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两章合一)

  1月15日
  万安镇信用社
  信用社大厅里生着火炉,比外面暖和不少大厅里只有一名客户坐在一号窗口办业务旁边的二号窗口也开着,孙立国坐在窗口后面看报纸,不时喝一口热水
  “咯吱……”信用社的门从外面推开,孙立国的目光从报纸上挪开,望向大厅对面,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来
  他站起身,隔着玻璃招呼道:“呦,李老弟来了”
  李哲提着网兜走进大厅,笑着问:“孙哥,您这信用社主任也亲自办业务?”
  “嘿,啥主任不主任,我就是信用社的一块砖,哪个岗位缺人就往哪里搬”他从业务室走出来,拍拍李哲的肩膀,“走,去我办公室聊”
  看到大厅里冷冷清清的,李哲问:“孙哥,信用社还没正式上班?”
  孙立国解释道:“这刚过完年,办业务的不多,也就几个人来存取款或者询问今年的贷款政策,两个人值班就够了其他人还在轮休呢”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办公室,李哲将网兜放到桌子上,说道:“孙哥,我回来的时候买了一些京城的点心,给您和信用社的同志添个零嘴”
  “又让你破费了,快坐”孙立国做了个请的手势,“老弟,今儿个找我来有啥事?”
  “孙哥,我今儿个来也是想咨询一下贷款政策”
  “老弟,你还缺钱?”孙立国有些哭笑不得,一方面他知道李哲卖菜赚钱了,另一方面,李哲已经在信用社贷了十几万元,他还想继续贷款——很难
  “不是我贷款,我是帮别人咨询”
  李哲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您也知道,去年有十来个人跟着我种植蔬菜大棚,他们中最早的跟着我干了将近半年,技术也学的差不多了,也想自己建个蔬菜大棚但他们本身也没有太多资金,就想跟我一样从信用社贷款知道咱们关系好,就托我过来问问”
  “老弟,你手下一共有多少个人要贷款?”
  “十来个吧”
  “老弟,你跟我交个实底,他们学了你的技术,有多大把握赚到钱?”蔬菜大棚的贷款额度较高,十个人不是小数目
  李哲想了想才回答:“如果他们自己干,六七成把握能赚钱;如果有我在旁边教导,赚钱是肯定的,差别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孙立国点点头,李哲能帮着他们询问贷款政策,本身就代表了态度这些人本身就在大棚里干活,种菜的技术肯定是有的
  况且,孙立国也不在乎他们赚多少钱,只要能按期偿还贷款就成
  “老弟,你看这样成不成,明儿个,你把想贷款的人集中在一块,我派信贷员下乡直接跟他们讲贷款政策这样也省的你在中间传话担责任”
  李哲痛快地答应下来:“孙哥,我听您的”
  “那就明天上午,我让小张去趟大营村,你跟他也熟悉”
  敲定这件事后,李哲又和孙立国提起了继续扩建大棚的事
  年前,李哲在信用社贷了十万元,自己又添了一部分钱,加起来能盖20个蔬菜大棚,但因为天气太冷,施工难度较大,只建造了十个蔬菜大棚
  天气回暖后,李哲准备继续扩建剩下的十个大棚,在那之前,肯定要跟信用社打招呼,支取剩余的贷款金额
  两人把事情谈妥,李哲坐车返回大营村
  卡车停在村北的路边老李听到动静赶了出来
  见到老李穿戴整齐,李哲问道:“爹,您这是要去哪儿?”
  “你不是订了一批桌椅吗?今儿个到日子了,我去瞅瞅制作的怎么样了如果桌椅都打造好了,用着也没毛病,就把桌椅拉回来正好明天给你送到京城餐厅”
  “爹,上车吧,咱们一块去”李哲说完,又招手叫来林小虎和李志强,让他们上了后车厢
  李哲和老李坐在副驾驶室带路
  老李叮嘱道:“到了地儿你先别说话,我再跟老杨讲讲价我跟他在建筑队干那会儿,这老小子精得很肯定还有还价的余地”
  司机梁卫国好奇道:“李叔,您既然知道他要价高,为啥刚开始不跟他讲价?”
