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儿,猛张飞鏖战张儁
只闻得战鼓登登,旌旗猎猎作响
云长已斩得颜良首级而还,不论是徐州诸将亦或曹营诸将,皆慨叹不已
惊呼关公为天神也!
此战曹刘联军大破袁军先锋部队,颜良身死,余众解散
故白马之围遂解
此战,最属扬名的当属关羽,于万军之中取首,阵斩河北大将颜良
这也是三国正史上,唯一一次记载万军取首的实战表现
三国正史,唯一!
武圣之名不是胡乱叫的
其难点在于,当两军交战之时,你敢不敢单枪匹马冲进敌阵
冲进去之后,你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面对扯地连天的敌军,你还能不能找到主帅方向位置
即便找到了,你有没有把握快速将之杀死,并全身而退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每一点都极为困难严苛,这也是三国历史只有这么一次记载的原因
曹操见关羽阵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大喜过望
连命人将关将军接至营中
关公将颜良首级带回,曹操便命人将颜良首传示诸营
于是,三军大振!
旗门收拾,打扫战场
大帐之上,摆满酒席
曹营、刘营诸将纷纷起身敬酒,为云长庆功
曹操更是于酒席之上连连称赞关将军的武艺
关羽此刻倒想起自家三弟来,于是说道:
“某之武艺何足道哉!”
“吾弟张益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耳”
曹操是见过张飞的,知他也是熊虎之将,只是少见其武勇展示
今日却是实打实的见了云长之勇,实在赏心悦目
但听得云长如此说话,不免也好奇那张飞武勇到何等地步?
曹操暗自庆幸此时自己与刘关张是友非敌,他的确还没做好对抗刘备的准备
筵席散后,乃回顾左右,道:
“今后如遇张益德,诸位不可轻敌!”
于是,令人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不表
……
说起这张益德,此时正跟随三军大都督李翊征战青州
自生擒高览之后,青州士兵士气崩坏,兵无战心,将无战意
兼之袁谭在青州多年的“德政”,配合李翊精心设计的“迁民作秀”运动
可谓是上有将不接战,下有百姓配合
一路连战连捷,下齐七十余城,真正打成了乐毅
时袁绍闻说青州战事不利,高览兵败被擒,怒而收之
又令张郃总览青州兵务
张郃在接到袁绍命令之后,马不停蹄地星夜赶往青州
至平原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定军心
袁绍虽然倚重颜良、文丑,但其实张郃在河北军中的名望是非常高的
受政治因素影响,张郃在河北十几年的生涯,仅以一句,
——“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一笔带过
因为袁绍作为失败的一方,所以他手下战将的战绩无人记录
即使有,也没传下来
但还是能从史料中的蛛丝马迹来断定,张郃在河北阵营中的地位是不低的
这边李翊领军,一路高歌猛进
欲先取济南,然后入平原,截断黄河
只要打到黄河以南,那么青州的战事就宣告结束了
也就说黄河以北剩下的一点的青州领土,就不着急攻了
李翊也很快收到了张郃接替高览的消息
作为曾经的老对手,彼时的张郃还只是袁谭手下的副将
如今几年过去,张郃已经能够独领一州军事了
对于张郃这样的人物,即使是李翊也不能轻视
历史上张郃一度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因为这哥们儿实在太能活了
别人征战三十年都了不得了,张郃纵横沙场将近五十年
要不是膝盖中了一箭,估计还能再打几年
靠着这“老不死”的三国第一buff,张郃硬生生熬走了另外四位良将
成为了曹魏朝最为倚重的名将,更是被曹睿引以为心腹
用陈群的话说就是,“郃诚良将,国所依也”
要按刘宋王弘的话说就更夸张了,叫,“魏朝酷重张郃,谓不可一日无之及郃死,何关兴废?”
