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刘备:河北居然这么富,李相这几年

  却说诸葛亮于荆州奏表,正式上书刘备,提出了自己“四个集团军”的计划
  认为中原之战应当提上日程了
  刘备得书,看罢其表,顾谓左右人道:
  “曹操已得西川之地乎?”
  诸大臣对视一眼,有知情者表示
  根据蜀地细作传回来的消息,确有此事
  “诸官员中,孔明所在之荆州,离西川最近”
  “其当晓得些内情”
  刘备手指轻轻击打桌案,说道:
  “既然其提出此项战略,诸公觉得如何?”
  “议一下吧!”
  话音方落,陈宫率先出列,兖州口音铮铮:
  “启禀王上,此天赐良机也!”
  手中笏板激动地直颤,慨叹道:
  “如今曹贼主力俱陷于西川,许县空虚”
  “若依孔明之策,集四路兵马,攻伐河南”
  “中原可一鼓而下也!”
  “诚如是,宫愿为王上先锋,直取陈留!”
  陈宫从未放弃过直接重返兖州的计划,如今在刘备手下一直韬光养晦,等待机会
  如今见终于有机会回到兖州了,他的情绪比任何人都要激动
  “公台所言差矣”
  陈宫赞成之际,众人中一人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
  众视之,乃太傅鲁肃是也
  只见他眉头紧锁,持笏板沉声说道:
  “二十万大军日耗粟四千斛,更遑论箭矢百万、伤药千斤”
  “今江南初定,荆北仓廪供之不急”
  “冀州又需为并、幽二州,以及辽东填补缺漏,岂可立时大战耶!”
  “此议当从长计议”
  在鲁肃看来,他认为诸葛亮提出要动用二十万大军的战略计划,太过宏大
  至少还需一两年的时间准备,不可操之过急
  齐国现在虽然看似强大,就是因为还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
  一旦战争爆发,一切的繁荣都将被打破
  大量青壮脱产,物价飞涨,所以必须要谨慎
  陈宫据理力争:
  “王上明鉴!今观四方之势——”
  “荆南五溪蛮已平,荆北仓禀足食,并未需要承受太大压力”
  “此孔明所谓‘五万劲旅’之言,并非大言欺人!”
  “河北自李相开渔阳之市,幽州战马岁增万匹,牛羊数十万计”
  “蓟城铁坊日夜锤响,邺城太仓粟溢陈仓”
  “纵无冀州输粮,幽燕亦足以自赡”
  “至若淮南,陈元龙屯田数年,粮草充足”
  “臣上月亲见,淮水漕船首尾相接,载谷之盛,竟使河道壅塞!”
  “可见鲁太傅所言,并不尽实”
  在陈宫看来,荆南局势已经稳定,诸葛亮的奏报中也提到荆州能够拉出五万大军出来
  诸葛亮自己都保证了,咱们替荆州担心做什么?
  至于河北,本就是富庶之地
  自李翊在渔阳搞经济特区后,幽州大体上已能实现自给自足,极大减少了冀州的压力
  至于淮南与我徐州更不用多说,都是兵精粮广之地,绝对不成问题
  如今曹操在西川立足未稳,正是取中原的大好机会
  如果放弃了,之后再想进取可就麻烦了
  “……两位说的皆有道理”
  刘备挥了挥手,止住了两人的争执
  坐在王座上数年,刘备如今的御人之术,已经到了从容自若的境界
  “依寡人之见,可先依照孔明之言,将此议提上日程”
  “但具体征伐时间,须经由各地州牧、刺史经略”
  “未知卿等意下如何?”
  刘备的意思,便是让各地方长官,开始筹备中原大战的具体事宜
  但筹备的时间,刘备让他们自己来决定
  为的,就是防止突然下达总动员命令后,会打乱各地原来的生产计划
  刘备这个决定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不仅替手下员工考虑,也替百姓们考虑
  他希望在发动战争之后,能最大程度减免对百姓的伤害
  这换在从前,都是不敢去考虑的
  基本都是先从战略利益进行考量
  如今家业起来了,刘备认为也该回馈一下百姓了
  正议论时,忽有一侍从来报
  “启禀王上,城门外跪了大批百姓喊冤”
  “喊冤?”
  刘备眉头皱起,百姓组织起来喊冤这种事情在他治下是相当罕见的
  “他们有何冤情?”
  “这……听说是他们的亲人被李相给押入了大牢”
  “所以他们特来请求大王,将他们的亲人放出来?”
  有这种事?
  刘备当即问手下人,有没有知道河北那边是怎么回事?