  老李回答:“要是一开始把价压的太低,这老小子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不用好料你外行人再精明,也搞不过他一个内行”
  老杨头就住在邻村,卡车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停在一栋砖瓦房外
  老李走上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个五十来岁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老嫂子,杨哥在吗?”
  “呦,是振华啊老杨在隔壁院子忙活呢我带你们过去”
  “不用了,您带孩子吧,我们自己过去就行嘿,这孩子眼睛真大,看着就机灵”老李摸摸小男孩的头,跟妇人告辞
  他向前走了几步,对着一旁的李哲说:“隔壁的旧宅子也是老杨家的,现在当库房使用他有手艺,在村里的条件也是数得着的看这新房盖的多气派”
  老李走到隔壁的旧院子敲敲门开门的是个长胡子老头,见到老李后,转身就往里面走:“进来吧,我算着日子你差不多也该到了”
  院子的面积不小,南侧搭着一块黑色防雨布老杨指着防雨布下面的棕色方桌:“这就是你家订的桌子一共22套,都置办齐了,看看咋样”
  “大伯,辛苦你了”李哲给对方递了一根烟,随后走过去检查桌椅
  他摸了摸桌面,很光滑,应该是打磨后又上了一层漆用力按压桌子,桌面平整,四腿齐平,很牢靠,没有一丝晃动
  他坐在椅子上晃悠了一下,很稳当,大小高低正合适
  一旁的林小虎和李志强也没闲着,也挨个检查桌子和椅子如果发现有桌椅松动,可以让对方及时修理
  检查完之后,老李也和老杨头聊完了,在原先价格的基础上又便宜了一成
  虽说价格便宜了,但老杨头并没有露出不满帮着李哲几人将桌椅搬上卡车,又将众人送出院子,目送卡车离去
  上车后,李哲笑着问道:“爹,您怎么给他讲的价?”
  “明年咱不是要盖新房吗?你娘想换一批新家具,多打两个柜,以后等你结婚也能用这老杨头一说有新活,哪能不乐意?他要不给我便宜,我还不找他了呢”
  有了这一批桌椅,距离餐厅开业又近了一步,李哲的心情不错:“爹,那您就不怕他明年再偷工减料?”
  “那不能大家都是邻村的,住的不远,自家用的家具就在那儿摆着他要是敢糊弄事儿,十里八村的人知道了,谁还找他打家具?这名声臭了,他可就接不到活了”
  爷俩聊了几句,卡车就返回了大营村李哲下车后,对李志强和林小虎招呼道:“强子、小虎,搬两套桌椅下来剩下的桌椅固定一下,明天运到京城”
  老李疑惑道:“老二,怎么还剩下两套桌椅?”
  李哲答道:“餐厅的一楼大概能放置20~22套桌椅先布置20套桌椅,剩下的两套看情况再说如果站得开,那两套也进京城;如果地方紧凑,影响到了客户的用餐体验,那这两套就不上了,当备用的桌椅省的餐厅的桌椅坏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配套的”
  下车后,李哲巡视了一圈蔬菜大棚,将信贷专员明天要下村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
  第二天上午
  众人来得比往日早一些,干活也比往日更积极
  上午10点,信贷员小张骑着自行车到了大营村,老李热情的将他迎进大棚休息
  李哲将想贷款的员工也召集到大棚里,拿着小板凳做成三排
  除了大棚干活的员工,还有金百万、王支书的儿子王大庆
  见众人来齐了,李哲介绍道:“这一位是咱们镇信用社的张进学同志,今天由他来给大家宣讲今年的贷款政策大家欢迎!“
  “啪啪啪……”一阵掌声响起
  以前,张进学也没少下乡宣讲贷款政策,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收获一堆白眼像这么热情的场面,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他的激情也被调动了起来:“乡亲们,我叫张进学,是咱们万安镇信用社的贷款专员今儿个来就是给大家讲讲贷款的事儿今年咱们国家的信贷政策和以前不一样了今年的金融工作重点是贯彻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紧缩银根、稳定金融、整顿秩序、深化金融改革……”
  张进学讲得兴致勃勃,但下面的人听得一头雾水
  李酒缸举手说道:“张进学同志,我们都是农村人,没那么高的文化您说的这些字我们都认识,但加在一块就听不懂了”
  “哈哈哈……”大棚里引起一阵哄笑
  张进学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行,那我就简单介绍
  啊……怎么说呢,就这个无息贷款开始说吧
  今年无息贷款就取消了,现在的贷款是有利息的,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只要合理规划贷款用途,盈利完全是可以覆盖利息的
  在贷款前,我们还要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只要信用良好、有还款能力,贷款申请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赵铁柱和张进学比较熟,又坐在前面,直接开口问道:“张同志,这贷款利息到底是多少?咋个算法?”
