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陈守耕

  苏州胡同,七号院,前院
  客厅里飘着一股烤地瓜的香味儿
  李卫东走到煤炉旁烤火,顺手将旁边的烤地瓜翻了个面儿,旁边还放着一把烤花生
  李卫东忍不住感慨道:“老二啊,你这小日子是越过越滋儿了我看你现在不是没工夫回家,是压根不想回家”
  李哲正拿着笔记本写东西,头也没抬地说:“你要是喜欢京城,就带着我嫂子搬过来住,以后这边也不缺活干”
  李卫东嘿嘿一笑:“这个主意不错”他搓了搓手,又有些犹豫,“回去我跟你嫂子商量商量,看看她什么想法”
  李哲懒得理他,继续低头写东西
  李卫东抓了几颗花生,一边吃一边说:“后面那家人什么时候搬走?”
  “人家是打算出国,现在正办手续呢,具体时间没跟我说,约定的是一个月左右估计年跟前就搬了到时候咱们一家人也可以来这边过年”
  “来京城过年?”李卫东的声音里透着惊喜
  “咋的,你还不愿意?”
  “乐意乐意,那我指定乐意”李卫东在旁边傻笑他做梦也没想过有朝一日还能来京城过年“老二,下个月发了工资,也快过年了,我打算换点外汇券,带你嫂子去友谊商店逛逛,买点东西”
  “行,那不是现成的事吗?”李哲随口应道李卫东上个月工资加奖金,挣了350马小只干了半个月,工资和奖金都是他的一半夫妻俩加起来的收入超过了500块钱,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高收入了
  虽说,这个收入去友谊商店还是有点勉强,但偶尔去一次也还成
  见弟弟一直在那闷头写东西,说话都不抬头,李卫东好奇:“老二,你在那吭哧吭哧的写啥呢?”
  李哲将沈亚楠的事儿简单说了一下
  李卫东惊讶道:“乖乖,你说这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开餐厅,挣那点钱都让朋友挂账了,她图个啥?”
  “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生来就不缺钱当然她可能缺大钱,但衣食住行基本消费不用她发愁,对钱的渴望就没那么重了人家要么图一乐子,要么就是看不上餐厅那点利益,想挣更多的钱”
  李卫东有些纳闷:“餐厅这点钱他都落不下,还怎么赚更多的钱?”
  具体怎么赚,其实李哲也不是很清楚毕竟他以前也没干过大致的一些手段他还是知道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后李哲想要做蔬菜出口生意,就得有外贸公司的人脉关系,只有拿到了出口指标等相关手续,才有这种可能性
  获得外贸出口权后,不仅能扩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而且出口业务的利润更高,可以不断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李哲认识的关系里,最有可能搞到外贸出口权的也就是二姐了
  人家拿点干股也不过分吧?钱不就来了?当然这也只是李哲的推测,是不是二姐的想法,或者二姐是否有这个能力,还要进一步观察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二姐为人义气,还是值得交往的
  这些话李哲也没细说,总结道:“猫有猫道,鼠有鼠路人家反正不指着餐厅赚钱,就是希望能保个本,不赔钱就成”
  李卫东撇撇嘴:“那为啥要找你?你以前也没开过餐厅啊你别给人倒腾破产了”
  “那不至于,我就是帮人做做宣传最多就是效果不大,总不会更差了”说实话,李哲也不确定后世那些餐厅引流的经验现在能有几分作用,“试试呗二姐既然信任我,我也没啥好说的哪怕是看在寻呼机的面子上,我也得帮人使使劲儿”
  “对了,还有件事要跟你说”李卫东从兜里摸出5张大团结,“给这是老李同志让我带给你的”
  李哲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酒喝完了?”
  这话儿李卫东也给说懵了:“啥酒啊?也没跟我说酒的事啊”
  “那你拿这50块钱是啥意思?我还以为老李同志要让我帮他买酒呢”疑惑归疑惑,但李哲还是顺手把钱收进了兜里
  “你别瞎琢磨了,这钱不是咱爹自己花的二叔明天生日,你知道不?”李卫东拿起一颗花生,剥开皮,将花生仁扔进嘴里
  “知道啊”这年头都是阴历生日,李哲习惯了看阳历,他能记住个der儿
  “哈哈哈,你知道个屁”李卫东随手将花生皮扔到李哲腿上,“二叔是今儿个过生日,就知道你小子没一句实话”
  李哲这个气呀,拍拍裤腿,懒得理他
  李卫东接着说:“老李同志说,以前隔得远,二叔过生日咱也没去过但今年交通方便了,你又在京城呆着,让你代表家里人去一趟”
  李哲反问:“你跟我一块去不?”
  李卫东认真想了想,摇头:“我脸皮薄,就不去了”
  李哲:“……”
  臭不要脸的
  ……
  京城农业大学
  女生宿舍,305号
  宿舍是标准的6人间上下铺,中间摆着独立的储物柜,宿舍里有三个女生各自忙碌着
  突然宿舍的门被推开,周青禾出现在门口,高高举起右手:
  “同学们,你们敬爱的周老师回来了!”
  三个女生都是一顿白眼儿,谁都没理她
  周青禾似乎习以为常,将从家里带的东西放在自己床铺上,瞅着三个胖瘦高矮不一的女生
  她对着一个胖女生问道:“大妞,你的毕业论文写好了吗?”
  大妞正在嗑瓜子儿,晃了晃圆脸:“还没呢,估计得年后了”
  “你写的关于啥的论文?”
