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底气

  “当然可以不过,你的大棚和我的大棚一样,都使用了一段时间,跟新的大棚相比要扣除一定的折旧费”李哲并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只是担心其他人会有想法
  “这是应该的”朱益民声音中透着欣喜经历了周家的事,他越发感觉到抱团的重要性
  他家本就是独户,在村子里干啥都不容易在李家这段时间,他体会到了抱团的好处,用李哲的话说,这叫团队合作
  李哲愿意教他种蔬菜大棚的技术,还给了他投资入股的机会,他还有什么理由单干?
  经过林小虎的提点后,葛青山也想通了,“二哥,俺要是去信用社贷款种蔬菜大棚,贷款能批下来吗?”
  李哲答道:“只要你好好学种菜的技术,通过公司的技术考核成为技术员,我保证你可以在信用社贷款成功”
  “您要俺当技术员?!”葛青山缩了缩脖子,有些不自信道:“俺初中都没毕业,那俺能行吗?”
  “只要能认全常用字,肯下功夫学,大家都能行”李哲目光扫视众人,他这话不是对葛青山一个人说的:
  “今年,大棚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光靠咱们这些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你们都跟着我干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种植经验
  我对你们今年的期望是转型为技术人员,将你们的种植技术教给那些新员工和种植户,这样才能快速扩大公司的种植规模而且,只要你们通过技术考核成为技术员,工资和奖励也会大幅提高”
  这也是李哲为什么要让大家入股的原因,不光是为了增加公司的资金,同样是想用利益捆绑留下这批有种植经验的亲朋
  只有大家伙凝成一股绳,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反季节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只让亲朋打工,不给人家股份和高工资,根本留不住人最多今年年底,李哲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李哲的这个想法之前并没有公开提出,在场的人都低声议论起来
  蔬菜大棚有多赚钱,他们这群人是最清楚的
  虽说不知道李哲具体的盈利,但李哲现在肯定是大营村首富
  别说外人羡慕,他们这些自己人也羡慕尤其是在干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学会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这心啊,就开始躁动起来
  一方面,利益动人心,他们也想学李哲建一栋属于自己的蔬菜大棚
  另一方面,他们都是李哲最亲近的人,又是跟着李哲学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想单干又抹不开脸,这段时间其实也挺闹心的
  李哲刚才的那番话,无疑是让他们吃了一剂定心丸
  “各位,还有件事,我要说一下”李哲清了清喉咙,打断了众人的议论,继续说道:
  “年前,我去信用社和孙主任见了一面,据孙主任说,贷款方面的政策有了变化,从今年开始就没有无息贷款了,以后贷款需要支付利息了”
  “为啥没有无息贷款了?要多少利息啊?”林小虎之前就是打着薅无息贷款羊毛的想法,现在听说贷款要收利息,心里顿时不美了
  “听说是因为前几年无息贷款的烂账太多,信用社根本收不回钱,所以就停了无息贷款;至于贷款的具体利息,要看贷款的利率和贷款期限,哪天有时间我把信用社的信贷专员请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李哲说完,反问道:“大家伙都有谁想要在信用社借贷款,举个手让我看看”
  “我要贷款建大棚”
  “我也要贷款”
  在场的人有一大半都举起手,李哲心里有数了
  看着在场众人都举手要去信用社办贷款,王秀英的心情有些复杂
  两个儿子去年都办了无息贷款,一分钱利息都不用出,按理说这是大好事,别人占不到的便宜,他们家俩儿子都占了
  可在这件事上,她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一想到去年为了阻止儿子贷款闹的事,她自己都觉得有些脸红她用胳膊肘捅了捅丈夫,小声道:“要不咱们也贷款?”