意思是魏国极为重视张郃,红的发紫,明星将军,以至于魏国一天都离不开他
当然了,张郃上位可不单单靠的是熬资历
这哥们是越老越妖,后期完全就是个老兵油子,打仗稳得不行
以至于把刘备都气得够呛,一度盯着张郃打,就是要跟他死磕
现在过去这么许多年,李翊知张郃已非昔日可比
况从前有袁谭、郭图掣肘,如今张郃独揽大权,未可轻视也
于是先命张飞、赵云各自带部据守险要,不着急攻济南
依旧按照往常自己的用兵习惯,先命人勘察地形,探查情报,再做决断
时徐州军这边按兵不动,那边青州军倒也稳得住
张郃见李翊不来攻,他也不主动出击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守住青州,拖住徐州军的步伐
只要袁绍那边的正面战场打赢,腾出手来,向东攻取徐州
到那时候,他便能够主动出击,自青州南下,与袁绍里应外合,两路夹击
如此,徐州可破,河南可定也
于是,两边各自相持了些时日
诸将等不及了,纷纷来见李翊
张飞说话最无顾忌,率先问道:
“今我大兵初至,若不先挫其锐气,反留此地据守何也?”
“难道不该急青州战事,以图冀州主力乎?”
“一码归一码,战事本就不可操之过急”
李翊澹澹解释,“夫庙算多者胜,庙算少者不胜”
“吾用兵向来稳健,是因三军将士性命俱寄于我一人身上”
“若决策稍有差池,便可能害死无数弟兄”
“我军中多有少年人,出征前,彼之父母将孩尽付于我”
“若不能将之全身带回,叫吾于心何安?”
众将闻言,俱感念李翊之德,于是不再多言
李翊虽为现代人,但在古代也生活了五、六年了
生活习惯,饮食风格,乃至一部分思想见地多与本时代相合
说来,他也是一个快当父亲的人了
算算日子,孩子应该已经出生了
只是自己领兵在外,无法陪伴着莹妹身边,更没法第一眼见到自己的孩子
是男是女,此时尚且不知
这时,忽有一流星探马飞驰而来
是徐州来的信使,一经接入帐来,便慌忙拜道:
“大喜啊!大喜啊!”
那信使慌不迭地拜倒在李翊身前,连连贺喜:
“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
“……咳咳咳”
由于太过激动,这名信使直接被口水噎住了,说话都不利索
“我何喜之有?”
李翊澹澹问
左右近侍取来清水,交给那名信使
这名信使道一声失礼,喝一口水,这才稍加镇定
“恭喜大都督有喜了!”
什么!
我有喜了?
听到这话,在场诸人无不错愕
“哦不不不!”
那信使连忙摆手,抽了自己两嘴巴子
“小人一时性急失言了,说错了!说错了!”
“是大都督有子了!”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又是一惊
不过不同于适才那荒唐的一句失言,这次大家的惊更多是惊喜
面对众人惊喜的目光,那信使赶忙接着说道:
“就在十日前,袁夫人已经产下一子!”
“恭喜大都督,是一位公子,母子平安!”
信使这话直接传递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袁莹生的是个儿子
儿子在古代的地位自不必多言,李翊有后了
第二,母子平安
等于不论是莹妹还是新出生的儿子,都健健康康的
就古代的出生率,以及存活率,能做到母子平安
那都不单单是大喜那么简单了,是要直接摆一场喜宴庆祝的存在
于是,张飞、赵云、陈到、田豫等将纷纷起身,齐齐向李翊拱手庆贺:
“恭喜大都督!”
“恭喜大都督!”
“……”
由于李翊平时跟同事属下关系处的不错,所以这会儿大家是打心眼里替李翊高兴
李翊当父亲了,自己也久违的露出了笑容:
“噫,吾有子矣!”
那名信使仍旧跪在地上,未有起身,而是接着对李翊说道:
“自少公子降世以来,尚未来得及取名”
“袁夫人命小人前来前线,一是向大都督报喜,免得大都督牵挂”
李翊微微颔首,暗道袁莹这丫头表面看起来呆憨,实际上却心思敏感细腻
由于自己出征的时间,正好是袁莹快要生产的时间,刚好错过
前线军情如火,李翊也不得不往
袁莹到底是大户人家出身,懂事乖巧,只安慰李翊让他放心去
待产下孩子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派人过来报喜,让李翊可以安心
“这第二件事嘛,少公子尚未取名,袁夫人不敢擅自做主”
“所以来请大都督亲自命名”
话落,诸将的目光纷纷落在了李翊身上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
军营里本是应当严肃对待,不苟言笑的
但今日实在情况特殊,每个人都暂时忘却了军旅上的紧张感,转而替李翊感到高兴
“请大都督取个名字罢!”
“请大都督给孩子取个名字罢!”