  或有与河北熟络者,当即解释说
  因为李相禁了五斗米教,有教众反对,李相便将闹事的头目给抓了起来
  “可有造成人员伤亡?”
  “抓捕行动相当顺利,并未有太大损伤”
  “……嗯”
  刘备一颔首,即命简雍亲自去安抚城外跪着的人群,告诉他们自己会出面解决这件事
  让百姓们一直跪着,也对政府舆论不友好,所以肯定是要将他们劝走的
  然后,刘备又亲笔书信一封,让李翊妥善处理此事
  不要造成大规模人员冲突,尤其是影响到正常生产活动
  这对齐国的社会舆论以及政府的公信力会造成影响,让李翊务必将此事尽可能的大事化小
  顺带,还将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计划一并发了过去
  ……
  河北,冀州
  邺城的街道上,上千名米教教众,列队宫门,额贴黄符
  声如浪潮,要求河北政府释放他们此前逮捕的米教教众
  这些教众组织力极强,他们既不干扰百姓们的正常生活
  也不与官府人员发生武力冲突,如果被打了骂了,也任由其打骂
  他们只是一味地嚷嚷着放人
  李翊登阙观望,但见地上白衣如莲,聚满了人
  他看了眼握在手里的竹帛,里面刘备再三叮嘱,不要将此事闹大
  恰逢此时,魏延自身后走来,他按剑请命道:
  “此辈假静坐之名,行逼宫之实!”
  “恳请相爷准命,末将只需带三百刀武士,可将……”
  “文长谬矣!”
  话未说完,便被李翊出声打断了
  以手指城下教众,道:
  “观彼辈聚众,阵列有度,进退如一,必有智者阴为之谋”
  “若强以兵戈驱之,徒使黔首益怜其困”
  “则米道根基愈固,非利我也”
  李翊对这种闹事的活动的本质看得很透彻
  他们如此有组织力,显然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如果去强行逮捕他们,只会引得周围百姓更加同情他们,这就使得米教在基层更得人心
  这种觉悟以及这种组织力,其实是非常麻烦的
  其背后的高人,显然拿捏了河北高层的心态
  他就是要逼着相府去做选择,是妥协还是强制武力镇压?
  不论哪种,以李翊经略河北多年的威望,都动摇不了他的统治
  但正如癞蛤蟆一样,不咬人但膈应人
  “如此,为之奈何也?”魏延按剑问
  李翊一挥衣袖,澹澹道:
  “从其所请,尽释系囚!”
  “啊?”
  一听这个命令,魏延顿时傻眼了
  他性格暴烈,向来是一刚到底
  如今放人,不等于是服软么?
  “丞相,这——”
  魏延还待劝说,却被李翊伸手止之
  “去办罢”
  “唉!”
  魏延一跺脚,无奈拱手,“末将遵命”
  很快,此前被逮捕的闹事者,共计四十三全部被释放了
  那一众闹事者见人被释放以后,也感到诧异
  没想到相府居然真的会放人
  私下里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
  为首的治头大祭酒当即吩咐:
  “我等述求已成,不必再继续闹下去”
  “否则便是我等理亏”
  “可先退去,听候吩咐”
  众人从其言,各自散去了
  但米教还是将此次与官府的正面交锋,当成是一次“胜利”来进行宣传
  站在米教的角度,这极大提高了其威望,毕竟其赢得是河北政府
  而站在幕后者角度,他要的就是损害河北政府的公信力
  就在众人为眼前的胜利沾沾自喜时
  相府内,连夜召开了一次紧急大会
  李翊将一众高层全部叫了过来,并发表讲话
  “米教之众,号令严整,非寻常乌合可比,必有智者在背后运筹帷幄”
  “今日吾下令释囚,一为暂稳人心,二为试其深浅”
  “若其得寸进尺,继续鼓噪,则不过庸才所谋”
  “然其见好即收,进退有度,足见其所图非小!”
  众人认真听着,都对此事无比重视
  因为这显然是有人想挑战他们河北官府
  只见李翊倏然起身,袖袍翻卷如云,厉声道:
  “取河北舆图来!”
  侍从急奉图册,李翊执毛笔,于邺城、邯郸、常山诸郡米教聚点处重重圈点
  笔锋所至,皆教中要地,显是早有探查
  “传令!”
  李翊掷笔于案,声若寒铁:
  “河北诸军即刻出动,凡米教聚首,不问缘由,尽数缉拿!”
  “务求雷霆之势,不得走漏一人!”
