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原来还是张吉甫的原因
  张吉甫入京之后,因为朝廷财政困难,而边地边祸日益严重,所以打起了京营的主意
  自己趁机和张吉甫谈条件,可以去大同等等,提出了西路军的计划
  张吉甫答应了
  而除了大同军镇之外,还有宣府镇蓟二镇,以及关外的辽东北镇
  郑浩与严中正等一批将校,合计两千兵被派去了辽东,归属于辽东都司,绕过了东平郡王穆莳,可见张吉甫的打算
  也是冯庸失败的原因之一
  不光是自己和他的不和,也有张吉甫要打压边地尾大不掉的态势
  也是因为张吉甫的想法,所以郑浩他们失败了
  不光严中正调回了京营,郑浩还白送了一条性命
  却也不用小瞧严中正他们
  王信内心清楚
  东平郡王穆莳可不是冯庸能比的
  大周开国设四王八公
  四位异姓王是除了宗室亲王之外最高的爵位
  接下来是八位国公
  如贾演宁国公、贾源荣国公、镇国公牛府等等
  然后是侯爵,如史家祖上是侯爵,林如海的祖上也在列
  再是县伯爵位
  如王子腾家祖上
  先不提四王,八位国公里,连贾府数次站错队,也能从死局中脱身,依然门楣高大,可见贾府底蕴之强,何况是四位异姓王呢
  除了北静郡王水王府丢了大宁藩地之外,其余三王还在镇守当地
  东平郡王守辽东北镇
  南安郡王取代前明沐王府,世代镇守云南
  西宁郡王守大西北
  可见四王的实力
  原文里关于南安郡王的内容多一些,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三五年后,南安郡王不知道与什么对手打了一仗,结果战败了
  为了求和,保住地方安稳,兜兜转转的,竟然挑选到了荣国府里的贾探春去和亲
  所以南安郡王有些镇不住对手了,倒是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说的少,不知道结果如何
  但是换个角度想
  南安郡王已经吃了败仗,可王妃在京城一样权势不小,甚至主导求和的大事,而贾府上下不敢得罪,如此来看,几位异姓王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说明张吉甫在此事上是失败的
  连张吉甫都失败了,何况是严中正郑昂这小普通武官
  王信没有小瞧严中正
  眼前这位年富力强的中层军队将领,其实是自己目前最需要的人才,王信看着一脸颓废的严中正有些眼热
  严中正不知道王信的想法,内心早已在唏嘘
  大家都是京营里挑出来练兵的
  虽然郑昂最不服气此人,屡次挑衅,其实自己心里也有些不服气
  事实证明此人远不是他们能比的
  无论是带兵打仗,又或者应对不同的局势
  此人竟然在大同打败了冯庸节度使,相比较他们不光丢了性命和前程,自己还狼狈的逃回京城,双方的结果实在是天壤之别
  “东平郡王的确势大,军门不敢得罪东平郡王,所以冷落了你,这件事是军门做的不对”
  王信为严中正抱不平
  听到王信的安慰,严中正感动之余,并没有接话,也没有反驳
  没有接话,是因为清楚自己的身份
  没有反驳,是因为王信在帮自己说话,自己如果反驳王信,说明自己因为怕事,不够义气
  严中正也没有解释,低着头看着地面
  等了片刻,严中正抬起头,笑道:“上头的事情,对也不对,我们如何得知呢,听天由命罢了”
  王信不以为然
  张吉甫虽然拖着自己,但是张吉甫的做法,从客观而言并没有错
  边地军镇军阀化的下场毋庸置疑,于国于天下都是不利的
  诚然
  大周是家天下,头上有个皇帝
  可王信最信服某人的一句话
  实事求是
  大周这样的国情和社会,包括人们的认知,注定了会有一个皇帝,哪怕江南出了新学,有了明代末期一样的社会发展路程,江南同样发展出了新学
  《三言二拍》等大量白话文小说的诞生,说明了小市民阶级的崛起
  小市民阶级虽然有诸多的缺点,但是反对皇帝这样的存在,同样在生产力上而言,更是一种进步
  于是有了独君等各类大逆不道的思想在民间传播
  可这不够
  大周太大了
  江南地区一日吃三顿饭,而大多数地区一日吃两顿饭,物质上的差距,注定了新学的思想在别的地区传播有限
  不能被多数人接受的社会变革,就无法快速普遍起来
