了
假若裘甫占据两浙,那必然会影响朝廷的度支,更别提裘甫还有可能凭借两浙之富庶招兵买马了
想到这里,就连金台上的李忱都不断咳嗽道:
“咳咳咳……此事……便请几位相公拿个…咳咳……拿个主意吧!”
此刻的李忱病态难掩,尽管他对外宣称是风寒,但他那苍白的脸色令人担忧
饶是如此,群臣却不敢提出质疑,因为但凡质疑皇帝病因的人,大部分都被外放了
所有人只能忽略皇帝的疾病,将话题放在江南和河南上
“郑观察围剿叛军数月,竟然数月都未曾拿下叛军,恐不知兵”
“臣以为,不若派名知兵的将领前往浙东,同时征发淮南、浙西、福建三处兵马围剿此僚”
令狐綯主动开口行礼,而主管度支,刚刚成为同平章事不久的蒋伸闻言也作揖道:
“臣以为,不如请崔使相节制三军,镇压此僚!”
李忱闻言,心里虽然不喜崔铉作为,但崔铉此前在处理宣州军上十分得体,因此他也挑不出毛病来
思索片刻后,他便点头道:“既然如此,便依二位相公所言”
“此外,河南道叛军王守文占据濮州日久,裴使相为何迟迟未能将其镇压?”
李忱在担心裴休养寇自重,令狐綯闻言倒是难得为人开解道:
“陛下,濮州城池高大,叛军又蛊惑濮州百姓与朝廷为敌,故此才久久不曾拿下”
对于令狐綯的解释,李忱并不满意,因此他咳嗽道:
“五月前,朕希望听到濮州叛军被镇压的消息……”
话音落下,李忱还想说什么,但紫宸殿门口却传来急报
班值宦官见状接下急报,走入殿内作揖:“陛下,徐州传来急报”
“念……咳咳!”
李忱一边咳嗽一边示意,宦官见状打开急报,诵读道:
“彭城官吏奏表武宁节度使康季荣不恤士卒,士卒噪而逐之”
徐州武宁军屡次驱逐节度使,众人早就习以为常,因此也没有太大反应
李忱听后深吸一口气,强压咽喉的不适道:“以左金吾大将军田牟为武宁节度使,另贬康季荣于湖南”
“陛下圣明……”
望着眼前诸臣歌颂的模样,李忱强撑道:“事既如此,诸卿可还有事启奏?”
“陛下,河西观察使索勋、凉州刺史索忠顗,凉州别驾王端章奏表,请朝廷派军收复凉州”
萧邺走出来作揖奏表,李忱听后却沉声道:“此三人丢失凉州,竟还有脸向朕……咳咳!”
难以压制的不适感让李忱咳嗽,令狐綯见状作揖道:
“陛下,三人为朝廷戍边,实有功,然凉州暂不可复,不如另外委派官职?”
令狐綯在隐晦提醒李忱,三人毕竟是帮朝廷做事的
尽管凉州被胡虏夺走,但他们也算完成了隔绝河西与陇右的任务
若是兔死狗烹,日后各藩镇还有多少人会帮朝廷办事?
李忱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令狐綯点破后,他便无奈摆手道:
“罢了,贬索勋为黔州刺史,索忠顗任黔州长史,王端章任黔州别驾”
黔州是黔中道人口前三的中州,但即便如此,人口也不过二万余
加之当地南蛮、西南夷与汉人杂居,不易治理,常被视作化外之地
可以说,李忱算是将三人打发了,日后恐怕也不会再启用
令狐綯见状也十分满意,并不打算继续为三人谋取利益
至于王宗实,他不杀索勋三人就算好了,根本不可能为三人开口
“好了,诸卿退下吧”
李忱眼见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当即起身走向偏殿
尽管他依旧强装无碍,但他的步伐却十分不稳,身体情况如何,众人可见
待他走入偏殿,群臣这才先后离开紫宸殿
在这其中,张议潮显得忧心忡忡,而张议潭则是脸上笑意浓重
待二人离开了大明宫,登上马车之后,张议潭才主动道:
“二郎如此忧心,莫不是担心陛下身体?”
