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突如其来的伏击

  第四百八十章突如其来的伏击
  虽说已经抵达荆山以东,进入开阔地区,不太可能遭遇伏兵了,但刘备鉴于之前的经验,依旧不敢大意,不仅没有收回派出的斥候,反而增加了斥候的数量,严密监视周边的动静
  与此同时,大军全速前进,准备进入襄阳,拒城坚守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西斜
  刘备看见前方的那一道低矮的丘陵,知道只要翻过那里,就能看见襄阳城了
  “咻!”
  一个尖锐的啸声从东边传来
  刘备心头一惊,连忙勒住战马,然后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这怎么可能?”原来,刚才那尖锐的啸声,是斥候发出的发现敌军的紧急信号,而且那响箭出现的地方,距离刘备所在的位置非常近,恐怕只有五百来步
  刘封道:“应该是误报吧!我军斥候严密监视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动静,敌军怎么可能突然来到我们附近,从而不被我们察觉?他们又不是神仙!”
  罗昂也是这样想的,但他不敢大意
  他立刻下令,让大军停止前进,然后就地集结
  这时,有节奏的号角声在山野之间响了起来
  紧接着,蜿蜒在山野中的大军渐渐停了下来,然后向刘备大旗所在的位置汇聚
  但是,五万人马想要从行军状态转变为迎战状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单就是要把拉得长长的队伍集合起来,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这时,巨大的声响突然传来
  刘备心头一惊,立刻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这时,右侧不远处的森林中,所有的宿鸟全都惊飞起来
  紧接着,无数名彪悍的骑兵在许褚的率领下,从右侧奔涌而出
  他们来得如此突然,就如同突如其来的狼群一般
  刘备厉声喝道:“弓弩手射击!”
  弓弩手们匆忙弯弓搭箭,然后向迎面冲来的罗昂军战骑射出一片箭雨
  箭雨落入骑兵群中,好似向浪潮中扔进了无数的石块,激起无数的涟漪
  但是,这根本不能阻止骑兵群的冲锋脚步
  这波箭雨过去,骑兵洪流已经冲到眼前此时,刘备大军已经仓促结成防御阵线
  转眼间,骑兵洪流撞在了这防御阵线上
  这时,巨大的撞击声响成一片,无数刘备军被这巨大的力量撞得飞了出去
  转眼间,整个防线瞬间崩溃
  战骑破阵而入,狂冲猛杀
  只见铁蹄翻滚如潮,将刘备大军践踏在地,刀枪疯狂攻击在人群中扬起漫天血雨
  刘备军还没来得及完全集合,最核心的区域就已经遭到了致命冲击
  刘备又急又怒,怒吼连连
  但是,他的声音却完全被巨大的喊杀声和马蹄声淹没,根本没人注意到
  此时,眼前的军队阵脚大乱
  刘备见状,心中顿时涌起拼命的冲动来他率领白耳兵,朝敌军战骑冲去白耳兵,刘备军中的绝对精锐他们左手持盾,右手持长枪,十分擅长对付骑兵
