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丑时喝药,开了三个方收到协和的邀请

  老太太张开嘴,方言看到舌头颜色浅淡,颜色比例几乎看不到红色,全是白色,像是上面的血都没有了似的,而且舌体比一般人要湿润,这是很明显的舌淡润。
  舌淡在内伤杂病中较为多见,一般多主虚证,日常表示病程较长,不易迅速治愈。
  这也很符合她四十五年的症状历史。
  而舌头润舌象则是由于脾虚、水饮不化、痰湿内盛及阴虚等症状引起的。
  方言随后又看了下她的舌头下面,依旧是没有血色,两边还有少许淤斑。
  方言对着老太太说道:
  “我再给您把下脉。”
  老太太听话的将手放在方言垫在桌上的报纸上,方言旋即在她寸关尺上把起脉来。
  两只手都轮流的摸了一遍脉,都是脉沉弦的脉象。
  中医里,脉沉弦的脉象表现与多种因素有关。
  肝郁气滞,寒邪凝滞,气血不足,痰湿内阻,肾阴亏虚,都可能表现出脉沉弦。
  结合老太太的舌相,方言判断应该是寒邪凝滞造成。
  这股气在肚脐以下往上冲,冲到位胃则发呕,冲到脑则脑鸣耳鸣。
  接着方言又询问老太太大小便。
  得知其大便燥结,必须辅以药物才能通畅。
  接着老太太说肚脐周围之前那股气不见后,出现了烧灼感。
  而且他这个问题是白天起床的时候变得严重,到晚上的时候就会减轻。
  这已经完全符合“奔豚气”的描述。
  本症分为寒热二型,寒为本,热为标,寒证积聚日久,变生热证。
  患者高龄,肾气虚衰,八脉失养,冲脉不能下守,陈寒痼冷达四十五年之久,老年之后五液亏损,阴虚于下,故成化热之势。
  现在她发病,白天的时候严重,晚上的时候减轻,此为寒热错杂。
  按七经八脉病变的诊断经络学说,以作归纳。
  奔豚气和冲脉有关。
  冲脉是十二经之海,渗灌十二经气血。
  病变后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流产,气急,腹内绞痛,奔豚气。
  八脉病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久治不愈,频发痼疾。
  第二就是定时发作。
  老太太的情况,几乎就是在对号入座。
  所以方言的治疗方案,还是和老陈头治疗奔豚气一样。
  使用桂枝加桂汤变通治疗冲脉,同时佐以填补任督二脉。
  因为老太太年纪大了,需要补其余脉才能起到效果。
  另外根据《得配本草》归纳的八脉病用药规律,老太太这个治疗还必须得在丑时的时候用药,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方言开始拿起笔写药方。
  桂枝、油桂、白芍各十克。
  炙甘草六克。
  当归、首乌、肉苁蓉、黑芝麻、紫石英、活磁石、生龙牡、知母各30克。
  龟板45克。
  鹿角胶、鳖甲胶、岩柏(九死还魂草)、细辛各十克。
  泽泻18克,鲜生姜10片,枣12枚。
  二煎混匀,在丑时初刻,也就是凌晨1点服用。
  方言拿着单子对着他们患者叮嘱道:
  “就按照上面的要求捡好药,然后熬两次,头煎和二煎的混合在一起,凌晨一点的时候准时服用。”
  老太太的儿子问道:
  “必须要凌晨一点吗?”
  方言点点头:
  “没错,老太太这个时间太久了,所以最好是凌晨一点服药才能事半功倍。”
  男子拿着方言开好的药方,嘟囔道:
  “可那会儿家里人都睡了啊……”
  大冷天的,凌晨一点大部分人都已经睡了,这个时候让人起来热药再给老太太喂药,确实是麻烦了点。
  方言对着他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只能这样才能早点好。”
  自己医嘱说到位,至于病人听不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
  刚开始的时候这么细心照顾还挺容易,等到时间一长,家里人就会有意见的。
  方言说完后,冯主任就说道:
  “你都来找方大夫了,人家让你按时服药你又嫌麻烦,那你干嘛还来啊?”
  “而且你妈自己都说了年轻的时候舍不得看病花钱,才从三十岁挺到这个岁数的,她是为了谁?”
