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天纵奇才(47K)
第298章天纵奇才(4.7k)
“能跟我说说谢教授的事吗?”
在选礼物的时候,陈景乐就有意识地,跟李北星打听这位即将要拜访的退休老教授的情况
“让我想想该从哪里说起”
李北星昂头思索好一会儿:“那会儿我还在读小学,到省城来玩,进南师大参观,看到校内有书法展览,就萌生了想要学书法的念头正好谢老师退休了,她书法水平不错,我爸就通过一些关系,找到她来当我的启蒙老师
谢老师人脾气很好,没有什么架子,虽然我天赋一般,但她也教得很耐心此后几年,基本每年暑假,我都会到省城来学一两个月的书法同时请附中的老师帮忙补课,不至于落下其他科目功课最后我高考填的也是南师大,可以说跟谢老师很熟很熟了”
这就是跟一般小镇做题家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像陈景乐这种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连普通辅导班都没上过,全凭自学,哪还敢指望有华师附的老师给他补课
不过李北星这种其实还好,走的依旧是正统高考的路线
真正厉害的,还得看人家4+4,或者直接以国际生的身份免试入学各所顶尖高校
“那谢教授的家人?”陈景乐又问
李北星微笑说:“噢,她现在应该还是跟她家老先生一起,住师大的老教职工宿舍,至于她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则是住在高教新村不过她儿子儿媳并不是华师的老师,而是隔壁华农的我们这次去拜访谢老师,大概率会碰到她老伴”
陈景乐若有所思点点头,同时礼物的挑选范围,不再局限老太太一人
选好礼物后,俩人没有打车,而是直接坐地铁来到华师站下车
在省城,地铁公共交通远比打车方便得多,除非实在没得选
南师大不对外开放,因此他们需要登记预约,好在不算麻烦
“你们学校很大呀”
陈景乐是第一次进南师大这所学校,自然是充满好奇
这就是南东省教师的摇篮,是很多想要成为人民教师的南东学子眼中的最高学府,像江北一中,就有将近一半的老师是来自南师大,剩下的一半,则基本来自南师院
陈景乐在看学校的同时,别人也在看他
虽然时逢端午假期,但学校里依旧有很多学生
而且师范类院校,向来男少女多,南师大的男女比例据说是3:7,女生占到七成
像陈景乐这种颜值拉满,外表看起来成熟,但又不失少年感的男人,对任何年龄段的女生来说,都是致命的,更别说女大学生
虽然李北星始终牵着陈景乐的手,但阻止不了别人的目光跟小声讨论
好在她已经习惯了
“是的,即便是石牌校区,都有1200多亩”
李北星捂嘴轻笑:“华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有,要是再读个硕士博士,选择留校任教,可以说这辈子都在华师度过”
陈景乐哑然失笑
对于喜欢安逸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听说你们学校饭堂饭菜很好吃?”路过学校食堂的时候,陈景乐好奇问
他记得这个学校有个外号,叫做华南吃饭大学
有点搞的
李北星笑呵呵:“还可以吧,对比其他学校来说,味道应该算不错的,但要说价格,其实不算便宜,毕竟是在市中心嘛,周围都是各种cbd,只能说还行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如果有的话,我可以带你去尝尝”
“嗯,那回头看情况”
陈景乐不以为意
好奇归好奇,不至于说为一家大学食堂感到惊艳
……
陈景乐终于见到李北星口中的谢老教授
一头花白短发烫成微卷,戴着个棕色圆框眼镜,典型的老年女性知识分子打扮,很有气质
同时又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那种高高在上,给人感觉很和气
气质跟学识多少有关系,但不是决定因素,大学里头大妈气质的女教授多了去,纯粹是家庭条件与温和环境使然,一看就是不缺钱不缺爱,不用为各种琐碎事情烦恼
另外心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由心生便是这个道理
“谢老师,好久不见!”
