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好了歌》

  ‘皇令’二字掷地有声,檐角铜铃都似凝在半空张县丞被惊的耳畔嗡嗡作响紫云真人更是差点晕死过去
  他不过是想要乘机捞点好处,怎么就要进死牢了?!
  只能是求助一般的看向张县丞
  对方没有看他,而是快速回神对着房县令问道:
  “你我同住府衙,为何我不知道?”
  不是怀疑,而是疑问
  虽然张县丞对这个出身寒门的流官上司没有什么好感,但他还是知道对方为人的
  莫说是这种大事,就算是玩笑话,他都不会开的
  房县令弹了弹官袍,上面绣着的鸂鶒跟着抖了一抖,彷佛作势要出
  在张县丞的不解之中,他从官袍下取出了一份红漆公文
  就这个颜色,张县丞便知道是内阁下来的
  “这是清晨才送到的,当时张县丞你还不在衙门之内自然不知我本来还等着你们回来后,好一并告知,现在到也合适”
  “给,这可是批了红的内阁票拟”
  张县丞急忙将票拟接来
  一经查看,果不其然
  “西南大旱,妖道煽动百姓谋逆,一时之间从者甚巨如此时局,皇上自然会下令地方严防此类愚事再生”
  “张县丞先前不知,自然是个不知者不怪,但现在,你知道了吧?”
  看着手中实打实的票拟
  张县丞喉头耸动了几下后,就败下了阵:
  “是下官愚钝!”
  见状,听到声音进来的衙役们才在县令微微不满的眼神中,拿下了神色大变的紫云真人
  后者自然不甘就此入了死牢他极力挣扎道:
  “那在西南作乱的是妖道,可我不是啊,县令大人,僵尸,青县真的出了僵尸,就在桥水镇!”
  他不说还好,一说,房县令就直接炸了
  “僵尸,僵尸,西南的妖道还说他会撒豆成兵呢!左右,给我再加三十大板!”
  那岂不是六十大板?!
  这我还能活命?!
  紫云真人越发惊恐的喊道:
  “真的,我说的是真的,不信,你们去桥水镇一看便知啊!”
  “还敢妖言惑众,给我拉下去!打,往死里打!”
  就这样,在紫云真人的哭天喊地之中
  房县令愤懑无比的对着张县丞说道:
  “你啊,你啊,平时也就算了,怎么这个节骨眼上,你还敢把这么一个货色带到衙门里来?”
  “你是嫌御史台太无聊了,没有参我们的机会吗?”
  正常情况下,御史台对县一级只是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检
  不过现在不同,西南大乱,朝廷直接增设出了一个御史吏的职位专门下放各县
  为的就是监管地方
  以免有人想要借着灾年效仿西南
  要知道,当今朝廷昔年就是这么换了前朝的
  张县丞惭愧拱手道:
  “此人在我青县颇为有名,且与我也算略有来往,加之他事先言之凿凿,我,我不还是担忧我青县百姓吗?”
  房县令听的连连摇头:
  “所以就连僵尸这么胡扯的事情你都能信?”
  房县令开始甚至想过这会不会是张县丞想要借机做点什么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想多了,因为正常的人都应该知道,西南有妖道作乱的节骨眼上,搞这种怪力乱神,那绝对是茅坑里提灯——找死
  张县丞越发汗颜,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那桥水镇那边?”
  “还怎么?真带着一群衙役去查僵尸?我的天啊,能不能不要没事找事了!”
  “这个,这个,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房县令简直叹为观止,他此前和对方斗的法,怕是多数都是在和空气斗智斗勇
  最终,房县令也只能怜悯的看着自己这个似乎脑子不太好的同僚道:
  “你相信西南的妖道真的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吗?”
  “那肯定不能!”
  这要真能撒豆成兵,朝廷的税赋肯定早就收到一百年后了!
  至于呼风唤雨就更扯淡了,真这么厉害,西南还能旱三年?
  “既然如此,你还信僵尸?咋,它跑出来咬人了啊?”
  张县丞面红耳赤的拱手道:
  “下官告辞!”
  “先别走,你是本地出身,你帮我联系联系县内的士绅们,朝廷又加了一笔赋税,我想让他们把这个钱先凑出来,不然今年年末可就真的是我青县百姓的年关了!”
  说完,房县令就要拉着张县丞出去,不过走前,他不忘对着主簿交代道:
  “对了,张主簿,你草拟几份告示贴出去,就说,再有什么淫僧妖道敢冒出来,不问缘由,立刻捉来县衙问罪!”
  ——
  青县官道之上
  一群汉子正在树荫下乘凉
  他们不是马帮那种的行脚商,就是一群赶路的普通农户
  此时此刻都在树荫下天南海北的胡乱交谈
  一会儿说今天背进县城的菜卖出去多少,一会儿又说看见那家的娘们偷了汉子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的时候
  他们突然听到有人远远唱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直白却又味道十足
  且因为是白话,不讲究什么结构韵律,没有了文雅壁垒
  属于是那种没读过书的糙汉子都能听出味道的东西
  所以,汉子们一听这话就纷纷静声看去
  想要知道是谁在唱这个
  循声望去,只见道旁老槐树下立着个短髪青年,简朴衣衫随山风轻晃,正负手吟哦: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半阙唱罢,汉子们见那青年朝他们歪头一笑天边残阳正巧漏过枝桠,将这人周身镀成赤金,倒似从云头跌落的散仙
  杜鸢精心设计的一幕,自然让汉子们一时之间颇为惊异
  纷纷觉得此人肯定不俗至少比他们这些糙汉子懂得多
  不多时,便有汉子招呼道:
  “小哥,天色尚早,不妨过来一叙?”
  杜鸢拱手回应:
  “好说好说”
  曹雪芹老先生的《好了歌》还是好用啊既有神仙向往,又有小民雅致还通透直白十分贴合这个时代的背景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