  张进学答道:“2月1日,银行的贷款利率刚刚调整,其中一年期贷款利率为11.34%,二年期为12.78%,三年期为14.4%,五年期为19.26%”
  听到贷款利率后,众人难免又是一番议论
  “娘嘞,这贷款利率咋这么高呢”王秀英惊得直咋舌
  她和老李商量过了,两人年纪都不大,总不能现在就靠着儿子养老,该干还得干所以两人也打算在信用社办贷款
  之前两个儿子都在信用社贷款,都是办的无息贷款她原本以为有利息了,也不会太高谁曾想差了这么多
  一旁的林小虎也默默算了一笔账如果是一年期还账其实也还好贷款6000,一年的利息是600多总还款是6600
  他又算了一下5年期一年的贷款利率将近20%一年的利息将近1200,5年的利息将近60005年的总还款达到了12000
  “妈呀,这等于是又还了一个本金呢”
  其他人也都心思各异地算着账
  大家都知道种蔬菜大棚赚钱但一下子让他们贷这么多钱,又是这么高的利息,难免心里会犯嘀咕
  唯独马来小气定神闲地坐在那儿
  除了李哲外,她家是唯一赶上无息贷款这波福利的
  这有利息和没有利息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她还将钱存在了银行吃利息这一前一后的比较,真是差距老大了
  她庆幸自己做对了选择,同时,也对李哲的敬佩和感激又多了一份:“我这小叔子是真厉害!”
  看到众人议论个不停,张进学有些无奈地望向了李哲
  李哲拍了拍巴掌说道:“行了,大家安静一下有什么问题一个个的问你们自己在那捣鼓顶啥事?”
  林小虎举手问道:“张同志,这利息咋这么高呢?能不能给我们便宜点?”
  张进学答道:“我也想给大家伙便宜但这个利息是银行定的,我也没有权利更改
  再一个,这个银行的贷款利息跟存款利率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存款利率也高,贷款的利息不可能低于存款的利息,你们说对不对?”
  李志强皱着眉:“张同志,这贷款是贷款、存款是存款;为啥这贷款利息不能比存款利息低?”
  放在后世,这是个金融常识
  但这个年代信息闭塞,很多农村人对金融知识并不了解
  一旁的金百万说道:“老弟,这个好理解如果贷款利息比存款利息低那我从银行贷了款,再存到另外一个银行啥也不用干,不就赚钱了吗?都要这样整,那银行就该倒闭了”
  张进学点点头:“这位老哥说的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金百万也笑着说道:“张同志,我前年也在信用社办过一次无息贷款那我现在还能在银行贷款吗?如果能贷款的话,跟大家伙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问一下您的无息贷款还了吗?”
  “还没还”
  “您这种情况理论上是可以再次贷款,但能不能申请通过还要看具体的情况,比如说您近期的信用评估,以及申请贷款的用途您的这个情况,咱们一会儿可以单独谈”
  一旁的林小虎忍不住问:“金老板,您可是咱们村有名的万元户又不缺钱,干嘛要贷款?”
  金百万笑了笑:“林老弟,这缺不缺钱和贷不贷款是两码事不冲突”
  老李和王秀英小声嘀咕了几句,老李问道:“张同志,我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和老二去年都在咱信用社借了无息贷款,今年俺们两口子也想贷款俺们这种情况能办吗?”