  其实,老李本人也有这想法,只是自家两个儿子都去信用社贷款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当爹的还能不能贷款
  倒是妻子的变化,让他觉得好气又好笑,想要挤兑对方两句,他又没那个胆量“回头看看吧”
  李哲继续下一个话题,“还有一点就是蔬菜合作社,我希望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最好都能加入合作社,并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未来,合作社和咱们公司可能会有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蔬菜公司是属于李哲的,他可以做到绝对控股,但蔬菜合作社是属于集体的,所以他们这个小集体加入的人越多,占有的职务越多,话语权也越大
  假如有一天李哲无法间接控制蔬菜合作社,他可能会选择退出当然,这种可能性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出现
  金百万听得很认真,也一直在思考他是肯定会投资入股的,只是投资多少钱还有些拿不准,问道:“李老弟,今年咱们公司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很简单,尽可能多地种植蔬菜大棚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之前就跟大家提过,只是当时说得不是很清楚,今天我详细地说一下”李哲将一块黑板搬出来,拿出粉笔在黑板上写到:
  “公司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发展方向是自产自销,年底前,咱们公司争取扩建到一百亩左右的蔬菜大棚”
  王荣生有些担忧道:“老二,这一百亩蔬菜大棚建起来,至少需要五六十万,咱们这些人即便投资,也凑不够那么多钱啊”
  “舅,这个问题我想过第一种办法,公司成立后,我会托关系再次贷款
  第二点,就像我去年一样,一开始只种植了一亩蔬菜大棚,等十一月份大棚蔬菜卖钱了,咱们收回了一部分资金,可以继续扩建嘛,并不是说要同一时间建造一百亩大棚
  如果要一下子扩建一百亩蔬菜大棚,别说资金跟不上,技术人员同样不够咱们可以采用陆续扩建的方法销售渠道也是咱们自己的
  这就是自产自销的模式,大家还有问题吗?”
  见到没人说话,李哲拿起粉笔写字:“第二种种植方式是合作种植,咱们合作的对象就是加入蔬菜合作社的种植户,我重点介绍一下具体合作方法”
  随后,李哲将蔬菜公司出技术、种植户出资金和土地、信用社出贷款、京城蔬菜公司负责收购蔬菜的合作模式详细说明
  之前,王铁头就听过李哲说要带乡亲们一起种植蔬菜大棚,这也是他愿意帮助李哲的原因但说是说,人毕竟是自私的,他也不确定李哲能做到哪一步
  现在听到了具体的实施计划,他心里顿时踏实了,第一个响应道:“这个计划好,不光咱们自己赚钱了,村民也能跟着致富,我赞同”
  李酒缸摸了摸酒糟鼻:“咱们收购村民的蔬菜是一个价,卖给京城蔬菜公司的又是另一个价,如果让村民知道咱们在中间吃差价,会不会在背后说咱坏话?”
  李卫东说道:“酒缸哥,咱公司还得养技术员,如果第二种种植模式不赚钱,公司的技术员凭啥去指导他们种地?这个世界大了,啥人都有,咱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何必在乎他们的看法”
  对于这一点,李哲早就想到了,如何解决?
  不理他就是了
  只要你赚钱,永远不缺眼红的人
  李哲早就过了看别人眼光过活的年纪
  林小虎举手问道:“李哥,我有个问题咱们第一种种植模式是自产自销,我能理解,自己种菜自己卖,收入肯定更高
  但第二种模式,为啥要将冬菜卖给京城蔬菜公司?我觉得如果咱自己卖,价格能卖得更高”
  李哲说道:“小虎的这个问题很好我一开始也是想着自己收购,自己卖但这里面有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在收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李哲转身,在黑板上进行标注:“比如说,蔬菜种出来之后,有些种植户也想卖更高的价格,不想卖给咱们了,要毁约咋办?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强力部门在后面撑腰
  前两年,供销社还打白条收白菜的事大家应该记得,现在京城蔬菜公司有合法的手续,又真金白银的付了钱,谁敢赖账?”
  京城市蔬菜公司的性质有些特殊,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京城市蔬菜供应
  别看公司级别不高,但影响力很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京城市蔬菜公司完不成收菜任务,京城再次出现蔬菜短缺,那可就是大问题了,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这么说吧,当地政府就算自己不吃菜,砸锅卖铁,也得把这个订单填上去
  只要当地政府下场,还怕蔬菜收不上来?
  这才是李哲和种植户合作的底气
  u手机版: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