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四处杀机
升帐的时辰还未到
节堂里的人陆续抵达,有资格进入节堂议事的人,要么是本部参将,要么左右二路总兵,其余最低的也是游击身份,只有站在靠门的资格,至于都司是没资格入内的
守卫森严,铁木门之外,两列手持长枪卫兵,腰间还挎着刀,身上的铁甲鳞片在晨光里泛着霜色
穿堂风掠过七十二盏长明灯,晃过来往吏员文书脚上皂靴,寒冷的北风迫使人们跺脚,而节堂里因为没有修建地龙,所以早早堆放了炭盆
“你就是王信?”
一名穿着二品大员武官服的人,在几名将领的簇拥下掀开帘子进门,帘子被掀开的片刻功夫,寒气嗖嗖的往屋内挤进
见到陌生的面孔,那二品武官停下脚步
不用猜,这位是左路的总兵了
王信第一次来到节堂议事,不打算说话,只带了耳朵来听,所以倒也安静,没想到左路的总兵会问自己话,于是起身回道:“可是刘总兵,属下是王信”
刘总兵打量了王信几眼,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了几声,然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他身后的人也跟上,全是左路的将领
从此态势可以看出,左路要比右路强,只人心齐这一块,右路完全没法比
右路虽然也有总兵
但道理自古不变,上头不把下面喂饱,下面人无利可图,谁管你上头是谁,右路总兵程宏太过贪婪,下面的人虽然不敢得罪,却没有左路如此跟紧脚步的架势
难怪提督想要插手左路,看来并没有成功
王信一头雾水,不懂刘总兵的态度,不过嘛,这些小细节上,可以看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人心,氛围等等
案几后有一张椅子,那是提督的位置
下方两排椅子,每排只有三个,本部的副总兵是空缺,左右总兵各坐一个,然后是左右参将各坐一个,再是本部两个参将
十几名游击只有站着的份
可以很轻易的看出
游击独领一营,同时也等于冲锋陷阵的将领参将在其上,负责协调各营,而总兵负责一方,提督负责全局
在这间屋子里
游击将军等于是拱卒
可就是这个卒,放在外头那就是独领一营的将军,货真价实的将军,操控着几千人,当然也有光杆司令,所以自己带着两千人马,还是新提拔上来的人,估计这屋里身边十几人,不少人内心嫉妒,自己更得低调了啊
王信不怕麻烦,但也不想惹麻烦
“升帐!”
人齐了,过了片刻,里间侧门有人进来,有人喊道,总兵参将们纷纷起身,众人恭迎提督大人,朱伟很快进来,身边还有两名文书
“恭迎提督大人!”
“嗯”
朱伟应了一声,径直坐到案几之后,掌领东军四五年,之前也负责一部禁军,许多是他的老部下,然后轻描淡写的挥了挥手
其余总兵和参将这才坐下,游击将军们也站好,王信的位置最靠门
虽然有帘子,可不能完全挡住风寒
金陵的冬天也冷啊
不过屋内的温度还算暖和,倒也不至于冻手冻脚
文书也没闲着,一名坐到侧边的小桌子后,拿出文书四宝,以及一沓空白册子,准备记录在案,主要是把提督交代的军务记录下来,还有一名文书立在提督身侧
“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本提台不讲大道理,只说立功升官,谁能听话,用心杀敌,立下战功,本提台绝不会小气”朱伟缓缓开口,然后念道一人的名字,“王信!”
“末将在!”
王信没想到点自己的名,连忙出列拱手应道
朱伟沉声说道,气势很足,不愧是提督
“你奉本提台之命为大军先锋开道,了解倭寇敌情,首战告捷,四战四捷,先后灭倭寇数万,如此大功,本提台即提你为游击将军,且给你两千人马,独领一营,望你再立新功”
众人虽然知道,可听到后,依然不少人动容
在场的游击将军至少有一半,手底下连一千人马都不够,还是提督从其余三军整编了近两万人,最近分下了不少人手
感受到同僚们嫉妒的目光,王信内心苦笑
提督这是逮着自己薅羊毛啊
果然
朱伟再次说道:“你们不用嫉妒,接下来立功的机会多得是,但是,本提台希望当初开拔的事情不要再发生,本提台下发的军令,再有人敢延误,必严惩不贷!”
朱伟没让王信下去,见敲打的效果不错,这才提出今日议事的重点,接下来如何排兵布阵
还是让王信说
也就是昨天商量好的军略
提督的确给了自己一点甜头,可也把自己往死里用,为何有点想林如海了呢?