  左右皆凛然应诺,翊复冷眸远眺,大声道:
  “吾不管这幕后之人是谁,但他这的算盘实在太浅薄了”
  “对付谁都可以,唯独在我河北行不通!”
  当夜,河北诸将得了密令
  徐晃率铁骑百人,马蹄裹布,自西门悄出
  至常山郡时,恰见米教堂内灯火未熄,窗上映出七人议事剪影
  徐晃冷笑,挥手间,甲士破门而入,未待堂内惊呼,已用浸药麻布捂口擒拿
  案上茶盏尚温,犹冒热气
  便被一发带走了
  张郃更精,使麾下健儿扮作粮商,叩开邯郸北郭米教暗舵
  门枢刚转,张郃自檐上翻落,环首刀已架舵主咽喉
  余众欲逃,却见院中“商队”皆抽短弩相对
  全程未发一矢,仅闻犬吠数声
  高览则趁着夜黑如墨,带人围了广平香坛
  教众正诵经,忽觉寒意刺骨——原是百张强弩透窗指来
  一老祭酒欲吞符自尽,览箭如闪电,射落符纸于烛火,顷刻成灰
  至五更鸡鸣,三将已押囚车三十六乘会于邺城诏狱
  河北军官恐怖的执行力,震惊了米教高层
  因为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组织力太强
  以至于米教一众治头祭酒都还没来及反应,他们分舵的祭酒在一夜之间就被逮捕了
  古代信息闭塞,交流本就不便
  一旦地方的领头人被捕,他们的组织力瞬间崩坏
  一时间米教高层分作两派
  一派自危,希望赶快逃离河北,避免也被抓进大牢
  一派则认为不能够自乱阵脚,先等雒阳总舵那边下达最新指使,然后再做决定
  而就在米教内部还在为是逃是战争执不休时,相府的第二道重拳再次打来
  是夜,三更时分
  不计其数“白衣教众”破门而入,闯入当地豪族门中
  专抢金银,毁坏祖庙
  一时间,米教劫掠世族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河北众世家豪族人人自危
  众族长纷纷找到李翊,纷纷表示愿意配合官府,共同逮捕米教教众
  但这还不算完
  这日,邺城漳河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春汛刚至,河水湍急
  却见十二名白衣人立于石桥,额贴黄符,手持米教教义,齐声高诵
  百姓们纷纷过来围观,他们本是抱着凑热闹的心理来看
  忽见为首白衣人的头目,忽然扯开胸襟,振臂高呼:
  “官府迫害圣教,吾等以死明志!”
  言罢纵身跃入湍急河水
  余众相继投河,溅起丈高水花
  众百姓大惊,见此情景,无不骇然
  此事惊动了河北官府,徐庶亲自出面负责此事
  他来到现场,郑重表示:
  “我们一定会全力施救落水者,请诸位乡亲父老放心”
  “也请大家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务必珍惜”
  “切不可冒然行此轻生之举”
  众百姓纷纷颔首,表示徐庶先生说得对
  随后,徐庶组织渔夫开始打捞漳河人员
  这一打捞,就是一天一夜
  百姓们看在眼里,纷纷感叹河北官府多好
  出了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
  明知道落水者已凶多吉少,可还是全力施救
  这不是为民请命的好政府吗?
  反观那些跳河自尽的教徒,简直不知好歹,不知感恩
  莫不是一个个的全都魔怔了?
  怎么会想不开,用这种方式来逼迫官府妥协呢?
  就在渔夫艄公们在河上打捞之时,河外的一处密林
  一众湿漉漉的汉子爬上了岸,他们已将原本的白衣服弃在了水中
  这时,徐庶也带人走了过来
  众人见着徐庶,纷纷拱手施礼:
  “见过徐先生”
  “……嗯,尔等全都安然无恙,我便放心了”
  见着众人无事,徐庶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十二人全都是水中健儿,弄潮好手
  奉相府命令,扮作狂热的米教教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投河自尽
  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百姓们对米教的反感
  “相爷的意思是,这几日你们先到渤海去避避风头”
  “没有相府的吩咐,不得擅回”
  徐庶一捋胡须,又道,“当然,至于盘缠路费,自有相府承担”
  众人齐齐拱手,异口同声道:
  “谨遵相爷之命!”
  待送走众人后,徐庶又问手下人道:
  “教你们准备的死尸备好没有?”