  在之前的战斗中,白耳兵损失不小,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白耳兵的总规模,已经恢复到了五千人
  此时,跟在刘备身边的白耳兵,就有三千之众
  当此紧急时刻,白耳兵也来不及组成军阵,便以散兵状态,冲入对方战骑之中,然后阻击对方战骑
  他们用左手大盾护住身体,然后使用右手长枪刺杀对手,不一定非要去刺对方的骑兵,往往刺杀对方的战马战马一倒,骑兵落地
  白耳兵硬扛着对手的凶猛冲击,奋力刺杀对手
  不断有白耳兵被骑兵的强大冲击力撞飞出去,而有些骑兵被刺得人仰马翻许褚率领的骑兵群,就像是潮水冲进了一片怪石嶙峋的浅滩一般,冲击力瞬间被削弱了大半
  许褚所部骑兵不能一举冲垮对手,所有的冲击力,仿佛都被白耳兵吸收了进去
  转眼间,双方变成了一种混战的状态
  与此同时,刘备大军的其他各部正在迅速结阵
  许褚见麾下骑兵被对手的白耳兵给缠住了,顿时怒不可遏他催动战马,冲入白耳兵的军阵中,然后挥舞大刀,向对手砍去
  精锐的白耳兵在许褚面前,简直就是纸糊的
  许褚疯狂冲杀,吼声如虎他在人群中纵横来去,如入无人之境,简直就像是一道黑色的旋风一般
  一众骑兵也纷纷怒吼起来,猛攻面前的白耳兵
  一名骑兵冲向一名白耳兵,手中的马槊朝对方刺去
  那名白耳兵见状,立刻挺起大盾
  “砰”的一声,马槊猛地撞在他的大盾上
  与此同时,另一名骑兵从另一侧冲向这名白耳兵他挺起手中的马槊,向这名白耳兵刺去
  当这名白耳兵惊觉的时候,就想移动手中的盾牌,去抵挡那名骑兵的攻击,但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他移动盾牌的一刹那,对手的马槊已经刺入他的胸膛
  强大的力量将他撞飞出去,然后摔倒在血泊之中
  罗昂军的战骑不断猛攻!
  拼命阻击的白耳兵如同狂风中的高粱一般,被冲得东倒西歪,不断摔倒
  最终,白耳兵抵挡不住对方的进攻,直接土崩瓦解,崩溃下去
  许褚找上刘备,然后只用一招,就砍伤了刘备的肩头
  刘备恐惧不已,慌忙勒转的卢马,然后落荒而逃
  许褚率领骑兵,撵着对手的溃兵,然后席卷而去
  狂暴的骑兵浪潮不断将对手卷入其中,血肉横飞
  不一会儿,刘备大军的军阵出现在了眼前
  他们竟然依靠白耳兵,赢得了那短暂的时间,并结成了一座巨大的军阵
  但是,吕布毫不在意
  他高举手中的大刀,然后厉声怒吼所有骑兵闻言,也跟着发出一片巨大的吼声
  这巨大的吼声,就像虎啸荒野一般
  骑兵洪流继续向对手的巨大军阵冲去
  大地在他们的铁蹄之下,开始瑟瑟发抖
  刘备军的将官纷纷发出厉声吼叫
  一众盾牌手和长枪手也跟着发出一片呐喊,然后挺着手中的盾牌和长枪,准备迎接对手的凶猛冲击
  转眼间,那可怕的骑兵洪流撞在了刘备军的防线上
  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没能一举冲破对手的防线
  战马纷纷栽倒在地,许多骑兵因为巨大的惯性,整个人飞了出去
  他们越过对手的防御阵线,飞入对手的阵中,然后重重摔在地上
  刘备大军见状,立刻一拥而上,然后刀枪齐下,将他们杀死了
  罗昂军的战骑没能一举冲破敌军阵线,反而拥挤在了敌军的阵线前
  一时之间,他们进退不得
  这是骑兵冲阵最害怕遭遇到的情况
  已经回到阵中的刘备厉声喝道:“弓弩手射击!”
