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在分两成

  与单于地区的台吉们呆了许久
  一直到许多商人闻风赶来
  确认了要修建云川城,许多商人兴高采烈,顺便拉着台吉们上了酒桌,讨论向各部贸易牛羊马匹的事情,原本是在镇虏城,既然来都来了,顺便谈拢
  与各部的生意事小
  如何瓜分单于地区事大
  周世明亲自赶来,不敢错过,生怕过错了一些事
  有些人很懂事,还顺路带来了犒劳大军的物资,自产自销,在兔毛川一带收集牛羊,沿着草原往单于地区,成本倒是降低了许多
  三千营兵里,五百新军
  民兵更多了,整整两千新兵,在后方还有几千新兵,不敢拉来草原
  倒不是担心压不住单于地区,只靠三千营兵和以前的数千民兵,王信就不担心单于地区,如果是单于还活着的时候,那时候的单于地区还不可小觑
  如今嘛
  已经被自己废掉爪牙,留下来的也都是歪瓜裂枣的贪生怕死之辈
  在单于城旧址上安营扎寨
  还有大量的战车围着营地,营地的安危不用担心,王信得知周世明来了的消息,知道自己拖不下去了,直接请来了周世明、张辉、李德兴三位影响力最大的商人
  周世明是汤平的老丈人
  把自己当做半个自己人,见到王信后非常热烈,在张辉和李德兴面前,又显得与王信关系非同
  王信看在眼里,倒也没说什么
  这是免不了的事,日后还会越来越多
  等众人坐定,周世明忍不住问道:“修建云川城的费用,将军打算如何分派?”
  镇虏城的费用和人力物力,是商人们一手承担的
  除了城防等涉及军务相关的事情,城中其余的交给商人们管理
  在周世明等人想来,云川城当然也是如此
  “各部台吉会送来人手,大概有五六百人”王信笑道
  众人一脸轻松
  有了五百六人手先干活,他们的压力会小很多
  “听说天成城那边私下在学我们这边,恐怕不久之后,大同反而开始缺人”张辉提醒道
  “世道怪了,以往都是嫌人多,如今倒是嫌人少了”
  李德兴忍不住笑出声
  众人脸色藏不住的喜色,虽然知道天城那边在学,同行是冤家,可他们这边地盘最好,实力最强,大同西军也刚成军,可过往的表现,远不是天成军可比
  方方面面都强过对方,周世明等人并不担心
  王信内心了然
  发展农牧业,工商业能带动就业
  新增了大量的就业,当然吸纳了许多的灾民
  但是大周的问题就解决了吗?
  王信不认为
  大周太大了,大周人口也大多了
  正因为文明成熟,农业技术发达,所以在农业社会走到了巅峰
  简而言之
  走得太远,回头太难
  比如江南的新学气氛,如此的社会气氛,放在全世界也是独一份,可又怎么样呢?在大周如此巨大的体量里,并无法独善其身,反而很容易被周边影响以至于扑灭
  同样
  如今大同在河套地区的发展,以及自己推动的工厂,虽然刚刚起步,可扩张速度很快,兔毛川一带吸纳了几千人,几家工厂也招募了近千人
  加上军队的扩充,商行的扩充等
  这样的局面,放在西方的小国里,已经可以算的上开始兴盛,改变一国的格局,但是对于大周而言,只能算一片水花,相比较整个的湖泊,并没有作用
  大周常年的和平,在没有战乱末世的时刻到来前,自己创造的就业,还没有每年刚成年的人口零头多
  见到王信没说话,周世明心中一动,低声问道:“将军可是另有安排?”
  张辉和李德兴怔住了
  “的确有”
  王信没有隐瞒
  做生意不怕变,怕的是没有规则
  聚众昌的事情,许多是提前讲好的,就算要变,也是以最初的初衷围绕而变化,大家都能服气,也不会反感
  但是云川城不同了
  “军队和商行缺一不可,没有商行的支持,军队打不了仗”王信说道:“不过军队表现突出,士兵们应该得到该有的奖励”
  周世明等人没有说话
  奖励?
