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抵达仙居

  自从倭寇攻陷临海城,台州府知府自杀的消息传来,隔壁相邻的金华府知府齐玉开始坐卧不安
  内心痛恨不已,认为浙江总兵罗明死的并不冤,仗打成这样,已经是第二回了,朝廷当初不该启用他,此举颇为昏聩
  幸亏他还有点良心,派了一部分兵回来
  这半年来,自己从各处乡下催促民兵入城,加上这一部官兵,倒也有了四五千人,虽然大部分是刚放下锄头的老百姓,但也多是青壮
  不过仍然草木皆兵,任何风吹草动就吓得犹如惊弓之鸟
  每天昏昏沉沉,生怕出错
  “知府,知府,祸事啦,祸事啦”
  外头有人大喊,一路闯了进来
  “哗啦”
  齐玉从桌子上惊的跳起来,脸上苍白,浑身冒冷汗,差点晕了过去,强撑着镇定,扶着桌面,看到进来的差吏们,急着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倭寇来了?赵佐击何在?”
  一连三问
  “倭寇没有来,来了一个白脸的将军”
  差吏叫道:“好像赵佐击认识,放了他们进城,那白脸的将军,在校场点兵呢,好像赵佐击要跟着那白脸的将军走,知府大老爷赶紧去看看吧”
  齐玉听到不是倭寇,刚要松口气,听完后面的话,内心升起愤怒
  拍着桌子,不满的说道:“如何不问我就放人入城,如是倭寇使诈呢,既然放人入城,为何又不来通传于我,眼里还有我这个知府吗,岂有此理”
  差吏催促,“老爷赶紧去看看吧,那白脸的将军一看就不好相与,带的兵不理人,小的问话半天,搭理都不搭理我”
  齐玉确定不是倭寇,是大周的军马,整理了衣冠,顶着黑眼圈赶往校场
  赵佐击的人马虽然才六七百人,却是城里的主心骨,没有了这支人马,剩余的青壮如何敢上城墙守城,恐怕敌人一来,自个先崩溃了
  到了校场一看,果然如此
  高台上一白脸将军,周围全是旗帜,各种各样,齐玉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旗帜,只感受到校场阵阵杀气,无论如何,是周军的旗帜,齐玉咽了口口水,鼓起勇气领着一帮差吏上前
  到底是罗明手里的精锐,全部着甲,且矛兵还背着一张弓和一壶箭
  王信打量赵雍的人马
  眼前的是罗明留下的遗产啊
  其实不用亲自看,只需要赵雍愿意听自己的调令,成为自己的属下,自己就能知道这支残兵还能不能打
  虽然已经确定能打,可流程总要走
  否则,下面的人就会怀疑,将军又没见过,怎么就相信他们呢,过一遍流程,亲眼看见后,才确认这是一支哀兵
  败兵并不一定会是哀兵,更有可能士气一溃到底,所以赵雍看起来颓废,其实并没有什么都不做,能维持这支兵的士气到今日,不愧是罗明的左右手
  也算是自己的运气
  这支目前无人顾得上的精兵,等各方有了余力,必然都想要,光从兵源上而言,其实比自己手里的人马强,不过还是要挑选
  兵不是越强越好,更重要的是性格
  又不是单挑
  不过现在没时间,整编的事情留在后面,王信向赵雍说道,“你部充为右营,还是由你带,跟我去打倭寇,最后问一遍,可否能战?”
  赵雍身后的十几名将校,也在打量新来的游击将军
  太年轻了
  有些人听过此人的名号,有些人不认识,眼神露出怀疑,只是他们的佐击相信此人,就算心里有疑问,也不会表露出来
  “能战”
  赵雍身上的酒味散了不少,恢复了点当初的勇悍,简短的回道
  他也是有傲气的
  赵雍说完,向旁边颔首,示意王信看过去,无奈道:“可要战,得先说服知府,他不给粮草,我们怎么去打”
  王信回过头,看到赶过来的一行人
  “王王将军”
  齐玉原本想等对方先行礼,内心有些胆怯,校场两千余双眼睛的注视下,特别是那一千多陌生的眼神,一个个安静的像木头,实在有些瘆得慌,于是忍不住开口
  王信猜到此人的身份
  金华府知府是四品官,自己的游击将军属于从三品武官,文武有别,实际上眼前的知府要比自己官位大,官场上的规矩
  “齐知府”王信主动拱了拱手,然后掏出一张公文,说道:“我是京营游击将军王信,奉东军提督,领平倭全权事朱伟朱大人之命前来扫荡倭寇,沿途各部听调,这是手令”
  那知府不接也不看,摇头道:“金华府的兵要守金华,谁也调不走”
  “这是军令”王信不理会知府,看向赵雍,下令道:“赵佐击”
  “标下在!”
  赵雍上前一步
  王信命道:“你部收拾营盘,随军整装出发”
  “喏!”