“嗯……”张议潮点了点头,随后才道:
“郓王与夔王,二人我都有幸见过”
“郓王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但我听群臣所说,郓王如此做派已然持续十余年”
“如此压抑,若是得以解放,恐会放纵……”
张议潮见过郓王李温,在他看来,李温行事小心,这显然是环境过于压抑的结果
这样的人在史书上并不少见,但他们大部分都会在压抑解除后,忍不住放纵起来
大唐如今的局面,若是迎来一个放纵的天子,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夔王呢?”张议潭忍不住询问,张议潮则是摇头道:
“夔王好华服,虽得陛下宠爱,但毕竟年纪尚幼”
“若是陛下此次无碍,夔王兴许还能展露才能”
“若是陛下……”
张议潮没有继续说下去,张议潭听后却轻笑道:
“二郎你就是想得太多,倘若看开些,似我这般,哪还有那么多值得忧愁的事情?”
“今日那索氏父子被贬至黔州,我便瞧着高兴,待会回到了府上,记得与我对饮两杯”
张议潭笑声爽朗,驱散了张议潮眉宇间的不少担忧
“大兄放心,今日必然好生陪大兄饮酒”
张议潮作出回应,与此同时张议潭却开口道:“停车!”
车夫闻言立马停下马车,张议潭将马车帘子掀开,张议潮十分不解:“大兄?”
“呵呵,杨押衙倒是好兴致啊”
张议潭对外笑道,而张议潮也顺着他的目光朝外望去,只见陇右的押衙杨信正在与一三旬男子下车,准备走入西市
被抓包的杨信反应过来后,当即笑着作揖道:
“常侍莫要打趣我了,我乃是为了招呼旧友,方才来的西市,平日里可不会过来”
“旧友?”张议潭看向杨信身旁那三旬不得意的男子,那男子感受到目光,当即也作揖行礼道:“参见常侍”
“呵呵,小友为何皱眉?”
张议潭年纪大了,就喜欢与年轻人交谈,杨信平日就不少去他府上
面对此人不得意的表情,他也好奇询问了起来
杨信见状说道:“常侍,我这旧友科举未中,我正欲开解他”
“哦?”张议潭闻言打量了眼前男子,随后爽朗笑道:
“小友无需如此,老夫观你体态健壮,即便科举不成,也可从军出头,不必拘泥于一道”
“谢常侍劝导,某确实不准备继续科举了……”
男子丧气说着,而张议潭见他如此颓丧,当即也不再劝说,只是摇摇头看向杨信
“好好玩乐吧,不然到了老夫这般年纪,想玩可就没有机会了,哈哈哈……”
张议潭拂袖示意车夫驾车,车夫见状抖动缰绳,驾车继续往府邸赶去
杨信与男子先后作揖送离他们,这才与男子说道:
“黄郎君,刚才那是我们归义军的张司徒和张常侍,就连我家节帅都对他们敬重有加”
“张常侍既然说了你从军会出头,不如你就从了我,去陇右从军吧!”
能被杨信称呼为黄郎君的,自然只有备战科举三年的黄巢了
只是他的三年备战,却如笑话般未曾上榜
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颓废,即便面对杨信的招揽,他也兴致缺缺
“某此间思绪紊乱,参军之事容后再议吧”
“如今河南道兵灾混乱,某只想回家看看阿耶与耶耶,确定他们平安无事,然后在其膝前尽孝”
“好!”杨信也不扫兴,当即说道:
“既然思绪紊乱,那就喝酒清醒清醒,我可是答应了陈瑛那厮要好好招待你,可不能让他觉得我怠慢了你”
“走!去杨柳阁,点十个小娘子为你助助兴!”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