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再见乐苗,"你居然带男人回家?"(月票加更3k)

  香江的中小学、大学普遍沿用“周六上午上课,下午及周日休息”的模式,部分学校甚至周六全天上课。
  乐苗读的香江大学,方言根据她在电报上信息知道,他们教学安排如果没有意外,周六上午是有课程或行政事务的。
  今天刚好周六上午,过去学校应该能找到她。
  此刻的时间还早,应该刚上课没有多久时间。
  出租车沿着薄扶林道向东行驶,车窗外的梧桐树在晨风中摇曳。
  这是方言和几个人没体验过的另类地域风情。
  一个个都朝着外边观看。
  这条路上行人不算多,偶尔有轿车和自行车交错而过。
  又开了一分多钟,远远便能望见香江大学的标志性建筑,1912年落成的陆佑堂,那哥特式尖顶与红砖外墙格外醒目。
  校园依山而建,主校区分布在般咸道与薄扶林道之间的缓坡上,石砌台阶串联起各栋老楼,乍一看像座欧洲小镇。
  出租车在薄扶林道的校门停下。
  这里出租车起表价首两公里为2港币,以后每200米或每分钟等候时间跳表价为02港币,五公里司机要了方言他们五港币。
  方言拿出霍太太给他准备的港币给了钱。
  然后和一众人下了车。
  “这么一会儿就要五块钱,香江这生活水平也太贵了。”邓财等到出租车一开走,就忍不住吐槽起来。
  王风也瓮声瓮气的说道:
  “就是,换成咱们内地的钱至少也是两块七毛多了,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天的工资了。”
  李冲警惕的看着周围,等到确认没有危险,他才说道:
  “可别忘了,刚才那个招聘广告,两千块钱一个月呢。”
  其余两人恍然:
  “也对哈……”
  这时候,方言看到:
  铁艺大门上挂着“香江大学”的繁体校牌,旁边立着块木牌,用英文写着“saturdayorngcsses:9:00-12:30”。
  门口停着几辆自行车,车筐里放着帆布书包,书包上绣着“hku”的字样。
  几个穿喇叭裤、拎着讲义夹的学生正快步走进校门,其中一个女生穿着碎花连衣裙,脖子上挂着校徽,校徽图案是盾形纹章,中间的紫荆花与书本浮雕清晰可见。
  校门右侧有个报亭,卖着《星岛日报》和《大学线》周刊,周刊封面是港大学生在抗议学费上涨的照片。
  报摊阿婆会一手举起报纸,一手拍打摊位,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吆喝:
  “买份《星岛日报》啦!头版有陈百强红磡演唱会嘅消息,仲有独家相啊!”(买份《星岛日报》啦!头版有陈百强红磡演唱会的消息,还有独家照片啊!)
  1978年陈百强刚出道不久,正值香江粤语流行曲黄金年代的前夜,这类娱乐新闻常出现在报纸“马经”版旁,是市井文化的一部分,非常有市场。
  他们几个人都很年轻,很明显阿婆是把他们当做这里的学生了。
  方言摆摆手,示意自己不用。
  接下来,方言带头,四人穿过校门,踏上通往主教学楼的石阶。
  主教学楼也就是本部大楼前的广场上,几个学生正在布置海报,内容是“第三届中国文化周”的书法展览和古筝演奏会。
  广场中央的喷水池旁,立着一尊孔子像,底座刻着“学而不思则罔”的字样。
  看样子这里的教学并没有完全西化。
  “方主任,咱们从哪儿开始找?”邓财压低声音,目光扫过走廊里张贴的课程表。
  1978年的港大课程信息仍靠手写公告:
  9:15-10:45英国文学导论(陆佑堂201室)、10:00-11:30细胞生物学(医学院实验室)……
  方言想起乐苗在电报里提过,她选修了社会科学系的公共行政课。
  一行人沿着走廊寻找社科系办公室,路过教室时,透过木窗能看见教授站在讲台上用粉笔板书,学生们低头在笔记本上抄写,黑板上方挂着小不列颠超长待机女王的肖像。
  在社科系大楼门口,方言被一块公告栏吸引:
  上面贴着学生会竞选海报、失物招领“寻黑色钢笔,拾者请至302室”,以及一张泛黄的纸……“公共行政学硕士课程新生须知”。
  公告栏旁边的木架上,摆着免费取阅的《港大校友通讯》,封面人物是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
  “同学呀,需要帮手唔呀?”
  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短发女生主动搭话,她穿着短袖体恤,还有一条过膝裙子,胸前别着校徽。
  方言看了对方一眼,试探着用略带南洋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我们找乐苗同学,你知道她吗?”
  对方露出恍然神色,用普通话说道:
  “乐同学啊!知道知道,她在陆佑堂403室上课,这节课是张五常教授的‘香江经济政策分析’。不过这会儿应该快下课了,你们可以去教室外等她。”
  方言没想到随便一问,居然还能问对人,对着她感谢道:
  “谢谢。”
  后者笑着摆摆手,说道:
  “没事,干脆我带你们过去吧!”