大伙儿似看热闹不嫌热大,竟是纷纷起哄,让李翊给孩子取名
李翊也很快从得长子的兴奋中缓过来,沉吟了半晌,缓缓开口说道:
“吾与刘将军相识于患难之中,而来六年矣”
“这六年,我随主公南征北战,收琅琊、击青州,灭袁术、收取泰山诸郡”
“已得河南半数之地矣”
李翊回忆的同时,自己也觉感慨
“今日便趁着犬子降生之喜,翊也许下一个心愿”
“待吾子晓事成人之时,再不用受征战鞍马之苦”
“不止吾子,希望列位诸公的子嗣,都能生在一个太平年代”
“不受战乱之苦,不承亲友离别之痛”
“而是能够跻身台辅,匡君济民,福泽后世”
诸将闻得此言,纷纷停止言笑,转而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认认真真的听着
话说到这个地步,大家也都猜到李翊要给孩子取什么名字了
“吾等父辈打天下,只望能够交给后生晚辈一个太平天下”
“待吾子成年后,吾也希望能交给他一个海清河晏的世道”
“故吾为子取名李治,就字世民罢!”
“取济世安民之意,也望此子日后不负我意”
李治?
好名!好字!
诸将士或谄媚也好,或真心实意称赞也罢,大家都乐呵呵地接受了军师长子的加入
“汝远来辛苦,先下去领赏罢”
李翊表彰了这名信使,然后命人带他下去饱餐一顿,给足酒食
那信使连连谢过,表示一定会将李翊的原话,完完整整的带回徐州去
在庆贺过后,或有人向李翊谏道:
“大都督,今得虎子,乃喜兆也”
“当出兵矣!”
李翊点了点头,“这些时日,收集到的情报也差不多了,我也以为是时候出兵了”
见李翊终于松口,诸将于是纷纷请缨出战
李翊牵唇笑道:
“诸公稍安勿躁,这几日我之所以按兵不动”
“一方面是为了收集情报,一方面却也是在思索破敌之策”
“……那计将安出?”
诸将纷纷问
“我已命人暗中联络当地里正,有了此前保民击袁的先例”
“诸里正纷纷愿意带领手下村民,随我军出走”
大伙儿一听这话,顿时明白了,感情军师还是想用迁民战术
提到张郃,很多人都会想起张飞巴西暴打张郃的著名战役
但很多人忽略了这一战的一个重要诱因,那就是人口
张郃当时进入巴地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巴郡、巴西的人口迁到汉中去
刘备当时还在荆州和孙权对峙,商讨湘水划界的事
而留守在巴地的张飞,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因为张飞虽然是勇将,但是在战略大局观上还是差一些
他没有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以至于放任张郃迁了大量人口出去
如果张飞能第一时间控制住张鲁和当地夷王,蜀汉未来的局面将大为改观
有人说张鲁本就不喜欢刘备,人家“宁为曹公家中奴,不作刘备座上客”,哪里会跟张飞走
可问题是,张飞要做的是控制住他们,不是要他们一定要归顺自己
说难听点,或者腹黑点
巴郡之民就是再不喜欢刘备、张飞,那也不能白白让给曹魏啊
这件事本质上就是张飞的战略失误
当然了,张飞大局战略意识虽然差些,但战场上确实是奇谋百出,勇猛过人
张郃见自己迁民张飞居然没有反应,于是壮着胆子,都深入到巴地去了
这时候张飞就算再是迟钝,也应该有反应了
于是率军截住了张郃迁民的退路,打出了那场赫赫有名的巴西大战
此战张飞暴打张郃,使之,“仅以身免”
等于是把张郃打了个全军覆没,张飞也算是挽回了一点面子
如果没有他这一战,张郃还要抢走更多的人口
此战过后,张郃被升任为了荡寇将军
没错,打了败仗反倒升官了
因为张郃此战的任务本就是不是打仗来的,他成功迁走了大量巴西、巴地之民,任务已经完成了
此战,张飞赢了面子,张郃赢了里子
所以,李翊现在的战术,依然是迁民
用迁民作为诱因,逼张郃出来跟自己打决战
否则,以张郃的守御能力,会耽误大量的时间
哪有直接野战歼灭其主力来得快?
