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剥皮实草,太祖雅政
太祖高皇帝的制度,迅速在南京城内引发造枪炮热潮
这座城市并不缺工匠
毕竟朱元璋当初建设时候就是按照一个完整军事体系建设
军用的所有制造在这里都有,从铠甲到火药,从冷兵器到火器,甚至包括造船的,他在紫金山栽满桐漆棕之类树木就是为了就近取材所以这里有足够数量工匠可以制造枪炮,甚至在自鸣钟出现后,这里连仿造自鸣钟都已经是多年的产业了
包括原材料都充足
哪怕制造火药的硝石和硫磺都一样堆满各处仓库
皇宫的内库
工部所属的仓库,
各卫所属的仓库
……
这是大明物资最充裕的城市
而且新的军功制度当然也不仅仅是包括造枪
所有都以军功计算
造炮的,大炮打死敌人一样也会分得一分军功
造子弹的子弹打死敌人,那么配套从火药到弹丸甚至包装,全都会分一份军功,一批子弹用完,打死的敌人越多那么这批子弹的产业链上参与者都会计算军功
积攒到一份军功,就可以找朝廷要求分一百亩地
别说这些武器了,就是做军服,做鞋子,军粮,统统都以军功计
士兵穿你做的军服,吃你做的军粮杀敌越多,你分的军功越多
军功授田,军功授爵
而后者可以选官
一级爵就可以由获得者参加考试然后通过就可以做官,自己不想做官可以指定一个名额,比如说子侄,他们就可以和过去的秀才一样,有通过考试选用为初级官员的资格然后授爵等级越高可以参选的官职也越高,最高级别的甚至可以直接去参加殿试考进士,所以按照这个制度,如果一个工匠制造的武器打死敌人足够多,以至于他能通过积攒的军功到达授爵,那他完全可以指定自己的儿子去参加考试选官
同样士兵可以靠着军功,让自己的儿子做官
工匠可以靠着军功,让自己的儿子做官
就是商人也可以
他们也有军功
如果你开的工厂造枪炮,这些枪炮打死的敌人,同样你也有军功,包括承担军需运输任务,为前线运输物资,那也有军功
甚至直接掏钱资助朝廷军费
拿出一万两银子,这就是我捐给朝廷做军用的
那也有军功,也能获得土地,也能得授爵
于是充满开拓精神的资本家也就可以诞生了,而且土地并非一定耕地,可以自己选择,比如工厂主可以选择一片他认为有矿产的土地,那就可以继续开矿造武器然后继续攒军功,再继续获得更多有矿产的土地再继续开矿,但没有军功就不行了,你连矿都得不到,只能从那些靠着军功得到矿的人手中去购买矿石
所以……
赶紧打仗啊!
向外开疆拓土啊!
不然我们怎么攒军功?
战争不能停啊!
“有点恐怖啊,一个人口一万万五千万级别的国家,技术上实际只要十万大军就基本上可以碾压绝大多数国家,那么在这种一切都要以军功来衡量的体制下,甚至可以做到无限战争状态,一直不停打仗
毕竟上下都需要
穷人渴望军功获得土地获得做官机会
富人渴望军功获得更大发展
朝廷也不需要在乎军费,毕竟富人会掏钱换取军功,民间也不在乎死亡的数量,毕竟就算人死了,他的家人也可以获得他的军功所得而且有装备上的绝对优势,有庞大的人口基础,一年对外战争死个万把人,对于这个国家毫无影响,说不定每年出各种意外,被水淹死,被毒蛇咬死的加起来,都比这个数字多
更别说病死的
人口基数可以让这点损失以十倍百倍的补充
所以只要不出现内部圣母作祟,这个国家可以承受无限的对外战争
而且内部还会因为战争而得到迅速发展,毕竟还得内部竞争,以争夺获取军功的机会
这就是战争机器啊”
杨丰说
“也可能是战争狂人”
那个所谓的神很直接地说道
这套体制就是帝国主义啊,很纯粹的帝国主义
“那与我何干?我就是个过客,做些给自己找乐子的事而已,至于这个帝国以后如何,并不是我需要操心的,再说什么帝国主义,人家本来就是帝国,这只是做一个帝国该做的而已,帝国就是要开疆拓土的”
杨丰说
这时候韩赞周走过来
“太祖爷,建奴派了个使者来,是前御史黄澍,想觐见太祖爷”
他说
“这个名字让我有种很特殊的兴奋,仿佛冥冥之中我们有什么羁绊
带过来吧!