王信不敢怠慢
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谁敢不给提督面子,提督为了自身威信,真的会以军纪来杀人,所以连左右总兵也都老老实实,王信虽然不满,也只能乖乖的介绍
也就是先海后陆,三路困死倭寇
王信刚说完,很多人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旁边的一名游击将军,直直的盯着王信,仿佛王信脸上有什么东西似的
左路总兵看了眼对面的右路总兵程宏
程宏给了个不爽的眼色
刘丁内心无奈
这程宏多年来靠着拍兵部马屁的功夫,有时候比自己还稳如泰山,令提督奈何不得,反倒是自己被处处针对,可实在是不像话
连自己的手下都控制不住,以后右路看来也是提督的了
刘丁皱起眉头
朱伟做事太过独断,想要把东军打造成他家私人,让他的儿子继承东军,犹如当年的贾府,当年的贾府也是继承京营节度使职位
所以朱伟容不下自己,生怕自己日后抢了东军的提督位置
也是
朱胜功什么德性,一个小儿罢了
可怕的是他老子,多年来一步步的蚕食,如今终于开始吞并右路,接下来自己独木难撑,处境更难啊,只怕下一步,朱伟就该对自己下手了
所以不能让朱伟轻易吞并右路
根子就在眼前的年轻人身上,他就是朱伟打入右路的钉子
刘丁平静的看着王信,听着王信的方案
台州府的首府被倭寇攻陷,可见倭寇的猖獗
趁着倭寇气势正盛的时机,水师打败他们的船队,断绝他们的退路,但是一路提前坐镇仙居,防止倭寇逃窜内地,糜烂地方,两外两路一路驻守宁波,一路驻守绍兴
等时机一到,三路进发,全灭倭寇
这是最好的结果
其次是水师没有打败倭寇的船队,大军在陆地上挫败倭寇,倭寇见机不妙乘船逃走,等待卷土重来的机会,东南还需要严阵以待
又或者倭寇直接登船跑了,水师都还没来得及
最坏的结果是水师没打败对方的船队,军队也没打败倭寇
那么不用说,犹如曾经罗明的安排,把残部散去各地,加强地方的守城能力,借助城池抵御倭寇,等待援军的到来
刘丁暗自点了点头,军略上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也比较全面
最好的局面估计不太可能
自己了解过倭寇
倭寇最大的优势是来无影去无踪,防不胜防,所以倭寇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除非昏了头,至于最坏的局势,刘丁不认为会发生
首辅控制了朝廷和地方,谁能再翻天?
只要没有内部的牵扯,大军怎么也不至于被倭寇打败,光京营就调动了三万,加上地方军,好几万大军,怎么可能被倭寇打败
除非几万大军断了粮草,自行溃散
这是罗明的结局
现在朝堂更稳了些,不至于再发生这种扯淡的事,乡绅无一人被问责,责任全在罗明
所以剩下两条
倭寇要么直接跑了,万事皆休,只能被动防守
但倭寇要是没跑
很有可能
要跑早就跑了,如今没跑,肯定是想劫掠更多,毕竟机会难得,否则等援军重新到来,布防好东南,倭寇们还想像今日这般狂欢就难了
所以考虑中策
此人也如此想的
自己该说他胆大妄为呢,还是自信非凡呢?
大军在后,他在前
他才多少人马,又能有几个精锐,还是因为年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别人可能战死,唯独他不会战死,所以令人费解呢?
刘丁想不通
离倭寇那么近,倭寇要是围了上去,数倍之敌,倭寇也不是木头人,的确有点本事,真不知道他怎么能不败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
殊不知命只有一条
倒也是省的麻烦
之后
离开节堂,王信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深深的怀疑
还是不够老练啊
自己的捷报明明是数千,提督大手一挥,眼皮子也不眨一下,翻了十倍变成了数万,丝毫不怕上头的人来查,可见风气如何
京营果然与众不同,自己得多学学
“王信”
朱胜功喊道王信的名字
王信看过去,朱胜功牵着一匹马,笑着招手,谁不认得朱胜功,谁看不出提督的心思,将校们经过纷纷打招呼,朱胜功一一点头
等王信走来,朱胜功笑道,“这匹好马送给你了,祝你马到功成,再立新功”
远处
刘丁抱着胳膊,冷哼道:“程宏,你就由着下面的人?”
程宏没有理会刘丁,谁也别忽悠别人出头,都不是傻子,不过程宏依然凝视那边的王信,以及他身边的朱胜功,朱胜功脸上热情的态度,看来此子的确投靠了朱伟
“年轻人不懂尊重老人,人老了就被人嫌弃”
程宏感叹道
刘丁知道程宏的性子,指望程宏,黄花菜都凉了,所以不打哑谜,直说道:“如果哪天那人死在了战场上,你可别出头,认为是我对你出手”
安静了片刻
等到程宏轻轻的嗯了一声
刘丁毫不留念的离开
还是急了
程宏望着刘丁远去的背影,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比起匆忙走路,看清楚路才更重要啊,否则岂不是走歪了路,越走越远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