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当众念出

  徐阶运用了自己全部的手段,还是无法改变局势
  徐璠等人被抓走了一个多月,派人前去探监,也不被允许
  老成持重的徐阶,也陷入了“慌乱”中
  他再一次的为高拱写信,想要高拱约束海瑞,放了自己的儿子
  这一次的书信内容,更为卑微
  上来便是愚兄徐阶顿首
  “此前犬子无知,犯下大错,竟为海瑞所擒愚兄深知此事令贤弟为难,然舐犊之情,实难自抑,故修书一封,望贤弟念及往昔情谊,从轻发落…………”
  “你我同朝为官,共抗严嵩,亦曾有过一段相互扶持的时光,愚兄对贤弟的才华与能力向来钦佩,也曾在诸多事宜上对贤弟多有提携,虽不敢自言有恩于贤弟,但想必贤弟亦能感受到愚兄的一番心意……”
  “如今犬子获罪,愚兄心痛不已,万望贤弟看在过往情分上,能在其中周旋一二,给犬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愚兄在此拜谢贤弟,日后定当对犬子严加管教,绝不再令他惹出事端……”
  徐阶一直在给高拱写信,却没有给张居正去信一封,那是因为他还保持着最后的理智
  高拱收到书信之后,依然选择漠视
  好家伙,你下面的门生故吏都把我骂成了严嵩第二了
  还想着我为你周旋一二,岂不可笑
  高拱接下来做的事情,很不地道
  皇帝陛下龙体渐渐康复
  也开启了停了一个月的朝会,在皇极殿中,接受了百官的朝见
  这次开启朝会,朱载坖是带着朱翊钧一起的
  而在朝会之上,高拱便将徐阶给自己的私人书信,直接在朝堂,在皇帝陛下,皇太子殿下,以及文武百官的面前念了出来……
  当然,这件事情是很败路人缘的
  即便是一些中立的官员,在看到高拱如此行事的时候,心里面也对其产生了不满
  当然,那些跟徐阶交好的官员,更是将愤怒写在了脸上……
  徐阶为高拱一而再,再而三的写信求情,一方面是想要尝试一番,也想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高拱到底能不能管住海瑞
  若是高拱能够约束海瑞,那徐阶只能硬抗到底,可若是高拱约束不了海瑞,那他徐阶便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跟海瑞去谈了
  在儿子孙子被抓走后,他怕的可不是千金散去,怕的是后继无人……
  不过,高拱将徐阶的书信当众念出,对于徐阶来说,就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杀人不过头点地
  有些狂傲的高拱,在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他对事物的清晰判断
  在高拱说完书信上的内容后,站在他身后的张居正,慢慢的抬起头,看了一眼高拱……
  而坐在龙椅旁边的朱翊钧,也在心里面叹了口气,这个高拱啊,能力九十八分,情商十八分
  这个情商,在隆庆朝能混得好,那是因为朱载坖对他有感情
  在历史上,朱载坖一驾崩,高拱这个遗诏第一辅政大臣,短短数日,便被李太后赶出京师,终归来说,还是因为情商
  而一直坐在龙椅上,脸色惨白的皇帝陛下朱载坖,听高拱念完书信后,脸色更白了些
  他哭笑不得的说道:“高阁老,你将徐阁老的书信念出,多少有些不合情理啊……”
  听着皇帝陛下的话,高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陛下,臣将书信念出,是为了告诉那些整日辱骂臣的官员们,臣与徐阁老关系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差,反而我们两人,还经常书信来往,吟诗作对……”
  虽然高拱话说的好听,但却没有几人会选择相信
  朱载坖摆了摆手,并不想再听下去,自己这个老师,说的越多,得罪的人也就越多
  “海瑞呢,海瑞的奏疏可曾入京……”
  “陛下,海瑞没有奏疏入京,这也是臣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海瑞作为抓捕徐璠等人的官员,奏陈未入京师,徐阁老的书信却一封封的进入了京师……”高拱的言外之意,是徐阶写了很多信,写给了不同的人
  “给了很多人写信,为何没有给朕来上一封书信呢”朱载坖笑着说道
  高拱闻言稍稍愣神
  不过,朱载坖也不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让陈洪宣布了退朝
  他此次前来朝会,便是让满朝的官员放心,自己这个大明的天子,还生龙活虎呢,没事别几个人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而后妄加猜测,都开始想着明年的年号了……
  皇帝陛下,与皇太子殿下离开,百官跪送
  等到皇帝陛下,太子殿下离开之后,诸多官员纷纷对着高拱冷哼,不过,高拱对此还是不屑一顾
  一直紧紧团结在高拱身边的官员,那是一年一个台阶,仕途顺利,可之前跟着徐阶走的,不仅挪不了窝,升不了职,有的还要被调出京师,为高拱的人腾出位置……
  在朝会的三日后,皇帝陛下正式下旨,准许了高拱就科道言官就风闻奏事进行约束的奏疏
  言官们吵吵嚷嚷了大半个月,最终还是抵挡不住这天的到来
  而高拱的名声,在清流之中,也越发的坏了起来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在清流之中名声坏了起来,但在另外其他群体中,却好了起来
  高拱自诩为李悝,商鞅,王安石,天天嚷嚷着要变革,要让大明国库充盈,百姓生活富足
  可在这些言官看来,所谓的变革,便是把老祖宗的规矩,变了又变,改了又改,错了又错
  最后发现,还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对……只能遵循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才能长治久安……
  一动不如一静,这还是大多数官员的认为……
  …………
  一个月后
  海瑞的奏疏终于进入了内阁,到了高拱的手中
  文渊阁位于皇宫东南部,具体位置在午门内之东、文华殿南
  起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九年建成文渊阁,其位于午门之内,面对皇城,刚开始的时候,是翰林院所在地,自成祖皇帝组建内阁之后,翰林院便从文渊阁中迁出,这里也成为了内阁官署
  文渊阁共十间房,西五间中间的一间上悬牌匾“文渊阁”,左右分别有制敕房,西边为阁臣拟票场所,东边专藏典籍
  在天顺年间,皇帝陛下命工部修整文渊阁门窗,增置门墙,从此,文渊阁成为一个在独立的小院……
  内阁也从永乐年间的皇帝秘书发展到了权力中心
  大明帝国建立二百年后,内阁与文渊阁变合二为一了,说入阁为宰辅,“凡入内阁曰直文渊阁”
  内阁之中
  高拱坐在主位,而张居正,郭朴两人分左右而坐
  他们皆是一身红袍
  今日所议之事,便是海瑞去了应天府抓走徐阶儿子,孙子的事情
  这个时候,徐璠,徐琨等人已经被关了两个多月了
  海瑞将徐璠等人抓走之后,也不急着盘问,先是派人调查,走访,在掌握更多证据的时候,才上书朝廷
  将徐阶家中侵占田地的数额,以及百姓的怨声载道全部奏陈皇帝
  奏疏到了内阁之中,按照惯例,理应由内阁先议上一议,然后,再去面圣奏陈处理结果……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