  侍从回道:
  “廷尉已经备了十二具死尸,都是方处决的死囚”
  “善”
  徐庶一指漳河水,“可先用水泡至浮肿后,使其面目全非,然后对外公布——”
  “跳河之人,均未能生还”
  “喏”
  众人依命行事,很快演了一出尸体被打捞上来的戏码
  三日后,漳河浮尸之事已传遍河北
  “作孽啊!”
  卖蒸饼的王婆指着河滩上那排盖着草席的尸体
  “好好的人,说死就死!”
  “痴傻,太痴傻了!”
  路人纷纷应和王婆
  “什么五斗米教,我看是鬼教还差不多!”
  “你瞧瞧,好端端的几个活生生的汉子,说死就死,唉!”
  舆论渐渐发酵,原本风光无两的米教在河北之地一下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
  众人纷纷称呼其为“鬼教”,指责其害人不浅
  一夜之间,米教在河北的民意基础登时不在了
  李翊见时机成熟,便正式下令,将米教定义为张角的之流的叛逆
  下令尽行全国缉捕其教众
  由于同时得到世家与百姓们的一致支持,米教的核心骨干们大量落网
  就连张卫也来不及逃回雒阳,被正式逮捕下狱
  消息传回雒阳总舵,张鲁闻说后,骇然不已:
  “这、这、这……不是说河北有百万教众么?”
  “怎么才一夜之间,就、就没了呢!”
  张鲁不敢相信,他原本对河北的百万信徒是非常有信心的
  认为即便河北政府不会妥协,但也不敢把张氏兄弟怎么样
  毕竟群众基础摆在那里
  可没想到,李翊真的有本事将其在一夜之间变成人人喊打的存在
  甚至其能够使一向不对付的世家豪族与底层民众团结在一起,共同反对米教传播
  这人究竟有何魔力?
  竟能施展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世间多是负心人呐……”
  张鲁颓然地坐倒在地,竟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一丝质疑
  毕竟他对待自己的教徒一心一意,可真到要紧时候
  众教徒也是说走就走,完全没有予以他支撑
  这令他如何不心寒?
  “师君,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由于河北的分舵被一锅端了,五斗米教现在也是元气大伤
  张鲁愁眉不展,叹道:
  “且先叫回各地教众,从长计议”
  “然后再设法施救师弟”
  微微一顿,又补充道,“李子玉并未马上处决师弟,说明其的确是一个极为聪明之人”
  “我们或许真的该转变思路,设法与之合作了”
  张鲁站起身来,目光望向北方,长长地叹了口气
  ……
  邺城,相府
  众军官正在举杯庆祝此次逮捕米教成员的任务,圆满完成
  李翊亲自出席,谓众人道:
  “此次缉捕行动,诸位都办的十分妥当”
  “翊敬诸位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还礼
  酒过三巡,李翊又忽然开口:
  “关于米教幕后指使之人,吾已调查清楚”
  “是魏人在背后使坏”
  众军官喝酒上头了,闻得此言,也不顾礼法,纷纷拍案怒喝:
  “魏人简直欺人太甚”
  “请相爷向齐王奏命,发兵剿灭魏贼!”
  “……不必了”
  李翊从怀中取出一卷竹帛,举在手中,展示给众人
  “齐王帛书在此,命我河北着手准备征伐魏国事宜”
  此言一出,一众军官眼睛顿时亮了
  “嘿!好啊,真是太好了!”
  众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他们待在河北数年,一直没什么机会参与重要的战事
  此前平定江南的大功,还被诸葛亮摘了去
  当然,就算不给诸葛亮,也轮不到河北人
  因为隔得太远了
  眼下的中原大战,河北是一个重要的战区
  几乎每一名军官都有机会上战场,建功立业
  “齐王让我准备战事,其实这几年李某一直在河北韬光养晦,积攒钱粮”
  “此前鲜卑、匈奴部落叛乱时,公等劝我发兵征讨”
  “我下令由鲜卑人、匈奴人自行解决,一来是为了缓和两地关系”
  “二来也是为了节省钱粮,专为今日”
  话落,李翊冲甄尧一招手
  “尧卿,你来念一念我河北这几年的积蓄,也让诸位军官都听一听”
  “喏”
  甄尧应声而出,手中捧着账册趋前
  堂下诸将但见册页翻动间,纸沙声簌簌而落
  “今有黄金十万镒,粟米一百五十万斛”
  “战马五万匹,铠甲斗具一万副”
  甄尧嗓音陡然提高:
  “另有李相连弩五千张,霹雳车两百乘”
  “常山、邺城、河间可动员人马,约八万人”
  这是李翊上台后,布政河北的全部积蓄
  其中,最令李翊感到自豪的还是黄金储备
  因为李翊本就是商贾出身,对黄金有着偏执的热爱
  不论古今中外,它都是绝对的硬通货
  所以李翊严格控制黄金外流,甚至下令众世家豪族,陪葬品必须减少黄金的下葬
  需要用其他物品来替代
  靠着李翊的努力,整个河北的黄金储备已经高达十万镒了
  要知道,整个大一统的汉王朝,黄金储备也就六十万镒
  等于李翊只用几年时间,就凑齐了全国六分之一的黄金
  这些数字,本来是除相府核心人员之外,不对外公开的
  只是如今刘备正式提出要开始征伐河南了,出于提振河北将士的信心,李翊也将这些信息给公开了
  饶是心里早有准备,众将士还是忍不住轻咽口口水
  感慨这治国的学问,简直比打仗高明太多了
  他们平时演兵习武,挤破脑袋也想不出,李翊是怎么做到几年时间筹备这么多钱粮的
  这难道就是经济特区的威力吗?
