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甘肃二姐也高考了,海外中医古籍拍卖

  “古墓是什么朝代的?”方言对着老季问道。
  现在他就想确定,是不是汉代的。
  毕竟那边的古墓是真的多,有些还是叠叠乐,上面一个下面还有一个。
  老季回应道:
  “根据那边的消息,是汉代的!”
  方言忙问道:
  “东汉还是西汉?”
  老季挠挠头说道:
  “暂时只知道是汉代的,目前刚开始挖掘。”
  说完他还补充道:
  “你也知道考古盗墓不一样,不是为了挖里面的东西对古墓进行破坏性挖掘,需要一层一层的保护性挖掘。”
  方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听这个意思,就是还没挖开古墓,只是发现了古墓。
  然后他好奇的问道:
  “之前不是说不挖河边吗?这怎么突然想起来挖的?”
  老季听到这个问题,稍微犹豫了一下才对着方言说道:
  “当时确实没有打算挖,不过后来因为你的关系,我让那边的同事去河边挖了下试试,结果这一挖,没想到还真挖出了东西。”
  “我的关系?”方言挑眉。
  老季点点头说道:
  “对啊,那天你说自己有感觉河边有大墓,当时我没觉得有什么,不过你走了之后,我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或许应该去试一试,毕竟你的运气比大多数人可要好得多。”
  “结果啊,事实证明,这试试看还真是试对了。”
  方言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上次自己虽然给老季说的时候他嘻嘻哈哈,像是没有当回事,但是后面依旧还是按照自己的说法去做了。
  于是方言对着老季说道:
  “行,那什么时候有新发现,记得通知我,我也挺好奇古墓里面能挖出什么东西。”
  老季点点头说道:
  “当然没问题,一有消息,肯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说罢,他又强调道:
  “不过后面要是你再有什么预感,记得给我说。”
  方言哭笑不得,原来这家伙是冲着这点来的。
  不过他恐怕就要失望了,因为这个地方也是自己前世知道的。
  对于古墓这一块,方言并没有什么记录。
  真的要说的话,剩下还有挖掘潜力的,就只有恭王府下面的和珅宝库了。
  但这个方言没打算说出来。
  不过这些是不能说的,方言对着老季说道:
  “好吧,如果我再有什么预感的话,会说给你听的。”
  听到方言的话,老季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点头说道: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着就准备离开这里。
  这时候方言叫住了他:
  “上次的柜子我还没给你钱呢。”
  老季摆摆手说道:
  “哦,你说那个啊,不用给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那怎么行,当时可是说好的。”
  说罢方言就从身上掏出钱来。
  老季连连摆手说道:
  “真不用,人家工厂那边都不要钱,你给我干啥?”
  方言说道:
  “工厂不要?你可别唬我,哪有人家白干的?”
  老季说道:
  “真不要,我骗你干嘛,他们本来就打算年底给故宫做赠品的,把你那两件一起算进去了,到时候玻璃做好了,你要给钱,我保证不拦着你。”
  方言想到这里算是明白,他问道:
  “那我是沾了故宫的光了?”
  老季混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
  “哎呀,公家的光,不沾白不沾,再说了……你还让我们发现了那么大个古墓呢。”
  说罢,对着方言指了指钱:
  “把钱收起来,放心拿着就行了。”
  “那我就真拿着了?”方言说道。
  老季说道:
  “把心放到肚子里,没事的。”
  然后他对着方言告别:
  “行了,我走了啊!”
  方言提议:
  “要不我送你回去吧?”
  老季赶忙摇头:
  “别!这天寒地冻的,我享受不起!”
  上次坐过一次方言的车,可给他冻伤心了,现在看到方言的摩托车,他就感觉自己身上发冷。
  老季随后离开了车棚,出去搭公交车去了。
  方言骑上摩托朝着家里而去。
  两公里多直线路程,一会儿就到了。
  方言也想不通老季大老爷们儿,感觉弱不禁风似的。
  现在他们在河边发现汉代墓,方言认为很大概率就是原来历史上发现大司农铜权的地方。
  现在就是不知道到底能提前多久,把大司农铜权给挖出来。
  不过也不急,现在手里还有这么多事儿没弄完,就算是发现了方言也暂时没空去办相关的事儿。
  这没事的时候就闲的蛋疼,一有事就成堆成堆的来。
  方言到家的时候,除了大姐夫还没回来,其他人都到家了。
  照例先去给小徒弟赵正义小朋友教了半个小时的中医知识,随后就到了晚饭时间,吃晚饭的时候,方言看到电视里正在报道其他地方高考开展的情况。
  其中里面就提到了甘肃。
  那地方不止有黑松驿,二姐方宁也在那边。
  看到电视里的新闻后,方言对着正抱着老六喂米糊的老娘问道:
  “二姐她们这几天高考完了,应该会拍个电报回来了吧?”