另外请齐王过来,我对剥皮实草这种技术缺乏了解,他那时候应该有这种操作吧?”
杨丰感慨地说
“回太祖爷,咱们宫里倒是有些旧书里记载如何行刑,只是没人会,毕竟已经两百多年没用过了,只能照着书本试着做”
韩赞周赶紧说
“那就赶紧的”
杨丰说
当然,韩赞周还是先去把黄澍带了过来
挖黄河的主谋之一,左良玉清君侧的主谋之一,被那些太监枪手带上承天门立刻就扑倒在地上,然后带着仿佛得见亲人的激动,不过也不一定够,毕竟他原本也出卖过家乡亲人,总之他扑倒在地上,涕泪横流,仿佛激动到哽咽地向太祖高皇帝表明他的忠心……
“太祖高皇帝,臣终于得睹天颜,臣有机密军情奏明陛下”
他嚎着
“你不是建奴使者吗?”
杨丰疑惑地说
“太祖爷,臣是之前湖广巡按,被左梦庚裹挟着,不得已投降建奴,但臣一直在找机会逃离,您看,臣连发都不肯剃,这次是阿济格找人来,臣才得以脱身,臣有机密军情奏明陛下”
黄澍一边嚎一边摘下头上帽子展现自己的假发
肯定是假发
他就是用这招背刺坑了他族兄,在丛山关抵抗清军的武状元黄賡
“说”
杨丰说
“太祖爷,建奴伪摄政王多尔衮已经下令给阿济格,此前博洛已经将太祖爷下界之事上报多尔衮,此前降建虏之叛臣洪承畴说若是太祖下界,江南官绅反而更加惧怕这个逆贼还有不少对太祖爷不敬之语,他说江南官绅对太祖爷怀恨在心,就如之前说大明宁亡建虏不亡流寇般,江南官绅必定宁降建虏不降太祖
故此他劝多尔衮暂停进攻,但需以重兵集结江南,再向江南官绅施恩,如明示江南不剃发
另外速开恩科
多启用东林一脉,并下旨江南一切皆依旧制,如此可收江南民心,若江南官绅皆降,纵然太祖下界也不过孤身一人而已
多尔衮已采纳,并命其为总督江南军务南下为阿济格之副”
黄澍赶紧说
“那阿济格要你来做什么?”
杨丰说
黄澍说的不一定是假的
这狗东西恶心归恶心,但脑子是绝对够用,尤其是在形势把握上绝对不用怀疑,所以他很可能就是真的再背叛我大清转投太祖高皇帝
可以鄙视他的人品,但他的智商绝对靠谱
“禀太祖爷,阿济格就是想哄骗太祖爷而已,他让臣来禀报,就说他们只是为了追击闯逆,并无意夺大明江山,说他们入关是为崇祯皇帝报仇,解救为闯逆荼毒之大明百姓他们所得土地都是从闯逆手中,并未夺大明之土,多铎南下也只是欲防闯逆流窜南京,故此欲入南京助弘光,只是没想到弘光为奸臣马士英,史可法等蛊惑,这才交战,入扬州后为使其醒悟才薄施惩戒
但没想到弘光弃南京而走
多铎这才入南京以安民,不过阿济格已经在上游剿灭闯逆,故此原本是想送弘光于南京,而后撤军北上
不想太祖爷突然下界
但他们并不想与太祖爷交战,太祖爷乃神仙,他们岂敢冒犯,故此阿济格想请太祖爷暂待些日子,他们商议该如何,若太祖爷不准他们留在江南,他们可以撤军回北方”
黄澍说
“这么说我还误会他们了,屠扬州八十万人还叫薄施惩戒?”