  这个数字的报出,也是狠狠地打了此前反对搞经济特区人的脸
  毕竟经济特区颁布了特殊法律,捍卫了游牧民族的权益
  游牧民族第一次能够在汉朝境内与汉人拥有平等权利
  这是此前从来没有的
  只是如今见识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此前反对的人都默默地闭上了嘴
  “我河北之地,供养二十万大军,亦可支两三月”
  “况淮南、徐州、荆州皆是富庶之地乎?”
  李翊正式阐明自己的观点
  “齐王之所以下令,让各地长官,自行筹备”
  “即是怕我等短时间内凑不齐足够的兵员与钱粮”
  “如今诸公都看见了,我河北钱粮足备”
  “我意,现在开始统筹,至年底时,便能正式开始征伐河南”
  二十万大军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几乎是全国总动员了
  即便下令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准备
  尤其古代交通运输并不发达
  众将纷纷起身,齐齐拱手:
  “我等誓为大齐效力,诛灭魏贼!”
  “……善”
  见众人情绪高昂,李翊命人取来一张纸
  让众人进行签名,写下请愿书
  以表示河北对中原战事的支持
  众将纷纷签名,李翊也签了
  然后单独写了一封回信给刘备,其书略曰:
  “翊顿首再拜齐王千岁——”
  “河北仓廪充盈,积粟百万,足支大军征战”
  “另有精兵八万,皆披甲执锐,日夜操练,唯待王命”
  “王上忧民生凋敝,翊深感其仁”
  “然此八万之众,乃河北所能竭而不伤根本之数“
  “百姓虽苦,犹可咬牙而忍”
  “社稷之重,岂惜汗血?
  “今曹操新并西川,立足未稳,中原疲敝,人心思汉”
  “若失此机,悔之何及!”
  “翊愿率河北儿郎,为王前驱,虽肝脑涂地,誓复汉室!”
  “大业艰难,正当流血流汗之时”
  “王上若决,翊即挥师南下,共讨国贼!”
  “翊再拜顿首”
  “建安十四年四月”
  ……
  李翊专门安慰刘备说,王上担心的破坏民生问题,八万人是河北可以承受的代价
  只要不超过这个数目,河北人咬咬牙还是能够坚持的
  何况现在是什么时候?
  现在是该我们流血流汗的时候了!
  刘备览其书,不禁慨叹道:
  “李相竟将河北治理如斯,令寡人也不禁汗颜!”
  显然,包括刘备在内都低估了河北的生产力
  刘备自己也没想到他放权给李翊,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治理河北
  没想到河北竟爆发出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马力全开
  占了全国gdp的第一位
  每年的恩格尔系数也是一年比一年低
  照这个趋势下去,今年河北的生产总值估计要再创新高
  “从前寡人,就盼着有位管仲、萧何一般的人物,为寡人治国理政”
  “如今观之,李相则远胜管、萧二人矣”
  李翊是因地制宜,颁布不同的政策,不同的律法来治理河北的
  他的很多提振经济的政策,都有些现代经济学思路,又结合汉朝的社会背景
  特殊情况特殊分析
  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其实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因为此前说过,古人的经济理论,普遍认为商品有限,消费完了就真的完了
  而现代经济学早就证明生产力是可以解放的
  不断刺激消费,配上政府看得见的手,是可以不断拉动经济增长的
  李翊设置渔阳经济特区,也是间接地做实验
  看看古代具体应该如何刺激消费
  但实验成功后,就在河北因地制宜的颁布政策
  这才使得齐国南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民也越来越自信
  ……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