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老朱同志一个大大的惊喜
咚咚咚!
咚咚咚!
丛重感激莫名,继续磕头如捣蒜
这可真是救命之恩啊
他甚至想好了,只要这条命捡回来了,以后秦枫就是再生父母,不管到了哪里,家中都得给秦枫立长生牌位!
应该可以不死了!
虽然最终处置权在皇帝那边,但是这种事,一般都是地方官草拟处理意见之后,上报皇帝,皇帝通常情况下是不太会驳回的,甚至忙起来都不会仔细看,直接御批了就是
皇帝多忙啊,还能顾得上一个县令的小事?
所以,真的是死里逃生了!
丛重被押下去了,但一路上还在扯嗓子高呼,感谢秦枫大人大恩大德,什么什么的,听得许多府衙周围的淳化县人纷纷侧目,不知这人是什么来头,怎么对秦大人的恭敬,好像比咱们这些淳化老百姓更甚
秦大人大仁大义?
废话么!
试问谁不知道……
府衙里,秦枫起身,伸了个懒腰
行了,现在这个丛重,才算是真的死定了
依《大明律》,这丛重的罪名,的确是够得上死罪,但死罪的核准,在皇帝那里,按照惯例的话,这种并非谋逆的罪行,大概率是判个“斩监候”,其实也就是后世更常见的一个词,“死缓”
当然了,秦枫了解老朱,以老朱对贪官污吏的痛恨,这个丛重不太能够得上法外开恩,斩监候也还是要斩的,这跟后世的死缓罪犯,只要不作死,基本上都会改判无期的惯例不同
可是,这里有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秦枫记得,洪武四年,五年的时间点,除了大明重开科举这件大事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太子大婚
太子朱标大婚,很可能要大赦天下!
那么这个等待秋后处斩的丛重,就可能沾了太子的光,就此逃脱极刑,捡条命
不存在……
你那么辛苦写奏折告我,我怎么能不好好照顾一下!
秦枫可不是个任人拿捏的泥人,尤其是丛重这种毒蛇,难道还容他缓过来之后,找机会再咬一口?
丛重必须死!
不过,目前的《大明律》,列出十项“不赦之罪”,诸如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等,其中却并没有包括官员贪污
于是秦枫反其道而行之,索性主动为丛重开脱,然后将这份初步拟定的处理文书,连夜送到京城,请皇帝御批
秦枫相信,这样的处理方式,应该会给老朱同志一个大大的惊喜!
……
朱元璋并没第一时间看到这份处理文书
他太忙了
其实每次去淳化,偷听心声,都意味着朱元璋要加班很久,才能吧积压的奏折看完
有了这个心思之后,朱元璋本不富裕的时间,雪上加霜
但不得不说,秦枫的心声能够起到的帮助,是朱元璋根本就不能舍弃的,从一开始棋盘摆米看透了藩王分封的恶果开始,无数次心声,简直是代表着大明朝无数次的救赎
倘若没有秦枫……这个朱元璋用性命拼出来的大明朝,也就不到三百年的国运而已
因此,尽管时间紧迫,但朱元璋还是时刻惦念着秦枫的心声,哪怕是一边批阅奏折,一边还想着秦枫心声中透露的科举弊病,思忖如何解决这个年轻和经验,书本和能力的平衡问题
那应天府的府试,什么时候开始?
朱元璋心想,既然秦枫主持府试,那么应天府府试出来的人才,应该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那些弊病,哪怕跟之前的圣旨有所违背,也一定要重点看看这些人,是否真的是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至于那个丛……丛什么来着,他举报的秦枫抗旨之事,倒不必在意……
咦?
朱元璋刚想到此事,忽然看到面前的一道新奏折,上面写着:臣应天知府秦枫
嚯,看到这个名字,老朱可就不困了
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秦枫升任应天知府之后,给皇帝送来的第一份奏折
关于什么?
莫非是科举的事情?
大有可能啊!
朱元璋大喜,这不是瞌睡有人送枕头么,太及时了
甚至,翻开奏折的时候,朱元璋还有点微微紧张,暗想着若是秦枫真能透彻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已经有了行之有效的通盘方案的话,区区正四品,哪里能表彰他的功劳,这官还得升啊!
然而,定睛一看,朱元璋瞪大眼睛
好像跟科举没什么关系
竟然,只是一份关于处理应天府下辖溧阳县知县丛重的文书,其中细节已经写明,只待御批
区区小事,自己处理了就好,怎么还送到朕这里了?
朱元璋眉头微皱,寻思着这个秦枫怎么官越做越大,胆子倒越来越小,身为知府,不就是被自己下属告了么,也不算什么大事,自己解决了就好,难道这点事也要惊动皇帝吗
可是,当朱元璋目光往下一落,眉梢立刻挑了起来
“在职期间,贪赃枉法,假公济私,致使溧阳百姓申冤无门,民不聊生”
???
朱元璋愣了
好像跟自己想的不是一个事儿啊!
再仔细往下看,越看越觉得怒火中烧
十七万两!
好家伙!
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贪墨了十七万两?
老百姓,还能有活路吗!
朕!朕的父母亲人,当年就是遇到了这样的贪官污吏,被逼得穷途末路,活活饿死在家里啊!!
想不到!
现在是大明朝了!
竟然,竟然还有这样的贪官,而且就在自己眼皮底下!!
朱元璋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吓得宫中侍奉的小太监齐齐跪倒一地,浑身簌簌发抖,不知道为什么陛下动了雷霆之怒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朱元璋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详细罪证,还附有溧阳县百姓口述被记录下来的文字控告,一条条,一件件,这个丛重的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
哼!
原来如此!
朱元璋当然不是笨人,略一思忖已经明白究竟
这丛重上奏折告秦枫,并非是出自公心,而是知道罪证被秦枫掌握,想要先下手为强,借自己的手,除掉秦枫
好,好啊!
真是谋划深沉,好一个借刀杀人!
倘若不是自己跟秦枫的关系特殊,就凭秦枫抗旨影响科举,还真有可能就此被冤杀了
可怕!这人的心思之歹毒,简直太可怕了!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