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权与利

  而后,扶苏又拿出另外一卷竹简,对王贲道:“当初频阳公给的十万石粮草,现在也交还给少府令”
  王贲没有接过竹简,而是任由公子将竹简放在案上
  坐在另一侧的李斯也是如此,见到公子真还了粮食,让人有些为难
  嬴政还在吃着包子,没有理会眼前的王贲与李斯
  暴雨的雨势转眼间又已减弱,扶苏道:“儿臣去准备粮草了”
  嬴政颔首
  扶苏行礼便离开了章台宫大殿,而坐在殿内的王贲与李斯依旧是相顾无言
  尤其是王贲,本来这件事就是自家老爷子与李斯的约定
  李斯吃着包子,脸色凝重,一副不愿意面对的样子
  只有嬴政看着儿子离开大殿时的背影,这位始皇帝的眼中多了赞赏
  扶苏离开了章台宫,带着田安一路去了丞相府
  既然决定要去泰山封禅了,从咸阳前往泰山的一路上,需要先布置好粮草与居住的地方
  去年的年底到今年的年初,父皇离开咸阳进行了一场西巡,这场西巡进行了两月之久,巡视了西北的边防
  扶苏脚步匆匆地来到了丞相府,先是看了一眼在这里忙碌的众人,与张苍说起了粮草运输与沿途的落脚地
  临近夜里,张苍与公子商定之后,他脚步匆匆地离开了丞相府
  秦廷的人都知道,李由与李斯……父子并不和睦,因此李由多数时候都是带着妻小住在咸阳城的另一处宅邸
  如今李由任职车骑士尉,还要称呼一声李士尉
  张苍将人叫了出来,又在咸阳城找了一家食肆用饭
  李由道:“今夜正巧不用当值,可以饮酒”
  张苍道:“公子有事吩咐你做”
  言罢,一卷书放在了面前,李由打开看着,蹙眉道:“由在西巡时便主持过,该不是什么难事”
  “公子想过此事交给谁较为合适,当初西巡时就是你在主持粮草运输,如今还需要仰仗李士尉”
  说着,张苍又要作揖行礼
  李由忙扶住对方作揖的手,回道:“张御史,不就是一些粮草的运输”
  张苍又是缓缓摇头
  注意到对方的神情,李由忽觉得不对,意识到张苍会如此郑重的原因
  他忙打开这卷竹简仔细地看着,通常可以通过运送粮草多少能断定离开关中的兵马有多少,当看到送去洛阳的粮草有十万石之后,李由脸色也变了
  光是粮草就有十万石,那么出行的兵马少说也有六七万,其中还不算战马的草料,也不知这是几天的口粮
  不过再细想一番,上一次始皇帝西巡也有这么大的规模
  能有如此规模出行……除了始皇帝,李由想不到别人了,也难怪张苍会如此郑重
  李由又将这卷竹简合拢,行礼道:“由定会安排妥当”
  张苍端着酒碗缓缓点头,饮下一口酒水
  以当年的交情来说,大家都可以说是最早跟随公子的
  李由与公子的交情比张苍更久
  与张苍的交情并不深,最多也只能说是认识,还有各自都在或多或少的为公子做事
  就算是在小时候,李由只知道父亲身边有一个叫张苍的帮手,也没怎么接触过这个人
  李由夹起一片羊肉放入口中嚼着,这羊肉切成片与苦菜混在一起,撒了一些盐
  将羊肉片与苦菜拌在一起,放入口中咀嚼,而后再饮下一口烈酒,这味道当真是爽快
  张苍低声道:“此事不容有误,还望李士尉早作安排”
  李由叹道:“上一次西巡用去了不少粮草,好在当初按照公子吩咐还留有富裕,但……”
  言语说到了但,原本要起身离开的张苍只好定下心神再一次坐了下来
  李由道:“此番最好是在夏收之后调粮,就怕耽误时日”
  闻言,张苍无声地长出一口气,心说果然还是粮食不够的问题
  他站起身道:“其中二十万石,苍会安排妥当”
  若有二十万石粮草托底,李由心中就有了底气,他道:“明日就去安排”
  张苍作揖离开了
  李由拿起一块布将苦菜羊肉都倒入一块布中,包起来之后,又将碗中的酒水喝完,就回了家,酒钱与肉钱张苍都已付清了
  夜里,张苍回到了咸阳城的宅邸,宅邸不大倒是好住早晨廷议路也近
  但张苍刚走到家门口,就见到了等在家门口的丞相家仆
  “张御史”
  张苍只好转身,跟着这个家仆一路朝着丞相府邸而去
  吕不韦旧宅的对面,就是丞相的府邸,张苍跟着这位家仆走入家门
  一间书房内,李斯让人将热好的包子与饺子端给了张苍
  张苍看到眼前的吃食,道:“先前公子给苍吃过这些了”
  李斯端坐着,手中拿着一卷书,一手抚须,整个人侧向油灯,想借油灯的光将手中的书看得更清楚
  “你去见过李由了?”