李北星开心得跟老太太来个拥抱
老太太呵呵笑答:“是有段时间没见了,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偶尔出点小问题,导致没赶上你的婚礼”
“没事,您身体健康就好人我直接给您带来了”
李北星笑嘻嘻地侧身,给老太太介绍:“这位就是我先生,陈景乐”
又对陈景乐说:“这就是我先前跟你说过的谢南雁谢老师”
“谢教授您好”陈景乐微微躬身,礼貌打招呼
“好好好”
谢南雁细细打量着陈景乐,心头讶然
高大白净帅气不说,身上书卷气还很浓,一看就是没少读书,同时又利落大方,没有丝毫拘谨,这些因素全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放眼年轻一代都是极为少有的
难怪李北星愿意嫁给他
当然,长相只是一方面
以谢老太太一生育人阅人无数的眼光来看,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看几眼大概就能判断出
此子眼神坚定,说明经历过不少磨难,但依旧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典型的“坚刚不可夺其志,万念不可乱其心”
问题是看对方外在,家庭条件应该不差才对,不说优渥,至少衣食无忧吧,这样的人能有什么磨难呢?
究竟经历过什么?
谢南雁有些好奇,不过没有多问,这都是人家的私事
第一次见面,她对陈景乐印象还是不错的,感觉是个踏实靠谱有礼貌的孩子
……
“来就来嘛,还带什么礼物”
谢南雁看着陈景乐手上拎着的大袋子,很无奈:“我一个退休老太太,每个月退休金都花不完,要什么没有?用得着你们买?”
“一点点心意,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李北星挽着老太太的手,笑眯眯的
看得出来,她跟这些书法启蒙老师关系确实很好,之前看她跟她奶奶关系都没这么亲近
“对了,林教授呢?”李北星好奇问
“他出门遛弯去了,不用管他,到点饿了自然会回来吃饭”谢南雁摆摆手,“你们先坐,我来泡茶”
“我来吧”
陈景乐连忙接过老教授手上的茶叶跟热水壶,熟络地开始泡茶
“小伙子不错,泡茶手法很利落啊”谢南雁有些意外
陈景乐呵呵一笑:“北星她爸喜欢喝茶,每次去他办公室都是我动手”
谢南雁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能主动帮忙干活的孩子,自然更讨人喜欢
李北星这时候说:“老师,我这次顺便给您带了一幅字,您给评评?”
“哦?”谢南雁意外,似乎想到什么,笑说:“好啊,倒要看看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作品”
李北星笑嘻嘻地从礼品袋里拿出一个硬纸筒拆开,掏出里面的卷纸
这是来之前她让陈景乐写的
“咦?!”
谢南雁展开一看,顿时惊讶
是一幅行书楹联,“春催桃李遍天下,雨润栋梁满九州”,写给老师的
不过这字不得了哦
清畅超妙,风规自远,用笔理性,气息舒缓,古意盎然,让她想起一个人
中美院的陈宗康
那位可不是一般人,放在当下的书法圈,属于是“二王”一脉在现今书坛的代表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继承传统古意的基础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多,就那么几下,但是足够了,已经胜过很多明清书法文人
南东省书协里头的副会长刘振宏,同样是走二王风格,就是师从的陈宗康
但这幅作品又有点不一样,给人感觉更加刚健清新,流美自然,有点她认识的同为师大文学院教授的张归光
那位同样是个厉害大家,国内书坛文坛地位,比刘振宏还要高不少
问题是以她对张归光的了解,对方如今这个年纪,很难再写出这样的水平
总之这幅作品很不一般,在掌握了古意的同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那种淡然肆意间挥洒个性的能力,放眼当今书坛,都没几人能做到
再看落款,陈景乐?
顿时惊愕
“厉害啊!”
谢南雁惊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很好,非常好!”
看向陈景乐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惊叹与赞赏,甚至佩服
至少这种水平的字,她写不出来,写了一辈子都写不出来
这是天赋的差距
她记得去年中秋节那会儿,李北星给她看过这位的作品,当时的水准虽然不错,但跟现在可没法比
短短半年多,进步竟如此之大?
难以想象!
“您过奖了,还得继续学习”陈景乐谦虚一笑
李北星笑眯眯问:“您觉得能到什么水平?”
“还有别的作品没?”谢南雁沉吟着问,她想再确认一下
“照片可以吗?”
