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意外惊喜
令王清晨没料到的是,入冬之前,王清晨竟迎来一位旧友
蓟县同样属于幽州范围,也在此次九边磨堪之列
而孔卓又是天下最大的世家孔家嫡子,所以孔卓堂而皇之地经过磨勘回了京师
“你怎么回来了?”在吏部衙门看到好友的身影,王清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托你的福”孔卓没好气地道
王清晨的公房因为有暖炉的缘故很是暖和,孔卓也不客气,直接大咧咧地烤起了裤腿
“幸亏我回来的早,要不然估计要被这场雪隔到郑县了”
几年不见,孔卓身上完全褪去了世家子的轻浮,整个人充满了被风沙磨砺的沧桑感
皮肤黝黑,衣衫粗砾,比寒门更像寒门
“嫂子孩子呢?可有安顿之处?不如住我府上好了”王清晨说道,再次看到好友,王清晨还是很高兴的
“路过老家的时候留在族里了,要不然我可到不了这么早”显然这几年孔卓成长不少
“你这还不到磨堪之期吧?我记得”
孔卓赴任只有三年,一般来说县令四年一考,也就是说孔卓任期未到,没想到竟也被波及了
“岂止是我?”
孔卓有些愤恼,这三年他在蓟县实实在在做了许多事,按说最后一年正是收获果实的时候,没想到竟然被直接调走,这找谁说理去
所以他来找“罪魁祸首”了
“一顿酒是少不了的!”孔卓没好气道
“哈哈,好说好说”王清晨却是十分高兴
“稍等,我修书一封,这段时间京营好像也没军务,景阳那小子应该就在府上”
说着王清晨便直接写了一张条子,遣人送往景国公府,内容也很简单:孔在我处,今夜不醉不归
“别脱靴啊!到我府上再烤”看着孔卓如此不拘小节,王清晨很难想象这是孔家的少爷,说出去都没人信
“这就走?你不是还在值吗?”时间可还早,早退可不好
“告假就是了”王清晨不以为意
今冬的第一场雪,得了风寒很正常吧!
和副手交代一句,请了假王清晨便和孔卓离开了吏部
王清晨平时很少请休,每个月有那么一两次,只要不过分,其实问题不大
尚坐在马车之上两人便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
“你怎么直接找我来了?”王清晨不解
“托你的福,评了个中上,又把我给调回礼部了,现在在唐侍郎手下做事”孔卓有些绝望
“这还不好,教谕这是把你当接班人培养啊!”
这段时间王清晨可是看了不少官员履历,孔卓口中的唐侍郎算是两人的师兄,也是司马广之心腹,明年教谕退下的话,这位唐侍郎很可能更进一步
“可是我还有数万蓟县百姓尚不足温饱,我这岂不是临阵脱逃吗?”这是孔卓最不能释怀的
初至蓟县,孔卓便被边境的荒凉所震惊,和京师的繁华所不同,蓟县的荒凉不仅体现在地理上,更体现在人文上
蓟县商铺十不存一,村镇破败,农田荒废,水利堵塞,百姓食不果腹,军户嚣张跋扈,还要担心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的北戎骑兵
尤其是那场白灾差点让蓟县毁于一旦,如果不是他做了诸多前期工作,想必磨勘上一个下下是跑不了的
这几年他合并村镇,教育人口,整备农田,修缮水利,改善民生,约束军户,开放市场
以前那个破败的蓟县逐渐恢复生机,哪成想一朝回到解放前,又回到了礼部
吃了这么多苦,却没享受到丰收的喜悦,他实在有些郁闷
“这样也好,咱们兄弟在京师也能时常饮酒了”王清晨不知如何开导,索性打起哈哈
“北境现在是何状况?”王清晨随即转移了话题,这也是他比较关心的事情
蓟县离幽州不远,而幽州又是北境的核心
“不好,不过你外公倒是厉害的很”
孔卓此言发自肺腑,他初上任只是往幽州写了一封约束军卒的信函,紧接着便有监军前来坐镇蓟县,虽不至于人头滚滚,但是也见了不少血
自此以后蓟县的屯兵他便再也没有操过心
“怎么个不好”王清晨没有亲眼见过,想必孔卓能给他一个答案
“首先没有人口”孔卓想起北境十室九空的场景满是酸涩
所以他才不得不合村并镇,人是群居动物,只有靠在一起才有安全感
南方随随便便一个州县都有十数万人口,整个蓟县包括屯兵在内恐怕也不足五万
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数字,没有足够的人口便没有足够的生产,没有产出便供养不了人口,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此外北境骑兵总是滋扰,破坏田亩水利,实在可恨”孔卓说着便有些咬牙切齿,伤害的都是他的百姓
“他们少则三五骑,多则数十骑,来去如风,很难处理”孔卓算是饱受其苦,索性合并村镇训练民卒之后才稍稍缓解
没有安稳的环境便很难进行耕作,而且相对于游牧民族而言,破坏农耕民族的成果就太容易了
这也是北境面临的困境
“不是说北戎正处于内讧混乱期吗?”
“正因如此,诸多小部族为了躲避纷争纷纷冒险越线滋扰边境,大股的,边军还能处理,这种小股骑兵,实属癣疥之疾,防不胜防”孔卓显然吃了不少苦头
王清晨若有所思,麻雀战确实防不胜防
王清晨又询问了诸多关于北境的情况,包括房价物价,民力,军力,军防,武备等
不牵扯机密的事情王清晨都很好奇,孔卓自然是知无不言
“对了,你可知我外公现在何处?”王清晨随即便又问起一桩事情
“不知,北境地域广袤,白将军又多在前线,况白将军又属军将,事涉机密……”
明白了,打听的话容易犯忌讳
对于孔卓的近况王清晨也再三关心,两人近四年不见,此时更是打开了话匣子,即便漫天的冰雪却也难以抵挡两人的热情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