  冯主任在方言面前那一直以来都是很好说话的,但是今天面对其他人,她可就没有那么好商量了。
  她怎么说一个街道办主任,那也算是一个干部了。
  一生气自然就给来人吓了一跳。
  吓得男人赶忙解释:
  “不是不是,我是害怕我妈晚上起来不来,而且她晚上睡眠本来就差,叫起来后很难再睡着。”
  冯主任才不信这话呢。
  就在这时候,方言对着患者儿子说道:
  “老太太睡眠差的情况和这个也有关系,等到治好了她自然就睡得好了,你按照医嘱来就好的快一些,不按照医嘱来就好的慢一些,自己看着办吧。”
  方言也懒得说那么多了,这种事情他都要盯着的话,那他这个中医也当得太难了。
  这又不是自己的老妈。
  患者的儿子点点头:
  “好好好,我记下来了,一定按照医嘱来做。”
  说完他留下了自己带来的白酒和糕点,带着自己老娘去最近的协和按照方子去拿药去了。
  等到人走了之后,冯主任叫了两个街道办的小年轻,帮忙提上了这些东西,然后送到了方言家里。
  并告诉方言,以后只要有病人来看病,都可以叫到街道办去。
  方言对着热情的冯主任道了谢,接受了她的好意。
  等到冯主任走后,方言才发现今天这就看了三个病人,收获要是换算成钱,可比在同仁堂里要多得多。
  只不过这三个人都是比较难的疑难杂症,也是其他地方没有看好才找过来的,这些礼物也代表着,他们认为这事儿在他们心里的重量,也是对方言医术的信任。
  送的这些东西也都是能吃的,倒是很符合现在这个年代的送礼价值观,就是这送来的鸡,方言考虑到底是杀了,还是留着。
  最后方言决定留着,反正家里也不缺肉吃,这公鸡早上时候打个鸣,就当是家里的闹钟了。
  而这时候另外一边的协和中药房,连续收到了三个方子。
  还都是外边的医生开的,药房的人也就纳闷了,这是把看诊的地方摆到协和门口了?
  要不然这么短时间里怎么会开出三个方子。
  询问患者后才知道,原来方子都是方言开的。
  说起方言他们就知道了,开完了药就把这个消息报了上去。
  院里的领导一商量,决定干脆邀请方言到协和坐诊。
  顺便就把协和中医这块也办起来。
  不过他们也没急急忙忙的去找方言,而是找到了方言老娘和他媳妇儿,将协和的打算说了。
  想让她们去给方言说,只要说通了,中医办公室那边就给他挂个顾问职位。
  协和的中医虽然不厉害。
  但是他们的中医顾问可就厉害了,从49年以来,有京城四大名医的施今墨,还有著名中医任应秋,陈慎吾,钱淇光,李重仁,都在里面担任过中医顾问。
  他们这个顾问就相当于是东直门医院的挂职专家,也是每个月拿固定工资,但是不用去里面上班。
  这时候协和医院给出橄榄枝,也算是西医医院对方言中医能力的一种认可。
  协和在全国医生眼里那就太医院一样的存在,里面既有中医也有西医。
  不过一直以来都是西医为主导,中医在里面一直都不强。
  所以能够被聘为协和中医办公室的顾问,也算是协和领导想要把中医办起来的一个信号。
  他们都知道方言高考已经结束,报考的还是首都中医药大学。
  只要搭上方言这条线,有方言做榜样。
  以后那里面的中医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协和也能去捞一手。
  协和的领导现在可没有什么中西医之争的想法,至少是目前的院领导大部分人没有这种想法,他们就想把协和办好,西医厉害中医也得支楞起来。
  让中西医在协和双开花。
  随后当天晚上,这个消息就通过老娘和朱霖的带话,传到了方言耳朵里。
  “要让我进去当中医办公室的顾问?”方言实在是没想到,自己今天就在家门口开了三个方子,居然在吃晚饭的时候,就得到了协和中医办公室的顾问医师邀请。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这里的顾问医师可都是京城名医。
  自己咖位啥时候在协和领导眼里,抬到和名医一样了?
  方言觉得自己一直都在看病,保持百分百的治愈率。
  但是他并没有接触到太多属于大医院接诊的重症患者。
  上辈子在中医院的时候,他可知道里面那些奇奇怪怪的毛病是多么难治。
  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同仁堂那么个药店里呈威风,虽然能捡到一些西医治不好的病,但那毕竟是少数。
  这时候收到邀请,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朱霖对着方言说道:
  “院领导们商量过后,让我们回来给你带个话。”
  “如果你同意的话,明天一大早就可以去把手续全办了,到时候你就是协和中医办公室的顾问中医师了。”
  方言捏着自己太阳穴定了定神,老实讲这事儿来的有些突然。
  不过现在答应下来也没什么不好的。
  于是他点点头说道:
  “行,明天我去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