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门

  深宫,大内
  明湖殿
  庆帝一身黑色的便服,坐在高背大椅上,手指轻轻的敲击着面前的矮桌
  陈萍萍静静的坐在轮椅上,一言不发
  范建目光望向窗外,盯着那如镜子一般的湖面,仿佛在看什么令人难忘的美景
  刚当上宰相不久的林若甫功躬着身子,将尴尬的面容隐在大袖之后
  “林相”突然,庆帝抬头,平静的看着林若甫,“你那个儿子,今年十八了吧?”
  “是的,陛下,再过三个月就十九岁了”
  “早就该成亲了”
  此时的林若甫还没有十年后那般老辣,听了这话,额头上细密的冷汗渗出
  这件事情怎么说呢?
  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如果李承乾再大个十岁的话,那么林珙的命肯定就保不住了
  诸皇子培植自己的势力,放在桌子底下,怎么斗都可以
  但是如果放到了桌面上,那么——
  皇子的结果不得而知,但像林珙这样的出头鸟肯定是第一个死的
  “微臣立刻把他送回老家,再给他订门亲事,让他早点成亲”
  “呵呵呵”庆帝仰头笑了起来,“我看,就多订几门吧,承乾说的不错,你们林家人丁单薄,想要壮大,还是要广纳姬妾才是,对了,你的年纪也不算大,可以再努力努力,回头,我让人送些美姬到你府上”
  “微臣不敢”林若甫面色涨红,满脸狼狈
  “就这么说定了”庆帝一槌定音,不给林若甫拒绝的机会
  林若甫不敢多言,这个话题,这件事情,到此结束
  “金丝软甲,你们听说过这东西吗?”庆帝将目光落到了陈萍萍和范建身上,这两人都负有监察天下的责任,手头上耳目众多
  范建摇了摇头,很老实的道,“微臣,以前曾在一些话本小说里看到过,不过从来没有听说过谁有这个东西”
  陈萍萍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东西原是话本小说里面会出现的,三处那帮人似乎也曾经仿制过,不过工序非常复杂,消耗也是极大的,造出来的效果强差人意,并没有话本小说里说的那么神奇,所以便放弃了”
  庆帝点点头,对于这金丝软甲的事情,他并不在意
  甚至对于李承乾向李云睿要金丝软甲的目的也不在意
  他在意的只是,李承乾的表现让他愈发有些看不懂
  这几年,以前的乖巧的,甚至有些怯懦的李承乾不见了
  现在的太子,给他一种滑溜溜的,无法着力的感觉
  “就算是想要找他的麻烦,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李承乾:废话,我都躺平了,你怎么找理由)
  这样的太子看起来让他省心,可事实上却让他感觉到很不爽利
  就算是想要敲打,也找不到敲打的理由
  他不但是皇帝,还是大宗师,心思缜密,掌控欲极强
  可现在的李承乾表现的跟个泥鳅似的,滑不溜手,让人摸不清想法,掌控不住,这就难受了
  好在,他不只是一个儿子
  “听说,承泽近日又收了两个侍读?”
  这个世界的背景,很像是中国的古代,但也仅仅只是相似而已,因为武道的存在,导致了许多的不同
  文武是分治了,但武者的地位远比中国古地位要高的多,文人集团对于这个世界的掌控力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甚至还稍逊于武者
  所以对于皇子的培养,也与李承乾印象中的中国古代有着细微的差别
  特别是在皇子的教育上,皇子也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像侍读这样的职位,除了皇帝安排的外,皇子的母亲如果有一定的后台势力的话,也会安排与自己家族亲近的人进来,除此之外,如果皇子看中了什么人,也可以直接安排,大臣也可以推荐
  侍读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到皇子的身边,陪皇子读书,可如果皇子不满意,也可以随时让人离开
  当然,如果皇子年纪太小的话,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这也是为什么李云睿想把林珙塞到李承乾的身边,除了征得皇帝的同意外,还要再找李承乾的原因
  如果李承乾不同意的话,即使他说通了庆帝最后也会煮成一锅夹生饭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锅饭没有煮夹生了,而是被李承乾找了个由头,直接给倒了
  李承泽也是一样的,除了庆帝安排的人外,他的母族也安排了几个,而随着年纪渐大,交际圈子的扩大,自己也招了几个
  陈萍萍抬头望了一眼庆帝,“是收了两个新的侍读,一个叫谢必安,一个叫杨功臣
  谢必安出身陇州谢氏,谢氏是一个小家族,不过谢必安的姐姐是吏部右侍郎何成最受宠的小妾,通过他的关系进了京,武道资质极高,被二殿下看重
  杨功臣是京城伏虎武馆馆主杨大志的儿子,自幼便显现出极高的武道天赋,在京都中颇有名气”
  “这么说来,承泽的眼光不错?”
  “二殿下一向很识人”
  “呵呵”
  庆帝发出几声意味不明的笑声,正欲再说什么的时候,殿口突的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内侍匆匆而来,站在殿外,与殿外站着的内侍小声的说着什么
  “发生了何事?进来说话”庆帝微微皱眉,沉声问道
  匆匆赶来的内侍低着头,弯着腰,碎步来到殿前,跪下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去了监察院”
  “嗯?”
  太子去了监察院
  听到这个消息,庆帝的眼睛轻轻的眯了起来,目光幽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萍萍、范建、林若甫三人也都是一怔
  监察院是什么地方?
  那是一个独立于朝堂的机构,院长只对庆帝负责,是庆帝手中的利刃,是庆帝最重要的刀把子,甚至可以说是庆帝的禁孪
  除了庆帝,朝中臣子都对监察院避之如蛇蝎,太子怎么会去?
  另外,太子去监察和这名内侍有何关系,为何这名内侍会来通报这件事情?
  “启奏陛下,太子去了监察院,说是要找陈院长,见陈院长不在,太子便在监察院不走了,说是要等陈院长回去,监察院一处主管朱格不敢怠慢,派人前来通禀,今日正好奴婢当值,便让他在宫外候着了”
  这内侍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对于规矩了解的比普通朝臣还透彻,因此几句话的工夫便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陈萍萍,承乾为了何事找你?”
  “微臣不知”陈萍萍一脸平静,“微臣与太子殿下平常素并无交往,也不知道太子为何要去监察院找臣”
  “那你便回去看看吧”
  “臣,遵旨”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