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幸福的烦恼,淳化稻谷债

  远远地,朱元璋看到县衙门口果然有一张全新的告示
  那么,这奇怪的景象,十有八九,是跟这张告示有关
  朱元璋心中好奇啊!
  这个秦枫,到底是想出了什么主意,竟然让这些把粮食看做性命的老百姓,争先恐后地往县衙里送粮食
  这简直是完全颠覆了朱元璋的认知
  在朱元璋的记忆里,以前小时候家里穷,好不容易攒下那么一斤半斤的稻谷,赶上朝廷征收,那都藏得严严实实,甚至就算是交不出被打板子,也要留住粮食
  打板子不一定会死,但是没有粮食吃,真的会死
  可是现在!
  整个淳化县,都疯了吗?
  别说是区区一张告示了,就算在衙门口放上那么几口锋利的铡刀,也不见得有这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呀
  朱元璋心急,想要去看看这告示上写的什么内容
  可是这会儿聚集在县衙门口,急吼吼想要交粮食的人实在太多,里三层外三层,朱元璋身为一个“瞎眼老爹”,竟然挤不进去
  这事儿还不好问,毕竟按照身份,他也是淳化县的一分子,这么大的事情不知情,有点说不过去
  正着急呢,忽然听到身后有人低声叫道:“爹……”
  嗯?
  朱元璋回头,见到刚任命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亲自推着一辆大车,车上同样是满满登登的稻谷,跟那些送粮食来的淳化县人,毫无区别
  “究竟怎么回事?”朱元璋知道,这是自己亲自下的旨意,让毛骧融入淳化县,处处都要表现得跟淳化县人一样,这样才不容易穿帮,方便他继续以瞎眼毛老爹的身份,时常偷听秦枫的心声
  毛骧在这里的人设虽然也算个富户,家中却也有田亩
  为了掩人耳目,别说毛骧本人,甚至就连大明皇帝朱元璋,偶尔也要到地里抡几下锄头,不然就显得这户人家太奇怪,不像是本地人
  因此,看到这些好不容易收成的稻谷,朱元璋不禁回忆起惨痛的童年,有些心疼地说道:“田税不是交过了么,就算按照新规,每亩也就是多交一石而已,你拿来这么多做什么,家里的日子不过了?”
  呃,陛下入戏了!
  毛骧心中泛起古怪,心说家里哪需要这点稻谷过日子
  但既然陛下这么认真,他也不敢怠慢,连忙低声说道:“爹,您还不知道呢?秦大人推出了淳化稻谷债!”
  淳化,稻谷,债?
  朱元璋懵了一下
  这三个词,每个都不陌生,但是联系在一起,怎么好像就有点听不懂了
  什么意思?
  毛骧哪敢在这位面前卖关子,连忙详细解释道:“秦大人规定,经过两年的丰收,各家各户家里,可能都会有些余粮这些余粮若是赶上天气潮湿,或是保管不善,难免会发霉生虫,影响成色,甚至导致完全腐坏,再也不能食用”
  “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淳化县推出稻谷债,各家各户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县衙,相当于是县衙欠了老百姓的一笔债”
  “这个债,不白欠,到了明年的时候,按照稻谷债的份额,可以领到全新的稻谷,甚至还要比交上去的多百分之十也就是说,你家要是卖了十石稻谷给县衙,明年就能拿到十一石,而且保证是新谷子!”
  啊!
  这……
  朱元璋听懂了,但依然不免是目瞪口呆
  这个秦枫,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
  怎么想出这样离奇的主意?
  我说呢!
  这老百姓向来把粮食看做性命,怎么忽然间交稻谷交得如此踊跃
  原来,不是交,是卖!
  暂时将吃不完的稻谷卖给县衙,到明年,或者是遇上灾年的时候,不但能拿回来,还能多一笔可观的利息!
  这样,不踊跃才怪了!
  要知道,毛家作为淳化县的一分子,经过两年的丰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稻谷积累多了,吃不完,不好储存
  这真是快乐的烦恼!
  在朱元璋的记忆里,自己小时候还在农家的时候,从没有过这种幸福的烦恼
  稻谷吃不完?
  开玩笑吗?
  不饿死人,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可是现在,至少在淳化县,这种幸福的烦恼,开始在各家各户蔓延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去年的粮食还没吃完呢,现在又是一波大丰收,家家户户的家里都堆了不少,虽然还不至于堆满,但看着那满满登登的稻谷,心里那个美啊,就甭提了
  要是偶尔赶上跟别县来的交流,一开口就是“哎呀,太多了,真不好放,家里粮食又要发霉了,这可怎么办,都愁死我了”……
  貌似忧愁,实则炫耀!
  现在,还得是秦大人!
  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
  竟然还有稻谷债这种东西,真是太好了!
  把家里不便储存,眼瞅着就要发霉的稻谷交上去,相当于在县衙里有了一份踏踏实实的储蓄,待灾年的时候,哪怕地里收成不好,也可以从县衙那边把稻谷债提出来,安稳度日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儿吗?
  更何况,交十石,能拿回来十一石!
  秦大人简直就是活菩萨!
  至于秦大人赖账这种可能性,就不用考虑了
  自从秦大人来到淳化县,哪件事不是办得妥妥当当,怎么会赖你这仨瓜俩枣的,不存在!
  有秦大人这样的父母官,日子真是太有盼头了!
  而且听小道消息说……好像又要打仗了?
  那岂不是说,人人眼红的光荣粮,又可以发了!
  这次,说什么也要抢个当兵的名额,谁跟我争我跟谁急!
  朱元璋听着身边老百姓的喜悦,议论,陷入了沉思
  的确,等舰船造好,还得打仗,需要训练最精锐的士兵,跨海登陆作战
  通常来说,兵役是比徭役更令人恐惧的,毕竟徭役只是劳累,兵役可能是要命的!
  但现在淳化县老百姓的认知里,有了高额的光荣粮,当兵竟然都成了香饽饽一样,这种离奇的转变,让见多识广的朱元璋,都无数次深深震撼
  总而言之一句话,有钱,真是太好了!
  所以,日本必须要打啊!
  要打日本,就要造船,要造船,就得有钱……
  朝廷没钱
  但是现在,朱元璋看到眼前熙熙攘攘的交粮盛况,立刻就有了主意
  一个字
  抄!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