“当然”
“……”
李北星掏出手机,给她展示陈景乐之前写过的那些书法帖子
谢南雁看完后,长舒口气
看看陈景乐,又看看李北星,笑呵呵说:“我一个老眼昏花的老太婆,也不怕别人说什么,反正在我看来,国内写得比他好的,已经不多”
这就是她的评价
还是往保守了说的,毫不夸张,目前国内能有陈景乐这水平的,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虽然她本人书法方面成就不算高,但见识还是有的
看兰亭奖就知道了
能入展的青年书法家不是没有,但能获得金银铜奖的,无一例外,都是稍微有点年纪的,40岁以下的,并不多
这已经是国内最高的书法奖项
当然,评判书法水平高低,书法家的年龄并不是一个标准,归根究底得回到作品本身,用事实说话
事实就是陈景乐真的很强,强到离谱那种!
李北星听得美滋滋,比夸她还高兴
至于陈景乐,虽然也很开心,但就淡定得多
他知道自己很强,只是具体强到什么程度,并不是很清楚,也懒得计较
反正能赚钱就行
……
谢南雁问陈景乐:“你有加入书协吗?”
“没有”陈景乐摇头
谢南雁就说:“那有没有兴趣加一下省书协,以你的实力,毫无疑问是够格的”
她说这话,其实有一定的私心
谢南雁本人曾是省书协的理事,退休后也卸任了,只保留会员的身份
南东省的书协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选出会长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真正拿得出手的本土派书法大家
想要选出一个合格的会长不难,问题是你得服众才行现阶段就是想当的人太多了,竞争过于激烈,但又谁都不服谁
很多人都能入国展,但是吧,水平也就那样
够资格国展的多了去
最有资格的是当属王勇,他是拿过兰亭一等奖的,问题是他当年那个一等奖不止一个人,含金量不算特别高,再就是他只是广美的副教授,连个正高职称都没有
被人抓住这两点,再怎么争都上不去,最终只给了一个副会长头衔
师大里的张归光倒是符合一切条件,问题是年纪太大了,而且现阶段醉心古籍研究,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
谢南雁希望南东省书协能有个横扫八荒六合的,能够出来镇一镇那些魑魅魍魉
眼下就有这样一个人站在她面前
一个天纵奇才级的人物!
问题是陈景乐对这些实在不感兴趣
众所周知,书协作协这种虽然只是民间艺术类组织,但他们都是挂靠在文联名下的群团机构,有职务的管理层,基本都是参公身份
对于想要走仕途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路子
某大名鼎鼎的网文作者,就是走的作协到文联的路线
要是遇到赏识的领导,把你从文联提拔到其他单位,从此平步青云
但,还是那句话,陈景乐对这些不感兴趣
有圈子的地方就有各种蝇营狗苟
他的性格不适合混圈子,甚至有些抵触
不过面对老太太的询问,他又看了看同样期待的李北星,没有直接拒绝
而是想了想后,说:“加入书协可以,不过我平时恐怕没空参加各种协会的活动”
“很忙吗?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谢南雁好奇
陈景乐笑说:“平时主要是负责给客户做书画定制,再就是帮北星她爸的公司做战略发展规划,还会写写论文”
“那你涉及的方向还挺多啊”谢南雁惊讶
陈景乐点点头:“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
李北星笑说:“他学东西很快的,所以自然就学得比较杂”
这让谢南雁更加好奇
要不是李北星跟她说的,她确实很难想象陈景乐才学书法不到一年
这种人不是天纵奇才是什么?
不过肯答应就行
谢南雁当即笑说:“回头我给你推荐到省书协去然后你在写一幅字,我帮你送去参加省级展览,凭你的水平,拿个奖轻轻松松,这样就可以加入中书协,去参加国展了”
国展难度大,那是对一般的书法创作者而言
说到底这个国家人太多了,即便是一万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是有书法天赋的,那也有14万
加上贪得无厌的入展专业户太多,因此每次国展级的书法展入展率,大概只有1%-2%,跟高考考上985院校差不多
甚至就连中书协专业委员会那几百位委员自己投稿,都不一定能过
凡是能入国展的,背后肯定有名师,甚至不止一个名师,有的本身老师就是展会评委,加上大量的时间练习,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拿什么跟人比?
但是!
谢南雁对陈景乐有信心,对陈景乐的作品有信心!
归根究底,书法创作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只要是展子,想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参与,就得靠质量说话
人情世故那套玩多了,结局一般好不到哪去
最好的例子,就是影视圈的金马奖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