  赵雍此时很配合,不过眼神还是担心,粮草问题不解决,光耍威风可没用,总不能去抢,抢了城里的粮食,就算打了胜仗,知府一弹劾,是要掉脑袋的
  自己死了不提,还连累了同袍,同袍的血白流了,不但没有战功,连抚恤都不会有
  其余的几名将校有些为难,要不是看在赵雍的面上,他们可不会附和
  “我不调粮食,你们谁也走不了”
  齐知府彻底放了心,既然是自己人,威胁道:“王将军,你也不想你部断粮吧?”
  王信轻蔑的一笑
  官员的德性他能不知道,所以才早做准备
  王信平静道:“本部携带粮草充足,不劳知府费心,只是地方为军队供应粮草是分内之事,知府如果不调拨粮草,本将定会告状”
  赵雍和其余将领愣了愣
  什么地方会给军队多余的粮草?恨不得当天的伙食都不供应,催着军队饿着肚子上路,去别的地方吃粮
  知府倒不在乎眼前将军的威胁,告状又如何
  不过齐玉却突然笑了
  笑道:“既然将军执意如此,我拦不住,粮草还是要调的,总不能让士兵饿肚子,请给半日的准备,我让下面的人调两百石粮草给将军”
  “多谢知府”王信不知道眼前官员葫芦里卖什么药,可白给的粮草不要白不要,连忙感谢
  旁边赵雍等人满眼不可置信
  赵雍还记得当初自己是如何哀求眼前的知府,知府毫不留情面,今日是凭啥?赵雍忍不住打量王信,此人难道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知府身后的官吏们也措手不及,又在知府的催促下,众人一头雾水的去准备粮草
  一辆车拖六七石粮食,再多些重量,牲口会吃力,不利于长途运输,容易累死牲口,两百石粮料需要三十辆车,以前就算给河西小营,河西小营也没能力运
  如今不同了
  朱伟调拨了一百多头骡驴,又有盐道的车马牲口,加上组建的后营,行动能力受到影响,却增加了持久
  今非昔比
  刚开始带领几百人的客军,粮草不难解决,如今扩充了人手,再加上赵雍部,两千人的吃喝和牲口马匹,粮草变成大问题,所以王信提前调整,牺牲了速度,增加了持久
  为的就是对抗文官断粮的威胁
  至于倭寇
  倭寇上万人的规模,粮草更突出
  第二日
  两千人马一字长蛇从金华府城门口离开,光大车就有两百多辆,然后是骑兵,骑兵竟然是一人双马,知府亲自相送
  等军队离开后,旁边的官吏才好奇询问,知府老爷昨天为啥改变了态度
  齐玉没有理会
  事有反常必有妖
  文官就是靠粮草与后勤控制的武官,那小子年纪轻轻已经是游击将军,而且所带粮草丰厚,必然来头极大,既然留不住,何必再得罪他
  不如方便他,日后好相见
  问的人又不是自己儿子,凭什么教他
  齐玉回府后,总感觉心神不宁,赵雍部以前在城里,虽然烦此人,可心里多少有些底
  且不提此人
  王信带着两千余人马,分为五营
  前营是张灿部
  左营是刘通与汤平部
  右营是赵雍部
  自己带领本部,然后是后营
  每营各有各的特色,前营是边镇的打法,左营是鸳鸯阵,右营是营兵的打法,后营是自己练的车营,加上本部的长枪阵
  可攻可守
  需要扬长避短
  两千余人马抵达仙居,仙居的县令大喜过望,高兴的都快哭了出来
  亲自打开城门来迎,知县上前哭道:“你们怎么才来啊”
  仙居没有城墙保护的片坊化为灰烬,只剩下内城,剩余的百姓们,上回罗明杀退倭寇后,能跑的都跑了,剩下一些没法跑的
  知县有守土之责,为了头上的乌纱帽宁死不跑
  倒也是个狠人
  “好了好了”王信安抚道:“没事了”
  那知县眼泪婆娑,委屈巴巴
  家里好不容易供他读书,自己寒窗苦读多年,终于考中了进士,虽然排名不咋地,还是当上了县官,全家人的希望,他哪里敢跑啊
  天天做梦都是自己被倭寇砍掉了脑袋
  王信这回带来了骑兵,一人双马,把骑兵都派了出去,过了两日,王信召集部将,淡然道:“来都来了,倭寇胆子又大了起来,先灭几支不长眼的倭寇解解闷吧”
  众人兴奋起来
  唯独前营和右营的将士有些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倭寇是那么好灭的?
  按道理将军这话说的不对,可旁边同僚们兴奋的态度,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自己,应该是哪里没搞清楚
  都八百票了,一千票可以抽奖,万一到了一千票呢,兄弟姐妹们,手里有票的求求票票了,感激涕零,拜谢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