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老八监国

  “请十五爷大安!”梁九功进门行礼后,满面堆笑的说,“奴才给您道喜了!”
  胤禑起身笑道:“梁谙达,喜出何来?”
  梁九功哈着腰,谗媚的一笑,说:“万岁爷下旨大婚,您要娶嫡福晋进门了”
  呵呵,就这么点事儿,梁九功居然亲自跑来道贺?
  可见,烈火烹油之时,从来不缺拍马屁的!
  胤禑请梁九功坐下用茶,梁九功欣然应允了
  上茶之后,胤禑陪着梁九功东扯西拉了一阵子
  这时,乌林凑到了梁九功的身旁,盯着伺候梁九功的小太监,朝外边呶了呶嘴唇
  等小太监识趣的退下,乌林故意用身子遮挡在前,翻手将一张大额会票,硬塞进了梁九功的马蹄袖内
  梁九功暗暗点头,十五爷真会做人!
  别看胤禑现在炙手可热,对梁九功还是一如既往的亲热,这就很难得了!
  俗话说的好,拿人的手短,梁九功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灿烂了
  胤禑见火候到了,也就把老十七舅舅的事,拐弯抹角的拜托给了梁九功
  梁九功心里门清,他的善意,已经获得了胤禑的积极回应
  一般民间的牛马,根本不知道上层大人物,应该怎么拉关系
  实际上,在上层社会拉关系,都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好哥们
  你不求人办事,人家怎么好意思,找你办事呢?
  关系网,就在你求人,人家也求你之中,不断的越织越密,越织越紧
  牛马思维是,老子一个月才几两碎银子而已,养家糊口都不够花,即使送了厚礼,也很可能打了水漂,毛都捞不着一根,何必呢?
  明白人的思维,就像胤禑一样的善解人意!
  胤禑自己发个话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却转了一道手,故意让梁九功帮着办
  下次,等梁九功有发财的好买卖,就会惦记上胤禑了
  胤禑管着内务府,有他的暗中相助,梁九功想捞大钱,就更容易了
  人与人相处,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十五爷,陈希敏的事,奴才也略知一二他这人呐,说话太直了,容易得罪人不如这么着,奴才帮他在护军营里补个官缺?”梁九功脸上带上笑,心里却藏着奸
  胤禑摇着头说:“护军营里太苦了,也没多少油水”
  心有十窍的梁九功,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内
  只要胤禑不想暗中插手兵权,啥都好商量!
  “十五爷,外任可成?”梁九功十分谨慎,他打算先问清楚胤禑的真实想法,再做安排
  胤禑一听这话,随即拱手道:“还是梁谙达想得周到”
  哼,梁九功这个狗奴才,果然手眼通天,交游极广
  宫里大佬级的人物,从来不可能把话说得太白,只可意会,绝不可言传
  陈希敏,原是四品的二等侍卫,放外任的话,不是知府,就是道员
  因为,康熙朝的道员和知府虽是上下级的关系,却都是正四品官
  陈希敏毕竟是老十七的舅舅,把他安排去外任,梁九功和胤禑都没有任何隐患
  老十七的母族,是个啥样子,梁九功比胤禑,还要清楚得多
  因为,鄂伦岱和梁九功,曾经联手做过很多次利益交换的勾当
  然而,俱往矣,曾经不可一世的鄂伦岱,已经成了过眼云烟,不提也罢
  宫里,从来不相信眼泪,只崇拜强者!
  胤禑就是那个冉冉崛起的强者,他是梁九功最合适的新盟友
  中午,胤禑带着乾清宫御膳房的物资清单,来见康熙
  说实话,自从胤禑担任了总管内务府大臣之后,只要他当值,必见康熙至少一面
  杂事繁多的时候,康熙甚至每天要召见胤禑五次以上
  梁九功为啥如此忌惮胤禑?
  就是因为,胤禑这个内廷总管,只要想见康熙,随时都有各种正当理由
  再说了,就算是胤禑下了值,还有个工作狂老四,风雨无阻的蹲在户部,从旁看着场子呢
  作为户部的太上皇,管钱粮的老四,不需要递牌子,就可以在每天御门听政时,见到康熙
  这年头的庙堂之上,随时有人帮着上达天听,及时化解误会,除了胤禑和老四这一对铁杆兄弟之外,再也没谁了
  作为大内的总管,胤禑只要在宫里当差,就忙得脚不点地,经常饱一顿饥一顿
  “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上个月,鸡蛋也就二两银子一个这才多久,凭空涨了一两银子?”
  内务府这帮蠹虫的贪婪程度,很让康熙吃惊
  “回汗阿玛,精饲的母鸡,成本确实节节攀升……”胤禑虽然没拿过一文黑心钱,但是,作为内务府的管府阿哥,他有义务帮着本衙门敷衍场面
  康熙又不是司马衷那个大傻子,他收到的密折里,每天都有京城内外的详细物价清单
  大清的皇帝,从顺治开始,都格外重视京城的物价尤其是粮价,更被皇帝们死盯着
  无粮不稳的真理,大清的皇帝们,个个都懂!
