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形势

  傍晚
  广渠门内大街14号
  一栋灰扑扑的六层筒子楼下,空地上横七竖八拉着晾衣绳,上面挂着的衣服冻得梆梆硬
  李哲拎着鼓鼓囊囊的网兜走到楼前,就见到楼道里几个半大小子蹲在地上拍洋画
  “啪!”李辉京用冻得通红的胖手拍着印有孙悟空的硬纸片,直接将纸片掀翻过去
  “赢喽!”他一把抓起印有孙悟空的纸片,兴奋地跳起来
  兴奋之余,他瞥见了旁边的李哲,欣喜道:“二哥!”
  小胖子将画片往兜里一揣,直接跑向李哲,不小心踩到门口的冰溜子滑个趔趄
  李哲赶忙扶住他:“慢点”
  “二哥,你今儿个咋来了?”
  “我找二叔有点事”李哲将一个网兜递给小胖子,“提着”
  “好嘞”小胖子接过网兜感觉沉甸甸的,对着一旁的小伙伴喊道:“大头,咱明儿个再战!”
  随后,他领着李哲往二楼走,吸溜着鼻子:“哥,你都买啥了?这么沉?”
  “驴打滚、麦乳精、大白兔、酱牛肉,都是你爱吃的”
  “嘿,谢谢哥,你最好了!”小胖子咽了咽口水他和李哲、李娜兄妹一样,都是个馋嘴的
  李家这一辈也就李卫东不怎么贪嘴
  两人上二楼,楼道里飘着一股炖白菜的味道
  李哲问道:“家里都有谁?”
  “就我姥姥”小胖子在前面领路,回头道,“我姥昨天还提起你了”
  李哲笑着问:“哦,说我啥了?”
  小胖子眼珠子一转:“说你有本事呗给我二姐买了一瓶香水都花了100多外汇券比别人一个月的工资都多二哥,是真的吗?”
  李哲没有正面回答:“你这耳朵倒是挺好使寒假作业写完了吗?”
  小胖子翻了个白眼:“不告诉你!”
  小胖子扭着胖屁股,往前颠了两步去开门了
  门开了小胖子冲着里面吆喝:“姥姥,我二哥来了!”
  陈家老太太正戴着老花镜缝衣服,听到小胖子的喊声,将衣服放进篮筐里,扭头望向门口见到小胖子和李哲一人提着一个网兜进了屋
  李哲笑着打招呼:“姥姥,新年好!”
  “哟,李哲来了”老太太站起身招呼道
  李哲将网兜放到桌上:“上次听婷婷说您喜欢吃豌豆黄、牛舌饼,还有水晶肘子,我都给您带了一些还给您买了一包菊花茶冬天天儿干燥容易上火,喝点菊花茶可以明目润燥”
  “好好,谢谢你还惦记着我这个老太婆快坐快坐,我去给你倒杯茶”
  李哲陪着这一老一小聊了会儿天儿,吃了会儿零食
  六点多,陈淑萍和李振国都下班了见面寒暄了一番后,夫妻俩去外面的厨房做饭
  李哲将带来的酱牛肉、水晶肘子、熏鸡、豆腐卷和青菜交给他们,这些凉菜直接切了就能吃了,也省得他们再折腾
  很快,李振国夫妻俩就把晚餐做好了:切了一盘酱牛肉,一盘水晶肘子,一盘熏鸡,一盘豆腐卷,一盘拍黄瓜,还炒了个西红柿鸡蛋、青椒丝腊肉,还有一个水汆丸子汤
  “二叔、二婶,别做了,够吃了,赶紧坐下来一块吃吧”李哲招呼两人入座
  李振国从卧室里拿出一瓶二锅头:“嘿,这么好的菜,咱叔侄俩再喝点儿”
  李哲接过酒瓶,先给叔叔倒了一杯:“叔,我今儿过来是想给您打听点事儿”
  “给我打听事儿?啥事儿啊?”李振国端起酒杯,“咱先碰一杯”
  两人碰杯喝了一口李哲又端起酒瓶给二叔满上:“我有一个朋友拿到了一批外贸订单,做的是罐头出口他想跟我搭伙做生意,我对于罐头市场的行情不是很了解
  您不是在罐头厂上班吗?我就想跟您打听打听行情,看看这生意能不能做”
  李振国吃了一口酱牛肉:“你那是什么朋友啊?靠得住吗?我听说这年头的骗子可不少,你可得当点心”
  李振国不免有些担心,侄子虽说赚了一些钱,但毕竟年纪小、经验少,可别被人糊弄了
  李哲简单介绍道:“我这朋友开了一家涉外餐厅,我们一直有生意上的来往她做生意一直挺本分的,也没有拖欠过货款而且她的长辈在外交部工作,身份不一般”
  李振国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是我想多了”
  “二叔,你为什么会觉得她是骗子?您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骗子我倒是没遇到过不过最近的外贸市场行情不好以前咱们国家的罐头,出口到老美和欧洲的订单不少但这两年不行,一年比一年少整个行业都受了不小的影响,连带着我们厂的日子也不好过”李振国放下筷子,轻叹了一声:
  “听我们厂里的人说,是老美和欧洲跟咱们闹矛盾,说是要制裁咱们国家不光是不进口咱们的罐头,其他的贸易也大幅度减少这个时候想拿外贸订单可不容易”
  李振国厂里的薪资变化,陈淑萍是有切身体会的:“前些年,这老美跟咱们关系不是一直很好吗?怎么又开始整幺蛾子了?”