  “大白菜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吗?”
  周青禾笑了笑:“嘿,姐们儿,你还真够念旧的”
  大妞哪里听不出她话里的意思?哼了一声:“大白菜怎么了?谁家冬天不吃大白菜?这可是关系到民生的任务虽然题材旧点,但我能写出新意!”
  “谢谢您为大白菜事业作出的贡献,我们家韩主任指定喜欢你”
  大妞哈哈一笑:“唉,这你算说着了,等我大学毕业就投奔你们家韩主任去!”
  她又转向一个身材瘦小的女生:“英子,你选的论文题材是啥?”
  英子歪头看了她一眼:“你猜?”
  “你呀,指定还没选好你这丫头有选择困难症,我还不知道你?”
  她又转向最后一个小麦肤色的女生:“麦子,你选的论文是什么?”
  麦子答道:“我和大妞不一样,她写白菜就是为了图省事儿咱们学校今年不是和农科院一起研究了高产蘑菇品种亚光一号吗?我的毕业论文就写亚光一号”
  周青禾眯眼笑道:“我也觉得这个题材好,准备什么时候写啊?”
  麦子答道:“怎么也得等到明年开春了,这大冷天的别说种蘑菇了,菌棒都能冻成冰棒”
  屋里的三个姑娘都笑了
  周青禾却一脸认真地说:“麦子,那你可得加油了哦”
  周青禾说完,拎起袋子,一股脑出了屋子
  “嘿,你别走啊”麦子在后面喊了一声
  三个姑娘这才发现,周青禾问了一圈,唯独没说自己的论文题材
  周青禾离开宿舍,直奔第二教学楼这是一栋老式的混砖结构房,清水砖墙装饰着红色五角星
  她走上二楼,敲响了教研组办公室的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周青禾推开门,见到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批改作业这名男子正是京城农业大学的老师陈守耕他抬起头,用手扶了扶眼镜:“周青禾”见到来人后,他脸上带着不满,“这些日子你去哪儿了?上课点名,次次都是别人帮你喊到,以为我不知道?”
  周青禾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容:“陈老师,我不是故意逃课的我是去做亚光一号的培育研究去了您看,我的毕业论文都写好了”
  “亚光一号”陈守耕并不陌生,因为他也参与了这个菌种的研究和培育
  陈守耕脸上带着审视:“周青禾,我知道你是个急性子,喜欢拔尖儿可这毕业论文可不能光凭想象,得有真实的数据做支撑要不然那可就是作假”
  周青禾从袋子里拿出一份手写稿件:“陈老师,这是亚光一号的完整培育记录包括温度湿度控制数据和菌丝发育图谱”
  陈守耕接过手稿,下意识地问:“试验的菌棒数量是多少?如果实验规模过小,无法充分反映品种的真实特性,甚至可能导致关键指标出现偏差,掩盖菌种的隐性缺陷”
  “老师,这次实验的菌棒数量有150个虽然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我个人认为也足够反映出品种的真实特性了”
  陈守耕诧异道:“你种了150个菌棒?你在哪儿种的?我之前跟你说过,这东西可不能种在家里!”
  “老师,您的话我都记清楚了,怎么可能在家里种?我认识了一个lf市农村的朋友,他在农村建了新式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那大棚的规模老大了,他给我划了一块地种蘑菇我们第一茬蘑菇已经采摘了您瞅瞅,样本我都给您带来了!”
  周青禾说着将袋子放到桌子上,从里面取出灰色的扇形蘑菇
  陈守耕看着长得厚实饱满的扇形蘑菇,脸上透出欣喜:“周青禾,你可以呀!别人的论文选题刚刚确定,你这边都已经完成了”
  “老师,这主要是您教的好我就是按您说的做的这蘑菇种出来,至少得有您一半的功劳!”
  陈守耕听了也笑了:“你这丫头就会耍嘴皮子”
  “您这话我可不认啊我不光能说,也能干咱们班还有第二个人像我这样又快又好写完毕业论文的吗?”
  虽说周青禾确实做得不错,但陈守耕不想表扬她:“你租人家大棚做实验,得花不少钱吧?”
  周青禾又笑了:“陈老师,这您可猜错了,我不光没花钱菌种有人报销,菌棒有人准备蘑菇种出来还有人给我发奖金我这个月的奖金估计比我妈工资都高”
  “真的假的?还有这么好的事儿?你可不能忽悠我”陈守耕有些不相信,“那你那个朋友图啥?这大冬天的暖棚多金贵,凭啥要给你用?”
  周青禾从陈守耕的话中听出了一丝羡慕和嫉妒,心里更得意了:“嘿,我那朋友精着呢!我种出来的蘑菇都给他卖了,他赚的钱可比我这点奖金多多了!”
  陈教授一听:“嚯!还能这么搞?”
  京城农业大学也是有暖棚的,但就那么一个宝贝疙瘩一过了秋天,学校的老师们就开始抢暖棚
  他今年还不到40岁,哪抢得过那些老头老太太?那里面还有教过他的老师他想用暖棚,人家一句话把他顶回来了最多也只能抢一块边缘的犄角旮旯每次一降温,大棚边缘的温度波动很大,他的菜也跟着遭殃,都会影响实验数据,年年为这事发愁
  周青禾的话确实给了他一个新思路,周青禾能跟大棚的农户合作,自己也可以呀!这不比跟那群老头老太太打嘴仗要强?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