  张进学对李家的情况比较清楚,说道:“您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说,证明您自己有合法稳定的收入,且具备按期偿还贷款的能力,并且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老李答道:“我有稳定的收入,就在大棚里干活,每个月都有领工资我媳妇在大棚帮着做饭,也有工资”
  “像您这种情况,还需要一些证明资料,一会我详细跟您说”张进学应答了一声,继续说道:“接下来,我再跟大家讲讲还款方式,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是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借款人需在结息日前足额支付当季利息
  第二种是按月结息:每月固定日期为结息日……
  第三种是利随本清: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张进学讲得很认真,将每一个贷款细节都说清了同时,还单独了解每个人的情况,告诉他们贷款需要的相关资料……
  临近中午,张进学才将贷款众人的情况都详细解答,准备告辞离开
  李哲哪会让他走,自然是好酒好肉的款待一番,临走前,还送了他两条大前门
  送走了信贷员张进学,众人散去,李哲留下了金百万“金哥,我想跟您打听点事,去我大棚里坐会儿?”
  金百万笑着应了下来,跟着李哲进了大棚
  李哲给对方泡了一缸茶水,“金哥,咱镇上有个罐头厂,您知道吗?”
  “知道啊前两年跟他们打过交道那时候他们厂做蔬菜罐头,都是就近采购蔬菜我从农户手里收了菜,再转卖给罐头厂”金百万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不过这两年,罐头的销量不咋好,他们产量下降得厉害,需要的菜量也少,就没再打过交道”
  说到这儿,金百万也有些纳闷虽说都和蔬菜有关,但李哲种植的是反季节蔬菜,产量供不应求而罐头厂使用的都是产量高、价格低的夏菜两者就像是两条平行线
  李哲似乎看出了他的疑问,也没有隐瞒,简单介绍了苏联采购订单的事
  听完后,金百万沉默了一会儿“李老弟,冒昧地问一句,您这位朋友什么时候认识的?交往多吗?”
  金百万虽然问得含蓄,李哲也能听出他的担忧“我这位朋友开了一家涉外餐厅,长辈都在外交部工作我在京城外交公寓附近开的那家蔬菜店,就是外交部下属单位的商铺,也是通过她的关系才租到的
  我们虽然认识的时间不算太久,但她帮了我不少忙
  她这个人性子豪爽,从来不让朋友吃亏我对她还是比较信任的”
  李哲话锋一转:“金哥,您也知道,这种生意赚的就是个利益差购买罐头肯定要货比多家,而且还得给对方一点一点的磨价格
  我京城那摊子活离不开人,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一直盯着这件事儿所以我就想找个人搭伙干,金哥,不知道您愿不愿意跟我一块干”
  金百万搓搓手,他虽然没干过外贸订单,但也知道这生意做成了绝对赚钱
  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老弟,如果搭伙的话,需要我拿多少本钱?”
  其实不光是金百万有这个问题,李哲刚听到二姐说这件事时,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的也是这个问题
  他不是不信任二姐但外贸订单这种事,关系到多个部门二姐即便是诚心想跟李哲搭伙,也不可能保证100%赚钱就比如说回款这个问题,真不是一个部门能说得准的
  李哲想先拿一笔钱试试水,哪怕这笔钱一时半会儿无法回款,对李哲的影响也不大如果回款及时,再加大投资
  “第1笔收购订单,我准备拿3万左右到时候,我那个朋友可能也会出一笔钱,您想拿多少都可以”其实,李哲并不在意金百万拿多少资金,因为他看重的是金百万的个人能力他身边也缺这样的一个帮手
  同时,这样做间接也能分担一些风险
  金百万想了想,“老弟,跟你搭伙干生意,我是一百个乐意但家里的钱都在我媳妇儿那,具体能拿出多少钱投资,我得回去跟她商量一下,明天给您回话”
  李哲笑道:“金哥,投资金额这事儿,您不用着急我说投资3万也是一个大概的数,只是目前的想法
  这件事咱们可以一步步地推进,先调查清楚罐头市场的行情等我朋友问清了罐头的确切收购价,咱们看看生意的利润有多大
  再综合考虑所有的情况,如果这个生意靠谱,咱们再加大投资
  如果觉得风险大,咱们就少拿点钱试试水”
  金百万点点头,李哲的这个想法,他还是比较赞同的:“那行明天咱俩就去一趟万安镇罐头厂
  我跟他们副厂长打过几次交道,也有些日子没见了,正好明天约他一起吃个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