  就算是被骂作败家子的乾隆,他豁免的全国灾区钱粮,也达数亿两之多
  要知道,乾隆朝时,一年的总收入,也就8000多万两而已
  被胤禑提醒之后,康熙长吸了一口浊气,最终,还是选择了装糊涂
  “朕知道了”
  处理了公务之后,康熙饶有兴致的问胤禑:“银子不够花了吧?”
  胤禑赶紧点头,有机会揩康熙的油,不揩白不揩啊!
  一般情况下,皇子出宫分府的时候,康熙都会赐皇庄若干
  可是,轮到胤禑的时候,康熙仿佛忘了这一茬似的,只赐了银子,却没给半亩皇庄
  等老大被降爵的时候,胤禑也被罚俸五年实话说,没有银子入账的贝子府,根本撑不了多久
  抄捡东宫的时候,胤禑立了大功,康熙赏食贝子双俸,却没有明旨取消罚俸的措施,胤禑还是没有俸银和禄米可领
  再说了,所谓的赐乾清门前骑马,除非胤禑的脑袋被门夹了,才会大摇大摆的骑马到乾清门前
  见胤禑满是期盼的望着自己,康熙不由龙心大悦,哼,你个不孝孽子,也有求朕的时候啊?
  东宫的心腹大太监和姑姑们,都被胤禑不动声色的断然处置了,确实立了功
  另外,太子和外臣的书信,胤禑也抄到了好几封,这令康熙倍感欣慰,十分满意
  “你即将正式大婚,自己丢脸事小,丢了朕的脸面事大卢沟桥的特等水浇地,就赏你一万亩吧另外,再赏你十万两银子,操持大婚事宜,可够?”
  康熙对于立功之人,一向出手大方
  “谢汗阿玛恩典”胤禑喜笑颜开的行礼道谢
  在大清朝,贝子的俸禄,不过是,每年1250两银子,外加1250斛禄米而已
  康熙一出手,就给了几十年总俸银的赏钱,胤禑还有啥不满意的?
  再说了,京里的特等水浇地,亩产大约二石(一石=140斤)左右,一万亩的话,这就是二万多石粮食了
  胤禑只是主持了一下抄捡东宫的活动,就获得了这么大的利益
  有权就是幸福啊!
  不过,胤禑心里透亮,康熙赏了糖果之后,就该压担子了
  果然不出所料,康熙喝了口参汤后,仰起下巴说:“宫里的风气不正,你是管府的阿哥,必须多盯着点”
  胤禑瞬间秒懂,康熙这是让他即使睡觉了,也要睁一只眼睛,盯着东宫那边
  “回汗阿玛,臣儿毕竟没有三头六臂,充其量只能盯着旬日罢了”
  在大清,向来都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皇帝要用你的时候,不趁机叫个苦,喊个疼,那就是自己犯蠢了!
  “梁九功,拿金批大令来,赐给十五阿哥!”
  有令无旨的情况下,胤禑调不动一兵一卒
  但是,只要金批大令在手,胤禑就可以凌驾于太子的奶公凌普之上了!
  康熙之所以没有换掉凌普,主要还是心疼太子,担心他吃得不香,用得不爽
  有凌普这个奶公,在内务府里蹲着,太子的各种用度,也就无忧了
  如果是一般的事情,胤禑肯定会委婉的找个借口,拒绝了金批大令
  可是,在整个大清朝,再没有比监视太子,更大的大事了,胤禑不敢玩火,只得乖乖的接了令
  “若是有人胆敢妄动,朕许你便宜行事”康熙含笑吩咐的胤禑,胤禑却感受到了森然之杀机
  康熙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凌普若敢图谋不轨,你可以断然处置!
  金批大令的赐下,就相当于,胤禑有了和太子分庭抗礼的特权
  太子再要举鞭之时,胤禑只须拿出金批大令,便可震慑得住!
  说白了,金批大令只有拿在胤禑的手里,才对太子具有真正的威慑力
  如是鄂伦岱拿着金批大令,太子会不会就此老实了,那就看他当时的心情了
  通俗的说,如果身份不够分量,即使穿了龙袍,也吓不住人!
  进入初夏之时,宫里传出消息,即将起程去热河行宫避暑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朝,并无承德避暑山庄,只有热河行宫!
  以前,康熙只要离开京城,都是太子监国
  这一次,居然是老八留京监国,太子跟着康熙一起去热河
  就近监视太子的胤禑,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去热河了
  ps:视察活动刚结束,更晚了,抱歉哈,这是今天的第一更月票超过8100张,必有三更!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