现在张郃据守济南不出来,李翊就要在东平陵迁民,逼他出来与自己交战
时间匆忙,张郃也来不及坚壁清野,这是一个难得的战机
于是一个新的难题就出来了
迁民之后,必须分为两军
一军迁移百姓,一军截断张郃与之决战
两项任务都极为重要,李翊并非四目两口,只能兼顾一样
于是问诸将,谁想迁民,谁想出战张郃?
诸将讨论一番后,一致得出结论
“我等组织管理,俱不如都督”
“况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都督身为三军主帅,不该亲身涉险”
“就请大都督迁民,我等来截断张郃”
李翊见众将斗志昂扬,也是欣然同意,于是又问:
“那么,谁愿出战张郃?”
言讫,诸将纷纷请战
但当一人出声时,众人皆不再复请
“俺愿出战张郃,为大都督建功!”
说话之人,正是张飞
众人不敢复请只因不单单是忌张飞武勇,而是其刘营军事地位极高
当他发言时,众人就算再请,也只能作为副将陪衬
倒不如安心听从大都督安排,若是不同意,他们才好复请
李翊望一眼张飞,见他神情兴奋,斗志激昂,乃劝道:
“益德虽然勇猛,然打仗并非呈一人血勇”
“张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
“绝非易与之辈,连我都忌惮三分”
“吾意另择他将出战为好”
张飞一听这话,顿时恼了,连忙问道:
“大都督,何以小看我耶?”
“俺虽粗鄙,但随兄长征战多年,南征北战,深谙兵法”
“岂不足敌张郃匹夫?”
李翊仍是摇了摇头,轻描淡写地拒绝道:
“此议不妥,益德将军平日用兵,过于粗莽”
“遇上张郃这种巧变之将,诚难应付”
张飞于是更气,怒道:
“兵法战事,俺岂不知兵?”
“大都督若是不信,俺愿立军令状”
“破不了张郃军,俺愿提头来见!”
张飞气得直接要立军令状了
众所周知,军令状这种东西只对马谡生效
见此,李翊终于不再拒绝,而是抚慰张飞道:
“善!益德如此壮烈,相信必不负我之命”
“只是仍须小心”
适才李翊的确是在用激将法,既是提醒张飞,打张郃这种老油子,一定得用巧
他巧你得比他更巧才能取胜
同时,李翊也是真的在提醒张飞不能大意
张郃作为未来“自诸葛亮皆惮之”的魏国名将,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就连刘备都对张郃忌惮不已
有人说刘备又没被张郃打败过,会什么要忌惮张郃?
其实刘备曾经带了精兵万人,夜里猛攻张郃部,但最终没能攻下
此战刘备虽然不能算作被打败
但对刘备这样要强人的来说,自己带了精兵万人,都没能啃下张郃,对他而言是莫大的耻辱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刘备领军时,总喜欢挑着张郃打得原因
脾气上来了,就是要争口气
于是,徐州军分作两部
李翊为前部,赵云副之,先至东平陵迁民
张飞为后部,田豫、陈到副之,为李翊掩护迁民
济南百姓很快自东平陵齐聚,李翊便将他们往齐国境内迁徙
明晃晃地在张郃面前带人走
早有人细作将徐州军的迁民报之张郃
张郃闻言,不觉怒道:
“徐州何太欺人太甚耶?”
现在是河北强,河南弱,所以对河北而言根本没必要坚壁清野
不想徐州人竟抓住这一点,明晃晃抢夺人口
人口即兵源、粮源也
纵然将来退了徐州军,青州的战争潜力也被洗劫一空了
这当然不是张郃希望看到的
他知道李翊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逼自己出去跟他打决战
“张将军,李翊诡计多端,此前在齐国时,就曾迁齐民入徐”
“高将军在追击时,不慎中了埋伏,因而兵败被擒”
“还望张将军千万小心,”
作为此前与徐州军交过手的管统,对李翊的本领手段是再清楚不过的
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后怕
张郃一颔首,“吾曾前亦曾与李翊交过兵,知他甚有谋略”
“彼时恨大公子不用我计,不然合不该受……”
话到嘴边,不再继续往下说
因为兵败被擒,并不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
何况在背后蛐蛐儿袁大公子,对的他仕途影响也不太好
“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做?”
管统知张郃乃河北名将,行军打仗向来成熟稳重,跟着他混,应该不至于像之前高览那样被生擒罢?
