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静坐无言

  此时,躺在病榻上,虚弱的高拱,看着朱翊钧,仿佛看到了他那个“缺爱”的学生……
  先帝穆宗皇帝朱载坖,已经安静的躺在地宫中,六年的时间了
  但,高拱还是清晰记得他的音容面貌
  高拱与朱载坖的感情,有些特殊
  在后世人看来,已经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了
  高拱不敢将帝王当作自己的儿子,心里面也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可皇帝却将高拱当作了第二个父亲
  在数十年被冷漠的时光中,是高拱的支持,陪伴,才让朱载坖没有彻底沉沦
  登基之初,朱载坖信任高拱,放权给他进行改革,而高拱也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隆庆六年,朱载坖龙御归天,当时,朱翊钧年仅十岁,正是主少国疑的时候
  可当时的朱载坖并不担心朝局会因为自己的去世而变得不可控
  因为他知道,高拱,自己的老师,坐镇内阁,自己儿子的天下就乱不了……
  朱翊钧站在高拱的床榻边,看着此时高拱虚弱的模样,心里面也是百感交集,他从未想过,高拱会这么快的倒了下去
  他原本以为高拱没有被赶回老家,自然也不会抑郁,也能够多活两年,可却没有想过,高拱会累倒
  他看着高拱,许久之后,才慢慢说道:“好好养病,朕时刻挂念着爱卿”
  高拱点头应是:“陛下放心,老臣死不了,过些时日,便能去上朝了”
  听着高拱的话,朱翊钧叹了口气,而后点了点头……
  朱翊钧离开高拱的卧室后,询问了太医,以及高府的郎中,高拱病情如何……
  太医,与郎中如实禀告,药石难医
  听完之后,朱翊钧只是不住的叹息,再去房中看高拱的时候,他已经睡了过去,无奈,朱翊钧只能返回了皇宫……
  …………
  高拱病倒的消息在第二日,便朝野皆知,消息传得什么都有,有说,昨日深夜,陛下专门去了高府,看望高拱,陛下走了之后,高拱便死了……不过,也有人传高拱只是一场小病,无伤大雅,过两日养好之后,又要出来欺负人了
  高拱为首辅的时候霸道,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干了不少事,在满朝文武看来,高拱也是功过参半,此番病重,命不久矣,以往的恩恩怨怨竟也不算重要了……
  消息真真假假
  在都察院的海瑞得知高拱病重的消息后,人生中第一次翘班,前往了高府看望高拱
  在路上的时候,海瑞还专门在集市上买了一只鸡……
  这也是海瑞第一次送礼
  海瑞身着官服,手提着在集市上买的一只活鸡,来到了高府门前
  门房通报后,海瑞被引入高拱的卧房,到了卧室门口的时候,海瑞手中的鸡子,也被他的女婿接过
  此时的高拱,精神状态竟意外地还可以,看到海瑞进来,他虚弱地笑了笑,缓缓说道:“哎呀,我想过很多人来,从没有想过你海刚峰会来”
  海瑞微微颔首,沉声道:“高大人,听闻你病重,特来探望”
  高拱看着海瑞严肃的面容,心中感慨万千
  他与海瑞在朝堂上并非一路人,甚至,在某些时刻,海瑞可以算作高拱对立面的人,但却并不妨碍高拱对海瑞的敬佩
  在高拱看来,以往的严家父子,徐阶,甚至是自己,张居正等人,都太过世故了,太过圆滑了……而海瑞就像是书里面走出的君子一般
  高拱为首辅之时,对与海瑞可是数次提拔重用,高拱从未想过拉拢海瑞为自己所用,这一点,跟现在的张居正是截然不同的
  换句话来说,若是朱翊钧没有掌握权力,海瑞还是会被张居正清出朝廷……
  海瑞看着高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高大人一生为朝廷操劳,如今病重,还望安心养病”
  高拱摇了摇头,而后露出了苦涩的笑容:“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怕是时日无多了”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高拱又开口道:“刚峰啊,我走之后,这朝廷还需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共同辅佐陛下”
  海瑞郑重地点了点头:“高大人放心,海瑞定当尽忠职守……”
  正在海瑞与高拱交谈的时候,又来了看望的官员,而海瑞也没有久留,告辞离去
  内阁之中的张居正坐在自己的案前,一上午都是一言不发
  他是知道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张居正,高拱两个人都是裕王府出身,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两个人都是好友,甚至可以算作知己
  高拱这个人优点,突出,缺点,也尤为突出
  他自命清高,眼睛从来都是只往天上看……他从未将徐阶放在眼中,当时的朝中,能看在他眼里的没几个人,张居正算是一个
  并且,二人一同工作的时间也很长
  高拱是国子监祭酒的时候,张居正是司业(清北校长,副校长)
  高拱任永乐大典重修版总纂官的时候,张居正是分纂官……
  高拱是内阁首辅的时候,张居正是内阁次辅……
  两个人一直都是在一起工作的,日常工作的交叉,使两人在嘉靖朝,隆庆朝交情日渐深厚
  他们两个人很相似
  他俩平时都以国士自许,都有着大气魄大胆略,在面对此时的大明,他们两个人都是坚定不移的改革派,决主张革故鼎新……
  在在学术思想倾向上,他们又都对宋代理学附会经义,空谈误国持否定批判的态度,都坚定地认为,只说不做假把式,会说会做才是真功夫……
  曾几何时,两人互为倾心知己,惺惺相惜……
  两人关系恶化,有一部分原因是政治主张出现了分歧,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历史环境造就的
  内阁一二把手斗得一地鸡毛,在嘉靖、隆庆两朝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甚至都成为了传统
  夏言斗张璁、严嵩斗夏言、徐阶斗严嵩、高拱斗徐阶,一把手时刻防备着老二,而老二一直在找机会绊倒一把手,后浪,前浪的冲突,在高拱,张居正的身上,也没有得到避免
  自从高拱大权在握之后,他有意无意的想着防备张居正,而张居正看向高拱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
  就这样,高拱这个前浪,也差点被张居正拍死在了沙滩上
  高拱终于要溜号挂机了
  可张居正的心中,却只有忧愁,悲伤……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