杨丰冷笑道
“太祖爷圣明,他就是让臣这般说,先哄住太祖爷,等洪承畴南下,由洪承畴劝降各地,只要各地官绅都投降,太祖爷还能再打一遍天下?”
黄澍赶紧说
“你倒是个懂事的,再打一遍天下?若官绅皆叛,朕再打一遍天下又何妨,须知朕打天下时也没几个官绅跟着,此辈趋炎附势,朕打天下时没几个跟着,倒是朕坐天下时都跑出来想分一杯羹了,等朕再打一遍天下,此辈皆当烹”
杨丰满意地说
这时候韩信走了进来
“何人最大恶极,公欲行剥皮之刑?”
他疑惑地问
杨丰笑着指了指黄澍
后者瞬间都懵了
“此人何罪?”
韩信看着黄澍说
后者面如土色,跪在那里哆嗦着,俩眼直勾勾看着杨丰,他刚才还满怀憧憬,等着跟随太祖高皇帝,谋一个公侯万代呢,这怎么就突然变了
“挖开黄河淹没城市,淹死三十万百姓够不够?”
杨丰说
“当夷其九族”
韩信说
黄澍瞬间扑倒在地
“太祖爷,那不是臣主谋,那都是高名衡与严云京定计,侯恂下令,刘泽清部动手挖开,臣一直阻拦,只是人微言轻,未能阻挡,太祖爷明鉴啊,臣冤枉啊!”
他嚎着
“这些人朕都会一个个剥的,这个你可以放心,你不会孤单的,除了已经死了的高名衡,剩下那些朕都会剥皮实草给你做伴的,把他拖出去,拖到三山街去当众行刑,剥完之后再扔长江喂鱼就行了”
杨丰笑着说
紧接着那些太监上前,拖着黄澍向外
“先把他头发扯下来,那是假的”
杨丰说
一名太监立刻抓住黄澍头发,猛然向下一撕,用胶粘上的实际真不知道剥了哪个百姓的头皮立刻被撕下,带着撕出不少伤口,但里面的金钱鼠尾也真的暴露出来
黄澍疼得惨叫着
“这就行了,也别说朕不念你反正之功,光你这个欺君之罪就足够朕把你剥皮实草了”
杨丰说
太监拖着黄澍走了
韩信也跟着,他是顾问,毕竟剥皮实草这种事情,大明也两百多年没搞过了,只能照着宫里的资料,而他那时候应该还有,可以充当现场顾问,能让韩信当顾问,黄澍也死的很有面子了不过他说的应该是真的,多尔衮应该真的已经派洪承畴南下,准备用劝降江南官绅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他们对大明太祖高皇帝下界这种事情也很茫然,完全不知道这世界究竟怎么了而阿济格则是怕城内再次出击,他那里十几万人还在乱着,甚至这些天逃兵依然不断,所以才让黄澍来先哄着,但没想到黄澍比他们想的更聪明
一看形势不对,居然直接跑来告密了
“他自己来的吗?”
杨丰说
“回太祖爷,还有两个建奴送他过来”
旁边太监说
“去把那俩耳朵鼻子都割了,然后让他们回去告诉阿济格,立刻给多尔衮送信,把他们手中的宗室,尤其是崇祯的儿女送来”
杨丰说
那太监赶紧去了
“洪承畴,他倒是很清醒啊,知道江南士绅对老朱的感情”
杨丰笑着说
宁降建奴不降太祖
估计这是江南士绅们一致的心声
降建奴又没什么大不了,他们过去也不是没投降过我大元,而且我大元时候他们还能做奴隶主,就算投降建奴大不了也就是以后继续合伙做奴隶主,越是胡虏对他们越宽松,毕竟对于胡虏来说,用不着考虑老百姓死活,只要他们能搜刮民脂民膏供养自己,那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呗
但朱元璋这样的真不行,养个小美人都不让享用
奴隶主更别想
官职低了都没有收奴婢的权力
真以朱元璋的制度,现在江南士绅全杀光估计都没有错杀的
明末江南士绅的反抗,其实就是剃发易服,没有这个,连江阴都是已经投降了的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