张郃沉吟半晌,道:
“李翊所以为者,欲使我出去与之接战耳”
“既如此,全军开拔,与徐州军一决雌雄!”
张郃一拍案,当即决定主动出击
于是调拨一万五千人,赶往东平陵,追击李翊大部队
张郃知李翊带着齐民走不快,也是加紧速度追赶
那边张飞领军断后,他并不是颜良、文丑那样单纯的勇将
他在战场上是真的有谋略的
此战,张飞将决战地点选在了土鼓山
因为此处山路狭窄,张飞可以将张郃军给拦腰斩断,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张郃是一名智将
他懂得作战的变化,并且极于擅长利用作战形势和地形
这也是《三国志》游戏中,张郃技能“巧变”的由来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张飞其实是一个“地势”大师
真可谓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张郃与张飞再次相遇
张飞身为一军主帅,此时便跟换了个人似的
探马报张郃引兵来追,张飞急唤田豫、陈到过来商议
田豫说道:
“此前大都督与张郃相持之时,命人暗中绘制济南地图”
“土鼓一带,地恶山险,可以埋伏”
“将军不妨引兵出战,诱张郃来攻,我与叔至埋伏左右”
“各出奇兵相助,如此郃可擒矣”
张飞从其言,各付田豫、陈到三千军士
自引兵五千,于山下扎寨
正遇着张郃兵,两军排开
张飞出马,单搦张郃出战
张郃久闻张飞之名,正要试其勇,于是挺枪出马
二将战不到二十余合,忽有人报张郃,山背后疑似见着有徐州军的旗帆
张郃猛然醒悟,张飞诱自己出来单挑,原来是趁机给剩余徐州军拖延时间
好让他们饶至自己后路
于是张郃不敢恋战,拨马回走
张飞挥舞蛇矛,从后掩杀过去
前面田豫、陈到各自引兵杀出,前后夹攻
郃兵大败,张郃聚拢残兵,奔回寨中
张飞引兵追至寨下,欲要攻寨
寨上矢石如雨,飞军不能进,于是暂时收军回
张郃首战败了,倒也不气馁,只按兵守住寨口,多置檑木滚石,并不出战
诸将士过来安慰张郃,张郃反倒笑了:
“人言张飞匹夫无谋,今日见之,原来莽张飞也会用计”
“此前我不知其缘由,故而轻敌败了一阵”
“此我之过也,诸公亦不必气馁”
“只需守好各处寨口,听我吩咐便好”
于是,诸将领兵,各自把住寨口
张郃毕竟是名将,先前轻视张飞,遭遇败阵
却又马上聚拢军士,严肃军阵,倒未有太大损失
反倒有条不紊地安排,又派人往济南催粮催兵,很快重整旗鼓,恢复元气
那边张飞胜了一场,但并未能够将战果最大化
于是,又派人引兵去搦战
然张郃却坚守不出
原来,张郃见李翊用迁民战术,于是引军追赶,自土鼓山处与张飞军对峙
若不破张飞,张郃自是追不到李翊
可若不破张郃,徐州军再想迁济南之民也办不到了
张郃转攻为守,使攻守易型,将阵地前移了
以此来应对李翊的迁民战术
张飞一连派人搦战了好几天,张郃俱是坚守不战
张飞恼了,亲自带军在寨下百般秽骂
张郃兀自在寨上大吹大擂,与诸将饮酒,并不出寨
张飞见此大怒,扬矛一指,破口骂道:
“张郃小儿,如何不敢出来一战?”
那张郃亦在寨上回敬骂道:
“屠猪贩酒之辈,若有本事,可攻上寨来”
张飞见张郃骂自己的出身,更是气得牙痒痒
别看两人都姓张,但张郃的出身其实远比张飞要好
张郃字儁乂,“儁”和“乂”这两个字别说在现代,便是在古代都是少用字
可见张郃家庭肯定是非常有文化的
而“儁乂”两个字都是才智超群的意思
张郃是河间鄚县人,鄚县张氏是当地有名的大族
刚刚不是说张郃祖上肯定有点儿才智吗?
没错,鄚县张氏正是汉初三杰留侯张良的后代
要不然张郃打仗怎么这么喜欢用计呢,祖上基因在那摆着呢
张飞见张郃坚守不出,于是下令强攻
自己更是一马当先,亲自来闯张郃大寨
……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