  也就是要分他们的钱,虽然王信说的有道理,可周世明等人不愿意松口
  “军队立功越多,商行赚更多的钱,每年给军队的军费也越高,难道还不够吗?”李德兴轻轻问道
  周世明和张辉也看向王信
  王信笑道:“光军饷不行,为了稳定军心,还得给军士们谋一份后路”
  “什么后路?”周世明关心问道
  他想到了女婿汤平
  汤平升了官,已经是都司,镇守威远关
  原来想着,靠着自家的关系,为女婿谋官,一跃成为都司,也就是王信手下职位最高的武官,再升一级就是游击将军,与王信平齐了
  比原来军中第二人赵雍都要高一级
  结果王信回了一趟京城,不光他升了参将,手下也各个升了起来
  赵雍升了游击、张灿也升了都司
  别人不清楚,自己很清楚
  兵部侍郎李源给自己的书信说的明白
  王信还是京营的身份,也就是说王信日后会调回京城,不会一直呆在大同,那么大同西军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周世明心里眼红不已
  如果没有机会,王信带着大同西军,自己当然不敢抢
  可要是王信调回了京营
  那么大同西军绝对不能落入别家,自己的女婿又是汤平,也是王信的亲信,于情于理,加上自家的帮助,王信要真是离开大同的那天,没道理不推自己的女婿上台
  王信不知道周世明的想法
  笑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当兵的能打一辈子仗,那些立了功,退下去的老兵,总得给块地让他们能糊口不是”
  “将军的意思是商行分牧地给他们?”张辉问道
  刚说完,张辉又摇了摇脑袋
  商行把地分给牧民,可不是大善人,光利息就收到了二十年后
  其实二十年的利息,王信倒不觉得有多狠
  三十年的利息都见过
  不过对士兵们就不够了,士兵打仗本来就是交血税,虽然仗着灾民为了吃饱肚子,是他们自愿从军拼命,可自己不能视而不见
  自己的目标是打胜仗,不是为了让灾民接受自己的现状
  两者不是一回事
  为了打胜仗,让新来的民兵有主动性,尽快融入进来,给他们希望是最好的方式
  “商行新增的土地里,有两成得属于军队,平日里归商行管理,包括利益也算是商行的管理费,但是每年要拿出一定的数量,由军队分给退役的军士”
  的确还是从商人的利益下手,不过又最大程度减轻了商人的负担
  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保障
  只要立功,不光有军饷,从军中退下去后,还能分到牧地
  军队开拓,商人管理,士兵退役获得土地
  一直到军队停止开拓的时候
  商人没有了新增的土地,士兵也没有了立功的地方,既然不需要战斗力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立功的地方,土地也没法再分
  缺点和漏洞的确很大
  自己不是很在意
  自古以来都在求万事不变的治国之策
  这是老爷们才想要的
  永远当老爷
  事实是从来就没有不变的世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
  如大明立国之初,北方人口稀缺,为了站住脚跟,需要建立大量的卫所和藩国,迅速的扩充人口,有了充足的人口,才能站稳脚跟
  到了永乐,卫所已经繁衍了两代人,一家几个儿子,五十亩地分家后,一个儿子分到十亩,接下来就是卫所士兵逃亡
  十亩的土地耕种,还需要交税
  对士兵而言负担太大
  社会的问题已经变了
  同样的道理,现在自己搞出的方法,就算不是最好的,也绝对是有利的,至于日后怎么样,当然是根据实事求是来变化
  “两成的土地,是不是太多了?”