  老娘放下手里的勺子,想了想说道:
  “应该吧,不过她拍电报也是拍你爸学校那边。”
  “明天星期六,明晚你爸过来你们就知道方宁有没有拍电报了。”
  对于二姐家里基本上是放养态度。
  主要是她在家里,就是最不受管的人。
  她人生安排都有她自己的计划,从她收到催促回城的消息仍旧不回来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位是个相当有个性的人。
  小老弟这时候说道:
  “根据我对她的了解,不出意外的话,她是打算等到通知书下来后才回来,这样的话她就是堂堂正正考回城里的大学生了,和我们这些耍小聪明回来的知青不一样。”
  家里和二姐关系最好的人,应该就是小老弟,小时候他对二姐是最崇拜的,所以一直都是二姐的跟屁虫。
  所以二姐好多想法,他都可以猜测到。
  此话一出,大姐方洁也点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她的风格。”
  老娘补了一句:
  “什么风格?说白就是犟!八头驴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说罢还摇摇头:
  “也不知道是随谁。”
  此话一出,方家姐弟都不约而同的看向老娘,然后又默契的把视线瞟向了其他地方。
  这场景让朱霖忍俊不禁。
  吃完饭过后,方言又去厨房里弄了个山药杏仁糊,这是给周兆琴的。
  然后还弄了点自己现做的油酥花生米。
  这是拿去给老周和他老婆吃的。
  至于今晚值班的邓南星和谢国莱,方言啥也没给他们带。
  他们吃了东西犯困,方言还指望他们熬通宵呢。
  不一会儿山药杏仁糊就做好了,方言这次做的有些多,家里人也有份,他就装了一小碗,放进保温桶里就出发了。
  等到医院病房的时候,孟济民他们都还没下班,而是在护士站后面的房间里吃东西,院长亲自让食堂送过来的。
  然后院长在病房里和老周两口子聊天,等待着方言过来。
  因为方言来了,他们就可以去吃晚饭去了。
  老周现在依旧在坚持自己的原则,自己两口子和方言始终得有个人在病房里看着周兆琴。
  要不然他就不放心。
  来到病房里寒暄了几句后,老周两口子才放心的和院长去吃完饭去了。
  此刻周兆琴刚喝了药,外加方言开的食疗方子,现在还不饿。
  方言就把山药杏仁糊放到了床头。
  随后方言检查了一下她的身体状态。
  目前脉缓,每分钟76下。
  手心脚心因为刚喝了药,有些微微发汗。
  呼吸讲话的痰鸣基本上已经没了,但是要认真听的话还是能听到一点点。
  这会儿已经晚上了,阳气减弱阴气生,是个正常现象。
  等到白天的时候自然就会消失。
  看了下下午的记录,没有出现咳嗽,只是吐了一些痰出来。
  一切都在方言的预料中。
  周兆琴好奇方言下午去什么地方了。
  方言告诉她,目前正在做的事儿——校验从日本借回来的华夏中医古籍。
  周兆琴对这块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这是干啥的。
  随后方言给她简单的解释了一遍,尽量做到不啰嗦的情况下,讲明白里面的事情。
  毕竟是教育了赵正义小朋友这么久时间了,表达能力还是提高了很多的,很快就把事情给她讲明白了。
  周兆琴对着方言说道:
  “你真是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你是在帮助中医修复历史。”
  方言开玩笑道:
  “也不是很伟大,一般伟大吧。”
  这话给周兆琴逗笑了,笑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随后周兆琴拿着氧气面罩,用力吸了几口氧才缓过来。
  本来她还以为方言会谦虚一下的。
  等到周兆琴恢复过来后,她对着方言说道:
  “其实我在国外,也看到过不少的中医古书。”
  “什么地方?”方言好奇的问道。
  要知道东南亚一代其实也有不少学习中医的人,其中还有非常厉害的传承,这些都是因为战乱躲出去的。
  周兆琴说道:
  “都是再拍卖行里,一般是好几本或是好几十本一起拍卖,价格参差不齐,我也不太清楚是以什么方式评估价格的。”
  方言接过话茬说道:
  “这个应该是从稀缺程度吧,如果是孤本而且还是很有名的人流传的孤本,那就更加值钱了。”
  说罢他又问道:
  “不过一般来说,这种书医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买的,你的意思是,你见到过很多次?”
  周兆琴点点头说道:
  “嗯,很多次。”
  然后她补充到:
  “不过不是医生,大多数是从日本商人流出来的,我还记得有些书还会标注具体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战斗或者事件里从谁的手里获得的。”
  “一般拍走的人都是我们海外的侨商。”
  “比如我几个叔叔伯父家里,就拍卖到过好多,你要是需要,等我病好了,我让我爸买下来都送给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