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做燕王朱老四

  京城,皇宫
  皇宫中正在大兴土木!
  之前走水失火,烧毁三大殿,以及其他殿宇无数
  如今已是阳春三月,在工部的主导下,皇宫重建工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既然现在已经决定不再迁都,这次重建自然要用更高的标准,为大明建造一个气势恢宏的宫殿
  虽然主体工程还只是刚开了个头,估摸着到今年年底,也很难彻底完工
  但朱元璋身为皇帝,日常办公的御书房,已经首先进行修缮,再苦也不能苦皇帝啊
  朱元璋刚下了早朝,回到御书房打算批阅奏折,今天的心情不错
  因为刚才的早朝,是在新落成的金銮殿内举行的!
  短短数月光景,一座全新的金銮殿已经落成,而且金碧辉煌,比之前烧毁的那个更加磅礴大气,更能彰显皇家威严,以及泱泱大明的堂堂气魄
  朱元璋龙颜大悦,直接就询问工部尚书,如此恢弘的大殿,花费了多少银两
  没想到工部尚书单安仁汇报的数字,更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再详细询问,这才知道,之所以省掉了许多银子,是因为此次建造皇宫的工匠队伍,来自应天府句容县,居然是一文钱都不花的!
  广……告?
  从秦枫的心声里,朱元璋得到了答案,但依然还是模糊不清
  即便身为皇帝,他也有点闹不清楚,这个所谓的广告,到底有多大威力,竟然能让那句容县的马县令,宁可不要工钱,也要争着抢着接下皇宫重建的项目
  按照朱元璋的认知,这是不可能的啊!
  以前没有摊役入亩的时候,徭役那可是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事情,甚至比田税更让人恐惧
  这一点,没有谁比朱元璋更清楚的了
  怎么现在……修建皇宫,还不给钱,反而成了需要抢的香饽饽
  真是怪了!
  不过,既然这主意是出自秦枫,也就见怪不怪
  据说……秦枫现在在应天府淳化县,鼓励所有人读书,就连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如今在田间地头,都捧起书本摇头晃脑
  这位秦爱卿啊,总有惊人之举,不过事后往往证明,他才是对的
  “启禀皇上,燕王求见”伺候的小太监走进御书房,躬身奏道
  嗯?
  朱元璋一愣
  老四?
  他可是难得主动来找我呢!
  其实前些年,虽然太子之位早早定了,但自己在众位皇子当中,还是最喜欢这个老四的,觉得他很像自己,尤其是渐渐长成少年之后,不喜读书,只爱舞枪弄棒,弓马骑射,这很容易让他想起那些险死还生的征战岁月
  只可惜……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曾经让他震撼到险些吐血的秦枫心声,纷至沓来,自己绝不能让那些事情在大明再次发生,也不能让那些奇葩的皇帝再次靠近这个位置!
  不过……说起来,现在的老四,也只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少年而已
  “叫他进来吧”朱元璋收回混乱的思绪,扬声吩咐
  很快,朱棣进入御书房,规规矩矩地见驾,然后立在一旁
  “最近可好?”朱元璋看着这个一贯倔强的儿子,心里的情绪十分复杂,一方面喜爱他的性格,另一方面则担心心声里的那些事情真的上演
  “父皇,我不想做燕王”朱棣得了秦枫的指点,开门见山,直接说道:“北方苦寒之地,孩儿只怕不习惯!求父皇开恩,给我换一个封地吧!孩儿不求什么额外的封赏,只求父皇能一视同仁北方多有侵扰,如今虽然暂时宁定,但未来势必战事频仍,孩儿本领低微,不想去受那个罪”
  这番话,明显带着赌气
  朱棣也并没有掩饰赌气的意味
  本来么!
  凭什么啊?
  人人都知道,在所有皇子的封地当中,就数这个燕王,是最不好的位置,又冷,又落后,还要替大明镇守北部屏障,真可以说是脏活累活
  之前朱棣倒是没觉得难受,他本就喜欢上马打仗,若是做了燕王,就有机会亲自冲锋砍人,还是很过瘾的
  但现在,渐渐感觉到,不但教自己读书的先生态度隐约变化,那些原本传授自己行军打仗、军事韬略的武将,更是全部撤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但既然防着我,我又何必承担这个责任?
  论年龄,我不是众皇子最大的
  论能力,我索性自承不行!
  虽然这番赌气的话,其实颇为僭越,但秦老师亲口说的,有时候不必太懂事,该给自己争取的东西,为什么要闭口不谈?
  不过,尽管如此,朱棣心中还是十分忐忑
  要知道众位藩王早就划定好了就藩的去向,现在自己过来搅闹,说要更换封地,那……燕王的位置总要有人去做呀
  不管换了谁,大约都不会乐意
  这是给父皇添麻烦呢
  可是这次,他不想“懂事”了,索性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算不答应,了不起又是训斥一顿,那自己也有话说啊,你既然让我做燕王,要去北方跟那些异族相持争斗,怎么还能不教我真本事,难道我跑去北边送死,才是对的吗?
  唔……
  朱元璋吃了一惊,目光更加复杂
  老四,好大胆!
  咱亲自分封的藩王,岂是你挑三拣四的?
  若是换了其他皇子,敢如此大放厥词,打一顿都是轻的
  可是这个老四……他若是不做燕王,那么未来就再也没有挥兵南下的可能,再也不会有秦枫心声里的那个靖难之役,也就不会有后来一系列的奇葩帝王了
  大明战神……顽童天子……木匠天子……
  呕!
  朱元璋一想起这名字,就觉得恶心,顿时觉得老四的这个提议,好像还真不错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换个封地,就解决了呀!
  越想越觉得这个思路不错,永绝后患,于是也不顾朱棣的这番话有所僭越,而是眉头舒展,望着这个儿子,很有兴趣地问道:“那你想要去哪里?不妨自己说说看”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