  “入夜前,苍与李士尉共饮过”
  李斯沉声问道:“是公子让你去寻李由的?”
  “不是”
  面对丞相,张苍端坐,神色严肃,更不敢随意去拿放在眼前正冒着热气的包子
  李斯低声道:“夏收之后就要前往泰山,此事多半还是公子主持,蒙老太尉已年迈,皇帝打算让老太尉退下去了,公子娶了王贲的女儿……”
  言至此处,张苍接过话,压低声音道:“公子会帮助王贲成为下一个太尉,公子就能执掌少府”
  李斯道:“公子的才能如此了得,自然该在少府令的位置上”
  从渭南与咸阳桥,从潼关再到如今陇西,公子扶苏确有在土地治理上的才能,这些年让关中的粮食几度增产
  若公子任职少府令,将来就不只在关中施为,那或许可以让整个天下的粮食增产
  趁着蒙老太尉年迈,公子扶苏帮助他的岳丈登上太尉的位置,大秦最主要的力量便是耕战
  若王贲成了太尉,那么他就代始皇帝控制着天下兵马
  公子扶苏成了少府令,则可以控制天下的耕地
  如此,战在王贲,耕在公子
  一想到这两人一旦联手,国家大事恐会都落在公子之手,可再一想又不对,这秦廷不是这样的,这里还有御史大夫与丞相
  始皇帝是何等人物,岂会看不出公子扶苏的心思
  公子扶苏的是始皇帝最疼爱的孩子,这样的公子掌权自然是无可厚非,况且公子的确有能力
  再者说,张苍蹙眉思量着,他看到了油灯的灯光照在了丞相的脸上,难道说……丞相是在担忧他家的女儿没有嫁给公子扶苏?
  眼看公子扶苏一步步掌权就要位列九卿,要知道公子今年也才二十二岁呀
  丞相不必着急的
  李斯道:“你替老夫给蒙老太尉送一份礼”
  “苍,明日一早就去”
  “你要多帮帮公子,咸阳城外的十万石麦子你拿去吧”
  丞相也是希望公子扶苏成为少府令的,因此丞相也希望蒙老太尉退下来的?
  张苍离开丞相府邸与一队巡夜的甲士相遇
  见到张苍从丞相府出来,这队巡夜的甲士自然不敢为难,见到张苍还拿出了御史的铜牌,这队甲士恭敬离开
  张苍走在安静的咸阳城大街上,心想着今晚丞相的这番话,细想之下似乎疏漏了什么,再一琢磨
  张苍的脚步忽然一停,他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陇西
  当初公子扶苏曾说过迁民实边之策,此策与丞相的迁民之策相仿,不过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因丞相迁民是在边关,而公子扶苏迁民是为了陇西
  陇西,陇西……都水长禄在陇西种出了冬麦,且公子扶苏图谋西戎人的河谷已很多年了
  公子说那里叫做河西走廊,张苍觉得对公子来说,那片河谷就像是一位美人,千方百计要图谋之
  翌日,张苍早早出了家门,原本这个时辰应该是去廷议的,只是他今天很忙,一出门就去了王贲府上
  在王贲府前等了半个时辰,就有人走出府邸,告知了张苍一些事,随后张苍拿着王贲让人送来的一道书信,以及口信朝着咸阳城外走去
  书信的意思很简单,代为主持他的十万石粮食
  始皇帝是要在夏收之后,就去封禅泰山,这个消息还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今距离夏收还有两月
  张苍就要先准备,他带着丞相府的官吏快步走在热闹的咸阳城中,一路走到城外,与守城的将士说明了来意,而后在这里等到了李由
  “李士尉,这里是十万石麦子”
  这些麦子原本是公子扶苏要还给丞相,丞相当然不缺这十万石,便让人将粮食先运送出去
  李由手中拿着竹简记录着,道:“另十万石在何处?”