  “那……谢谢。”方言对着这个女生说道。
  “那跟我来吧!”女生带头,四人快步跟上,一起走向陆佑堂。
  很快来到目的地,403室的木门虚掩着,能听见里面讲课的声音。
  方言在窗口往里面看去,一眼就看到了乐苗。
  这会儿她已经换了一身行头,还化了妆。
  坐在前面第二排,样子在教室的女生里还算出众。
  而乐苗这时候也看到了窗口外的方言,不过方言现在的样子,乐苗还没有认出来。
  带路过来的女生看着方言和他身边的人,好奇的问道:
  “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方言随口说道:
  “新加坡。”
  女生点了点头说道:
  “哦,我猜也是。”
  她好像也没打算走,好奇的对着方言问道:
  “怎么称呼?”
  “何方。”方言胡诌了一个名字。
  “何方?好有佛性的名字啊!你家里人信佛啊?”
  “……”方言无语,心想这女的什么意思?没事儿做吗?
  说着她伸出手对着方言说道:
  “我叫郭真,认识一下!”
  方言和对方握了握手:
  “幸会,郭同学。”
  然后就对着她说道:
  “感谢您带路,现在我们在这里等着下课就行了,您去忙自己的事吧。”
  郭真说道:
  “没事,我也在这里等我的朋友。”
  方言无语了,不过他可以肯定这个女的绝对不是认出自己了。
  可能真是刚好在这里等人。
  这时候郭真对着方言问道:
  “你在新加坡读书吗?”
  “对。”方言点头。
  她又问道:
  “读什么专业。”
  “中医。”方言回应道。
  听到这话,郭真惊讶:
  “啊?看不出来啊!”
  “我以为你是学金融的。”
  说罢她思考了下,说道:
  “难怪不得你找乐苗,你是家里和她家有商业合作吧?”
  方言无奈了,回应道:
  “算是吧。”
  郭真笑着和方言说道:
  “哈哈,别不好意思说嘛,其实最近找她的人又不止你一个。”
  方言微微皱眉问道:
  “什么意思?”
  郭真说道:
  “现在同仁堂的药到处都是广告,市场上销量很好,货品供不应求,很多人都看到了前景,想要和他们合作在其他地方铺开市场。”
  “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新加坡……挺多的人找她的。”
  方言听到后,略微有些意外,问道: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郭真笑着指了指里面:
  “哈哈,我当然知道了,因为就是她朋友啊!”
  “你也是乐苗朋友??”方言看向郭真。
  对方点了点头。
  “叮铃铃……”
  这时候下课铃声响起。
  教室里的人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
  乐苗也不例外。
  郭真对着乐苗招呼:
  “苗苗,这里有个新加坡来的何方先生找你,应该是来谈商业合作的。”
  乐苗听到后对着方言说道:
  “不好意思,何先生同仁堂我说了不算,你们找错人了。”
  说着就要走,方言朗声道:
  “没有找错,就是找你的。”
  “嗯?”乐苗一怔。
  她发现声音好熟悉。
  方言对着她说道:
  “好久不见了!都不记得我了,前几天还给你发过电报呢!”
  乐苗瞪大眼睛:
  “你……你是……方。”
  “何方!”方言纠正道。
  乐苗张了张嘴:
  “你!我……我!”
  然后才说道:
  “好久不见!”
  郭真好奇的问道:
  “你们认识?”
  乐苗回过神来,忙说道:
  “认识,认识,好久不见他都长变样。”
  说完她立马对着方言说道:
  “你稍等,我去请个假!”
  郭真说道:
  “这么急?我去帮你请吧!”
  乐苗点头:
  “好啊!那就拜托你了!”
  说完对着方言说道:
  “那我们走吧,我去开车,去我家里。”
  方言点头:
  “好!”
  郭真惊讶的说道:
  “哇不是吧,他谁啊?你都往家里带了?”
  乐苗说道:
  “哎呀,你别管了,记得帮我请假啊,改天请你吃饭!”
  说完就招呼方言一起去开车去了。
  留下郭真一脸难以置信。
  乐苗从校园停车场开出一辆墨绿色的奔驰280s,车身线条流畅,镀铬保险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方言记得,这是1970年代奔驰推出的豪华轿跑车型,标配v8发动机,虽然不及方言现在开的奔驰w116450se,但是在香港街头也属于绝对的“富贵象征”。
  车窗摇下,乐苗招呼方言他们上车。
  她也没问其他三人的情况,直接就招呼上车再说。
  等到汽车发动后,朝着校外开去,这时候她才问道:
  “什么情况?怎么还化上妆了?”
  方言笑着说道:
  “没办法,来之前就听说了,现在黑市在高价收购我本人,必须得小心点。”
  乐苗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不禁哑然失笑。
  这时候方言对着她问道:
  “对了,你住什么地方?”
  乐苗对着山腰上的别墅指了指说道:
  “就在前面几公里山腰上,平时上学都住那个地方,只有放假了才回家里。”
  那是英国人修的薄扶林道半山别墅区,而且还是乐苗一个人住。
  看来日子过得还是相当可以的。
  这时候乐苗突然对着方言说道:
  “你来的正好,最近一个月我都有点不太舒服,自己去拿了药也没看好,你来了,正好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方言一怔,询问道:
  “都病一个月了?电报里怎么没说?”
  乐苗摇摇头说道:
  “症状有点多,喉咙痛,有时候早上还会发热,但是一两个小时又好了,最近又口腔溃疡了,还有点视力模糊,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了,自己治病才发现当初学的不够深入,完全没辨证准确,我看还得待会儿还是你亲自来辨证看看!”
  方言看了看她气色,好像确实有点不对劲,于是点了点头说到:
  “行,那待会儿我帮你看看。”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102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