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投诚(二)

  来的竟是一张再熟悉不过的少年脸孔
  裴甲既惊又喜:“孟小将军!怎么是你!”
  守城门的,正是孟凌孟六郎
  已经十九岁的孟六郎,比以前高了些黑了些,依然英俊夺目,神情间有几分桀骜不逊
  “怎么不能是我”孟六郎坏脾气一如以往,还是那副略有些不耐的神情嘴脸:“渤海郡是敬朝新都城,每日人来人往进出不断皇上让我守城门,是信得过我”
  是是是,对对对你不是被张氏父子排挤,是真心喜欢守城门
  裴甲心里腹诽,脸上挤出笑容:“见到孟小将军,实在太好了烦请孟小将军开城门,让我等进渤海郡”
  孟六郎看似从容实则紧张,目光忍不住飘向城门外的马车:“六姑娘来了吗?”
  裴甲答道:“来的是诸位老夫人六姑娘在年前就去了时家,在时家邬堡里过的年”
  孟六郎陡然沉默
  裴甲从容等候,心里继续腹诽
  当日不肯留在裴家军,现在活该你守城门以后六姑娘召时总管做赘婿,有的是你艳羡嫉恨伤心的
  孟六郎很快回神,仔细查验车马,确定没有携带什么危险的物品,也确定裴六姑娘没有易容装扮混杂其中,才放众人进城
  “来投诚的,都要先在渤海郡里安顿住下,去张府送帖子,等候张大将军召见得了张大将军首肯,才能进宫觐见”
  孟六郎板着脸孔指点:“张大将军对裴家军颇有微词,你们直接登门,张大将军未必肯见你们记得备一份厚礼,打点一二”
  坐在马车里的陆氏忍不住探出头来:“我们是来向皇上投诚效忠的,为什么倒要先去巴结讨好张家?”
  孟六郎目中闪过嘲弄,不知是在嘲弄陆氏浅薄无知,还是在嘲笑自己也得夹着尾巴低头做人:“路我已经指过了要不要照做,就是老夫人的事了”
  陆氏被气得不轻,放下车帘,待马车走了一段路,忿忿低语道:“当日我还觉得这个孟六郎不错亏得他早早走了,不然,这等臭脾气,哪里能做青禾丫头的赘婿”
  方氏低声附和:“还是时砚更合适,精明能干,圆滑周全,谁都喜欢他”
  时砚进裴家军的时候,裴氏已经分家不过,陆氏方氏对时砚都很熟悉时砚掌管钱粮账目,时常送东西到裴家旧村来每次都是笑眯眯的来,和长辈们寒暄,和孩童们说话
  臭脾气的陆氏,挑了几回刺,时砚从不恼怒,每次都耐心地笑着应对伸手不打笑脸人陆氏也就勉强承认,时砚还算不错
  众人安顿好之后,裴甲带着厚礼和名帖去了张家被晾了几日,才得了张大将军召见
  陆氏背地里不知骂了多少回张大将军跋扈,捏着鼻子做好了去张府受盘问羞辱的准备
  李氏忽地说道:“我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由我去见张大将军更合适明日我去”
  陆氏身份其实更合适不过,陆氏脾气坏,近来又格外暴躁易怒,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八十多岁的李氏,在方氏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进了张大将军府
  张大将军今年四十有四,正值男子盛年,身高体壮,肤色略黑,双目炯炯,霸气且威风
  李氏行跪拜礼,张大将军竟坦然受之,冷笑一声道:“当年裴洗马是东宫忠臣,裴将军更是宿卫名将他们兄弟对东宫忠心不二没想到,裴家后人却是不忠不义裴六姑娘的赫赫大名,如雷贯耳啊!”
  李氏跪着应道:“大将军言重了裴氏一门忠烈,裴家后辈,也忠诚于朝廷和皇上”
  “说得好听,既然忠诚,为何不来?”张大将军冷笑连连,咄咄逼人
  八十四岁的李氏,白发苍苍,身形瘦弱,口中只剩稀疏的几颗牙虽然跪着,脊背却挺得笔直:“北平军走后,幽州边防有了空缺去岁鞑靼蛮子进犯,广宁军溃败,蛮子四处烧杀抢掠,安乐县城被屠戮,是裴家军守住了昌平县城不失”
  “青禾练兵,是为了对付匈奴蛮子,也是为了庇护燕郡百姓老妇今年八十有四,奔波一个月,不惧路途凶险,不怕死在半途埋骨荒野,来了渤海郡还有一众六旬七旬的裴氏老妇,也都来了”
  “裴氏二十三条性命,难道还不能表明我裴氏对皇上的忠心?”
  张大将军哑然无语
  李氏慷锵有力的声音又软了下来,磕了三个头:“老妇一片忠心,日月可鉴,恳请大将军允老妇进宫觐见”
  张大将军捏着鼻子应了,转头嘱咐长子张允:“你让人盯着这些裴氏老妇只要她们有异动,或是被逮住什么把柄,我便名正言顺地出手惩治她们”
  张允哼了一声:“裴青禾野心勃勃,招了许多流民练兵,占了燕郡现在裴氏老妇主动送上门来,还和她们客气什么直接杀了就是”
  张大将军瞪一眼过去:“混账!我们是朝廷军队,不是流匪,岂能随意杀人你就不怕直接逼反了裴家军?”
  张允不以为然:“区区一个裴青禾,能翻出多大的风浪说不定,辽西军范阳军很快就会出兵灭了裴家军”
  张大将军淡淡道:“那就等着看着总之,现在不可对裴氏老妇们动手让她们进宫见皇上”
  ……
  十九岁的少年天子,每日坐在龙椅上,实则不过是张氏手中的傀儡朝廷大事,张大将军一言可决
  有建安帝这块招牌,北地军队纷纷投诚,前来投奔的忠臣络绎不绝
  张家的势力迅速扩张,渤海军便有六万兵力如果算上广宁军这样名义上听号令的数支军队,总兵力有十几万
  建安帝知晓裴氏来投诚,心中颇为喜悦,对高统领笑道:“可惜裴六姑娘没来”
  高统领听到裴六姑娘的名字,也有些唏嘘:“末将也有几年没见裴六姑娘了”
  沈公公领人进来了
  李氏领头,陆氏方氏等人跪了一片:“罪妇见过皇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