  从大周的国情出发
  张吉甫的做法是对的
  加强朝廷对京营军权的控制,哪怕朱胜功和自己关系不错,王信并不认为张吉甫做错了,同样,在压下各地军镇军阀化的动作里,王信也不是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支持张吉甫
  冯庸养寇自重的做法,无疑对天下是有害的,只对冯庸他个人有好处
  所以自己同意到大同对付冯庸,支持张吉甫
  换做自己是张吉甫,自己一样会这么做
  反而是朱伟
  不愿意为了公事得罪东平郡王,选择冷落严中正
  以此向东平郡王表明态度,此事是张吉甫和东平郡王之间的事,不关他的事,才是官僚作风,哪怕他和张吉甫不对付
  果然是治大国如一盘棋
  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吉甫要对付朱伟,把军权收回,就会在其他事情上,遭受朱伟的牵制
  想到明日要见张吉甫,天色也不早了,自己还要回京,王信拍了拍严中正的肩膀,约定了时间再次碰头后,先告辞离去
  严中正不知道王信要约自己做什么,心里隐隐猜测
  王信的才能和作风,严中正平日有关注,跟随这样的将军其实也不错,只是以前两人差距不大,且是竞争对手,如今要投靠对方,心里上有点难以接受
  又想到自己今日的困境,王信还愿意收留自己,自己却在纠结面子,倒是自己小气了
  “果然是王将军,我远不如他”
  看不到王信的影子了,严中正长叹一声
  ——
  赶在京城关城门前抵达,等到了贾府时,天色已经黑了
  王信和史平等人骑着马,沿着从通外河引的河渠边在贾府后街上,这里是贾府下人们住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府里的老人成了家的
  最大的一处院子,住的是周瑞一家
  周瑞是王夫人的陪房
  王信下了马,史平上去敲门
  “是王将军吗?”
  听到声音,王信转头看去,只见一个黑影靠上来
  “你是谁?”
  史平挡在前面,喝问道
  “小的周瑞”
  那黑影吓了一跳,愣在原地说道
  王信听清楚是周瑞的声音,笑道:“这么晚了,你不睡,在这里等我不成?”
  “正是,王大爷来了,一直等着信爷”
  周瑞解释道
  原来如此
  多半王子腾的事情
  王信皱起眉头
  倒是要看王仁要说什么,最好能打听到王子腾的想法
  周瑞领着王信进去,在西南角一处屋子里,不光王仁在,竟然还有王熙凤
  两兄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王熙凤泪眼婆娑,王仁也一脸恨意
  “信爷来了”
  周瑞在屋外小声说道
  “快请进”
  等王信进屋后,看到两兄妹的神情,心里隐隐猜透
  “凤丫头怎么哭了?”
  王信笑着问道
  听到王信的关心,王熙凤眼圈又红了,连忙忍住,哽咽道:“没什么事,你们先谈吧”
  刚才听哥哥讲了,他们王家如今多难
  王熙凤心里只觉悲凉
  他们再难,还能有自己在贾府难
  不过也知道,只有娘家好了起来,自己也才能好起来,不愿意自己的事情耽误了男人们的大事,王熙凤忍着心里的苦
  王信也不再多言
  天色已晚,还要专门来私下见面,所以看向王仁,打算听听
  王仁先叹了口气,诚心道:“王信兄弟靠着自己的本事,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说句心里话,实在是令人服气的很”
  “也是运气好,天下有才能的人如过江之鲫,能出头的却没有几个”
  “王信兄弟过谦了,你是有大本事的人,按说,同为王氏族人,族里应该帮衬你才对,可你也知道,如今族里艰难,实在是没有办法”
  王信没有理会
  如果真要是为了全族的利益,那么自然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自己也会出手帮助
  可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人的利益,打着为了全族利益的口号
  犹如王子腾动辄把四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挂在嘴边,可谁还理他?