  周世明知道自己必须说话
  王信摇了摇头
  自己已经算好了,对于商人而言依然大赚,只不过相比兔毛川的做法,在单于地区的新做法,无疑让商人们少赚了
  少赚就是亏本
  商人一个个面露难色,看到众人的神情,王信一脸无语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怎么着了
  要不然商人有主动性了
  为了自家的东西,谁都会变得主动,这是人性
  至于别人的东西
  用起来没人会心疼的
  不用白不用,还要打包带走变成自己的才好
  东西成为了自己的,立马变得宝贵了起来
  所以对商人们的态度,王信心里有准备,也是为何先来见台吉们的原因
  自己连台吉们都搞定了
  单于地区的路,自己为商人们打造的平坦,有本事别来
  见王信态度坚决,周世明退了一步,主动道:“商行准备一成,一成足够了”
  生怕王信拒绝,周世明又说道:“天成那边也成立了商行,那边的土地一寸都没有分出去,招募的人只为他们放牧”
  “他们那边必败”
  王信毫不犹豫道
  众人愣住了
  无非就是农奴模式罢了
  拼成本
  自己这边的牧民虽然背负了二十年的利息,可拼搏了二十年之后,土地和牛羊的财富依然是归属于牧民们的,商行最后只剩下采购权,而且是同等条件下的采购权
  而天成那边的商行,王信当然没有忽视
  “诸位要明白一件事”
  王信严肃道:“我们的一切,是建立在军队打胜仗之上,而不是为了赚钱之上的,没有军队打胜仗,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自己建立大同西军,乃至关外的商业模式
  目的在打胜仗
  天成那边从上到下都是为了捞钱
  双方的根本目标错了
  王信并不放在眼里
  越反动越弱小
  他们招募的农奴,乃至于被他们吸血的兵丁,怎么会愿意给他们卖命打仗?
  甚至敌人来了,他们欢迎都来不及
  至于他们受到了牵连如何
  没人会在意
  反正一开始,他们就是输的一方,大不了还是个输罢了
  存天理,灭人欲
  又回到了统治阶级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的理论
  古人早就看透了
  看透了不代表就能做到
  但凡大同军镇的上下能少贪点,对士兵们好一点,让士兵们不说过上家给人足的生活,只能养家糊口,以大同的体量,和大同背后的大周,怎么可能被胡患所折磨
  周世明瞅了王信一眼
  张辉和李德兴私下对看了一眼
  他们为什么愿意遵从王信的安排来做事
  因为王信这个人
  这样的一个人,大家能服气
  他不贪
  能立功
  做事公平讲究
  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既然如此,跟在此人身后少赚点钱,图个长远倒也不错
  “两成就两成吧,也不是一开始就拿出来,等分完两成的土地,不知道何年何月,商行已经挣够了钱”张辉笑了起来
  是立了功的老兵,退役后分地
  在此之前
  没有分出去的土地,收益仍然归商行,而不是归军队,王将军的安排,的确出于公心,没有偏袒一方,更没有为自己谋利
  周世明点了点头
  李德兴跟着点头,三人一致同意
  王信露出笑容
  能沟通就好,虽然应该不会出问题
  兔毛川一带能养活万余人,那么单于地区可以养活三五万人
  如果瓜分整个单于部
  要不了三年
  单于地区和兔毛川一带,每年的贸易量能超过百万两,源源不断的钱财
  但是大板升地区更大
  大板升能养活十几万人,是单于地区的三四倍
  以往商人们顾虑胡人,大同担心胡人,上下受到胡患的威胁,如今都有些恍如隔世
  周世明等人热切的看向王信
  “敢问将军,何时能对大板升下手?”
  王信被问住了
  自己没说要打大板升啊
  此人轻易的解决兔毛川和单于地区,看到此人招兵买马的态势,下一步必然是向大板升动手,谁会和钱过不去?
  想到大板升蕴含的庞大利益
  周世明等人恨不得王信现在就动手
  王信看到众人的神色,明白了众人的想法后哭笑不得
  “大同西军又不是天兵天将,也是血肉凡胎,岂能是轻易动手的”王信无语拒绝
  民兵大部分是新兵
  营兵都还没有彻底恢复战斗力
  现在要徐徐图之
  打呆仗
  一步步压缩大板升诸部的战略空间,逼迫他们出来决战
  最好是在欧彦虎回来之前,先给予大板升诸部沉重的打击,大量消耗他们的实力
  否则等欧彦虎回来后,再率领大板升诸部,真要是来个不下十万骑兵,自己可得掂量掂量,怎么守住单于才好,还痴心妄想拿下大板升
  不过没必要告诉商人们,影响他们的信心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