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土鸡瓦狗

  “有山有水有田”
  “如此美好的土地,理应占之”
  以前的时候,虽然知道天朝富庶,门多郎自己就算再贪恋,也不敢生出占领之心,抢一把就跑,生怕遇到大周的军队
  自从砍杀了天朝上将罗明之首级
  门多郎的眼睛里,一切有些变了,许多事未尝不可也
  身后的几名武士,有一人出声附和道:“首领说的是,只担心惹恼了王志大人”
  门多郎眉头皱起
  “我是萨摩的武士,而王志大人居住平户,是松浦家的客人,与我有何干系”说到这里,门多郎声音低了些,“我为王志大人做了许多事,占领了此处,对王志大人也有好处”
  众人觉得有理
  却发现门多郎面色大变,众人回头望去
  山庄外
  坡上
  立起一杆“王”字大旗
  与山边的树林遥相呼应,仿佛无尽的威势,犹如一杆王字旗,千军万马来呼应
  “何处来的王字旗!”
  有人惊叫
  有人惊恐的说不出话来
  “王家军!”
  “是王家军!”
  “闭嘴”
  门多郎大踏步,回头恶狠狠的瞪眼,“什么王家军,王家军早已解散,还不赶快集结迎敌!”
  众人这才清醒过来
  实在是突然
  多久以来,他们大杀四方,周军不敢出现,偏偏气势正盛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会有这么胆大的周军敢来攻打他们,竟的的确确出现了
  而且打起来的还是“王”字旗
  有些腿脚打颤
  有人抱着幻想
  虽然慌乱,倭寇们却依然迅速的集结起来,门多郎不清楚对方的根脚,没有轻易的出击,而是选择观望,看清楚局势
  突然
  “轰”的一声
  山头一声炮响,天地间刹那安静
  在安静的空气里,一阵一阵的士兵踏着脚步出现,立定于村外,长枪如林,岿然不动,杀气冲天
  还不等人清醒
  片刻,上头喇叭声突然响起
  旗帜挥舞
  长声的喇叭声响彻天地,人们的耳朵震的发鸣,头昏脑涨
  “威”
  “威”
  “威”
  士兵们齐声低沉呐吼
  越来越齐
  声音越来越沉
  门多郎惊呆了
  情不自禁的喃喃道,“这就是王家军吗?”
  不光是他
  周边的人纷纷变色
  “谁人带的王家军啊”
  “王将军吗?”
  “王将军”
  “王家军”
  身边传来了窃窃私语
  门多郎连忙看向自家队伍,果然,不只是自己认得王家军,许多人面色苍白,满头大汗不能任由王家军壮声威了,门多郎十分了解,王将军惯会利用气势
  一套接一套的,别人学不来
  往往面对王家军时,没有谁可以拼得过对面的气势,先声夺人,已然输了一筹
  门多郎忍着慌张,抢先下令出击
  无论如何
  打出去才有希望
  否则恐怕很多人先吓破了胆
  王家军的歌谣,别人听起来只是一首歌谣,门多郎却最怕听到,因为许多人死在了这首歌里,一千五破两千,只死三个
  无人不服
  不服的已经死了
  王信眉头一皱
  对面的倭寇首领有点本事
  倭寇最开始不出击,因为不清楚形势,现在猛然下令出击,因为看清楚形势
  而自身的势头还没有达到顶峰,虽然自己的兵来自京营,实际上都是老弱,且缺乏实战,最需要的是提升气势,提升一分都有大好处
  不过也止于此了
  倭寇就是倭寇
  王信摇了摇头,匹夫之勇罢了
  “举炮,鸣”
  “升五方旗”
  几声令下
  一排火铳手举铳朝天
  “砰砰砰!”
  出击炮响
  五方旗,第一旗抬起,点头
  五哨阵
  李武哨出击
  哨官旗摆动,随后是队长旗,再是什长小旗,犹如旗帜的海洋,一呼百应
  明明只是简单的长枪阵
  门多郎看不出有什么厉害,可实际上每一名倭寇都要面对三五杆长枪,对面的周兵只会突刺,就是这一招而已,明明啥都不是,却根本无法抵挡
  四面八方捅来的长枪头,如何抵抗
  一触即溃
  门多郎刚才身边的武士武艺精湛,结果被扎了个透心凉,与普通人毫无区别
  无论倭寇们怎么冲
  几百人的五个方阵,每个方阵里隐隐三个小方阵,更令人绝望的是,最小的方阵里也有三支更小的队伍互相配合
  如果再仔细看去
  最小的队伍也分为两小支,每小支由几个人构成,只不过没有整体的娴熟
  但依然从局部到整体
  牢牢的缓缓移动,不给倭寇任何的机会,永远是一人面对数杆长枪
  史老头笑着眼
  捅的好爽啊!
  先前还担心呢,不过平常操练的严格,每天都练突刺,至于走动,自己如何懂,只知道踏步而已,只会跟着自家的什长
  不过什长也不是啥都懂,他只会看着队长
  可真没想到
  打仗原来就这?
  太简单了
  史老头又顺势捅过去
  三杆长枪头扎入一名倭寇的胸膛,枪头上的红缨挡住血水,轻易的抽出,那倭寇连个呼喊声都来不及叫出声,一头摔倒在地上
  武士长年累月的练习杀人术
  史老头他们才练了不到一个月的突刺
  但是史老头他们只练一招
  所以这一招练的时间,比一般武士们练的任何一招的时间都要长
  而阵法就是为史老头他们只使这一招提供环境
  对于步兵而言
  匹夫之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拼的是基层军官
  犹如海浪拍打岩石,只剩下浪花一片
  金陵
  应天府
  前朝时,金陵是府,应天是省,后来土木堡之变,应天府兵部主导的北伐成功,带来的影响太大,例如贾府的老家就是金陵,还有诸多勋贵皆是趁势发家
  出身应天的勋贵有王家、史家、林家、薛家、甄家等等
  于是金陵变成了省,应天变成府
  应天府又设知府,削弱了应天六部的权力
  如今的应天府知府是贾雨村,贾雨村是靠着贾府复起,并成为如此重要的知府,所以外人的眼里,贾府的权势依然大
  贾雨村也很好奇
  这位名声大的王将军,听说很年轻,本事的确不小,又同出一系,所以打算见见
  根据送来的书信
  应该是这两日抵达
  不久
  两名官员苦着脸跑回来,带来了令人意外的消息,“知府大人,那王将军早就经过了金陵,走了好几日了,属下们白等一场”
  贾雨村愣住了当场
  良久
  贾雨村缓缓问道,“他带了多少人马?难道不要金陵的补给吗?”
  官员打听了许久,知道的消息不多,回道:“听说好几艘船,不知道多少人,而且听水关的人说,看见他们自己有一艘船装满了粮食”
  另外一官员抱怨道:“神神秘秘”
  贾雨村抚了抚胡须
  却露出了笑容
  此子
  不光瞒别人,连自己人也瞒
  而且粮食自己也带足了,难怪一路坐船,原来是因为粮食
  越是这般,贾雨村越是惊叹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