  他如果还处在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别人且不说,光宁荣二府,上下拼了命的也会帮他
  因为帮王子腾就是帮他们自己
  也是当初二府把京营节度使的职位,拼命送到王子腾手里的缘故
  王仁愣了愣
  自己说了不少软话,王信竟然一点回应也没有
  目光中闪过不悦
  自己虽然没有实职,可也是王家的接班人,在外面奔走,各家谁不给个面子,没有王信这样连个回应都不给的道理
  王仁勉强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叔叔的想法,其实对你也有好处?”
  王信平静问道:“什么好处?”
  以为王信改了主意,王仁连忙解释:“你就算成功留在大同,顶多也是大同西路军的参将,可叔叔不同,以叔叔的资历和身份,轻而易举的能成为大同西军节度使”
  王熙凤坐在一边,仿佛不存在似的
  王信冷笑
  王仁连忙说道:“等叔叔成为了节度使,那时以叔叔的能力,再为你谋一份参将的差事,左右不过他一句话而已,到时候,我们王家又有了节度使,又有了你的参将,我们王家在京城也没人敢惹了”
  见王信没松口,王仁又说道:“叔叔成为了节度使,以叔叔的能力,还有你的年轻,到时候我们王家一门双节度使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信摆了摆手,明言告知:“大同那边,我自有安排”
  从军以来,自己谁都没有指望过
  打仗都要自带干粮的那种
  提防着文官
  怎么可能会相信王子腾?
  对于四大家的事情,贾府的态度反而是最好的
  无论贾赦服不服气,哪怕内心多么不爽,可并没有出手阻扰,王熙凤能当家这些年,包括王子腾出卖贾府的利益,换取自己的利益等
  四大家的离心离德,真正的原因其实是王子腾
  王子腾如此重私利,凭什么还能获得人心?
  四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并不是只嘴上说说而已,王子腾的确是个聪明人,能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却强硬的从血脉上下手
  认为只要强行绑定了,别人就一定服气
  殊不知,思想上的统一更为关键
  王子腾太封建了
  虽然聪明,可认知上的错误,注定了他的失败
  入京已经两年,王信对王子腾已经越发熟悉,也越发不想沾染此人,奈何此人就像狗皮膏药,把自己当做他的救命稻草
  真要是按照王子腾的想法,就算他成功了,当上了大同西路军节度使
  以此人的做事方法,只会把自己当条狗一样的使唤,绝对不会在意自己的想法
  要当狗
  自己早就当了
  还轮得到给王子腾当狗?
  给张吉甫,或者给太上皇,给他们谁当狗,不比给王子腾当狗要强?
  王仁面色一变
  自己苦口婆心,此人竟油盐不进啊
  “莫非你觉得靠你自己能留在大同?”
  “除非有人暗中使坏”
  王信鄙视道
  既然口口声声是族人,那么打算暗中使坏算什么?
  王仁要威胁的话被堵在嘴里,烛光下的面色阴沉起来,倒是有些像王子腾了
  “既如此,哥哥不去回去吧”
  一旁的王熙凤突然插话
  王仁不满的看向王熙凤,王熙凤眼圈通红
  娘家不好了起来
  却还要内讧
  王熙凤左右为难,心里凄凉
  他们男人在外头吃了亏也不怕,大不了退回去,倒是自己一个女人能退去哪里,自己还有路可以退吗
  王仁见王信态度坚定,又有了王熙凤的打断,倒也不再坚持
  向王信拱了拱手,也不理会妹妹,满脸不快的离去
  外头等着周瑞
  王信住在大观园,就在不远的地方,二奶奶独居自己的院子,他们两人进出倒不难,反倒是送王仁离开,周瑞需要自己去安排
  外头的脚步声消失
  王熙凤突然抽泣了起来
  “凤丫头”
  王信感受到王熙凤的苦楚和无助,忍不住喊道
  王熙凤抬起头
  露出一张梨花带雨的小脸,眼睛红红,还在一抽一抽的,看着可怜极了
  “信爷”
  王熙凤依赖道
  王信点了点头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