  早就蓄势待发的弓弩手一齐放箭
  密集无比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直接猛扑过去
  拥挤在刘备军阵线前的骑兵根本无法躲避
  转眼间,无数骑兵被射倒
  许褚冲到对手阵线前,挥舞手中的大刀,然后猛地横扫过去转眼间,面前数面盾牌连同它们背后的士兵被砸飞了出去
  许褚催动战马,然后冲入敌阵,将前面的敌人撞翻在地,铁蹄踏碎了他们的头颅和胸膛,并奔驰而过
  许褚挥舞手中的大刀,然后将敌人砍倒在地
  许褚率领的骑兵战意大盛,奋勇猛冲,巨大的吼声惊天动地,战刀不断砍在对方的盾牌上,投掷而出的长枪把盾牌后面的许多刘备军打倒在地
  但是,刘备军拼命稳住阵线,死死抵住了对手的猛冲
  许褚单枪匹马地在敌阵中狂冲猛杀
  刘备大军见状,立刻围裹上去
  转眼间,他们将许褚包围起来
  然后,他们使用手中的长枪,从四面八方刺来,弄得许褚险象环生,而胯下的战马差点就被对手刺倒了
  许褚虽然勇猛无敌,但刘备军却以人海战术,试图宰了他
  许褚不敢恋战,赶紧从对方两队的长枪兵之间冲突而出
  刘备大军见状,想要去拦截,却根本来不及
  刘备见此情景,感到十分遗憾
  许褚回到己方骑兵中间,准备重整队形,继续冲击
  这时,远方的小丘陵上,传来了阵阵号角声
  许褚循声看去,看见立在大纛下的罗昂
  然后,他让手下战骑停止进攻,然后率领他们,后退到两百步开外待命刘备也看见远处的罗昂,心中惊疑不定
  这时,他看见四面都有罗昂军出现,数万人马已经把他们这五万人名给包围起来
  刘备心中既郁闷又不解,他明明派出了那么多斥候,可以说是小心谨慎,但还是中了对手的埋伏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敌军究竟是如何隐藏的?己方的斥候难道都是瞎子吗?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因为真正埋伏在附近的,只有许褚率领的数千名战骑,而其余各军,都布置在二十余里之外
  许褚发动进攻,目的并不是在于打垮对手,而是在于缠住对手,为大部队包围上来赢得时间
  罗昂不会狂妄地以为,凭借许褚的几千名骑兵,就可以攻灭刘备的五万之众
  庞统看着已被己方大军包围的刘备军马,赞赏道:“不得不说,刘备军倒也不是乌合之众!在仲康将军的突袭下,竟然还能稳住阵脚!”
  罗昂看向身边的传令官,道:“开始吧”
  传令官应诺一声,立刻命手下打出五面猩红的红旗
  紧接着,战鼓声响了起来
  吕布率领三千名破阵铁骑,缓缓走出军阵
  虽然大军还未发动冲锋,但那股子铁血狂暴之气,却已经扑面而来
  刘备大军见状,不由地紧张起来
  襄阳刺史府
  吴懿接到急报,匆匆忙忙地登上南城门,然后朝远方眺望
  由于隔着一道不高的丘陵,吴懿只能听见阵阵惊心动魄的战鼓声和呐喊声,却无法看见战场的情况吴懿看向那名来报讯的斥候,问道:“情况究竟如何?”
  那名斥候一脸惶恐地说道:“主公率领的五万大军,已经、已经陷入了对手的包围之中!”
  “敌军有多少兵力?”吴懿急声问道
  那名斥候想了想,道:“大概也是五万人马”
  吴懿看向正列阵在城外警戒的敌军,决然道:“主公遇险,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说着,他看向身边的士兵,道:“传令下去,全军集结,随我出城,救援主公!”
  另一边,吕布率领三千名破阵铁骑,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三千名被厚重冷锻板甲包裹着的战士和战马,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如同一排排铁塔
  如今罗昂军的破阵铁骑,已经不是当初的那种破阵铁骑了,战马全都换上了雄伟高大的花骢混血马,铠甲也全都换成了新的冷锻板甲,手中的马槊也进行了改良,威力更加可怕
  这时,号角声响了起来
  紧接着,三千命破阵铁骑向前推进
  刘备大军见状,不禁生起了畏惧的情绪
  刘备扬声道:“兄弟们,今日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不能抵挡住敌军,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胜利,我们也一定可以胜利!”
  原本士气动摇的刘备军,不由得涌起拼命的情绪来
  然后,他们发出一阵阵巨大的吼声
  罗昂赞叹道:“我虽然不喜欢刘备这个大耳贼,但不得不说,这家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