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等

  对于章惇的话,苏轼这次倒是没有说话
  这种匪盗之事,朝廷的态度向来一直——坚决打击
  这是大是大非,没有什么可论的
  赵煦也点头,道:“这不是第一次了,各地匪患猖狂,屡有臣工进言,各地组建总督府必须紧迫起来”
  提到这个,苏轼又道:“官家,十三路总督府,所辖兵丁近二十万,每年所拨付钱粮数以百万,国库本就不堪重负,加之江南西路投入过大,是否暂缓,依旧又各地官府来处置?”
  赵煦瞥了他一眼,道:“国库空虚一事朕知道朕之前已经答应大相公,从内库拨付三千万贯,这是朕的家底了,再多也没有”
  苏轼自然是知道的,这内库之所以如此丰富,绝大部分是因为伐夏所得,可‘三千万贯’这个数字,依旧令人震惊
  当今官家,好气魄!
  赵煦又看向章惇,道:“事关民生国泰,不能大意,该花的钱不能省朝廷要勒紧裤带,过一过苦日子了,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能砍就砍”
  来之邵抬手,感慨钦佩的道:“据臣所知,皇后娘娘已经缩减宫内黄门、宫眷,宫里的开支缩减了近一半娘娘尚且如此,臣等汗颜”
  章惇道:“臣等也考虑,朝廷的开支将会严厉控制,对于不必要的官职,人手,衙门进行裁撤,合并……”
  文彦博拄着拐,第一次默默抬起头
  朝廷的‘裁撤’一直在进行,军队在裁减,官吏在缩减,所有需要朝廷开支的人与事都在合并裁减!
  这件事,从未停止过
  现在,不过又是找到了一个由头
  赵煦对此应允,道:“具体的,拿一个条陈给朕看”
  “是”
  章惇应声,继而又道:“官家,匪患猖狂,已非一县一府之事,甚至一路,须有朝廷统筹,着力应对”
  赵煦唔的一声,若有所思的道:“大相公的意思是?”
  章惇神色严肃,沉声道:“臣建议,与开封府一样,派出剿匪军,联合各地,将匪患一举消除!”
  来之邵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有没说话
  一般的匪患,是由刑部处置的但当一群人呼啸山林,打家劫舍的时候,刑部力有不逮,须由地方派出兵丁围剿
  当地方已不足处理,匪患演变成民变,才会有朝廷征调大军剿灭
  很显然,固然大宋现在匪患不断,山匪,水匪是此起彼伏,但还不至于要动用专门的军队
  开封府一事,根本目的是压迫地方对‘新法试点’的反弹
  苏轼拧眉,想要反对,文彦博却少见的抬起头看向苏轼
  平平静静,古井无波
  苏轼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可以”赵煦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却又好似没看到的说道
  章惇同样视若无睹,道:“那,剿匪一事,由谁统领,还是童贯吗?”
  赵煦背着手,抬头看天,心里思索
  这件事,其实他们之前讨论过,只是没有深入,对于人选更没有定下
  童贯,赵煦一直在培养,但也不能授予权柄过重,还得控制好
  来之邵心里也在想着人选,童贯这个时候要是出去领兵,因为李彦一事,怕是会有不少非议
  “陈皮!”
  突然间,赵煦沉声道
  “小人在”陈皮低着头,上前一步
  章惇,文彦博,苏轼,来之邵齐齐看向赵煦,见到赵煦肃色认真
  “传旨,第一道,加封赵佖为郡王,宗人府宗正,兼任大理寺卿”赵煦说道
  章惇神色不变,心里暗自点头
  来之邵作为刑部尚书,心里也是通透
  大理寺经过改革,大理寺卿由皇室兼任,却一直空缺
  赵佖是官家的弟弟,由他兼任,实际负责的是刑恕,正是合适
  对于赵佖这个盲人,苏轼,文彦博都没有在意,毕竟大理寺是朝廷中,是边缘化的一个衙门
  “第二道,”
  赵煦稍稍顿了顿,道:“加封赵似为开国县公,领十三路总督府兵马,协调各路,剿灭我大宋匪患童贯为监军”
  陈皮等了一会儿,赵煦不再说,才道:“是,小人这就去通政司拟旨”
  章惇看着陈皮离开,神色有些意外,转瞬恢复平静
  赵似满打满算十二岁,并不在意领兵,何况还是宗室,忌讳!
  但有一个内监监军,就能堵住他人之口,何况这个童贯,确实还有几分领军的本事
  苏轼想说话,又被文彦博无声的拦了下来
  来之邵明晃晃的看了两人一眼,抬手向赵煦道:“官家,刑部也有计划,臣请配合”
  赵煦微笑,道:“卿家所言有理,朝廷以及地方,都需要配合,应该有整体的规划,政事堂来做吧”
  “臣领旨”章惇应声道
  赵煦背着手,踱了两步,道:“外面谣言漫天,说什么的都有朝廷要辟谣,也有分轻重缓急,有些不能理,有些不能不理,朝廷要认真应对但也无需太过在意,我们不能被谣言左右,要坚定意志,继续向前”
  “臣明白”章惇抬着手,神色严肃
  “行了,今天就到这”
  赵煦忽然又一脸轻松的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去庆寿殿,母妃那一关也不好过啊”
  章惇,来之邵等人没有掺和这些,抬手道:“臣等告退”
  赵煦转过身,向着庆寿殿走去
  要赵似出京领兵,朱太妃是必然不高兴与担忧的
  苏轼这会儿,跟着文彦博来到了政事堂,文彦博的值房
  虽然都是‘旧党’,但‘旧党’派系林立,山头处处,文彦博,苏轼,王存都分属不同阵营,内里的争斗也是从未停歇
  文彦博有些艰难的坐到椅子上,道:“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吗?”
  苏轼皱眉,道:“下官知道,应当是大相公与官家早就商量过的,但文相公不觉得,里面有诸多不妥当吗?”
  文彦博摆放好腿,看着他,道:“你觉得哪里妥当?”
  苏轼一怔,居然语塞了
  文彦博摇了摇头,道:“等吧”
  “等?等什么?”苏轼眉头拧的越紧
  文彦博翻着公文,道:“等一个机会,像以前一样”
  苏轼登时醍醐灌顶,明白了文彦博为什么一直默默不说话了
  /txt/120880/
  书趣阁_手机版阅读网址: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