  “李士尉,随我来”
  张苍带着李由来到了咸阳城的北郊,这里是另外十万石麦子,这些麦子都是从陇西送来的
  等众人忙于搬运粮食,张苍站到李由的身边,低声问道:“李士尉去看过陇西?”
  李由点头
  张苍道:“丞相希望公子扶苏能够成为少府令,王贲多半也是如此认为的”
  张苍是公子的老师,但终究是丞相李斯一系的人,凡事先做好公子的吩咐之后,会为丞相多考虑的一些
  现在与李由说这些,就是为了丞相多考虑
  张苍知道他们父子不和睦,李由甚至带着妻小搬出来单过,可父子毕竟是父子
  李由道:“公子要成少府令了?”
  闻言,张苍心中首先暗想李由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还是说这人很会装傻,叹道:“先前以为丞相只是为了帮扶公子,但以公子在渭南的成果,若放在陇西,再加上河西走廊,丞相与公子所图的是整个陇西乃至整个河西走廊,那是百万亩田,数十万的人口的大功”
  李由听得挠了挠头
  张苍望着运粮的队伍,低声道:“总之,此事唯有王贲成为太尉,公子成为少府令才能拿下河西走廊”
  李由道:“如此说来,从公子派都水长禄前往陇西开始就要图谋河西走廊了?”
  张苍道:“倒也不是,应该是在很多年前,公子修建咸阳桥的那年,那年有一队从乌孙而来的商人,公子从他们的手中买来了蒜,从此公子就知道了那片河谷”
  李由颇为震惊,他道:“公子好深的盘算”
  张苍又道:“呵呵……也别以为公子只是为了得到那里,公子是为了对付匈奴人才会图谋河西走廊”
  拿权,争权,做大利益,为了大计公子扶苏要推自家岳丈成为太尉……
  这平静的秦廷之下,竟还藏着这等事
  李由只觉得张苍很厉害,公子也很厉害
  张苍拍了拍李由的肩头,吩咐道:“此次粮草运输事关重大,李士尉万不可出错”
  “张御史放心”
  “嗯,其余的粮草苍去想办法”
  张苍面带愁容地离开了
  每年粮食就快丰收的时候,扶苏都会离开咸阳出去看看各县的麦田如何,抬眼看向远处,广阔的关中平原上,随风起伏的麦浪十分的美丽
  这种景色百看不厌
  驾着马车的田安道:“公子,今年商颜山还种了许多豆子”
  “对呀,叔孙通喜豆腐与豆花,山上自然要种满豆子,才够他老人家吃的”
  “公子,是要去见叔孙通?”
  “不用了,往北方的旱塬去看看”
  公子的话语声从车驾内传来,田安让马匹走向北面
  北面的景色比较荒凉,出了咸阳城一路朝着龙首原而去
  咸阳城距离龙首原其实并不算近,不过从地理上来看,这里十分适合建设宫殿,从这里往西看去,能够见到拥抱渭河而建的咸阳城
  田安道:“传闻当年商君与孝公都想过,是否要将咸阳城建设在此地”
  扶苏颔首,这个方案肯定是被否了,因为现在的咸阳城就不在这里
  “当年,老秦人还要抵御义渠人,商君选了渭河的上游,在咸阳城的后方建设直道,以抵御义渠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义渠旧人多数都成了秦人,转眼间那是数百年前的事了”
  田安是一个见识很广的内侍
  同时,又因为他见识很广,也让人觉得这人很古老,说话间动不动就是上百年或几百年前的传闻
  u手机版: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