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欺骗意识的底层逻辑

  顾然说完
  直播间里的弹幕和礼物,开始彻底爆发
  顾神依旧稳定发挥,
  甚至相比较于昨天直播的抽象和晦涩,
  今天很显然要直白很多,
  也更加让他们感到诧异
  因为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如此深层次的考虑过这个问题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曾经开展过一项“每天接受多少信息”的研究,
  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大约34g
  其中信息量相当于10.05万个英文单词
  而如果换算成有效信息,
  那就意味着一个成年人每天处理的信息在三百三十个左右
  实际上有三百个信息,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完成了处理
  而剩下三十个,或许还会有一些印象
  但即便如此,直播间数百万人,没有一个人思考过“大概率会”和“基本不会”到底是随机还是肯定
  因为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定论
  如果不是顾然提起,他们恐怕永远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毕竟相比较于面前堆积如山的作业和工作,
  面对生存和竞争带来的压力,
  其他问题都显得无足轻重,
  谁又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呢?
  因此,当顾然带领着他们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维风暴之后,
  生锈的大脑,似乎又被涂抹上了润滑油,
  也是开始转动了起来
  ……
  科工部会议室中
  那名杰青激动的叩打着桌子,脸上满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信息:“是的,就是这样!”
  “他把我心里的想法完美的讲述了出来!”
  “我就是这样想的!”
  “我刚才说的是‘语言上的随机,是意识上的肯定’,和他说的如出一辙!”
  “看,是不是不谋而合!”
  这位杰青激动的心潮澎湃
  科工部的其他成员,都是纷纷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们敏捷的思维,很快从中察觉到了一些让人不由得深思的重点
  “意识量化?”
  “意识只能输出确定和假随机?”
  “元结果……”
  “那岂不是意味着元结果和意识处理输出后的结果会有偏差?”
  “就好像0.99999输出为1,这个偏差虽然看上去可以忽略,但有些特定的情况下影响可能会非常巨大啊”
  看着一众成员的热烈讨论,
  在一旁稳坐钓鱼台的丁一,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很显然,顾然的发挥依旧稳定,目前的效果,他颇为满意
  “顾然在之前的直播中,提出过一个欺骗意识的概念,这个算是对那个概念的延伸”
  丁一道:“不过之前或许是偏哲学了,这次算是用物理层面对那个哲学概念进行了解释”
  一众成员听着丁一的解释,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我们这个小师弟……有点东西的啊”
  “关键是这个问题他是怎么想到的?”
  “正经人很少会去反思自己的回答是真随机还是假随机的问题吧?”
  虽然对于顾然的科研能力无法评判,但和昨天一样,他那天马行空和与常人截然不同的思维角度,彻底折服了众人
  关键是这不是什么很惊天动地的猜想,
  这就非常常见
  常见到基本上每天他们都会说无数次类似的词句
  “会”、“不会”、“大概率会”、“基本不会”……这样的话,恐怕一天就要被全球人说上千亿次
  可没有一次会引起注意
  顾然怎么就这么奇葩呢?
  ……
  中科院,内部群中
  第一条消息还是直播间分享
  胡安和赵恒、赵航、王苏杭等人,此时一边看着直播,一边盯着群里的动静
  几乎都在纳闷
  难道院士们都睡了?
  按理来说不应该不感叹一句吧?
  还是顾然的表现不够好?
  不应该啊……
  在众人焦急等待的时候,
  终于,第一条回复突然出现在了聊天界面上
  尹妍【材料院】:这个顾然……我觉得还真有点不简单
  看到尹妍院士的回复,胡安赶忙给赵恒私聊:“老赵,尹院士是你找的托吗?”
  赵恒此时已经长长松了口气,因为尹妍还真不是他找的托,这是实打实的发自内心的感叹
  “当然不是”
  赵恒刚回复没多久,紧接着其他院士也陆陆续续开始发言
  他们并非不感叹,
  而是担心大半夜只有自己不睡觉在傻乎乎的看直播,
  这样会显得有点特殊,
  有些呆,
  因此,当看到尹妍率先发言之后,他们也就紧跟着接龙了起来
  没一会儿,原本安静的内部群,顿时成了中科院深夜打卡报道群
  几乎绝大部分院士,都在此刻表达着对顾然的意外
  以他们的科研年龄和教学生涯,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见识过无数天才
  但像顾然这样的,
  是第一次见到,
  而他们也一致认为,或许也不会再见到第二个了
  ……
  顾然此时看着反应极为热烈的直播间,缓缓拿起了牙刷杯,品了一口自制的牙膏茉莉奶茶: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哪个省状元当然能考上大专以上的高校,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他百分之百考到大专以上,毫无疑问是太绝对了”
  “因为在大脑对所有元素进行叠加的时候,哪怕有一亿个元素支持他能考上,也总会有一两个不稳定元素在对立面或者处在不左不右的叠加态,”
  “所以它的元结果可能是无限趋近于1的一个不确定数,只是在意识的处理后,最终变成了1”
  “最后用语言表述,也就成了确定的答案”
  说着,顾然捧起了水杯:
  “那么接下来我们说回上次直播的时候,我们讨论过的那个问题——欺骗意识”
  “通过刚才我们的例子,趋近于1的不确定数,意识处理之后最终变成了确定数1”
  他目光突然凝重了起来:
  “那么,能让意识误判为确定数1的极限数字是多少?”
  “0.9999?”
  “0.99?”
  “还是0.9?”
  “而能让意识误判为‘很可能会’的极限数字是多少?”
  “0.6?”
  “0.51?”
  “还是0.8?”
  “我们或许很难判断意识是怎么进行量化的,但不重要,因为这是哲学家要做的事,”
  “而我们要做的是,该怎么让这个数字提升到足以让意识产生误判的区间”
  顾然缓缓把牙刷杯放在嘴边,
  接下来的内容,
  值得再饮一大白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