  “这老美精着呢,以前跟咱们好,是为了拉拢咱们对付北方的邻居现在看到咱们中苏关系又好了,又开始制裁咱们了”
  陈淑萍说:“这老美怎么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今儿个跟你好,明儿个跟他好,还拉一个打一个,真有意思”
  李振国摇了摇头:“这里面的情况复杂着呢,咱老百姓也就是听个热闹看个表象具体咋回事,咱也搞不清”
  他又冲着李哲说道:“老二,你那朋友要是想出口到欧美,我说的是西欧,估计不太容易,你得多长个心眼”
  李哲笑道:“二叔,您分析的有道理,我也跟着长了见识不过,我那朋友并不是出口到老美和西欧他拿的订单是苏联那边的”
  李振国愣了一下,点点头:“那就靠谱多了咱跟老美那边搞臭了,那肯定跟北边邻居多来往你那朋友有多少外贸订单?”
  “100吨罐头”
  “嚯,这可不少!这种外贸订单是最赚钱的,可比在国内销售的利润高”
  李哲又端起酒杯,跟李振国碰碰杯,问道:“二叔,咱国内现在的罐头市场咋样?”
  “不咋样”李振国滋溜了一口酒,继续说,“前几年,国内的生鲜肉食供应有限,那时候买肉要票,罐头不需要肉票,所以特别紧俏,属于餐桌上的稀罕品我们厂生产的罐头凑够一车,直接就拉走了
  这几年国家开始搞菜篮子工程,蔬菜和肉类的供应量增加去年开始很多地方买肉都不要票了,也就是年前这段时间供应紧张,又用了一段时间肉票
  但总体来说,蔬菜和肉类的供应量比往年充足多了看着吧用不了多久肉票就取消了”
  陈淑萍无奈道:“那你们厂的生意岂不是更差了”
  李振国应道:“谁说不是呢咱国家的人本就不爱吃罐头,差不多的价格,肯定都会紧着鲜肉买听说很多罐头在供销社在货架上摆了一两个月都卖不出去
  我们厂积压的库存也不少,且卖呢”
  陈淑萍也抱怨道:“今年过年,你叔他们厂其他的年货没有,基本上都是罐头:肉罐头、水果罐头、蔬菜罐头一会你走的时候,我给你带上几瓶,你也尝尝”
  “行”李哲并没有推辞既然打算做这个生意,自然也要先尝尝味道
  李哲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出口苏联的罐头品种:“二叔,这些罐头你们厂有吗?”
  李振国接过单子瞅了瞅:“水果罐头,我们厂基本都有,老美爱吃;牛肉罐头也不少,猪肉罐头会少一些,老美不咋爱吃猪肉罐头,一般都是在国内销售蔬菜的话,我们厂没有酸黄瓜,青豆和玉米比较多”
  “二叔,如果罐头购买量大,你们厂能便宜吗?您知道罐头的底价吗?”
  “大概的价格我知道,但是不是底价我也不清楚”李振国想了想,“这样,我把我知道的价格告诉你明天去了厂里,我再找销售科的人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摸清底价”
  “成”李哲又端起酒杯,叔侄俩干了一杯
  有了二叔帮忙打听,李哲心里也有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